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坚持原则

史迪威是一家位于北卡罗来纳州食品厂的总裁。在公司发展徘徊不前的时候,他了解到这是产品质量的问题。明确问题之后,史迪威先生开始了他的改进计划。他避免了紧锣密鼓的方式,他认为,这种方式除了在精神上给员工带来沉重压力之外不会有太多的好处,这种负面效应会抵消产品质量改进后的相当一部分成果。史迪威先生采取了温和的手法。他请来广告策划专家,以轻松愉快的形式向员工灌输产品质量意识,使之深入人心,不断地得到巩固,从而成为员工的自觉意识。不仅如此,史迪威先生还经常走出他的办公室,就产品质量问题和员工们展开讨论,交换意见。从此他收集了许多质量改进的设想建议。

史迪威先生的努力终于换来了成功。全公司形成了严格的质量意识,公司的销售额直线上升。可就在年底,细心的员工发现了这样一个颇为为难的问题,此次出厂的一批罐头虽然仍受到了顾客的欢迎,但遗憾的是,这批罐头在密封方面却存在一定的问题,不符合公司对此环节的严格规定。就是否继续发货这一问题,员工们犯难了,他们把问题推上了史迪威先生的办公桌,他们等待着史迪威先生的回答。

史迪威先生的回答让每一个员工都感到意外:“照发不误”。以后的事就不用再叙述了,史迪威先生就为这简短的一句话毁去了自己的所有努力。他自己订立了关于产品质量的严格标准,并要求每个人严格执行,可现在,又是他自己违背这个原则做出了决定,史迪威失去了在员工中间建立起来的威信,没有人再会相信他的决策了。其实,当员工们把要不要发货的报告呈上来的时候,史迪威先生就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员工之所以这样做,全是因为自己严格要求、训练的结果,表明员工是何等地重视产品质量,史迪威先生的回答无疑是告诉他们,所有订立的要求大家严格遵循的规则都是一纸空文,毫无意义,随时都可以撕毁、推翻。史迪威自己搬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你可以预见,员工们对史迪威先生的所作所为会感到如何的失望,正所谓上行下效,既然领导者都可以这样言行不一致,出尔反尔,自己作为下属,更没必要去遵守那一套东西了。不可避免的,公司的产品质量如江河日下,一日不如一日。而在危急关头想要再次力挽狂澜,恐怕就非一朝一夕之事了,其可能性该是如何的渺茫。

作为领导者,制订原则,不仅是用来约束员工的,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问题的另一方面是你必须率先遵守制订的原则,必须是随时随地的,否则,你一时的疏忽、轻率就会给你造成毁来性的灾难。史迪威的例子,是每一位商人都应引以为戒的!

相比之下,乔治·哈罗德在这方面则做得非常好。

乔治·哈罗德是英国伯明翰地区一家汽车轮胎生产公司的领导者。同行都敬畏地称他为“魔王”。因为在他的公司,制订的条例是最少的,但却是最严密、严厉的。在建立初期,有上百人因为小小的误差被解雇了。虽然如此,哈罗德先生仍然得到了他的同僚和下属的尊敬与爱戴。只因为他也和大家一样,严于律己,遵守自己制订的条例制度。要别人做的,他自己首先做到,一旦违规,所受的处罚远重于对普通职员的惩戒。

哈罗德的管理方式曾被一家商业期刊予以连载介绍,毁誉不一。但哈罗德却倔强得如头驴子,我行我素,旁人的闲言碎语完全对他起不了作用,影响不了他根据自己的信念做出的决定。最后,流言蜚语不禁而止,因为公司的骄人销售业绩让所有长舌的人闭上了嘴。哈罗德还是老样子,开着一辆老式的福特车,经常上小酒馆和自己的朋友喝上一杯,痛快地笑几声。

在伯明翰,商会的势力是全英最强的。每家公司领导者做出的决定都不得不考虑它的后果,以防商会来找碴,但哈罗德却没有给过商会人士上门的机会,除了礼节性的拜访,抑或是慈善募捐。对此,哈罗德总是慷之慨之。每年的销售额,哈罗德公司可以高达三千万英镑,而一般的同行能保住五百万的数目就算是佳绩了。哈罗德公司的利润递增率每年高达25%,同样把同行们远远丢在后面。在一次招聘中,五十个空缺引来了三千名报考者,可见哈罗德公司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它的影响力。

在他的领导下,公司的所有成员全力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下层职员在卖命,高级管理人员也并不比他们轻松多少。正是纪律的严明性塑造了公司职员的自律和自觉,把个人的得失和公司的荣辱紧紧联系在一起。公司的地位也给了职员这样的信念:自己是最优秀的,因为哈罗德公司就是最优秀的。哈罗德公司是聪明智慧人物的汇集点,他们一起创造了哈罗德公司的盛名和荣誉。

作为领导者,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才能赢得员工的尊敬和服从。 dnXkzVgdEnRoePz9c4kg1MhmUyIkly7q9+LlSaaXRYtMiYrLH/SB+EA/oRugbaC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