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你必须知道的101个台湾人

他们让台湾更丰富、更吸引人、更有价值。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暂不包括政坛人物),以自身的努力和成就,让台湾人成为台湾最美的风景。

(人名按汉语拼音排序)

白先勇

1952年迁居台湾,1962年赴美并旅居美国,他在台湾只待了10年,仍被视为台湾代表作家,只因为他那部《台北人》。他第一次进入大陆大众视野,缘于1988年谢晋将他的《谪仙记》改编成电影《最后的贵族》。那大概是大陆导演第一次试图正面演绎所谓“贵族”范儿,但实现得不理想,白先勇那种骨子里的苍凉更付之阙如。现在,他为昆曲心醉。

柏杨

1984年9月,柏杨在美国爱荷华大学作了《丑陋的中国人》的演讲;1986年,《丑陋的中国人》在大陆出版。研究者说,柏杨是在“他应该来,也正是大陆需要他来的时候”适时出现的,带来了“酱缸文化”的概念。因为此书,柏杨在上世纪80年代的思想解放思潮中占据重要地位,影响力也延续至今。2010年,柏杨去世两年后,《柏杨全集》在大陆出版。

蔡康永

他是导演,是主持人,是总编辑,是经纪人,是作家,是女鞋设计师,是才子,也是“不乖小王子”。人生不是一句话能够解决的,但他自有自己的说话之道;社会现实未能尽如人意,但他却为残酷社会去写善意短信;娱乐节目未必只靠喧闹,他的《康熙来了》单靠对话就为电视世界带来焕然一新的风气——他是冷峻社会的心理医生,也是台湾腔里最会说话的人。

包益民

不管作为广告人,还是生意人,包益民始终在阐述“创意”如何改造行业。在李奥贝纳、智威汤逊时,他卖创意给品牌;创办包氏企业后,他卖创意给大众。在台湾人开始关注设计时,他适时创办杂志PPAPER连接创意界和大众,使之成为华人世界最为流行的设计读物;在创意成为新的竞争力时,他又拿出了International Creative Business,让创意者看到商业化的无尽可能。

蔡明亮

同样作为台湾电影新浪潮的代表人物,他是台湾电影中最具国际视角的独行侠,坚持游离于主流之外,拒绝向商业叙事妥协,以先锋实验的独立性打造出国际影坛的另一张“台湾脸”。从早期的《青少年哪吒》、《爱情万岁》、《河流》到后来的《天边一朵云》,蔡明亮式的后现代隐喻总能获得跨文化的认同,但你也总能在他的电影里看到他对台北这个都市空间的关注和雕琢。

蔡氏家族

蔡万春、蔡万霖兄弟于1962年创建了国泰人寿,蔡氏家族登上商业舞台。1979年,国泰集团分家,蔡万霖的霖园集团业务遍及保险、投资、证券、工程等多个领域,逐渐成长为台湾最大的民营企业。蔡万霖之弟蔡万才于同年创立的富邦金融集团日后也成为金融旗舰,他和继承霖园集团的侄子蔡宏图分别于2008年和2012年当选台湾首富。

蔡衍明

在每家超市,你都能买到旺旺雪饼和旺旺仙贝,旺旺集团麾下的产品是最早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的台湾食品之一。“米果大王”并非蔡衍明唯一的成就,他还是中时集团的最大股东、中天电视的经营者、香港亚洲电视的第三大股东。在媒体和食品两个迥异的行业,他都坚持“缘、自信、大团结”。

蔡志忠

他是漫画家里的禅意布道者,将中国文化精神用简约趣致的方式传播于大众,将千年来流传的传说当代化、形象化。从老庄学说到孔孟之道,从唐诗宋词到佛经禅语,从西游水浒到鬼狐故事,他的100多部作品行销多国。从艺49年,他不仅是台湾最好的漫画家,也是动画电影导演、物理学钻研者和桥牌高手。

柴智屏

她当过三级片编剧,但现在已是“偶像剧教母”,是娱乐界的“魔法师”,是“亚洲之星”——这些名头其实都不要紧,最重要的是她制作了《流星花园》,让我们和F4一起看过流星雨。她是“宁做黄莺也不做秃鹰” 的美丽制作人,她的人生就如一部励志的偶像剧。

陈澄波

他是台湾本土画家的早期代表人物,绘画以“圆形构图”为标志,色彩忧郁,充满乡土味和“素人”个性。在物资匮乏的情况下,他走遍台湾写生创作,作品在日治时期多次获奖,提高了台湾画家的地位。1947年,他在“二·二八”事件中遇害,很多作品也被销毁或破坏,留存不多,但因其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而备受追捧。2007年,他的《淡水夕照》在香港佳士得以4819万港元成交。

陈界仁

他是台湾当代艺术界的一把尖刀,剖开及展示残酷现实。上世纪80年代,他开始从事摄影创作,2002年介入影像、装置及行为艺术。他的摄影代表作《凌迟考》,将中国半殖民地时期留下的杀戮照片进行数字化再创作;影像代表作《加工厂》,展现了制衣女工在劳工纠纷悬而未决的情况下重返荒废工厂的景象。他的长镜头关照弱势群体,却不施以温情,其作品的沉重与直接让台湾人回避,却在国际艺坛引起强烈反响。

陈升

他是沉郁顿挫的知音大叔、玩心未泯的文艺中年、不像歌手的歌手、严肃的制作人、玩票的专栏作家、热情的公益人士。他对世事爱得深又无所谓,对音乐多情又专一。面对悲伤,他唱:我把悲伤留给自己。他百变、多面、非主流,活得千姿百态,五彩斑斓,是人们不愿入眠的台北一夜。

