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出版说明

有人说如今中国家长对孩子教育的付出令世界刮目相看,其实中国古代亦如此,上至封建帝王,下至贵族子弟、庶民百姓,家长对孩子的启蒙教育常常是从背诵《论语》《孟子》《孝经》《尚书》《诗经》《礼记》等“四书五经”开始的。古代小学教育是从七岁到十二岁,所谓的“童蒙养正”,即使年龄小不解其意,但仍要求他们烂熟于心。到了十三四岁读太学时再开讲,太学里面就是讲解辩论。如宋代大教育家朱熹说,“人生八岁,自王公至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及十有五年……皆人大学”(《大学章句序》)。古代这种严格系统的读书教育特别体现在王公贵族和帝王将相的教学过程中,尤以帝王培养太子的皇家教育更为鲜明突出。

先读《四书》,后读经史,兼习书法,是历代帝王必修之大纲。宋代理学家朱熹从《礼记》中把《大学》《中庸》两卷抽出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明代万历年间内阁首辅(相当于宰相)张居正协同翰林院的讲官给万历皇帝朱翊钧(明神宗)编写的讲“四书”的讲稿后来结辑成书,名为《四书直解》,“直解”就是相当于对古文的白话翻译。当时皇帝读书称为“日讲”,万历皇帝在明隆庆六年(1572年)即位时只有十岁,这部讲稿原书以最通俗的明代白话文写成,是为万历皇帝量身定做的宫内读本。后来该书刻本流传到宫外,成为当时通行的一种读本。清代的康熙皇帝读此书后御批:“朕阅张居正尚书、四书直解,篇末俱精实之义,无泛设之词。”康熙皇帝甚至认为《四书直解》是自宋代朱熹《四书集注》之后最好的一部四书读本。

这次我们整理出版张居正的“四书直解”参考的版本是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刻本《汇镌经筵进讲监本四书直解》(张阁老进呈原本)中张居正讲稿的原文。当时“四书”的讲章,包括《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尚书》五种。张居正对“四书”的解读不能不说是经典之作,后世恐怕鲜有能出其右者。本套书再现了张居正解读的“四书”全文,为读者读“四书”提供了最优秀的参照。阅读张居正的这套“四书直解”的皇家教科书,不但是读者学习传统文化和国学入门的辅助读本,还可以了解当时皇家的教育情况,对于我们今天的读书、教育和学习都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价值。 8OH0FfDuQ8d7WNQbz9JGm9nkK8cc0jSvp9DaIrOfF9uRogmoZRfwEB1NaXLaFld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