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的迅猛发展,全球化与国家的关系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民主化进程中争论的核心问题。就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研究而言,如何把握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与现时代的关系,已经成为新世纪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研究的新命题。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面临着如何反映时代精神的形态变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国家治理现代化问题提到总目标的高度,这是一个全新的、重大的、具有极高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命题,也为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坐标系。本书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的“国家”基本理论进行历史性的动态考察,并通过对国家理论研究范式的比较研究,力求发现在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知识体系的建构和理论研究中理论和思维的转变,为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反思性地理解自身,认识其发展变化的内在脉络提供理论解释和知识积累。在此基础上,本书提出了重构政党、国家、市场和社会制度并形成多方良性互动的“相对自治”模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结构现代化转型策略选择和相应的制度建构方案。

本书共分七章,主要内容及其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下:

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本章以全球化中国家因面临挑战而变革为时代背景,以国家理论的当代复兴为知识背景,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指出从范式的视角分析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转变对于考察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自身发展以及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政治改革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第二章分析了范式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范式。正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强调的理论与实践的紧密关联性那样,作为改造现实世界的理论工具的“范式”与范式转换理论虽然具有“相对主义”、“不可通约性”等局限,但其从科学发展的社会实践性、历史动态性等方面的变化来建构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将科学发展的内部史和外部史辩证地结合起来,因而其理论本身便具有科学革命性。这一性质所赋予范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不仅对研究自然科学知识的发展和变化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对理解、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范式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第三章从范式的视角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经典范式的方法、价值、解释框架以及主要命题。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经典范式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工作者在无产阶级革命时期产生的经典范例。作为一个经典范例的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传统范式为当时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提供了具体指导,并演化成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常规科学研究的基础。梳理出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经典范式不仅有利于整体性理解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进一步发展和转变的前提条件。

第四章考察了时代变迁与马克思主义国家经典范式转换的需要。随着不断变迁的政治、经济形势,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在努力转变自身,以适应社会结构变迁、民主化改革以及全球化对民族国家的挑战。在此转型过程中,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已经从早期的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社会进入了晚期的垄断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国家形态也发生了重大转变,变得复杂和多样化。同时,社会主义国家也经历了一个从早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社会主义国家转型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如何对当代国家的转型给予深刻的反思和解释,成为当代语境下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历史性任务。时代变迁引发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经典范式转换的需要,促使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范式的转换与创新。

第五章分析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对经典范式的创新与转换。从总体上来讲,当代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大致在两个维度上实现了对经典范式的创新发展:一个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经典范式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维度,对国家理论进行了创新与发展,形成了诸多颇具特色的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批判理论;另一个是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代表,在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经典范式继承的基础上,通过总结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经验教训,创新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建设性维度,为当代马克思国家理论提供了新的内容。然而,在把握创新与范式转换的界限和内容上,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界产生了极大的争议,并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考察当代范式的转换与创新,剖析范式转换进程中的争议,对我们进一步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第六章在总结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研究范式的观点。本章的开始部分,总结和剖析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范式创新与转换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着的不足。随后,本章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范式转换的动力、转换的基础、原则以及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公共性研究范式的价值取向、基本范畴和具体的路径选择:不同时代实践状况的历史性张力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研究范式转换与创新的历史性动力,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创新与范式转换应当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基本原则。在此前提下,创新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公共性研究范式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应致力的方向。

本书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经典范式的梳理和概括、对经典范式的当代转换的审视以及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研究范式转换的比较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如下:

第一,随着时代的变迁,当代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在坚持对资本主义国家批判的同时,需要通过总结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与发展的实践,并结合发展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不断的阐释、创新和范式转换,以提出一个超越资本主义的国家理论的替代性规则和价值观。而关注全球化引发的“公共性”问题,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范式的转换,把握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与现时代的关系,探索并创建高于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新型社会主义公共性国家理论范式,已经在学术界达成了很大程度的共识。

第二,在文本解释过程中,一方面要建构马克思文本的思想语境,另一方面又要立足现实,积极对苏联国家理论进行反思;还要立足未来,即我们要构建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此基础上,我们构建出适合中国当代建设的国家理论范式。无疑,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对此,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分析、评价和运用范式,对于建设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思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相关实践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从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范式理论来看,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通过对古代政治思想传统、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理论和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现实的革命性批判及其对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经典范式。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经典范式的梳理和架构不仅是对西方理论界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缺乏国家理论的流行观点的有力反驳,而且能够为继承和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提供理论依据和评价标准。

第四,随着时代的变迁,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都出现了极大的改变。作为改造现实的理论工具,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正在随着时代的变迁所出现的反常现象而不断地进行创新和范式转换,以期能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当代马克思主义对经典范式的创新和转换无论是在理论基础还是在方法、价值和解释框架以及主要命题方面都已经出现了重大转变。从范式理论来看,这是理论发展所应有的图景。资本主义在发展中已经出现了与经典作家生活时期不同的状况,冷战后社会主义国家又出现了全新的特点,这些变化都需要用新的国家理论范式来说明。不同时代实践状况的历史性张力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研究范式转换与创新的历史性动力。唯有如此,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才能更好地解释和破解当代社会转型的困境,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才能更具有生命力和发展空间。

第五,任何理论的创新和发展都有其本身的界限,超越这个界限,必将导致理论发展的混乱和理论本身的合法性危机产生。因此,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创新和范式转换应当是在遵循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经典范式的根本立场和价值取向下的不断与时俱进,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范式的创新和范式转换的合理方式应当是在研究范式这个层面上努力,即:在价值取向上追求一种“公共性”目标;在内容范畴上努力阐释一种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包容、共享、共生的公共性理论逻辑与基本范畴;在研究方法上实现从传统教科书考古学式的诠释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转向对马列经典著作的当代解读;在研究范式构建上实现从对国家的实质分析转向对国家实质与功能相结合的公共性研究范式转换;在研究议题上实现从阶级革命议题向和谐治理议题转换。

总而言之,当代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研究,需要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充分吸收和借鉴当代社会的科学知识的同时,保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价值取向。同时,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范式需要正视时代的变迁产生的实践问题在理论上所出现的反常现象和挑战,而不断地进行研究范式的创新与转换。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和发展理论。可以预见,随着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建设的实践需要,在遵循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经典范式的根本立场和价值取向下,当代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范式必将在理论上不断进行创新与研究范式转换。唯有如此,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才能更好地解释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换和指导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也才能更具有生命力和发展空间。 eZ58+Oe1trhG+C9qivT5+vqXlL0YvP6dMEHV2ru5M0seQV7OW5xnxDr5BZIvjB7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