陈树菊

她是台东中央市场的女菜贩,却是台湾最值得尊敬的慈善家,多年来捐出了近1000万元新台币做慈善,李安导演专门写信向马英九推荐她为“台湾之光”,《时代》杂志评她为2010年最具影响力时代百大人物。她信佛,省吃俭用,每天生活费不到100元,却很乐意捐款助人。她的新目标是存1000万元成立基金会,让穷人吃饭、看医生。她说:“钱,要给需要的人才有用。”

陈映真

他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上初中时偶然读到的一本《呐喊》,给了他思想的启蒙。他以鲁迅为师,对国家、民族有着特殊情感,哪怕为此入狱仍不改初衷。他跟大陆文化界交往密切,王安忆曾把他视为精神偶像,认为是他让她具备了对消费社会的抵抗力。2010年,陈映真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并和金庸一样,当选为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

大小S

大S是偶像剧常客,拍过《流星花园》;小S是主持界大嘴,主持《康熙来了》——她们是台湾最具人气的姐妹,一个美丽,一个慧黠,两人都称得上美貌与智慧并重。虽然她们一个已为人妇,一个已是辣妈,但正如她们有过的艺名“SOS”一般,她们依然是亚洲宅男的梦中情人,也是拯救被无趣生活所围困的橡皮观众之福音。

邓丽君

她是一代人的青春记忆,几代青春期的听觉胎记。整个上世纪80年代,她的嗓音和笑容,洗涤荡漾了海峡两岸的听觉和心灵,是一个不在改革开放现场的情感破冰者。她的唱片销售量超4800万张,她的人生退场令无数人伤感,她的声音是台湾的甜美记忆。

高清愿

他小学毕业,白手起家,在统一集团如日中天后,台湾人称他为“台湾的阿信”、“台湾的松下幸之助”,他和这些人一样,出身贫寒,在波折后建立了庞大的企业集团。他是最早把方便面和便利店(7-Eleven)引入台湾的企业家,改变的是商业形态,也是生活方式。高清愿评价自己说:“我做过最好的事,就是静静地推动了一次台湾生活方式的革命。”

高希均

他终生的职业是经济学家,却以出版人被广泛认知,有人说“他对台湾社会的热爱反映在每一个他所鼓吹的观念上”。1981年,高希均创办《天下》,给喧嚣乏味的台湾媒体圈带来一丝清风。其后,《天下》拓展为“天下文化”,继续为台湾社会提供可贵的观念。成功游走政治和媒体圈的成绩,让别人把他当作“现代书生报国的最佳榜样”,他却只说自己最心仪“教育家”和“和平使者”,因为“活得温饱,活得小康,活得有尊严”正是他理解的教育之责。

高信疆

“纸上风云第一人”,开创台湾报纸副刊的新格局,高信疆是台湾传媒绕不开的标杆。他把报纸看作立体媒体而不是“平媒”,把副刊当作新闻的衍生。在他的领导下,人间副刊集结了一大批思想独到、个性鲜明的学者、作家、艺术家,成为突破思想禁忌、引领文化潮流的前沿阵地。高信疆故去,李敖为他卖字画买墓地,评价他“台湾对他太小了”。

古龙

如温瑞安所言:“古龙生前死后台湾还没有可跟他相比拟的武侠小说家。”古龙,还是金庸?这是上世纪80年代开始疯狂阅读武侠小说的那批武侠迷永远的追问。古龙的小说不写神或魔,而写活生生的人和人性,古龙本人就是性情中人。今日,古龙后人宣布将57部古龙小说版权授权给大陆一家出版公司,希望“大陆的90后、00后们能爱上古龙”。

郭台铭

说起iPhone、iPad和大陆城市争相延请的招工大户,绕不开郭台铭。1974年,他找母亲借来10万元新台币成立“鸿海塑胶企业有限公司”,38年后,鸿海精密集团成为世界最大代工厂。因为代工模式,他和鸿海集团饱受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把鸿海从一个只有10名员工的作坊发展为员工超百万的产业巨舰,他的商业智慧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2012年,郭台铭又收购了日本夏普9.9%的股权。

汉宝德

他是台湾建筑师的导师级人物,也是极富行动力的文化学者。他先后投入建筑教育、建筑理论研究、建筑设计、古迹修护、博物馆经营等领域,在每一个领域都兼具视野和执行力,将其在各自方向上向前推进。其经典建筑案例有洛韶山庄、天祥青年活动中心、溪头青年活动中心、垦丁青年活动中心、“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联合报系南园度假休闲中心、台南艺术学院等,建筑师黄永洪、姚仁禄、姚仁喜、登琨艳等均是他的高徒。

郝明义

“除了爱情,没有任何事情像阅读这样让我们觉得迟来的开始也可以如此美好。”郝明义出版书,更推广阅读。他翻译了《如何阅读一本书》,把米兰·昆德拉、村上春树引进台湾。从阅读方法到目的,从图书内容到类型,他一一阐释。他让嗜读者节制,为悦读者架桥。以轮椅代步的他努力使阅读成为人们互相攀援的肩膀,使阅读者不再迷茫和孤独。

侯德健

一个被铭记又被擦拭过的名字。一个音乐里跳不过去的音符。他是台湾校园民谣时代的启蒙者,亦是中国流行音乐被遗忘的开门人。《捉泥鳅》、《归去来兮》、《酒干倘卖无》等一系列歌曲,曾让上世纪70年代的侯德健戏称“红到没对手”。《龙的传人》即便一次次远走他乡,依然是台湾音乐里“无声”的龙。

