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F O R E W O R D

希望读者在阅读本书前首先明确一点,本书最初设定的读者对象是外国人,尤其是美国人,因此以英语写就,然后被翻译成了日语。

近年来,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各国对日本的关注程度和批判力度也骤然提升。而有关日本的各种书籍也开始大量出版,但几乎都是外国人编著的。由于工作关系,我作为一个常年致力于促进日美、日欧间相互了解的日本人,本着向西方世界表达自身想法、传达自身意见的初衷,窃以为这或许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于是鼓起勇气,参与了本书的编著工作。

因此本书并非我个人的自传。有幸蒙世界各地消费者的厚爱,SONY公司已然成为一家世界知名的企业,我想通过记述SONY的发展历程,来让欧美人了解和理解日本人的经营理念,而本书便是这样一种尝试的产物。鉴于此,本书在编写时一直将各阶层的外国读者作为目标对象,因此可能存在会让日本读者感到突兀的部分,还请多多包涵。此外,与英文版相比,本书删除了部分对日本人而言属于普遍常识的内容,并追加了部分其他内容。

1946年5月7日的一个下午,战后满目疮痍的东京市中心有一栋在火灾后剩下的残破建筑——白木屋百货商店(当时位于日本桥一带),在建筑物的3楼,大约20名年轻人齐聚一堂,创立了SONY株式会社的前身——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在创立者中,当时的井深大先生38岁,我25岁。战争年代,我与井深先生相遇相知,从友情发展为直至今日的长期信赖关系。倘若没有这段良缘,这本书可能也不会存在。能与井深先生邂逅,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能与井深先生一起工作,让我感到衷心喜悦。

正是有了以井深先生为代表的SONY历代经理、员工以及我的前辈、友人的关怀、指导和协助,才成就了今日的我。难以用语言表达我的谢意。

在SONY创立40周年纪念日的一周后,我和妻子良子庆祝了我们35周年的结婚纪念日。良子是我工作和生活中的优秀伴侣,时常向我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社交方面,她也是个出色的“贤内助”,妥善处理着我与海内外各界友人之间的关系。此外,我的孩子们也理解我这个父亲,使我能够专注于事业。

我能获得今日的成就,承蒙无数人的帮助。每当想起这些,都让我不禁感谢上苍。

本书的完成过程亦是如此。下村满子小姐与埃德温·莱因戈尔德先生怀着满腔热情,不嫌厌烦地对我的漫长描述进行记录、整理,查阅海量资料,最终成书。对此,我表示衷心的感谢。此外,在本书编写过程中,不少SONY的相关人员也不辞辛劳,参与进行了资料收集等工作,我也要对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从另一方面来说,本书得以出版问世,归功于上述各界人士的努力付出。

1986年12月
盛田昭夫 TzxPpxQ49Gc7SfqrlQePTSDDPBTNmUOMAVMkpluDozhuiz/Ma/DSqhkSeDhTT6e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