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 中国传统文化

春秋时代,我国的政治家、思想家有一个建立“文化中国”的伟大理想。“当时他们所谓的‘中国’,既不是一个地理概念,又不是一个政治概念,也不是一个种族概念,而是一个文化的概念,即与野蛮相反的‘文明’;有所谓中国而失礼义则夷狄之,夷狄而能礼义则中国之的说法。从那以后,我们的民族观念和文化观念,一直都是密切结合着的。这种将中国等于文明的观念,不免带有某些自我中心的傲慢;而将文明等同于中国,却又要求着文化上的全方位开放。按照这种观点,中国应该是文明的;而一切文明也应该使之成为中国的,不存在任何政治的,地域的和种族的歧见。汉唐盛世,便是明证。”

从地理上讲,“中国”二字在西周时仅指关中、河洛地区。在《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即公元前547年),出现“华夏”二字,后孔颖达疏:“华夏为中国也”。“华”即“美丽”,“夏”即“盛大”。“华夏”又指中原诸族。

在古代典籍中,“中国”二字的内涵大致有以下几种:①“京师”,如《诗经·民劳》之“中国,即京师也。”②天子所辖,如诸葛亮对孙权就曾经讲过:“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③中原地区,《史记·东越列传》:“东瓯请举国徙中国”。④内地,《史记·武帝本纪》:“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⑤诸夏所居,《论语集解》:“诸夏,中国也。”在《史记》、《汉书》等典籍中,常见“华夏”及“中国”相替并用。

作为地域观念,“中国”一词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在《尚书》所记的西周时期“中国”仅指西周人所居之关中、河洛地区;东周时期也可指称包括附近各诸侯国在内的黄河流域,进而包括列国全境;19世纪中叶以来专指全境。首次在对外文件中使用“中国”,则是在1689年9月所签订的《中俄尼布楚条约》。

“中国”一词尚有多种表现方式,如“中华”、“九州”等。“中华”一词在《三国志》就已出现。唐代韩偓的诗句中就有:“中华地向边城尽,外国云从岛上来。”“九州”始见于战国中期,《禹贡》将“中国”版图分为:冀、兖、徐、扬、荆、豫、梁、雍、青九州,故常以“九州”代指“中国”。在古代文献《尔雅·释地》、《周礼·职方》及《吕氏春秋》中,虽也用“九州”一说,但州名与之有异。古籍中,因中国四境均有“海”水,故而也有将“中国”称之为“四海”。

传统文化是从历史上沿传下来的民族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早产生的四大文明之一,跟埃及、巴比伦、印度及希腊文明不同,是唯一延续到现代,且从未中辍过的文化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西为大陆,东南濒临大海,西北横亘沙漠,西南耸立高山的半封闭地理环境中孕育发展起来的,因此具有明显的封闭性。此外,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如下一些显著特点: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强烈的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就其主流而言,最晚从周代开始,就将人置于中心的地位。《尚书》里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尚书·奏逝中》)连上天也要顺从人民的视听,以决定其好恶取舍。《左传》里还有这样的话:“夫民,神之主也。”(《左传·包公六年》)应该先办好人的事,然后再置办神的事。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字书《说文解字》解释“人”这个字的时候说:“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人是和天、地并列的三才之一,是万物之灵。中国虽然也有神学,也有宗教,但是神学没有取得像欧洲那样无上权威的地位。中国没有教皇、没有宗教裁判所。中国文学虽然与宗教有关,但宗教的题材远不如欧洲那么盛行和重要。中国传统文化所崇拜的是祖先、注重的是祭祖,或者崇拜那些为民族的生存以及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非凡贡献的人,例如孔子、李冰父子、司马迁,虽然都有祭祀他们的庙宇和祠堂,但他们还是人而不是神。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以人为主体的文化,以人为核心的文化,人和人的关系,远比人和神的关系重要。

