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关于故事和说故事的人

阿方斯·都德(1840~1897)
Alphonse Daudet

作者阿方斯·都德是法国19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都德于1840年5月13日出生在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省的尼姆地区。他的父亲是个商人,母亲爱好文学,酷爱读书。都德自幼聪颖过人。1855年,由于父亲破产,家道中落,都德被迫辍学自谋生路。他15岁就到阿雷小学校任自习辅导员。两年之后,在哥哥的帮助之下,他来到巴黎,在贫困的境遇中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活。

26岁时,都德发表了短篇小说集《磨坊书简》,描写了法国南方的自然风光和生活习俗。两年后他又出版了一部带有半自传体性的长篇小说《小东西》,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冷漠的人际关系,并因此而一举成名。普法战争爆发后,都德应征入伍。他以这次战争为背景,写了一组具有深刻爱国主义内容和卓越艺术技巧的短篇小说,结为《月曜日故事集》。其中,《最后一课》、《柏林之围》因典型的艺术手法和新颖别致的构思,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名篇。

都德一生创作了13部长篇小说、4部短篇小说集以及一些剧本和诗作。他善于用简洁的笔触描绘复杂的政治事件,其柔和幽默的风格、嘲讽现实的眼光和亲切动人的艺术力量广受读者喜爱。他的创作饱含真实与诗情、欢笑与泪痕、怒焰与悲苦,构成了区别于同时代其他作家的独特风格。

《繁星》 故事的主角是吕贝龙山上的一个牧羊人,他十分爱慕农庄主人的漂亮女儿,但他只能怀着这没有希望的恋情孤独地待在放牧的高山上。一个偶然的机会,主人的女儿来到高山上为他送粮食,突遇山洪暴发而不得不在高山牧场上过夜;牧羊人怀着对主人女儿的尊敬、爱慕和柔情,与这位自己心目中的仙女度过了一个星光灿烂、充满诗意的夜晚,而对这个夜晚的回忆成为了他最珍贵的财富。

《最后一课》 故事描写的是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普鲁士的阿尔萨斯省一所乡村小学的学生们向祖国语言告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故事栩栩如生地刻画了爱国知识分子、法语教师韩麦尔先生的形象,同时通过对小弗朗士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和对周围环境的渲染,表现了法国人民遭受异国统治的痛苦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 ih7pEBZI3IKPrJjvPr8cbks5gXRLUHfDW1us2279HeeqlHbwdVRN1D5PTtoFpBy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