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国奥运第一人”的坎坷步履

刘长春

作为运动员,他两次参加奥运会,两次载“0”而归;作为体育教授,他辛勤耕耘了半个多世纪,虽然没有培养出多少出类拔萃的体育人才,但是,他却在中国体育史上留下了浓重一笔……

即使是最普通的地方,也可能埋藏着许多传奇。比如河口村,全国叫河口村的地名数以千计,而大连市甘井子区的河口村,只是众多河口村中的一个。它坐落在旅顺南路的小平岛。向东,距离大连市区中心17公里;向西,距离旅顺口区中心28公里。然而,就是这个小小的河口村,也藏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如果从空中俯视,可以看到,小平岛就像一个伸进黄海的巨大的T字台。小平岛港域面积不足1000平方米,水深5—10米,清澈透底,冬不结冰,这个河口村,就是“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的家乡。

“兔子腿儿”

20世纪20年代以前,中国人并不懂得现代体育。打拳踢腿、舞枪弄棒,中国人习练武术几千年了,可是,与现代体育并不是一回事。体育是从海外传进来的新生事物,作为港口城市,大连有幸成为中国现代体育的发祥地之一。今天的大连被称作“足球城”、“田径之乡”、“游泳之乡”,与沐浴欧风雨露大有关系。

刘长春郑重声明

1909年11月25日,刘长春出生在河口村一户贫寒家庭。父亲是个鞋匠。9岁时,母亲因病逝世。10岁那年,全家搬到了沙河口区刘家屯,他第一次背上小书包,与比他小几岁的孩子们一起去大岛小学读书;1923年他五年级时,举家又搬到了西岗区东关街,他转学进了沙河口公学堂(后来的沙河口区中心小学,现已命名为刘长春小学)。家与学校的距离总是挺远,中午需要回家吃饭,每天往返四趟,又没有钱坐车,所以,每天上学十几里地,全靠一副“大脚板”。好在他天生喜欢跑,跑得也快,而跑步费鞋,为了不被父亲和继母埋怨,他大都是出门时就把鞋子脱掉,拎在手里,跑到学校门口才穿上。“据我父亲讲,他是变速跑,跑累了就慢点跑,休息过来就快跑,这样对短距离跑的运动员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方法。”刘长春的四儿子刘鸿图后来介绍说。

14岁时,日本人的大正寻常小学(六年制小学,1921年4月成立。现为大连第四十八中学)举办秋季运动会,邀请周边的中国人的沙河口公学堂、伏见台公学堂和西岗子公学堂派选手参加。中国小学生历来不是日本学生的对手。沙河口公学堂代表队由15人组成,领队是日本体育教师八并太三。比赛中,刘长春表现突出,连夺冠军。在4×200米接力赛中,他跑最后一棒。接棒之时,前三棒已经比日本队员落下了20来米。他不甘落后,双目圆睁,拼尽全力,反以领先日本队员20多米的成绩,率先冲过终点。大正寻常小学师生们看得目瞪口呆。比赛之后,刘长春获得了“兔子腿儿”的美名。

1927年春,只在旅顺二中读了一年初中的刘长春辍学后,进了大连玻璃厂当学徒工。业余时间,他的最大爱好,是到兴建中的谭家屯体育场(大连市人民体育场,2010年12月拆迁)跑步、踢足球。

1923年4月,时任奉天省长的王永江创办东北大学。1927年11月,王永江逝世后,张学良接任校长一职。张学良提出“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的口号,在学校推行严格的军训制度,“夙日锻炼学生之体魄,灌输军事之知识,养成不屈不挠大无畏精神,为国家捍卫藩篱之干城”。为此,他在东北大学增设了体育专修科,责成胞弟张学铭、东北大学足球队队长孙庆博等人,四处物色体育苗子。

1928年11月,东北大学足球队到大连与日本队比赛。赛后,体育部部长孙庆博在谭家屯体育场散步,突然发现足球场上,一个身高只有1.6米的黑小子在球场上左躲右闪,带球前冲,跑得飞快。见面一问,他的名字叫刘长春。经张学铭同意,刘长春与于希渭、庞世荣一起,作为文学院文预科一年级的特招生,进入东北大学试读。翌年3月刊行的《东北大学概览》中,刘长春的简介中写道:“次章仙阁(刘长春的日本名字,笔者注),年龄二十一,籍贯大连,永久通信处是大连市外沙河口管内小平岛……”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向全国发布易帜通电:“自应仰承先大元帅遗志,力谋统一,贯彻和平,已于即日起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奉天省改称辽宁省。时隔两天,南京国民政府正式批准任命张学良为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在形式上,中华民国完成了东北与全国统一的大业。