侯孝贤

他是世界级的电影大师,从1983年一部《小毕的故事》开启的台湾电影新浪潮,影响了此后众多年轻导演的创作方向和基调。拍摄于上世纪90年代的“悲情三部曲”,第一次将台湾电影带上了世界舞台,并为此后的台湾影片开拓出一条“国际影展路线”。几十年来,侯孝贤坚持以匠人之心重现台湾人日常生活细节,以乡土电影为台湾历史写注,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记录台湾“社会真实”的最佳标本。

胡德夫

胡德夫,Kimbo,对原住民音乐来说是一个神话般的名字,几十年来坚持本土民谣吟唱与普及。他的歌声缓慢、浑厚,如拍打礁石的阵阵波涛,充满野性的生命力。2005年台北个唱,台下竟然坐满蓝绿两大阵营政要。他们听着胡德夫的歌成长,又因胡德夫而抛弃异见坐在一起。这是台湾民谣的力量。他的歌声,是太平洋的风。

黄声远

他是“社会建筑师”(张永和语)和知识分子,他不迎合大和快的时代需求,而是拆除围墙,缩小道路,用八年时间建一座火车站,营造友善城市。自1993年定居宜兰展开建筑理想以来,他在小镇上为当地人盖房、修路、设计景观、做规划,通过公共工程对当地进行环境改造,推动地方发展,创造了“宜兰模式”,成为台湾建筑界的经典案例。

黄氏兄妹

黄强华、黄文择、黄文耀、黄立纲,连同妹妹黄凤仪,都是黄海岱布袋戏家族的第三代成员。黄强华、黄文择成立霹雳国际多媒体股份有限公司,以长篇电视单元剧形式演出布袋戏,开创“霹雳布袋戏”的时代。黄文耀创立“天宇布袋戏”,黄立纲、黄凤仪创立“金光布袋戏”,让布袋戏这种传统艺术和现代社会完美结合。

黄永松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台湾,黄永松却让自己慢下来,做一个传统文化的守护者。最初,他参与创办《汉声》杂志,希望“衔接古今”,竟坚持了41年。现在他把精力放在抢救大陆的传统文化上,却发现这里的破坏速度比想象中快——这令他更加马不停蹄地保护好东西。在宁波,在雁荡山,他所做的这一切只因为他相信“传统文化是救赎之道”。

几米

他为成人画童话书,是台湾绘本的风格开创者,引领了忧伤小清新式的漫画风潮。从《向左走·向右走》到《星空》,他的风格一以贯之,融温暖与孤独于一身,触动了当代人内心那根最文艺的神经。他的漫画不拘泥于纸本,跨界演变成其他的艺术形式,参加绘画展,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和音乐剧,甚至衍生成主题公园,形成了独特的“几米现象”。

蒋勋

他早年以花卉、水景绘画深受欢迎,近年以美学家身份闻名遐迩。他评点“儒家文化对年轻人伤害很大”,也以传统文化传播者和继承人的身份行走江湖;他推崇名士风流,也是“平民生活美学”的倡导者。有人评论,他是一流的演讲者,音质通透、风度翩翩、辞通意达、用典如流;也有人批评他不精其义、错漏频频。他是台湾美学界、文学界的一个现象,透视出台湾思维中发现“慢”和“细小”的一面。

九把刀

他2000年开始写网络小说,也有六七本书进入大陆,但直到他亲自导演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公映,小清新电影打败了大制作,人们才如梦初醒地“发现”了他。他前63本书的销量加起来都没有“那些年”销量的一半。柯景腾同学创造了人生第一个引爆点,小清新们开始关注他未来的那些年。

赖声川

以近30年的剧场耕耘,赖声川创造出了全新的剧场文化,让话剧这种已现疲态的艺术满血复活。《那一夜,我们说相声》、《暗恋·桃花源》、《宝岛一村》诸多经典剧目,不仅巡演场场火爆,成就现象级的表现,其录音带、DVD、改编电影、书籍等衍生产品也长盛不衰,成为都会文化佳酿。

郎雄

他在银幕上塑造了最深入人心的中国父亲形象,尽管他最早是一个硬汉演员。李安说他有一张“五族共和”的脸,不论东方人或是西方人,看到他,都会想到中国父亲。《推手》、《饮食男女》……人们常常是通过郎雄来理解自己父亲的,他们总是不苟言笑、难以沟通,但在细微之处又处处为儿女考虑,在意想不到的时刻懂得轻轻放手。

李安

从民众到政坛,全台湾都是他的忠实粉丝,连战称他是“中国之光”,马英九把他升至“亚洲之光”。两次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凭借《断背山》更成为亚洲第一位获奥斯卡金像奖的导演。不论拍华语片,还是拍英语片,李安不局限于本土,却成为台湾文化输出的重要环节,为华人在西方话语体系中取得一席之地。

李敖

李敖可以说是在大陆曝光率最高的台湾作家,也是被传媒消费最多的作家。通过上电视,他淋漓尽致地展示了自己擅长表演的一面。他自称把“知识分子”做得神气活现,并把知识分子的清议传统与现实结合得严丝合缝。人人看到他的惊人之举,少有人看出他的勤奋和真诚。

李宗盛

《凡人歌》之前,李宗盛是流行音乐家,这首歌之后,他成了生活家。生活最难得的是自嘲,学会自嘲,就是学会了生活。拉碴的胡子,粗糙的嗓音,随性的调侃,嘻嘻哈哈的邻家大叔做派,他堪称最没气场的音乐教父。他始终在传达一种理念:柴米油盐,喜怒哀乐,才是最真实的生活。不激进,不悲观,懂得平凡,才能提炼不凡。他是台湾音乐的生活范儿。

李祖原

他是“台北101”的建筑师,中国元素处处可见——每八层组成一个鼎的形状、“如意”形的裙楼顶楼采光罩、直径达四层楼的古钱币装饰、节节高升的意象等。他主持的李祖原建筑事务所,以中国符号为设计特色,并将这种建筑风格推到极致,实施在摩天大楼等西式建筑物上。其设计关注传统文化中的具象,但在功能性方面却争议颇多,他在北京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案例是形似巨龙的盘古大观。

