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之所以说人才就是猎物,是因为人才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以及生存方式与自然界的动物特性有许多相似之处,有时简直就是神似。
首先人才具有一定的迁徙性——这类似于自然界的鸟的特性。鸟为所有飞禽的总称,它们总是不断地迁飞和远徙,目的是要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生存的环境。找到之后,它们就在那里欢叫着,不时地飞向天空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更好的乐土,但最终还会回到大地上去寻觅自己所需的食物。但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一旦它们受到伤害,它们便会毫不犹豫地迁飞,离开这个使它们曾经痛苦的地方。
而人才也正是这样,机警而睿智,需要适合自己的空间和环境,一旦不被重视就会另谋他就。对于企业来说如果要成就一番事业,领导者就要有宽博包容的气度和智慧,做到重贤使能,并要懂得爱惜人才。否则,那些有用的、真正的人才就会避而不至。
人才具有类似于龙的特性。龙是造势的尤物。当得势的时候,能够呼风唤雨,翻江倒海,云游九重;当龙失势的时候,则会和蚯蚓蝼蚁一样,甚至是寸步难行,就好像僵虫一样。
自古以来,龙一直都是英雄才俊的别称。人的行动举止,就好像龙的出现一样,审时度势,随时变化,而杰出的人才往往在不显眼的地方出现。那些真正有才识的人行事,总是能屈能伸,识时务而进退。人才的成长,不是温室花朵,如果没有适宜的客观环境,就连平常的人也不如了。企业的领导者在猎取人才的时候要有容人纳才的肚量。识别人才时,不要求全责备,对待人才要礼贤下士,以诚相待,这样才能找到真正的“人中龙”,才能发挥其作用。
人才具有明显的类似于自然界虎的特性。我们都知道,老虎身上的花纹斑驳多彩,前额的斑纹就好像是一个“王”字,具有王者的风范。它生性凶狠而霸道,或者独占一座山头,或者独霸一片山林,或者独领一业风骚,是百兽的至尊,如果有不服从的,它便会清理门户。而如果老虎落在槛栏陷阱之中,就不得不摇尾哀求食物。
杰出的人才做事,总是业绩卓然,就像老虎身上的花纹一样,不仅四季更新多变,而且灿烂彪炳。人才一旦得到机会、得到重用,就会成为像猛虎一样强有力的人,迸发出异彩。如果不被重用,人才就会显得平庸无能,虽虎亦鼠。人才也必须在适宜的环境里才能成其才、尽其才,否则,就无法展示自己的才华。企业要想稳步前行,需要有众多有用的人才来追随。而要想识别、发现人才,首先就要合理地使用人才。如果不能重用人才,人才就会被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猎取,以致留下许多隐患。
人才还具有类似马的特性。人才的马性,其真正的意义在于马的野性和厮杀性。马发怒的时候,就要嘶鸣,就要抛蹄子,就要“跳槽”,就要抛掉压在它身上的所有负重和羁绊,甚至毫不领会主人猛烈抽打它的鞭子,拒绝主人的任何命令和指挥。这就是狂妄无羁的野生之马。而当马心甘情愿杀向沙场的时候,它又会驰骋在千里江山上,替主人建功立业而厮杀。这是长期驯服后的一种特殊功能,是战马的特长。
千里马难以驾驭,但它可以负载重物走远方;优秀的人才不随便服从瞎指挥,也不曲从苟合,有独立的见解,但能够成就大业。优秀的人才往往心存高远,如果遇不上识才者,就会被埋没,无所作为。千里马要由伯乐来识别,企业在猎取人才时只有知人善任,才可以释放他们的能量,才可以让他们不断成长,也才可以做一番辉煌的事业。
在贞观年间,唐太宗看到新进士从端门列队而出、鱼贯而过的情景,心花怒放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在唐太宗看来,他用“科举取士”这张大网,把天下人才都收罗猎取在自己的手中了。这是中国第一个把人才视作猎物而加以大规模网罗的皇帝。得人者得天下,失人者失天下。这是不言而喻的历史规律。纵观古今中外,开创江山,治理天下,发展经济,昌盛文化,成就事业,哪一项都离不开人才。人才是世界上所有宝贵资本中最有决定意义的资本。美国成功的企业家认为,优秀的人才是公司最重要的资本,拥有好人才是优秀公司的标志。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人类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越来越进步,人才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人才已成为发展生产力的根本,成为竞争的关键。对于人才的抢夺战,也已不再是一个小区域、小范围了,而成了国际化、全球性的竞争。人才就是猎物,大才大猎物,小才小猎物。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才和猎物一样总是在运动中求得生存,在演义中求得变迁。人才的一生,也就是在猎他与被猎的交替演变中完成。企业的领导者必须要明确这一点,要充分了解人才本身所具有的鲜明猎性,避其所短,用其所长,这样才能在未来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