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每天都会和四周的人来往,如:与情人互诉衷曲,与朋友聊天以及嬉笑怒骂等,形形色色的内容各不相同,但究竟要用什么方式将交往的内容传达给对方呢?以前多认为是“语言”,然而随着人类研究发现,“语言以外的东西”也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事实上,我们只要看到某人的模样,便可以判断此人是悲伤还是生气?是快乐还是沮丧?那么究竟我们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呢?我们的身体经常会向他人传达出各类讯号,这种讯号有动有静,通常精神面貌是一种静态的身体讯号。
如某家商店,有位新来的营业员陈先生,由于不善于接待顾客,故而对工作的目标产生怀疑,信心完全丧失。因此,他的眼睛常常望着地下,肩膀往下垂,不停地叹气。渐渐地,他的表情变得很阴沉,且不愿站在柜台的旁边。这使老板十分担心,于是唤他过来问清楚情况,以便了解实情,给他鼓励。
老板告诉这位垂头丧气的营业员,作为一个成功的营业员所该具备的各种条件。后来,这位营业员振作起来,准备再次迎接挑战,他的动作充满了干劲。这种振奋的精神渐渐地感染了顾客,使他们感到在这位营业员这里购买东西,是一种愉快的享受。
由此可见,服务精神是完全可以影响顾客对一家商店的判断,可以让顾客喜欢进来也可以使其退避三舍。
事实上,即使在没有顾客的场合,营业员的精神状态也是同样重要的,只有创造出一种神采奕奕的工作气氛,才是最为理想的。当然,既没有顾客上门,也就等于说是无事可干,这时要做到神采奕奕恐怕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如果他总是手不离商品,即可以制造出一种忙碌的气氛,从而改变他的精神面貌。
有一个基本的概念就是,只要营业员手上拿着商品,即使是和朋友聊天,只要声音不至于传到外面去,就可以使他人感到他是在给顾客介绍商品。这种做法,在大量的实践中说明是非常有效的。
另外,当没有人可以闲聊时,营业员可以将商品从架上取下来,看看它的使用说明,检查一下它的内部结构,试一试它是否能够正常使用,这样就让人感到像是顾客在挑选商品的样子。
因此,商店服务员只要一走上自己的岗位开始工作,就必须始终保持忙碌的样子,从而表现出精神饱满,以至使整个商店都充满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