廖继春

他是台湾油画艺术的先驱,也在台湾师范大学、台湾艺专等院校任教超过50年,致力于美术教育。其个人创作以浓烈的色彩闻名,被公认是野兽派在台湾的发扬光大者。他描绘的对象多为台湾的风景名胜,淡水和观音山是他绘画中最重要的题材。他的作品属台湾艺术史上的精品,在全球拍卖中屡创千万高价。

廖琼枝

被称为“台湾第一苦旦”的廖琼枝从艺六十余年,见证歌仔戏几起几落,是提到台湾“常民文化”绕不过的标杆。她主演的电视歌仔戏《白蛇传》为这个古老的戏种在电视时代的勃发奠定基础,她创建的“廖琼枝歌仔戏文教基金会”于歌仔戏艺术的记录、保存、传承、推广不遗余力。

林百里

全世界每四台笔记本电脑之中,就有一台是广达集团生产的。生于上海、长于香港、立于台湾的林百里,将广达集团打造成全球笔记本电脑的代工之王。他也被认为“文人气质胜于商人气质”,成立文教基金会赞助艺文活动,也是张大千画作的大藏家,被龙应台称为“不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

林怀民

1973年后的林怀民带领着华人社会的第一个现代舞团“云门舞集”,用东方意象刷新了世界舞界。他与舞团于中国大陆、台湾和世界各地公演,用舞蹈融贯了东西方美学。他被誉为“亚洲英雄”,也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编舞家之一。他做了台湾艺术家普遍想做的:为华人保留并探索传统美的可能性。看林怀民与云门舞集的演出,就像是看台湾如何在传统与西方价值中取得平衡。

林美虹

师承皮娜·鲍什的林美虹,更擅长在剧场内展现当下社会对人性的塑造。《泪之泉》呈现濒死的恐惧、《北方旅馆》展现人生的不安,使她在欧洲舞台发光发热。但她不忘时时对自己台湾身份的强调,舞剧《新娘妆》剖析了台湾妇女在伤痛中的挣扎,甚至穿插了歌仔戏。林美虹展现的是作为台湾现代女性与艺术家走出去的勇气,她的编舞既能体现现代西方精神的困惑,亦能回到当下台湾的乡愁。

林青霞

她的美有目共睹,《窗外》开启了不可超越的“最美琼瑶女郎”。她曾经是华语影坛的玉女掌门人,与林凤娇、秦汉、秦祥林并称70年代台湾影坛“二林二秦”,也是港台电影界最早能跨界文艺、武侠两种不同电影风格的女明星。她从影21年,出演100多部电影,被台湾人誉为“走红时间最长、光芒最闪亮的女明星”。

林生祥

他是最原生态的客家民谣歌手,同时也是民生社会运动的推动者。1999年4月,美浓反水库运动的《我等就来唱山歌》,在各式抗争场合与民众一起唱着愤怒与希望。《菊花夜行军》等专辑依然延续着发轫于草根、关注底层生存状态的特点。他始终在丰厚的乡土里收割灵感,用客家语唱出感怀与诉求,用本土器乐奏出庶民文化的朴实与光鲜。他的歌,被“反水库”的乡亲们从高雄一路唱到台北,为民生运动提供“子弹”。

林义杰

他是台湾的阿甘,他特别会跑。1.64米的他,跑出了台湾,跑完了撒哈拉沙漠七天六夜横越赛,跑进了亚马孙丛林,跑成了四大极地超级马拉松巡回赛冠军,跑通了1万公里的丝绸之路。他为挑战人类极限而跑,为创造历史而跑。他跑出了生命的宽度,至今还在跑。

林志玲

打到台湾去,活捉林志玲——再也没有比这更过分的恭维了。她是美女、名模、封面人物、台湾第一个发行专属邮票的艺人。“林志玲现象”被视为台湾“最大规模时代权力交替的征候”,是年轻新阶层“理想化自我”、“自我认同”的文化符号。她不仅是台湾女性美的代表,也是台湾新一代价值观的代言人。

刘家昌

他祖籍山东,生于哈尔滨,幼时随父母移居韩国,以侨生身份就读于台湾,客居美国,又回迁上海定居,一生都在漂泊,却代言着台湾的乡愁。他作曲的《一帘幽梦》、《月满西楼》、《庭院深深》、《往事只能回味》中国风十足,对故乡的思念,对文化的理解,是他灵感的原动力。

刘金标

捷安特自行车是刘金标最得意的作品。巨大集团的捷安特目前是全球营收最高、经营绩效最佳的自行车品牌,在全球拥有4个生产基地、2个原料制造工厂,不但在中国大陆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在欧洲也是第一大品牌。刘金标是自行车的制造者,也是自行车运动的推广人,在他的努力下,台湾人在每年5月都拥有专属的“台湾自行车月”。

刘启群

1995年,从新竹市尖石乡开始,刘启群召集医护人员为山区民众提供义诊。几年之后,刘启群创立“路竹会”,走出台湾,让全世界看到台湾人的仁心仁术——它以“哪里需要服务,哪里就有路竹”为宗旨,成员不仅自掏腰包踏遍30余国、提供200多趟义诊,更安排贫穷地区的学生来台学习医术。有人说刘启群的医疗服务“超越政治、种族、文化和宗教”,但他却说“义诊不会让你变得比别人高尚”,“我们只是做自己该做的事”。

