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3 中国传统文化的地理环境因素及其文化特征

2.3.1 地理环境的复杂性与差异性,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性与多元性

我国自古以来疆域辽阔,土地面积广大,地形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各种不同区域地理条件差异明显,整体地理环境独立封闭,这是我国总体地理环境的显著特征。

从土地面积来看,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千米的广袤土地,南北相距5500千米,纬度相差49度多;东西相距5200千米,跨经度61度,时差达4个多小时。

从地形地貌类型看,我国地形从东到西可划分为沿海低洼平原地带、平原向高原过渡地带以及高原地带三种类型。地形地势西高东低,高度由西向东依次递减,呈现出三大阶梯式的地形地貌,从西部的高山到东部的沿海,海拔悬殊,差距达到9000多米。

从气候气温方面来看,我国气候带由北向南可分为亚寒带、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等六种类型。从北部的黑龙江流域到南部的南沙群岛,气温差距冬季可达50°C以上,夏季的温差也可达20°C~30°C。年降雨量方面,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的降雨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多雨地区和干旱地区的降雨量悬殊巨大,相差1500毫米以上,多雨的地区年降雨量可达1600毫米以上,而某些干旱地区年降雨量不足50毫米。

地形地貌的差别、气候类型的差别、海拔高度以及降雨量的差别等,必然形成不同的地理气候区域环境,由此产生不同的经济类别区域,形成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丰富性与多元性格局的存在形态。

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性与多元性,与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密切相关。比如,按我国地形地貌及气候差异区分的文化类型,有河谷型文化、草原型文化、山岳型文化、海洋型文化,等等。这些文化类型各有特点:河谷型文化以农耕为主,特点是内聚力和容纳性强;草原型文化以畜牧业为主,特点是流动性和外向性;山岳型文化的特点是封闭性和排他性;而海洋型文化的特点则是开放性和冒险精神较强。这些不同的文化类别,以地理环境差异为特征,表现为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并最终形成不同区域人们在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及思维意识、观念方面的巨大差别。

如果再从地理环境更小范围的区域出发,则可以把中华地理区域环境所涉及的、带有明显地方区域个性差异的文化现象,细分为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关东文化、岭南文化,等等。把诸多不同地理差异或地缘特征的文化类别综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姿多彩,类别多样,以及文化内容的博大精深。总的一句话,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性与多元性,是由文化扎根生存的地理环境的复杂性与差异性所决定的。

2.3.2 地理环境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绝,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封闭性与独立性

中国传统文化生存、发展的地理环境,与外部世界基本上处于封闭隔绝状态。从整体地理环境上看,环绕中国四周的地理格局是:东南面为茫茫大海,是一望无际难以逾越的太平洋,西南面是不可跨越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和艰险难行的横断山脉,西北面是帕米尔高原以及高原以外茫茫无际的沙漠戈壁,正北面是干旱的大草原和西伯利亚辽阔的针叶林地带。这些天然的地理障碍,把古代中国与外部世界隔离开来,形成了相对封闭、隔绝的自然环境,也使中国在世界区域范围内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

大海、高山、沙漠等天然地理屏障,为板块状的中国大陆提供了一种天然的空间隔绝机制。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独立的地理单元,中国传统文化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古代欧洲地中海文化所处的地理环境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欧洲大陆被深入内地的地中海、黑海、波罗的海等内海所切割,形成由几个庞大半岛和众多小岛所组成的大陆板块,使欧洲大陆腹地距离海洋最多也不过三四百公里,呈现为海洋切割陆地、陆地向海洋开放的“陆海交错”型地理特点,从而使欧洲文化具有扩散性、开放性的特点。中国则不然,虽然拥有漫长的海岸线,但海洋没有深入中国内地,陆地面积没有被内海所切割,从而形成了中国大陆腹地远离海洋的特点。距海洋超过800百公里的陆地占全国版图的70%以上,兰州、乌鲁木齐、拉萨等地距海洋甚至达数千公里,是世界上“大陆—海岸型”地理特征最为典型的国家。中国东南面漫长的海岸线,本来应该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顺畅通道。但是,在古代,航海技术的极端落后,加之太平洋实在太大,这条水上通道基本上没有被利用,反倒成为中外文化交流不可逾越的天然屏障。浩瀚的太平洋阻碍了古代中国与外界的交往。

中国传统文化生长发育在这样一种四周封闭的“大陆—海岸型”地理环境中,理所当然造成一种地理隔绝;特殊的地理条件,阻断了中国同外部世界更多的交往,使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一种与生俱来的封闭性。这种封闭性主要表现为文化的传播障碍和输入障碍:一方面,中国文化要比较完备地向四周辐射传播非常困难,障碍很大;另一方面,外来文化由于地理环境限制,传入中国甚为艰难。或者即便传入中国,也因地理环境因素的抵消耗损而缺乏巨大能量,对中国文化产生的影响作用就不是很大。比如,古代的西方文明,因与中国距离遥远,加之高山、海洋、沙漠等地理屏障的天然阻碍,即便有不少西方国家的使臣、商人、学者、宗教信徒、旅行家、避难者等各类人员历尽艰辛来到中国,但他们输入带来的西方文明能量有限,在辽阔的中华大地“气息”微弱,影响微乎其微。总之,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因地理环境相对封闭隔绝的因素,中国文化的孕育产生及其生存状态或发展方向,都带有一种先天的封闭性。

