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们不向你购买商品,原因基本有五条:不需要、无钱、不着急、不想要和不信任。其中任何一种原因都可成为他们不买的“理由”或“借口”,从而使你丧失一笔销售收入。
如果是推销员,就应善于观察顾客的心理活动,跟踪他的思路,找出他不买的原因,并且努力了解到顾客的真正需要。只有这样,你才能在遭到拒绝后还能推销出你的产品。
多年前,有个推销员在一位姓张的顾客家里展示了一套炊具的功能。因为是在他们家中,推销员有机会察看他们的柜橱正缺乏他所推销的这种炊具。推销员自然认为这个顾客家需要一套炊具。然而他足足花费了两个小时,仍未达成交易。张太太不断地说:“没有钱,太贵了,买不起!”
可是,当推销员无意中提及细瓷器的时候,张太太的眼睛像彩灯一样,闪出了亮光。
张太太:“你有细瓷器吗?”
推销员:“巧得很,我们正备有世界上质地最好的细瓷器!”
张太太:“你带着没有?”
推销员:“你真走运!”
几分钟后,推销员带着一份瓷器定单离开了张家,金额比他曾试图兜售的炊具要大得多。事实上,推销员并没有作过兜售,他所做的,不过是顺着顾客的欲念,选出她比较喜欢的式样并且商定付款办法而已。
既然张太太买的瓷器价格高于炊具,而她却嫌炊具“太贵”,说“买不起”,那她是不是撒了谎?
是的,她撒了个谎。这的确是个有趣的问题!
让我们分析一下:当张太太说她没有钱,买不起那炊具时,她真正的意思其实是:我没有钱买那套炊具,因为我不要那炊具。在这种情况下,关键在于查明她不想买炊具的原因,很明显,她此时并非缺钱,而是她根本没有拥有它的愿望。
张太太后来买下瓷器的原因是:她真正想要。推销员殷勤地为她服务,起到了买主助手的作用,以至使她说出了她意欲拥有的是优质瓷器而不是炊具。
由此可见,为了说服顾客按其最大利益采取行动,首先要做的是站到对方的立场上来,想他所想和感受他的情趣,然后把自己变成一个买方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