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区域的选择是整个实习环节中重要的内容之一,能否科学合理地选择实习区域直接影响到实习的最终效果。对于实习区的选择要遵循代表性、尺度的适宜性、高效性及安全性的原则。
首先,所选择的实习区应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在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我国城乡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城市规划、土地利用、产业结构、城乡二元结构、人居环境等问题亟须解决,这些问题都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应该关注和在实践中努力解决的问题。因此,城乡规划实习的内容应该与区域发展中的热点和重点问题对接,才能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综合能力。因此实习区域的选择应该具有以上典型特征,为规划实习提供典型案例,提高实习效果。
其次,实习区域的选择应以中小尺度为宜。在规划实习过程中,指导老师和学生需要把握实习区域的整体概况,能够驾驭实习区域在更大宏观背景中的地位与作用,能够从整体出发对实习区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入探讨,如果区域过大则不利于师生把握整体情况和该区域在更大背景中的地位与作用。同时,区域过大不利于现场调研和勘查工作,由于实习时间的有限性,若实习区域过大,学生费时费力且效果不佳,难以到达实习效果。
最后,实习区域的选择应体现高效及安全性的原则。高效及安全性原则既要体现在实习区的交通区位便捷安全,空间距离较小,车程在1小时左右,具有较为经济、安全的生活服务接待设施;更要体现在实习区现场考察的路线在具备安全保证的情况下,尽量避免师生重复观察、迂回观察,并且使师生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获取更多的规划信息,路线观察效率的提高可以大大提升实地调研的整体效率。
(一)室内论证
通过查阅文献、网站等有关实习区域的素材,对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与经济环境进行初步了解,结合现有的地形图、土地利用类型图、遥感影像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等资料,并依据实习的目的、内容与要求,学院实习指导委员会组织专业教师对备选实习区的典型性、尺度的适宜性、高效性及安全性等进行论证,同时要与实习区域所在地政府部门进行积极沟通。
(二)实地考察
在备选实习区确定后,实习指导委员会组织专业教师进入实习区域进行实地考察,对于实习区典型的“点、线、面”如何有效地整合为实习路线进行实地察看,尤其需要对当地居民进行访谈,获悉实习区内道路的实际通达程度、考察点场地大小及安全情况、当地特殊的风土人情等,然后整理调研资料,进一步论证并调整与完善。在符合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实习指导委员会最后要与当地政府形成书面校地合作框架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争取获得地方政府的积极支持。
(三)适时调整
通过室内论证和实地考察确定实习区域之后,在开展实地实习的过程中,也会出现相当多的突发性的偶然因素,造成原有实习方案的执行困难。这时我们不能轻易中断实习,而是要根据实地情况,再次妥善修改既定路线。调整后的新路线与原来的路线最好不要相差太大。
综上所述,实习区域的选择和实习方案的完善,只有在不断的探索和修改中才能完成。实习区域的选择,要严格按照上述步骤进行,重视每一个环节,不能急于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