人文精神还有一层含义,就是重视人的节操和修养,注重人之所以成为人的那些道德素质,进而追求人格的完美。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又说“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孟子说:“舍身而取义。”(《孟子·告子上》)孟子还有一段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在他们看来,道德和情操比生命更重要。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是尚群的文化。崇尚群体利益,这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与现代西方很不同。小到家庭,大到国家、民族,都是“群”。个体是“小我”,整体是“大我”,“群”就是“公”。《礼记》中说:“天下为公。”(《礼记·礼运》)孔子说:“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礼记·坊记》)宋代的苏辙说:“不以私爱害公义。”(《四部丛刊》影明本《乐城集》卷四一)明末清初的顾炎武也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公后私,对群体负责的精神在千百年文人墨客的文字中不可胜记。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诗详注》卷十)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四部丛刊》影明翻元本《范文正公集》卷七)鲁迅在《自题小像》里说:“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全集·集外集拾遗》)这些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从古到今多少仁人志士,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以他们的行为弘扬了这一尚群的精神。

再次,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平和的文化。所谓“平”是注重平衡,所谓“和”是注重和谐。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第十二章)孔子倡导“过犹不及”(《论语·先进》)的中道观,《中庸》以“致中和”(《礼记·中庸》)为修养的最高境界。平和的精神渗透到各个方面,城市的规划、房屋的设计、室内的摆设,都讲究对称。书法和绘制讲究结构的对称与力度的平衡,做诗讲究对偶,审美讲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做人要兼顾文和质两方面,质朴超过文采就粗野了,文采超过质朴就浮华了,两方面配合适当,“文质彬彬”(《论语·雍也》),才称得上君子。这都是强调把握一个恰当的度,以求得均衡,均衡才能稳定,均衡才美。中医讲究阴阳平衡,人体的各个器官及其功能达到平衡和协调,就可祛病延年。中国人早就懂得保持自然界生态平衡的道理,强调人和大自然和谐相处,古代哲学家们讲“天人合一”,就含有这种光辉思想。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是受大自然养育的。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飞禽走兽,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伙伴。如张载所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正蒙·乾称篇》)人类虽然是万物之灵,但不应该破坏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不要做大自然的掠夺者。而要辅助自然界化育万物,为人类造福。平和的文化精神,渗透到人和人的关系中,便是注重和睦共处,以达到人际关系的平衡。例如,长辈和幼辈,要尊老爱幼;老师和学生,要尊师爱生,都体现了这种文化精神。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本身就是多个民族和谐相处的大家庭。

“和”并不是善恶不分,是非莫辨,不是简单地混同。正如孔子所说:“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在今天这样的时代,仍然需要“和”,竞争要在统一的、公认的原则下进行,竞争的各方都具有统一性。通过公平竞争,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平和的特点还表现在对外的关系上。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墨子写《非攻》一文,斥侵略为“不义”。历代反对侵略战争的诗很多。例如,李白说:“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战城南》)中华文化为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许多贡献,却从来没有对别的文化构成威胁。将中国传统文化平和的特点弘扬开来,对当今的世界有着特殊的意义。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是自强不息、开放兼容的文化。中国古代的哲人早就看到大自然运行的重要规律,并由此引申出人生的准则:“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卦》)天道是刚健的,君子效法天道,也应刚健立身,自强不息。刚健自强,奋发有为,才能生存,才能发展。中华文化延续几千年而没有中断,靠的也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唯有不断地自强,才能永久自立。然而,自强并不是自我封闭,老子早就说过“容乃公”(《道德经》第十六章),能兼容才称得上是公,大公才能使天下归心。《易传》又说:“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卦》)君子应善于吸取外来的文化以丰富自己。鲁迅称赞汉唐两代人“闳放”,也就是这个意思。中国人敢于、乐于吸收外来的文化,更善于消化外来的文化,吸收其中的营养,使它们变成自己文化的一部分。佛学传入中国以后,与中国固有的文化相结合,形成中国特有的禅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qjhms7A0ajKXTYjE9MAJZEgz64PzVvDJpsThXRTEyayher/V/wYQQe6pWMtnK+2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