名师指点

刘长春

1929年5月,张学良捐赠24万块银元,按照罗马风格,设计建造了马蹄型的东北大学体育场。场内设置八条200米的直跑道,八条500米的圆跑道,还建造了一个标准足球场。体育场的看台有10000个座位,钢筋混凝土砖混结构,共有2层,正门主要入口是3座高大的拱形门,周边入口各门以《千字文》的头两句(即天、地、玄、黄、宇、宙、宏、荒)分别镶嵌大门上方,作为标记和序号,以显示体育场的气势宏大,时尚典雅。看台之下还设有浴池、休息室和仓库等。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座现代化体育场,当时被誉为中国之最、亚洲之最。

同年10月19日,中国、日本、德国三国田径邀请赛在东北大学体育场举行。冠军的“金牌”是镌刻有张学良头像的怀表。“在百米决赛中,我仅以一寸之差落于德国选手彦鲁特拉比尔之后,而战胜了另一名德国短跑健将;二百米决赛同样德国第一,我居第二,日本选手冈健次和今井,完全被我压倒……”刘长春在《我国首次正式参加奥运会始末》中回忆道。

第11届奥运会入场式

但是,时为东北大学法学院政治学系一年级二班学生樊广武(铅球运动员)在《东北大学六周年纪念增刊》上撰文指出:“中日德大会(指中日德三国运动员田径邀请赛)告终,学校鉴于中国选手之失败,不完全是体力关系,半是由于方术之不善,所以出巨资邀请著名之德国选手步起为田径赛指导员。步氏为德之体育界健将,肄业于德国体育大学,曾参加国际赛会凡十有五次,所学既富,经验尤丰,此番能在我校担任指导实为我校之幸也……”作为德国田径队队长的步起,被张学良重金挽留,担任了东北大学田径队教练。刘长春说:“步起每月月薪给白银八百两,专用小轿车一辆,马二匹(此人是当时的五千米世界纪录保持者,技术全面,我在起跑时,他能扶住我的腰背部一同前进)。从此,我还得到张学良的特别奖励,由东北大学副校长刘凤竹办理,每月发给补助费三十元。”

刘长春(居住在院内右侧)与郭安娜是邻居

在步起教练的指导下,刘长春改变了原来“踏步式”的短跑方法,采用比较先进、科学的“摆动式”短跑技巧,运动成绩明显提高。1930年4月,在杭州举行的中华民国第四届全国运动会上,刘长春一举夺得100米、200米和400米三项冠军,获男子个人总分第一。400米成绩创全国运动会新纪录,成为闻名四海的“短跑王”,为志纪念,杭州特意将一条街道改名为“长春路”。

“单刀赴会”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身在北平的张学良没有组织部队进行抵抗,东北军闻枪而逃,一溃千里,沈阳被日军迅速占领,东北大学和冯庸大学的学生四处躲避。刘长春逃回大连,回到了位于东关街的新家。因为是体育明星,他回忆道:“第二天清早东关街‘小衙门’(警察派出所)将我传去问话,到那里气氛十分严肃,但谈话口气倒很温和,警察问:‘刘君今后去向和打算如何?’我答:‘只有在家安心静气,且有同班同学寄住我家,相待些日子观之时局再议……’回到家中,心中十分恐惧,知道敌人已跟踪在后,当晚将同班同学赵凌志(1930年在闹学潮以后结拜为弟兄)仍安置在家中,以蒙蔽日人耳目,我爱人连夜赶回娘家(大连北平街后海头)多方设法凑集七十元,第二天乘船赴天津逃往北平复课去了。日寇哪能甘心,却是苦了家中老人。身为老工人的父亲,见鬼子就有三分怕,不得已只好将家从西岗搬到六十里外的旅顺口居住,哪晓得,一九三二年二三月间,日寇又连续两次找上家门。第一次去时,要家人写信给我,企图暗地勾引我回大连,并说:‘只要回大连,满洲国给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最大的官做。’第二次,日寇带于希渭(原冯庸大学学生,八百公尺运动员)等三人登门,此次明确提出了代表‘满洲国’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之事,尽是荣华富贵之词,十分恭维,家中老人经不起敌人的威逼和利诱,一面去信北平,一面又仓皇地将全家搬至河口村以避祸降。”

