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刘禹锡

杨柳枝

塞北梅花 羌笛吹,淮南桂树 小山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注释】

①梅花:指汉乐府横吹曲中的《梅花落》曲,用笛子吹奏(羌笛是笛的一种),其曲调流行于后世,南朝以至唐代一些文人都有《梅花落》歌词,内容都与梅花有关。

②桂树:指代《楚辞》中的《招隐士》篇。相传西汉淮南王刘安门客小山之徒作《招隐士》篇来表现对屈原的哀悼,其中屡屡咏及桂树。

【译文】

用羌笛吹奏的塞北《梅花落》,淮南《招隐士》的小山词。

不要再奏这些前朝之曲了,现在还是听我改旧翻新的《杨柳枝》吧!

【赏析】

这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所作的一首词。《杨柳枝》一称《杨柳枝词》,乐府“近代曲辞”,旧名《折杨柳》或《折柳枝》。形式似七绝。刘禹锡曾与白居易在洛阳唱和此曲。

《梅花落》《招隐士》都是产生于西汉的作品,长久流传后世,到唐朝仍为人们所吟唱传诵。刘禹锡固然也重视这两个作品的历史地位和长远影响,但他本着文学必须创新的原则,向时人提出:“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这两句不仅概括了他的创作精神,而且对后世那些致力于推陈出新的人们,也都可以借用它们来抒发自己的胸怀,因此可说含蕴丰富,饶有启发意义。

杨柳枝

炀帝 行宫汴水 滨,数株残柳不胜 春。

晚来风起花 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注释】

①炀帝:隋炀帝(589—618),即杨广。

②汴水:唐人习指隋炀帝所开的通济渠的东段,即运河从板渚(今河南荥阳北)到盱眙入淮的一段。

③不胜:受不住。

④花:这里指柳絮。

【译文】

在濒临汴水那一所隋炀帝的行宫,周围的数株残柳已柔弱得经不起晚春时节劲风的荡漾。

晚风乍起,杨花柳絮飘飞,宛如冬日漫天飞雪,飘扬洒落到宫墙之中,但宫内冷落,早已无人。

【赏析】

这首词是对隋宫表示黍离麦秀之悲。隋炀帝荒淫无道,国亡身丧。他留下的汴水之滨的行宫,到刘禹锡生活的时代已二百年左右了,其衰败可想而知。此时,往日的繁华全然不见,唯见数株残柳在风中摇曳。出语平淡,但故宫离黍之思,兴亡浮沉之感,亡国荒凉之态,齐现于笔端,字里行间也寓有对隋炀帝逸乐生活的批判。

浪淘沙

九曲 黄河万里沙 ,浪淘 风簸 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 家。

【注释】

①九曲:相传黄河有九道弯。

②万里沙:黄河在流经各地时裹带大量泥沙。

③浪淘:波浪淘洗。

④簸:掀翻,掀起。

⑤牵牛织女:张骞为武帝寻找河源和牛郎织女相隔银河的传说。

【译文】

弯弯曲曲的黄河一路万里裹挟着黄沙,波涛滚滚掀起巨浪从天边奔腾而来。

如今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让我们一起去牛郎织女的家做客吧。

【赏析】

这首词写于夔州,是民歌体的政治抒怀诗。刘禹锡性格刚毅,饶有豪猛之气,因触怒当朝权贵而一再被贬,但他没有沉沦,而是以乐观的态度面对世事的变迁。作者以黄河的风狂浪激和泥沙万里暗喻朝廷的黑暗腐败,以“银河”和“牛郎织女”比喻政治清明的理想境界,而以“浪淘风簸”比喻自己屡遭贬谪的坎坷生涯,把人间与天上、混浊与光明、险恶与平静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寄托了他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之词倾吐出来,可谓构思奇特,含意深刻。

浪淘沙

八月涛声 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 却入海门 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注释】

①八月涛声:指钱塘江口的潮声。据传每年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海潮最盛。

②触山回:波浪碰着了高山,又折了回来。

③须臾:指极短的时间。

④海门:江海汇合之处。

【译文】

八月的钱塘江海潮咆哮地从地面卷来,浪头高达数丈拍触山崖,又被撞击回来。

顷刻间潮水退向江海汇合处回归大海,但它卷起的沙堆,在阳光照耀下像雪堆一样堆积在江岸边。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八月十八的钱塘江大潮涨落的壮观景象的短歌,可谓气象万千,气势恢宏,具有豪放词之特色。前两句描写涨潮情形,后两句描写退潮情形,写涨潮固然写出其势,写退潮时亦写出其力,显得形象生动、丰满多姿,暗示人间事物瞬息万变。全词自然流畅、简练爽利,骨力豪劲,气韵沉雄。

杨柳枝

城外 春风吹酒旗 ,行人挥袂 日西时。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杨柳管别离。

【注释】

①城外:古长安东霸城门,俗称青门,青门外有霸桥,汉人送行至此,折柳赠别。

②酒旗:酒馆的旗帜。

③挥袂:挥动衣袖。

【译文】

城外的春风轻轻的吹拂着酒家的旌旗,行人们在傍晚时分挥动衣袖告别。

长安郊外的树木林立无穷无尽,可是只有杨柳在为离别而伤怀。

【赏析】

《杨柳枝》一称《杨柳枝词》,乐府“近代曲辞”,旧名《折杨柳》或《折柳枝》。形式似七绝,而唐人多用以歌唱。刘禹锡曾与白居易在洛阳唱和此曲。

此词为刘禹锡晚年所作,主要以春风写离别,描写杨柳最知人间别离之事,写出了作者与友人分别的依依不舍之情。在咏叹别离的表面意义之外,作者还有更深层的含义:在得势时,趋炎附势之人很多,而一旦失势不相背负者却很少,正如“无穷树”中只有杨柳才“管别离”一样,真可谓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g5c7YYRP6Bm5kUzI5Jo1eZgoyTLc3gKbGn5Bx6QwCkmVjzD8cOTm0T6w8fDGGaA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