龙应台

1988年,《野火集》和《龙应台评小说》分别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和作家出版社出版,诸如“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的疾呼,在大陆引起了热烈回响。此后,她的书在两岸几乎同步出版,人们视她为台湾公共知识分子的代表——学会她激扬的大量排比句和反问句则是另一个收获。而近年来《孩子,你慢慢来》、《目送》等书的出版,显示了她的温情。

罗大佑

他曾是台湾音乐的引领者,对当代流行音乐最大的贡献不是慷慨的曲风,而是厚重的歌词。“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现在看看我们的青年他们在讲什么,但是要想想到底你要他们怎么做”、“虽然你不能开口说一句话,却更能明白人世间的黑白与真假”……反思文化,反思政治,反思人性。反思是外省人在风雨之后的追问与探究,罗大佑用音乐唱出了一代台湾人的心声。

莫那·鲁道

在《赛德克·巴莱》中,可以看到莫那·鲁道的英雄形象,但这位传奇般的原住民领袖有着更为复杂的多面性。最终,他和他的族人走上对抗殖民者的死亡之路,“真正的人,可以输掉身体,但一定要赢得灵魂”。理解莫那·鲁道有难度,因为野蛮和文明、原生与外来的定义就不简单,这也正是一直处于文化冲突之中的台湾所面临的局面。

娜娜(“微笑台湾319乡”虚拟主角)

2001年,台湾《天下》杂志发起“微笑台湾319乡”活动(台湾地区有319个乡镇),鼓励台湾人行脚台岛,关注脚下这片土地。2005年,《天下》杂志深度查访2000个商家,组成“微笑联盟”,带动超1500人完成“319乡行走”。2007年,《天下》杂志除制作100万本护照、各乡镇纪念戳章外,更充分运用Web2.0概念,创造出26岁的虚拟人物“娜娜”,让海豚飞等12位风格鲜明的博主共同执笔续写“娜娜*角落遇到爱”游记,深入发掘、介绍行脚乡镇的美丽细节,创新沟通模式令人印象深刻。

南方朔

他以新闻人、政论者、政治学者闻名,写了大量的时政评论,既针砭时弊也构建期望,被称作是民间智库中的重要一员。他也写英美诗歌评论,为读者提供不一样的知识趣味。南方朔从新闻记者到专栏作家,在华语评论界都有着持久的影响力。他对自己的评价是“读书人”,努力为台湾人解读社会并提供思想武器。

齐秦、齐豫

1978年,齐豫获第二届金韵奖冠军、第一届民谣风冠军。1979年,《橄榄树》专辑发行。1980年,她送给迷茫中的弟弟一把木吉他,从此,一个男孩走上了音乐之路。他,叫齐秦。或许,这是华语乐坛最重要的一对姐弟档,他们静修般生活,虔诚地爱,虔诚地歌唱,虔诚地流浪。他们是音乐世界的橄榄树与飞鸟,他们是台湾的草木春秋。

琼瑶

自1982年《海峡》杂志连载《我是一片云》,琼瑶作品正式进入大陆开始,琼瑶就成为拥有最多大陆读者的台湾女作家。那些认为言情小说生命力不会长久的人看错了,拜影视剧所赐,尤其是那部播了又播的《还珠格格》,琼瑶作品长盛不衰,其受众从怀春少女衍变到老中青幼全体通杀。“琼瑶”已不仅是名字,更是金光灿灿的品牌,一个绝对无法忽略的存在。

丘如华

上海有个阮仪三,台北有个丘如华——她是台湾的文脉保姆,十余年来持续推动文化资产保护及小区营造事业。以非营利组织角色动员草根力量,在台北迪化街,新北三峡老街,高雄美浓,新竹湖口与北埔,台南新化,澎湖马公,马祖、兰屿等社区的活化上付出大量心血。她与国际组织结盟,引进先进的观念和技术,协助台湾社会打开一扇面向历史资源的窗。

阮义忠

他是专业摄影师,更是摄影界的传教士。他一直坚持人文主义的温暖视角,以超乎寻常的热情和洞察力,专注地用镜头记录台湾社会。他出版的《当代摄影大师》、《当代摄影新锐》影响甚广,1992年创的《摄影家》中英双语杂志,旨在提升世界对亚洲人摄影表现的认知,更为中国人认知世界开辟了大师级影像长廊。

施崇棠

他低调务实,专心创业,被形容为“不喝酒,不喝咖啡,不喝茶,本人就像最爱喝的白开水一样,不张扬但却干净”。25岁时联合施振荣创立宏碁,42岁时入主华硕,助推台湾业界的“电子五哥”成为世界一极。他体会过创业之艰和守业之难,亲历过两间公司的高峰和低谷,在潜心经营下把它们的名字写进了世界500强。

施振荣

施振荣见证并亲历了台湾IT业发展的全历程,他创建的宏碁集团也经历了从制造业转为营销服务业的一系列转变。不变的是,宏碁在全球电脑制造商的排名榜上始终稳步上扬,进入前四。“明基电通集团”、“纬创集团”等拆分公司组成的“宏碁系”主导着台湾电脑市场的走向。已经离开一线岗位的施振荣仍然关注着商业世界,他的最新梦想是击败三星,让台湾IT制造业重新超越韩国。

舒淇

她是台湾最性感的女人,也是台湾的励志女神。她曾因三级片一脱成名,却拒绝成为娱乐世代的消费品,把脱下的衣服一件件都穿回来直至“影后”,练就华语电影中不可取代的“文艺女王”,更登上戛纳和柏林电影节的评委宝座,堪称本土的“好莱坞式传奇”。

王陈彩霞

从台南的裁缝铺到台北中山北路的名牌店,她是台湾最成功的时装设计师。她创立于1978年的品牌“夏姿·陈”以改良过的中国元素为特色,将中国传统服饰工艺以高级定制级的水准呈现出来,创造了一种西方人也适用的东方美。1990年,她在巴黎设立工作室,推广“现代中国风格”(Neo-Chinese Chic)。她将提花、水墨、刺绣等东方传统技法和西方立体剪裁相融合,成为国际时尚领域中国风服饰设计的代表人物。

