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平静之下

一场沉闷的朝会结束,李治起身回驾后宫,媚娘却坐在珠帘后纹丝未动。她竭力保持着明媚春光般的微笑,直到文武百官走远才渐渐收敛。

废后风波给了她深刻教训,让她体会到什么叫君心无常,也让她看清那些貌似恭顺的大臣背后无穷的煽动力。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为了已经到手的权势,更为了自己和孩子们的未来,她决定走出后宫控制朝廷,防范一切潜在的危险。不过想稳稳当当坐在朝堂上,光靠强硬手段是不够的,威权只能让人屈从而不能笼络住人心,所以她要释放善意,彰显母仪天下的慈爱祥和,让臣民发自内心地敬爱自己。

可是天知道这究竟有多难!

朝廷百官是在儒家教化熏沐下走入仕途的,要他们接受一个女人坐在朝堂上绝非易事。即便她笑得脸都快抽筋了,那群家伙仍是一副死气沉沉的样子,或者就是说些口不应心的奉承话,没有任何意义;还有少数人虽然舍得下面子、放得开身段,但唯利是图、得志猖狂,便如李义府一般,关键时刻非但帮不上忙反而连累自己,同样不值得器重。一个没多少家族背景的女子要在陌生的朝廷中树立威望、挖掘心腹,这比登天还难。其实她今天根本不想笑,非但心里不高兴,身上也不方便……

明明百官已走远,媚娘还是颓然注视着他们,直到所有人都走下殿阶再也瞧不见背影才招手呼唤侍从:“本宫要更衣。”两个贴身宫女立刻跑过来,伸手搀扶。媚娘攥着一个宫女的臂腕,忍着隐隐的腹胀感缓缓站起,随即迅速卷起坐在身下的杏黄坐垫,交与另一名宫女。那名宫女小心翼翼双手接过,看都没敢看一眼,忙抱在怀里躲开了。

内侍早在配殿中备好另一套衣裙,媚娘更换完毕喝了碗热奶,又叫宫女为她揉一揉肩膀,休息片刻才出来,却见范云仙守在殿门外:“你没去伺候万岁?”

范云仙憨笑道:“奴才已将万岁送归后宫,万岁说暂不用我伺候,所以赶紧过来侍奉娘娘。”

“不用你伺候?”媚娘开始琢磨这话的滋味,“万岁去哪儿了?”

“这……”范云仙面有难色——王伏胜死后他已当仁不让地成为宫中最有权势的宦官。而作为媚娘提拔上来的人,他的任务绝不仅仅是伺候好主子,他还要监控整个后宫,甚至窥探皇帝的一举一动。不过有时他也觉得媚娘太爱较真,有些事何必非要弄得太清楚呢?思虑太多、操心太重何尝不是受罪?

但即便他不说,媚娘也能猜到:“万岁又去绫绮殿了吧?”

“是……”范云仙低低应了一声。

媚娘的脸色立时阴沉,秀眉微微跳了两下,却没再追问,转而道:“群臣的奏疏准备好了吗?”

“娘娘今天还要批阅奏章?”

“那是自然,国事为重嘛。”媚娘说这话的口气严肃中带着一丝无奈。自从协同李治临朝,夫妻立下“君子之约”,百官奏疏两人皆需过目。可是李治有病在身,十天倒有八天是媚娘看奏疏。上官仪倒霉后,其他宰相更加小心,凡稍有争议之事一律上报,不敢自专,以致每天都有许多文书表章递来。天下之大事务纷纷,一日不加处置,来日便要成倍增加,没几天工夫积压的奏疏就会堆成山。这副担子是她自己揽过来的,不挑也得挑啊!