1932年7月30日至8月14日,第10届奥运会将在美国的洛杉矶举行。为了给日本炮制的傀儡政权“满洲国”(1932年3月1日成立)制造国际舆论,5月30日,大连《泰东日报》发布了一条消息:刘长春和于希渭将作为“满洲国”运动员参加洛杉矶奥运会。消息传开,举国震惊,刘长春被同胞们骂作汉奸,百口难辩。为了表明自己的民族立场,他十分气愤,在北平的《体育周报》上表示:“苟余之良心尚在,热血尚流,又岂忘掉祖国,而为傀儡伪国作马牛!!!”随后,又通过影响更大的《大公报》发表声明:“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我绝不代表伪满州国出席第十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7月1日,东北大学第四届学生毕业典礼在北平临时校址举行。典礼仪式上,张学良宣布:将选派刘长春、于希渭代表中国参加洛杉矶奥运会。张伯苓(中国体育协进会董事,天津南开大学校长)紧急致电国际奥委会组委会,特事特办,为刘、于报上了名。在经费没有着落的情况下,经过东北大学体育系主任郝更生运作,张学良自掏腰包,赞助了8000块大洋。遗憾的是,于希渭因故未能成行。

7月8日,也就是长子刘鸿亮降生13天的时候,身为中国代表团唯一选手的刘长春,从上海搭乘威尔逊总统号邮轮,前往洛杉矶。面对欢送的人群,刘长春表示:“我此次出席世界运动会,系受全国同胞之嘱托,我深知责任重大,当尽我本能,在大会中努力奋斗!”上海的一家报纸以《三国演义》上关羽乘一小舟,手持单刀赴会的漫画来渲染刘长春的出征意义,画面内外洋溢着浓厚的悲壮气息。

在海上颠簸了21天之后,就在开幕式的前一天,刘长春与教练员宋君复一起,才匆匆赶到洛杉矶。

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入场(前举旗者为刘长春)

7月30日,第10届奥运会举行了盛大的开幕式,来自37个国家的1000多名选手列队进入会场。“我和宋君复先生到场时,有警察多人乘机器脚踏车护卫,后面有汽车五辆,满载中国华侨组成的应援团为我助威。……我国代表队以第八位入席,代表队成员系临时拼凑而成,由刘长春执国旗,沈嗣良为总代表继之,随后代表四人,即宋君复、刘雪松、申国权、托平(托是美国籍,任上海西青体育主任)。”“作为中华独生子的我,与原系日本南部忠平(跳远和三级跳选手)、鹤冈(高栏选手)等好友,在大连时关系颇密切,且天天相偕在大连运动场练习,唯自“九一八”事变后彼此翻脸,此次运动会,无论在练习场或路遇,不打招呼、不交谈,反以仇眼相视。”

虽败犹荣

7月31日下午3点整,百米预赛第二组开赛。前五十米,身着象征着“白山黑水”的白背心、黑短裤的刘长春一路领先;后五十米,其他运动员相继超过了他。他以10.9秒的成绩,位居第五。每组仅取前三名参加决赛。他无缘决赛;8月2日,200米预赛,他又名落孙山;8月4日,400米比赛,他“苦无相当练习,且成绩相距远甚,若相去甚远,则前此两项(指百米及二百米,虽未上名,而其姿势及奋勇精神,已蒙外人赞扬)‘不堪的光荣’不将丧失殆尽耶?故决定今日不出场,聊将两项‘不堪的光荣’永存余脑海中可矣。”所以,他弃权了。

大连奥林匹克广场刘长春塑像侧影

洛杉矶奥运会,刘长春颗粒无收。他解释说:“惜毕业考试一月及舟行劳顿,缺少练习,未能上名,设抵洛杉矶后,再有一星期之加油,或不致名落孙山乎?”旅途劳累、体能下降,是比赛失利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当年,中国的田径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距离较大。就像今天的中国足球,即使提前半年到达比赛地,能与欧洲、南美强队PK否?

虽然首次亮相,只得到了“鸭蛋”。但是,刘长春的出现还是具有历史价值的。比赛场上,一个美国友人与教练员宋君复的对话,至今听起来,仍然是金玉良言:

一个美国人问道:“宋,你们一个人参加奥运会有意义吗?”

宋君复斩钉截铁地回答:“奥运已举行九届,而我国未曾参加。本届如再不破例,则日后恐将无望。故本届只一人参加,下届可增加人数,此为本国派代表之展望。我国既有参加奥运之举,有助于国人对运动之兴趣,日后对运动选手的培养将更积极,俾得将来显身手于世界舞台,此为本届派代表参加之影响。”

那人又问:“宋,你怎么看待刘长春的失利?”