王建民

台湾人不看足球,看棒球,棒球有个王建民。他一度像珍珠奶茶一样流行,让台湾民众暂忘政治纷争,是台湾体育迷心中的“台湾之光”。他纵横美国职棒,连续两年入选《时代》杂志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百大人物之一,目前为华盛顿国民队的先发投手。被传媒称为“建仔”的他,也承受作为全民偶像的压力,婚外情曝光,他得在媒体道歉:“对不起,我做了不好的示范。”

王伟忠

他是台湾“综艺教父”,更是手下大牌云集的“伟忠帮”帮主。《全民最大党》、《康熙来了》、《我猜我猜我猜猜猜》、《超级星光大道》、《国光帮帮忙》……经他所制作或监制的电视节目单就是中国宅男腐女最早的网络点播单。这个顽童台客一玩就是40年,连人生告白都是《我住宝岛一村》。但是,这位充满创意的台客,却是中国综艺娱乐的拉幕人。

王永庆

王永庆是台湾产业史的柱石,从一个茶园杂工开始自己的创富之路,直到2006年以90岁高龄宣布交棒,台塑集团正式步入二代经营;女儿王雪红也创办了宏达电,旗下的HTC手机成为移动终端中的明星,而它们的前途将验证华人家族企业能否长期繁荣。2008年,王永庆为四川地震灾区捐出1亿元人民币,让国人对他多了亲近感。如今已离世的王永庆,仍将是台湾创业者的精神领袖。

魏德圣

魏德圣是当下最被看好的台湾新电影人。2008年执导的《海角七号》,以5000万元新台币的成本收获票房5亿,写下近十年来台湾电影的最好纪录。2011年上映的《赛德克·巴莱》,以台湾原住民抗日的“雾社事件”为背景,票房超8亿,被视为了解过去的“寻根之旅”。魏德圣的魅力不只是逆市创奇迹,更来自那种押上全部身家磨一剑的“电影赌徒主义”。

魏应交

“康师傅”背后有个魏师傅,顶新集团的魏应交。魏应交的方便面是海峡两岸忙人应付“快生活”的标配。“康师傅”成就了魏应交的食品王国,但顶新集团在房地产市场上也屡有斩获,如台湾的地标建筑“台北101”的大部分股权和大陆的酒店业务。

吴宝春

这个台南土生土长的乡下小孩,现在是世界级饮食艺术家。他17岁怀揣50元新台币只身到台北面包店当学徒,40岁以“米酿荔香面包”勇夺世界面包大师个人赛冠军。他说,秘方是将感情融入面包,“面包不仅是看、闻、吃的东西,还融入了生活的情感”。

吴兆南

“年轻时说相声是为了活着,尔后活着是为了说相声。”吴兆南1952年开始担纲“单口相声”演出,后与魏龙豪搭档出演对口相声,数十年来,广撒相声缘,桃李遍台湾。“吴兆南相声剧艺社”至今是曲艺界的地标,与社会积极互动,为相声推广作出卓越贡献。

吴宗宪

他是“宪哥”,是金牌主持,也是周杰伦的老师。他有自己的“宪式幽默”,台湾寿命最长的节目都由他主持,《我猜我猜我猜猜猜》更是全球华人收视份额最大的节目。他睡眠很少,副业很多,他说从综艺节目里可以看到“文明的表征”,这句话让他像是娱乐界的正经人。

席慕容

在大陆普通读者的认知中,余光中是唯一的台湾男诗人,席慕容则是唯一的台湾女诗人——尽管夏宇的诗作近年来也有不少读者,但回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中学生人手一本席慕容的盛况,这是后辈诗人再也难以达到的高度。席慕容诗句唯美,被誉为“诗中的琼瑶”,那时谁不会背几句“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候”呢。

夏铸九

他现任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教授兼所长,在古迹保护、建筑与都市史、建筑社会学与都市社会学、建筑设计与规划方面均有建树。他主张将实质的物理空间与人的关系紧密连接在一起,将建筑变成好用的公共空间,而非徒有形式。他也关注民生利益,四川“5·12”大地震后,发起成立“台湾支援四川灾后重建行动联盟”。

萧青阳

他在唱片封面上给台湾音乐产业留下一个个惊艳印记。他是匠人——在偶像制造中,他让唱片封面上的明星更像“明星”;在音乐制造中,他让封面更加契合本质,创造出独具东方韵味的美感。流行音乐之外,萧青阳认真装点那些小众作品,陈建年、巴奈、纪晓君……无不因为他的封面设计而绽放出新的光芒。

谢荣雅

一年内(2006年)拿下德国iF、德国红点与美国IDEA三项设计大奖,台湾人称“政府应该颁一个大奖给他”。谢荣雅的设计不仅为自己争得荣誉,也让台湾的设计力量出现在更大的舞台上。谢荣雅习惯从自己的乡村生活中汲取美学灵感,并把“尊重大自然、永续、可回收、节能”当作自己最重要的设计原则。这也契合了台湾从制造基地到品牌基地的商业诉求。

谢英俊

他是生态农房的研发与建设者,全情投入公共服务,并入围联合国最佳人居环境奖。1999年台湾“9·21”大地震后,他就地取材,组织和指导日月潭邵族失业者重建家园,由此提出“永续建筑,协力造屋”的理念。此后,他投身公益,致力于帮助弱势群体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梦想,先后进行了河北省定州市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四川“5·12”大地震灾区农房重建、台湾“八八水灾”原住民部落重建、西藏牧民定居房等多项建设工作。