批阅奏章之处是宣政殿,这里没有外朝的喧闹,又毗邻东西台,便于召见臣下。天气尚未和暖,空阔的宫殿更是凉风习习,关闭门窗也掩不住,虽然内侍已准备了好几只炭盆,媚娘仍觉得冷,抱着手炉焐了半天才开始翻看。

疆域广阔、五谷丰登是不争的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太平无事,莫看朝堂上所有人都在说和气话,翻开奏疏才知道有多少难题。地方大麻烦也多,且不论每月总有几个州闹点儿水旱灾害,近来西疆也不太平。吐蕃表面上臣服,其实一直对大唐疆域虎视眈眈,虽然东征百济取得胜利,但吐蕃大相禄东赞也趁大唐无暇西顾之际吞并了吐谷浑,进而觊觎西域。不久之前疏勒、于阗两国爆发冲突,疏勒战事不利,竟邀请吐蕃出兵相助。此举触犯了大唐之忌,一旦吐蕃介入西域,再想叫他们撤出去就难了。李治和媚娘立刻派西州都督( 西州,治所在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以东 )崔知辩领兵救援于阗;不过与吐蕃大干一场的时机尚未成熟,又因封禅即将举行不宜大动干戈,于是又封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安集大使,节度诸部调停纷争,但时至今日未见分晓,不禁令人忧虑。

相对于西面的吐蕃,东面的高丽乃是宿敌。此蕞尔小邦竟与中原王朝周旋了五十余年,杨广三征不克反倒亡国,李世民难收全功抱憾而终,三年前李治灭百济,又发动大军兵分两路南北夹击高丽,依旧无功而返,还战死了大将庞孝泰。然而就在前几日高丽国王高藏突然上表,请求遣其子高福男入贡,并随驾封禅。世人尽知高丽军政大权实际掌握在权臣渊盖苏文手中,高氏家族只是傀儡,即便大唐扣留入贡的王子也威胁不到人家,谁知高丽此举是为缓和关系还是趁机窥测中原情势,不可不防啊。

媚娘看着这些纷乱的边塞军报,甚觉苦恼——作为一介女流,她对军事的认知不过是偶然耐着性子翻翻的兵法,战争她是不了解的,先前极力主张征讨高丽也证明了这点。可现在这些琐碎的军务依旧需要她批示,实在是勉为其难。

不过相较于羁縻之地的军事纷争,王朝潜在的内部隐患更叫人不省心:朝廷存在任官太多的问题。现今内外文武官员共计一万三千多人,假设三十岁入仕、六十岁致仕,三十年才能彻底替换一批新官,按这个比例每年朝廷任免官员数量都应为四百三十多人。然而大唐定鼎以来每年入流者都超过五百,已经入大于出,多年下来官员越来越多,何况许多三品以上老臣年逾耳顺甚至古稀仍在其位,实是不死不休。显庆以来朝廷改革,推行科举取士,但以往世袭恩荫仍保持,又增添许多杂流入仕者,厚待佛道两家恩赏的官也不少,近年来入仕者都在千人以上。长此以往不但俸禄开支膨胀,而且十羊九牧、人浮于事的现象也极易发生,既增添朝廷和百姓负担,又不利于官场风纪。

毛病谁都看得出,真下手整治就很难了。进的准则可严格掌控,多出来的官只能甄别裁撤。这种得罪人的差事谁愿意干?前任右相刘祥道胆色出众,又久掌选官之事,曾主动提出要清理冗官,惜乎受上官仪所累罢为司礼太常伯( 礼部尚书 ),他一免职,这件事也无果而终了……

一者奏疏冗杂,二者身体不适,只片刻工夫媚娘便觉心烦意乱,十根手指又变得僵冷,赶忙紧紧抱住手炉,又把它放在身上,温暖着冰凉的小腹。那些觉得她风光无限的人哪晓得,这位貌似强悍无畏的皇后竟也有如此脆弱惆怅之时。

没办法,这是女人天生的苦恼!

媚娘心里暗自嗟叹,又不禁瞟向放在案头的另两份文书——《忠孝论》和张柬之的上书,它们放在那儿已经三天了。

这两份文书是许敬宗当面递上来的,而且说了张柬之许多坏话,痛批此人不识时务、言辞桀骜,并暗示李素节写这篇文章是借议论忠孝来讽刺时政,怀悖逆之心,建议从严处置。那从严处置又该严到何种地步呢?毫无疑问,还有比斩草除根更好的解决方式吗?