宋君复再做回答:“明知刘君之实力难期良好之收获,但观其场上奋斗之精神,及祖国国旗在大会场上与各国并立飘扬之雄姿,殊觉荣幸。最可喜者,每次刘君下场举赛时,观众为之助威欢呼,可见对我国之参加大会,表深刻之同情,以故虽未得如何之收获,亦可足以自慰。”

悲喜参半

1933年10月,在南京举办的第五届全运会上,刘长春以10.7秒夺得男子100米冠军,以22秒夺得男子200米冠军。其10.7秒的百米全国纪录保持了整整25年。

1936年8月1日至16日,第11届奥运会在德国柏林举行。中国派出了140人组成的庞大代表团。其中运动员69人,参加篮球、足球、游泳、田径、举重、拳击、自行车等7个项目的比赛。仅有撑竿跳选手符宝卢取得复赛权。而刘长春依旧是含恨而归。因为比赛失利,国民政府怒气冲冲拒绝支付回国旅费,整个代表团陷入进退两难境地,最后依靠德国华侨捐款,才踏上了归国航程,成为奥运史上一大“纪录”。客轮途经新加坡,当地的一家华文报纸刊登了一幅漫画:一座墙上立着一个大鸭蛋,旁边是一个中国运动员,举着奥运五环旗,漫画标题是“鸭蛋冠军”。每个运动员看见后,都羞愧得无地自容。

晚年的刘长春

在随后的岁月里,刘长春过的是颠沛流离的生活,失业成为他的家常便饭。他穷困潦倒,儿女又多,辗转于长沙、沈阳、北平、南京等地,在社会底层挣扎,还染上了一些不良嗜好。1942年2月至1945年5月,他任北京师范大学讲师。期间,被日本殖民当局以“反满抗日”罪关进监狱,囚禁一个多月。1946年5月至1948年1月,他任沈阳中正大学讲师,辽宁省训团视导。1948年8月至1949年2月,他任北京东大体育系副教授。1949年3月至1950年8月,他任长春师范大学副教授。1950年9月,根据本人请求,他调回大连,在大连工学院(今大连理工大学)任教。1953年,有关部门将他安排在高尔基路195号居住,与193号的郭沫若前夫人郭安娜比邻而居。

1959年9月,新中国召开第一届全运会,刘长春担任田径比赛的副总裁判长;庆功宴上,他作为代表,向毛主席敬酒。后来,他还担任过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田径运动协会副主席、中国奥委会副主席、全国总工会副主席等职。

刘长春四子刘鸿图近影

1979年4月26日,他得知中国将参加第23届奥运会的消息,激动地说:“旧中国,当看到别国国旗在奥林匹克赛场上空升起的时候,我流下了痛苦的眼泪;新中国,人民当家做主,中国在奥运会上腾飞的日子指日可待。”1984年7月29日,也是在洛杉矶,也是在奥运会上,中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以566环的成绩,夺得男子自选手枪60发慢射冠军,实现了中国人的奥运金牌梦想。此时,已经去世一年多的刘长春,定会在九泉之下举起酒杯,开怀畅饮!

刘长春育有四子二女,当中五人大学毕业。其中,长子刘鸿亮是中国环境保护系统的第一位院士;四子刘鸿图,退休前任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传递中,兄弟俩都光荣地当选为火炬手。

年轻的时候,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经常去小平岛,顺便向村民打听,刘长春家在那个院落,却没人知晓;近几年,我的单位在新开路,与东关街很近,我经常在古老的街道上流连,很希望发现刘长春家曾经的门洞,以便给历史文化保护者提供依据,遗憾的是,一直没有找到;大连理工大学,也是我经常去的地方,我想,假如刘长春还活着的话,大可以采访采访他,求证、破解有关谜团。现在,阴阳两隔,只能望着他的铜像感慨万千:与今天的世界冠军、奥运冠军相比,刘长春的运动成就并不怎么辉煌;在随后的体育教学中,他也没有取得骄人的成绩。但是,万事开头难。他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时代,他能够克服困难,坚持训练,其精神是难能可贵的;特别是国难当头时,他不畏凶险,亮明态度,其人格也是可敬的。对于具有开山之功的先人,能够回到历史现场,设身处地地考量得失,而不是站在时间的此岸,简简单单地以成败论英雄,这才标志着一个民族理性思维的成熟,也才是一个国家不断实现创新式发展的先决条件。 VbtSjltAHdUuiuyccke+OgI5nYTdpjfLTVk5pehtal+x9Go4DKwyIkXHBgQP/rk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