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建立顾客服务文化

现在许多公司都在强调“顾客至上”、“顾客是上帝”的经营理念,其中的道理不言自明。其实顾客就是市场,公司生产经营要以顾客为导向,只有抓住了顾客,才能把握市场的不二法门。

“以顾客为导向”绝不只是一句口号,而应该变成一种意识,根植在每个员工的心中。“以顾客为导向”就是要求公司和公司中的每一个人,切实站在顾客的立场,想顾客之所想,急顾客之所急,摸准顾客的心理,发掘顾客的需求,所有的生产、研究开发、销售、服务都围绕着“顾客”这个核心。不仅要把顾客当做“上帝”,而且还要把顾客当做“家人”。在公司上下形成一种处处为顾客着想的氛围。

从一些管理文献中可以看到“服务三角形”的概念,它是指公司在对顾客进行外部行销的同时,还对员工进行内部行销,而其员工则透过互动行销,持续对顾客提供良好服务。

所谓“内部行销”,其实是“以人为本”概念的延伸。公司把员工看做“内部顾客”,用对待顾客的态度去对待员工,重视员工的价值,将精心设计的“内部产品”行销给“内部顾客”,以期通过员工满意达到顾客满意。

失去顾客的原因往往来自公司内部,如员工傲慢的态度,顾客提出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咨询无人理睬等。因此,要留住顾客,关键在于公司内部建立一种从上到下都认同的“无顾客流失”文化。如美国花旗银行通过研究17家服务领先的公司发现,大多数公司都会拨出1%~2%的营业收入作为一线员工、管理人员和高层主管的培训经费。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培训都是正式的。如美国马里兰州的一家比萨饼屋的老板在培训中只告知全体员工,一个顾客在10年中将带来5000美元的利润,并要求员工记住这个数字,尽全力为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一线的员工还必须有当场解决问题的权力。一家公司一直效益不佳,投诉居高不下。通过调查发现,这是因为领导层不分级别地要求员工为某事负责。基于这种情况,公司老板当即赋予员工履行承诺的权力,告诉他们可以处理任何顾客不满意的投诉。一个员工,即使是公司的司机,都可以为顾客送免费的饮品和甜食并替顾客核算账单。这一举措使投诉迅速下降,利润几乎增加了1倍。

服务表现为人的行为,人的行为是由他的动机和意识控制的。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服务问题,关键要解决员工的服务意识。服务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人文的、深层次的问题。心里面没有服务,眼中就不会发现服务需求,行动就不会到位。 3a+5ybaKupcJ4EGDmSEmBnlm8uq01v9FW2D6/XSIBVcwP37Wd62gEVNlwQ5LzeU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