许敬宗的用心媚娘明白,几度贬斥李素节的诏书都是他一手包办的,一旦李素节重获天子宠信,肯定不会轻饶他,即便他年事已高逃过一劫,子孙后辈也难保无虞,所以必要将李素节置于死地。从保护自己儿子的立场看媚娘与许敬宗的想法一致,更何况萧淑妃是由媚娘下令处死的,更需斩草除根以防不测,可眼下并不是出手的好时机。

李忠之死已引来不少非议,这会儿再把李素节弄出个好歹来实在说不过去。她刚坐到朝堂上不久,正试图打破隔阂笼络人心,万不能因一时快意毁了先前的努力。

然而此事又不能放着不管,张柬之公然上书已不是秘密,政事堂内无人不晓,下面还不知传成什么样呢!召不召见张柬之都是麻烦。忠孝之德是驳不倒的,父子天伦更无法抹杀,她若召见这个愣头青,到时候无言可对只能自取其辱;若不见又显得心虚,实在是左右为难。若在别的时候压下一份奏疏不算什么,可现在这个节骨眼上连拖都不能拖,再过几天便要起驾东都,洛阳距申州不远,若张柬之再来滋扰怎么办?封禅时分镇各地的宗室诸王都要来,徐王李元礼、韩王李元嘉等德高望重的皇叔皆在其列,他们若听到风声也来讲情又该如何应对?

媚娘越想越烦,虽说这两次参政是出自她的意愿,但有时也觉委屈。比如《忠孝论》之事,李治早已听说,甚至亲眼看过这篇文章,偏偏没做任何指示。这是什么意思?其实李治的心情媚娘能理解,已接连失去李忠、李孝两个儿子,再把李素节逼上绝路实在于心不忍;而恢复李素节一切待遇也不妥当,且不论对李弘是否造成威胁,单是推翻先前不准觐见的命令就等于自己打脸。难以抉择是肯定的,但是身为人君人父总得有个态度吧?这样不闻不问,岂不是把所有难题都推给她?皇帝如此作风,还能埋怨大权旁落、臣下缄默吗?

经过冥思苦想,其实媚娘已有办法,便是寻个由头将李素节再贬一级,远远调离中原之地,就此让那些替他鸣不平之人彻底断了念头。至于张柬之,区区一个八品官根本不必理睬,只要李素节不再担任申州刺史,就不再是他的长官,张柬之便不能越权言事。许敬宗嚷着严惩不过是因为姓张的扫了自己面子,媚娘才懒得拿金碗跟破瓦罐子碰呢!

主意虽想好,但媚娘不敢自作主张——她不能再给李治留下任何把柄。废后之事心有余悸,李治险些将前几年所有的过失都推卸到她身上,若非最后时刻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那么当替罪羊的就不是上官仪了!经历这么深刻的教训,她怎还敢越俎代庖?关乎皇家骨血之事尤当谨慎,必须要李治亲自下诏才能堵住世人悠悠之口。

左思右想媚娘觉得此事不宜耽搁,索性把奏疏一推,站起身来。一旁侍奉的宦官宫女见她神情凝重,忙凑前侍奉:“娘娘有何吩咐?”

“今天不看了,回后宫。”

范云仙笑呵呵道:“娘娘说的是。您凤体康健才是天下人之福,大不了将奏疏带回含凉殿,有空慢慢看。”说着已为媚娘系好大氅。

“唉……”媚娘摩挲着手炉叹息一声,继而果断地拿起《忠孝论》揣进怀中,“不回寝殿,先去绫绮殿。”

再度提到绫绮殿,她难抑胸中苦闷——绫绮殿里住的不是旁人,正是韩国夫人武顺之女、媚娘的亲外甥女贺兰氏。因为武顺临终之际的托付,因为母亲荣国夫人的再三央求,更因为废后那场风波,媚娘最终还是妥协了,允许贺兰侍奉李治,但妥协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不能封贺兰氏为嫔妃,仅给她一个魏国夫人的封号,就算是默许贺兰当皇帝的情人吧。历代天子都拥有无数后宫佳丽,情人又算得了什么?可媚娘还是觉得受了天大委屈,从古至今没有哪个皇后的位子得来似她这般不容易,难道长相厮守、举案齐眉仅仅是不切实际的传说?