星云法师

他将佛教带往现代化。他于1991年成立的国际佛光会,已成全球华人最大的社团。身为临济宗第四十八代传人,他以弘扬“人间佛教”为宗风,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他的“说法”是:做人很简单——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做事很简单——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世界也很简单——自心和乐、人我和敬、家庭和顺、社会和谐、世界和平。他代表台湾,更代表中华文化。他以“台湾情、中国心”架起两岸沟通的虹桥。

徐遐生

和其师一起提出密度波理论的天文学家徐遐生,接任台湾“清华大学”校长后,力推“五年五百亿”专案,力求把台湾“清华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他曾说“任何缅怀过去传统的争论,都不应超越提供台湾子子孙孙一个更光明、美好未来的责任”,展示出学者和教育家对社会的影响力。

徐重仁

赚台湾人不便利的钱,为台湾人提供便利——徐重仁的统一超商在经过7年的巨额亏损后才迎来转机,成长为台湾第一大零售业公司。他将7-Eleven便利店引入台湾,超过5000家分店不仅作为便利店存在,同时也负担着个人物流的使命,喜欢网购的一代都能在7-Eleven取到自己购买的商品。台湾《商业周刊》评价:“在台湾谁最了解你的日常消费需求?除了家人,排名第一的,一定是徐重仁。”

许常德

他用文字解码音乐,用歌词为台湾流行音乐做满注脚,写下了真正意义上的“千千阙歌”(1200余首)。他也是新派情感男作家,也做唱片企划,被记住最多的,还是像出厂标配一样的词作者名字,签署在经典曲目旁:《一天到晚游泳的鱼》、《挥着翅膀的女孩》、《如果云知道》、《健康歌》……

严凯泰

作为台湾中生代企业家的代表,严凯泰接掌家族企业裕隆汽车颇艰辛,先被称为“败家严”,直到1995年力主推出的Cefiro百万名车成为台湾汽车销售冠军,次年公司扭亏为盈。受到2008年金融风暴的影响,裕隆汽车在台湾的业绩开始下滑之际,严凯泰已把目光投向大陆,希望它成为台湾汽车的重生之地。你有机会在中国大陆开他旗下的台湾车。

杨德昌

对大陆人来说,他的名字和四小时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捆绑在一起。对台湾人来说,他是“最活跃、最狂热的导演、编剧、演员、评论家和教育者”,无论此前的《光阴的故事》、《海滩的一天》、《青梅竹马》,还是此后的《独立时代》、《麻将》、《一一》,都是台湾本土电影里程碑之作。他用电影替台湾中产阶级画肖像:“我要探寻台北这些年来发生变化的方式,以及这些变化是如何影响台北市民的。”

杨惠姗

上世纪70年代,她是一名演员,在《小逃犯》、《我这样过了一生》、《玉卿嫂》中光芒四射。1987年,她和丈夫创立中国第一个琉璃艺术工作室——琉璃工房,历经三年半煎熬,终让“脱蜡铸造法”重焕光彩。如今,琉璃工房在两岸及海外有80多家艺廊。作为中国现代琉璃艺术奠基人和开拓者,杨惠姗重铸了中国琉璃,让其闪烁着现代的设计和美感。

姚壮宪

所有华语游戏玩家都必须记得姚壮宪,他是《仙剑奇侠传》之父。1989年,他创造出中文游戏史上最畅销的系列游戏《大富翁》第一代。1995年,他出品的《仙剑奇侠传》开创了国产RPG的纪元,被众多玩家誉为“旷世奇作”。2000年,他从台湾进入大陆,在单机版游戏领域,两岸三地无人能及。

殷海光

台湾“自由主义”的开山人物与启蒙大师,殷海光当之无愧。他在大学讲授哲学和逻辑学,却在思辨之中步步接触真相,萌发了批判的力量。他参与胡适、雷震、傅斯年等人创办的《自由中国》杂志,以锋利的政论文章猛烈批判当局,也以深邃广博的学识为自由主义思潮提供理论支持。他是台湾当代知识分子的先生。

余光中

一首常常在大小晚会被配乐朗诵,甚至收入中学语文课本的《乡愁》,使余光中在大陆家喻户晓。但成也《乡愁》,败也《乡愁》,余光中的形象从此被定格为“那个写《乡愁》的台湾诗人”,但实际上,他的好诗、好散文、好译作众多。更让他难为情的是,大陆演员朗诵《乡愁》时,“总是激动,甚至凄厉,有样板戏的风味”。

詹宏志

写小说、办杂志、拍电影、开网站……詹宏志似乎无所不能,有人说他是“台湾第一才子”,也有人喊他“台湾网络教父”,但他自己却喜欢说“我是乡下来的”。詹宏志的人生是一部典型的逆袭史——长于南投,却考入台大经济系,继而进入《联合报》,接着创办《商业周刊》和PChome。其实,詹宏志对台湾的意义不在于他挣了多少钱,而在于他提供了一个堪称罕见的标本——一个才子在转型时代进入商界,以文化为手段取得市场成功,并赢得尊重。

詹仁雄

他可能是娱乐圈最有文艺范儿的人之一。他出生台湾书香门第,是“人二雄”,是作家,是四格漫画家,是金牌制作人。他策划《我猜我猜我猜猜猜》,使得《超级星光大道》脍炙人口,又靠《康熙来了》震惊娱乐圈。他说过做人“一定要去找到一个梦,然后去相信它”——在这个无梦的时代,他就是为我们制作梦的人。

张艾嘉

她是艺坛常青树,创作多面手,既是与林青霞、林凤娇同时成长的第一代“琼瑶女郎”,又在台湾民歌运动中一炮唱响,更是台湾珍稀的女性导演旗帜。从《最爱》到《少女小渔》、《心动》,再到《20,30,40》,细腻而隐忍的女性视觉,成为无数文艺女青年的膜拜之作。

