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贾雨村对月口占 五言律诗(第一回)

【原文】

未卜三生愿 ,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 ,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 ,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 ,先上玉人楼

【注解】

①口占:作诗不起草稿,随口吟诵而成。

②卜:占卜,卜算,预料。三生:佛教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转生之说,原意为前世有缘,后多引申指男女姻缘。

③频:频繁,时刻。

④敛额:皱眉蹙额,愁闷的样子。

⑤行去:离去。

⑥顾影:孤单一身,形影相吊,自惭功名未就之意。风前:指漂泊淹留,羁旅他乡。

⑦谁堪:何堪、怎堪。月下俦(chóu):指成亲,用唐代韦固遇一老人于月下翻检婚姻册子为其订婚的故事。俦:伴侣。

⑧蟾(chán)光:月光。古代传说月中有蟾蜍。

⑨玉人楼:指所思念的女子的住处。此句意思是希望月光能替他传达情意。

【背景】

寄居于葫芦庙里的穷儒贾雨村来到甄士隐家,正值甄家有客,候于书房。窗外有个丫环对他看了两眼,雨村以为其有意于他,便自我陶醉起来。中秋晚上,雨村对着月亮,吟了这首五律和下面的一联与一绝。

【赏析】

贾雨村是古代士族的典型代表。他原是“仕宦之族”,不甘“久居人下”,一心“求取宝名”。他在葫芦庙栖身时所作的两诗一联正是这种追求显贵的功利心态的表现。

这首诗是贾雨村中秋夜对月随口吟出的单相思抒怀之作,准确地刻画出一个穷秀才倾慕女色及荣华富贵的心理。“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意思是说:不知道自己对甄家丫环的心愿能否实现,但那多情的月光却增添了自己的烦恼。这是贾雨村不自信的自嘲,因为自己身无长物,担心漂亮的姑娘难以看上自己。“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意思是说:甄家丫环看到了他,离去时“不免又回头一两次”。贾雨村自我感觉良好,以为那丫环是慧眼识珠,欣赏自己。“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贾雨村顾影自怜,觉得那美人对自己来说是高不可攀的,唯有借月光替他传达情意,“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其实,这里还隐含着贾雨村希望“蟾宫折桂”的心愿。

甄家丫环娇杏猛见到房中的陌生人,只是出于好奇,回头看了他一下。可是,贾雨村偏自作多情,以为对方有意于他,还自谓此女子必是个巨眼英豪、风尘中之知己,真是想入非非,可笑至极。他愁眉苦脸,自惭形秽,恨不得马上“蟾宫折桂”,中举升官,扬名得意,以便博得一个女子的欢心,满足自己的欲望。

贾雨村在《红楼梦》中不是个无足轻重的角色,从书的前几回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此人野心勃勃,城府极深,喜怒不形于色,而又心狠手辣。他依靠甄士隐的慷慨资助赴京应举,名登金榜,衣锦还乡,回来当了知府。不久因“贪酷之弊”,被政敌弹劾削职为民,做了林黛玉的蒙师。后来又靠走贾政的“后门”,起复做官,由于善于钻营,在官场中爬上了更高的位置。脂砚斋的批语说他是王莽、曹操一类人物,可能在贾家败落时,他还要有一番恩将仇报、落井下石的表演。可惜曹雪芹的书只给我们留下八十回,高鹗续作的后四十回又没完全体现作者原意,我们无法知道详细的情节了。

作者以忠于现实的笔触刻画这一人物形象时,并没有任意将他丑化或漫画化,在摹拟其吟咏时也能充分注意到这一点并真实地表现出来,这确是很不容易的。

【链接】

《红楼梦》版本之脂本

所谓脂本,是概括所有带脂批的《石头记》传抄本的总称。

1.庚辰本

存78回(1~80回,内缺64、67两回)。此本有与己卯本相同的双行小字批。1933年徐星署花八块大洋购于隆福寺,后燕京大学图书馆以二两黄金辗转购得,现藏北京大学图书馆。

2.甲辰本

乾隆甲辰(1784年)梦觉主人序本,亦称“梦觉本”。题“红楼梦”,脂批较少,文字简约,其文字基本被程甲本所继承。1953年出现于山西,现藏国家图书馆。

3.郑藏本

仅存两回(23、24回),原由郑振铎藏,后捐国家图书馆。

4.俄藏本

存78回(1~80回,内缺5、6两回),藏于苏联列宁格勒东方学研究所。约有300余条批语,眉批和行间批系后人所加,双行小字批是庚辰等抄本的旧文。据称于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传入俄国。

5.卞藏本

存前10回正文及33~80回回目,卞亦文于2006年在上海以19.8万元人民币拍得。

6.甲戌本

存16回(1~8回、13~16回、25~28回),此本脂批说曹雪芹死于“壬午除夕”。初由咸同年间大兴藏书家刘铨福收藏,胡适1927年得之于上海,后存放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2005年初归藏上海博物馆。

7.己卯本

存41回又两个半回。此本为怡亲王府的抄藏本。第1~20回、31~40回、61~70回(内64、67两回由后人补抄)原由董康、陶洙所藏,现藏国家图书馆;第55回下半至第59回上半现藏国家博物馆。

8.戚本

卷首有戚蓼生的序。下分三种版本:张开模旧藏戚序本(戚张本)、泽存书库旧藏戚序本(戚宁本)、有正书局石印戚序本(有正本)。戚张本前40回现藏上海图书馆,戚宁本现藏南京图书馆。

9.王府本

文字系统及抄录行款大体与戚本同。原存74回(1~80回,内缺57~62回),后据刻本补抄了后40回,也补抄了其中缺失的6回及程伟元的序,现存120回,藏国家图书馆。

10.舒序本

存前40回。因舒元炜序作于乾隆己酉(1789),亦称“己酉本”。原由吴晓铃藏,后捐藏首都图书馆。 HTC2L281g+I+JTYN4DvGdto0ubwlCkFlL7c7Slt+5VVzZHXY15PE//VrkcRCrfp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