这一年的春天似乎来得特别晚,蓬莱宫建成还不到两年,虽然三大殿修得雄伟至极,内苑规制却远远不够,基本还保留龙首山原貌,许多地方有待继续修缮。穿过紫宸门,绕过李治的蓬莱殿,放眼望去是一片萧索枯林,嫩草未萌、春芽未发、冰凌未尽、南雁未归,唯有几株连翘、结香绽放着淡淡的黄花,在料峭寒风中簌簌发抖,令人不忍多看。或许是身体不适的缘故,媚娘也觉得今天自己有些多愁善感,于是深吸一口气,加快了脚步。

绫绮殿坐落在蓬莱殿以东,自从魏国夫人入宫“做客”,李治几乎天天来,就算不在这儿过夜也要与贺兰耳鬓厮磨一阵。虽说她和皇帝那点儿事已不是秘密,但终究不是正式嫔妃,还是有违礼法的,因而每逢李治幸此所带侍从极少。媚娘循着甬路由西而来,并没遇到几个宫人,直至殿阶前才见宦官李君信、亲卫贺兰敏之一左一右侍立在廊下。

贺兰敏之乃是武顺之子、魏国夫人之兄,也是媚娘的亲外甥。这孩子自幼相貌俊美,很得外祖母宠爱,如今年过二十充任亲卫,头戴幞巾、锦衣皂靴,越发玉树临风一表人才。托母亲和妹妹的福,他也颇受二圣关照,李治追赠其父贺兰越石为应山县男、户部尚书,敏之承袭此爵。即便如此杨夫人仍觉得外孙受了委屈,一心想把武家的周国公爵位转到他身上,只是碍于法度不得遂愿。

皇后驾到二人不敢怠慢,赶忙快步跑下殿阶屈身施礼,敏之方要向内禀报,媚娘一把摁住他肩膀:“有些私密的话与万岁商量,礼数都免了吧,本宫自己进去便是。”

贺兰敏之深知姨母非心胸开阔之人,这么不声不响进去,若是遇见妹妹与皇上亲热,恐怕又要醋海生波,便欲好言劝阻。哪知一旁的李君信却老老实实道:“娘娘请便。”上官仪之死震撼了朝廷百官,王伏胜之死同样震慑了内廷,如今宫内所有宦官都唯皇后之命是从,似李君信之辈本就有攀附媚娘之意,岂会不乖乖顺从?

敏之无可奈何,只好随范云仙、李君信等人一并侍立于殿阶下,独媚娘自己款步上殿。一进门便觉香气扑面,似是熏香脂粉混合的味道,绫绮殿虽不及帝后寝殿阔绰,却也别具一格,悬挂着朱红的锦绣帷幔,确实绫罗绮丽;青铜香炉内冒着缕缕青烟,白瓷花瓶中插着一枝新采的红梅,但牙床、几案前并无一人,媚娘又往侧殿去。天气还不算暖,皂缯的门帘尚未摘去,她毫不客气伸手便掀,哪知刚摸到帘子忽听里面传来李治的说话声,其中似有“皇后”二字。她立刻停住,屏住呼吸,想听听他们在议论自己什么。

贺兰的声音娇滴滴的:“朝堂上的事臣妾一点儿也不懂,反正有陛下和姨母撑着,天总不至于塌下来吧?”自古帝王以天自诩,类乎“天塌下来”这种话都是很不吉利的,绝非宫廷之人当言。

李治毫不在意,却道:“即便没有我,你姨母也足以撑起这片天吧?倒似是朕阻了皇后励精图治的决心。”这话听起来酸溜溜的。

贺兰一副幸灾乐祸的口吻:“当初不是陛下准她参政的吗?”