张菲

他在西餐厅演奏萨克斯风起家,小名“阿牛”,外号“菲哥”。他是“黄金五宝”之一,是音乐人,是主持人,是名嘴,是多情种子,是“犹豫先生”。他亦庄亦谐,曾夸:“在我心中,费玉清是遥不可及的巨星。”费玉清说的则是:“哥哥的主持功力,我绝对比不过。”

张惠妹

张惠妹是简单的,直接的,野性的,不留余地的。无论劲歌还是情歌,她只要一张嘴,就必定用尽全力,直指人心。她是高山中的歌者,如阿郎的猎哨,阿妹的山歌,在都市丛林里,吟啸徐行,震撼异常。从《姐妹》到《你在看我吗》,15年来,这个台东卑南族的女子,用原住民的单纯与倔强,唱出台湾的力量和声音。

张君雅小妹妹

这个活泼可爱的小学生,爱穿学生制服,最喜欢的发型是标准妹妹头+红色蝴蝶结,最喜欢的表情是不开心+大力哭,最自豪的事情是脸太大+超小单眼皮,最害怕的事情是:你们捏得太大力了!脸被捏大,长大很难嫁耶……这是台湾维力食品旗下最成功、最生动的品牌形象,让维力从泡面行业一举跨入休闲食品市场,成为台湾少数几家重整成功的企业之一。

张荣发

在全世界都能看到漆有“Evergreen”字样的绿色集装箱车在街上飞驰、看到长荣航空的飞机划过天际,它们都隶属于台湾长荣集团。1968年,张荣发以一艘杂货船“长信轮”开启长荣集团的历史。目前,长荣海运已拥有世界第一大集装箱船队,长荣集团成为集海运、空运、酒店、制造等业务为一体的跨国企业集团。在大陆和台湾加强经贸往来之后,张荣发的企业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大陆人熟知。

张小燕

香港有汪明荃,台湾有张小燕。5岁开始演戏,歌影视三栖;她是台湾综艺节目主持人的大姐大,人称“小燕姐”,与张菲、胡瓜、吴宗宪被合称为“三王一后”。在《综艺100》每一集的结尾,她都用五音不全的嗓音唱《再见歌》:“朋友再见、再见,祝福您永远快乐。”但观众怎么又舍得与她带来的快乐说再见?

张照堂

他是台湾近半个世纪以来最重要的纪实摄影家,对推动台湾摄影文化的现代性转型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1965年,他与郑桑溪的“现代摄影双人展”,在台湾摄影界首次有意识提出“现代摄影”一词。他亦花费许多心力整理台湾重要摄影大师作品,并致力于纪录片制作。

张忠谋

他是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服务制造商台积电的创始人,台湾的“半导体之父”。他创造了专业代工的概念,“只做代工,不与客户竞争的永续性原则”是他的信条,这一理念让台湾经济受惠,也间接孵化出郭台铭的鸿海集团。在台湾《天下》杂志的标杆企业奖评选中,台积电连续11年独占鳌头。CNN评价他是台湾经济崛起的象征,也是台湾经济至今尚未破产的最重要原因。2011年,台积电在晶圆代工市场的占有率全球第一。

证严法师

她用一颗诚心撬动这个世界,被誉为“人间菩萨”、“全台湾最美丽的人”。她发宏愿建造穷人医院,善款最初凭五毛、一块积攒,涓涓细流,终成大海。至今慈济事业扩至全球,蒙惠的贫民、病人、灾民不计其数。台湾近1/5的人都参与了证严法师的慈善活动。全球更有1000多万她的志愿者。大陆人通过2008年汶川大地震认识了证严和她的慈济会。人间佛教兴盛。证严法师的启示是:慈善可治“暴发户综合征”。

周杰伦

周杰伦改变了整整一代人的审美方式,乃至生活方式。这是之前任何歌手都没做到的,身为大众偶像,他更像音乐极客。Jay、鸭舌帽、耍帅、篮球、街舞、R&B、Hip-Hop……每个标签都是新鲜多汁的,都是亢奋不安的,都是喷涌而出的。含糊不清的歌词,表达了一个清晰无比的态度:我的地盘我做主。周杰伦,即台湾新锐史。

周正刚

他原本经营家族的纺织生意,却因被“日本社会的读书风气”打动,决心进入书店行业,把金石堂变成台湾的“国民书店”,至今已达上百家。周正刚说自己从“企业人”变成“文化人”是偶然,但在台湾,“周正刚”不止一个——做厨具生意的吴清友一手打造出几近台北阅读地标的诚品书店,而且称“愿意赔钱10年”。

朱德庸

他为都市里困惑的年轻男女而画,创作形式是简单的四格漫画,内容却是成人世界里各种复杂纠结的关系。提起画笔来他既是导演又是编剧,他的作品像一部部小型肥皂剧,道尽对城市生活和白领阶层的观察,既讽刺调侃又提点教路。《醋溜族》创下了台湾漫画连载时间最长的纪录,《双响炮》、《涩女郎》、《醋溜族》等被改编成同名电视剧。

庄淑芬

她是台湾奥美的领导者,又帮奥美打下中国大陆市场。庄淑芬身上有太多东西可以解读:普通人关注她从一个小女子到高管的职场奋斗史,广告人希望从她身上读到奥美成功的秘诀,年轻人则被奥美文化所吸引,期待加入其中,成为《广告狂人》式的人物。 sCbacTC5QD4A1dbZH1JPdCSw4LW8KxjSVZHoTY24LEAnbJxEAk6qS38CEW9zEvF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