从另一个角度看,恰恰因为与外部世界处于封闭隔绝的状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并由此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具有极强的独立性。特殊的地理环境使中国远离世界其他文明中心,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很小,这种状况决定了中国文化体系的孕育发展必须以自我为中心,独立完成。事实也是如此,无论是中国的文字和文学,还是中国的哲学和科学技术,都是在与其他文明隔离的状况下独立发育而成的,都具有其他文明所不具备的明显特征。比如,中国的文字,从早期的甲骨文到金文再到篆体字,在其诞生和发展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外来文字的影响。中国表意的方块字与世界上很多民族的字母拼音文字截然不同,毫无共性之处,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文字的诞生发育,完全是在与外界文明缺乏联系的情况下独立完成的。

总之,中国文化的独立性,是由中国地理环境的封闭性所决定的,而中国文化的封闭性,则是由中国地理环境的相对独立性所造成的。封闭性与独立性,既是中国地理环境的基本特点,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之一。

2.3.3 地理环境的广阔性与完整独立性,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和连续性

从世界地理视野的宏观角度看,中国地理环境十分封闭,远离其他文明区域中心,是一个自成体系、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由于这一地理单元自身幅员广大,内部疆域异常辽阔,对各种各样的地域文化,形成了“有容乃大”的极强包容性。也就是说,广阔的中国地理空间环境,很容易形成一种“大肚能容”的文化心胸,不仅可以容纳各有个性的多元本土文化,而且对周边传入的外来文化,也能兼收并蓄,在潜移默化的碰撞交汇中,予以吸收同化,具有开阔地理空间的强大融合力。总之,地理环境广阔,对各种文化有着巨大容量的承载空间,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包容性强的显著特点。换言之,空间的广阔性与文化的包容性,两者往往是必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地理环境的完整性与独立性,则是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保存和延续的先决条件。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特征之一,是文化传承发展的连续性与稳定性。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在数千年历史中不曾中断地连续传承发展?根本原因在于地理环境的完整独立与相对封闭。与世界其他几大文明古国相比较,古埃及文化因希腊大军占领而被希腊化,古罗马文化因日耳曼族入侵而被中断,古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的入侵而被摧毁。唯独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绵延不绝,连续传承未曾中断,显示出经久不衰的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分析个中原因,不能不归结于中国地理环境的完整独立与相对封闭。上述几大世界古老文明被摧毁中断,皆是异族大规模军事征服战争所为,而鸦片战争以前,受生产力发展水平限制,西方没有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能够达到中国,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因对外战争的关系而遭受损害或停滞中断。这一点,正是中国特殊地理空间环境阻碍隔绝的结果,是东亚大陆相对独立封闭的地理板块,保障了中国文化未曾中断地连续传承。

2.3.4 优越的农耕地理环境,形成凸现农耕文明的传统主体文化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国,具有悠久历史的农耕文明。我国的农耕文明之所以发达,是因为我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的农耕地理环境。中国大部分地区为北温带和暖温带气候,其次为亚热带气候,这种气候非常适合农耕生产。中华文明最为重要的发源地——黄河流域,土地肥沃而疏松,加上温带气候条件,成为中国农耕文化发源地之一,黄河因此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流域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湖泊众多,为水田农耕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长江成为中华民族的第二条“母亲河”。除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外,其他如淮河流域、珠江流域、四川盆地、关中平原等大面积地区以至于整个长城以南的中华大地,都是以农耕经济为主的重要经济生产区域。由于中国的农耕文明最早起源于黄河流域,其次是长江流域,所以有学者认为,中国的文化是河谷型文化,中国的文明是大河文明。大河流域的冲积平原,形成了中国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优越的地理生态环境,使中国不仅成为世界上农耕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农业文明中心之一,农耕人口也因此成为中国社会人口构成的绝对主体。

就地理环境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而言,中国古代农耕地理环境和农耕生产、生活的历史社会环境,不仅形成了中华民族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之上的民族文化性格,而且必然使农耕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构成中国文化形态沿袭传承的主流。当然,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的复杂多样导致多元文化的共生共存,但在诸多文化类型共生共存的多元格局中,农耕文化拥有绝对优势和主导地位,由此形成中国传统社会以农耕文化为主体的多元一体化格局。 AVPYWxUsYJXotYzz4KEzidmvGRmpHSozExSGqVIyPW0YiAFU42MSEDYABfz+niK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