“朕也有难处啊……”李治沉默片刻才道,“原以为她不过一时兴起,处置完上官仪等人便会卷帘回宫,哪知竟干了这么久。也是朕身体欠佳一时疏懒,成了今天这等局面。宫廷内外何尝没有非议?前番你母过世,便有人揣测媚娘心生妒恨毒死姐姐,其实哪有这等事?臣下如此瞎猜还不是她恣意行事招惹非议所致?”

“哼!”贺兰一阵冷笑,“我娘虽不是她杀的,却也是因为她从中作梗,得不到陛下宠幸,郁郁而终。我与陛下这份姻缘又何尝是她所成全?分明是我娘拿命换来的。”

媚娘在帘外听得清清楚楚,不禁暗骂——死丫头!得我容让不知感恩,反而心生怨怼,真真枉费我一番苦心!

“算啦,过往之事莫要再提。”李治的声音忽然变得很柔和,全不似朝会上那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事到如今朕也想开了,朝廷的事好也罢歹也罢,她既愿意多管,且由着她性子,只要不出乱子就行。反正弘儿也一天天长大了,将来即便朕无力亲理朝政,也可让太子监国,她还能折腾几日?现在有她在外面忙活,朕倒是清闲不少,还能多来陪陪你,未尝不是一桩好事啊……”

听李治说出这种话,媚娘实在痛心——好啊!我在外面替你这个皇帝处理国事,你却抱着美人优哉游哉,竟然还满口委屈。我才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整天忙忙碌碌没捞到半点儿好处,在外面招人怨,你们也在背后议论我,还要时不时地背黑锅,我一介女流受这份罪究竟图什么?我绝不让你们如愿!

媚娘越想越觉得委屈,险些落下眼泪,又觉小腹一阵胀痛,双腿间突然有股暖流汩汩涌下。此刻她气满胸膛,也顾不得羞了,骤然掀起门帘,里面紧紧依偎着的那对男女也是一惊,扭过头愕然望着她。

咒骂之言已在喉间,可就在那一刹那,媚娘又恢复了理智——经历了那么多风波,难道还不该变得聪明些?她强压怒火,又扮出朝堂上的端庄姿态:“难怪寻不到陛下,果真在此啊……”她竭力控制住自己的声音,不能让人觉察出有丝毫的颤抖。

“嗯。”李治松开搂着贺兰的手,“有什么事吗?”

媚娘不动声色缓缓上前,将《忠孝论》放在李治面前的几案上:“李素节这件事还望陛下尽早处置,莫要等到驾幸东都节外生枝。”

李治看也不看,信手摸了摸那篇文章,反问道:“你觉得该如何处置呢?”

媚娘与他四目相对粲然一笑,却什么都没说,转身便走——还用我教吗?凭你那么多的心眼难道想不出如何解决?又想把责任往我身上推?对不起,我不接你的招!

贺兰“变脸功夫”也不赖,忙拉住媚娘臂弯,笑呵呵道:“娘娘难得到我这里来,多坐会儿吧,咱陪万岁一起聊聊。方才万岁还夸您处置朝政样样得当呢!”

媚娘笑道:“我可不似你这般闲在,还有许多奏疏要看,有你陪着万岁我就放心了。记得提醒他病体方愈注意休息,过几日还要赶路呢。”再不容他们说什么,头也不回地去了。

直至走出殿门,媚娘的心才再度被愤怒和委屈占据。一阵清风吹来,她感觉双腿凉飕飕的,低头瞧了瞧衣裙,虽然没渗出半点血迹,她还是把大氅围得严严实实,唯恐露出一丝丑态。

“回寝殿吧。”

“恭送皇后娘娘。”众侍从低头施礼。唯独贺兰敏之隐约感到一丝不祥,他撩起眼皮偷偷望着媚娘——姨母的眼神好可怕,仿佛要杀人一样! +gg4Q2PxlluUPJZcwrtwiW4m6bEvqxjxJonlBnk/gnPGuyGjZCdQW+nnjfQhomR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