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石上偈 (第一回)

【原文】

无才可去补苍天 ,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注解】

①偈(jì):音译佛教梵语“偈陀”的略称,意译是“颂”,是佛经中的唱词,也泛指佛教的诗歌。

②补苍天:出自远古神话女娲补天的故事。传说远古的时候,天塌了,女娲氏炼五色石把天修补了起来。

③红尘:指世间的热闹繁华,代指人世间。

④倩(qìng):央求,请求。奇传:即传奇,本是唐代兴起的一种用文言写的短篇小说,此处为押韵而颠倒,取其“新奇传闻”之意。

【背景】

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一块大石,上面字迹分明,编述历历。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原来是无才补天、幻形入世,被那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引登彼岸的一块顽石。上面叙着堕落之乡、投胎之处,以及家庭琐事、闺阁闲情、诗词谜语,倒还全备。只是朝代年纪,失落无考。后面又有一偈。作者虚构空空道人见青埂峰下有一块顽石,上面叙着它被携入红尘后的经历见闻,后面又有一偈,就是这首七言绝句。

【赏析】

这是作者依托神话表明《石头记》(《红楼梦》的书名是后来才改定的)创作缘由的一首开篇诗。佛偈是总结佛语的精华,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这篇《石上偈》看似简单无奇,实则是统领全书内容的灵魂所在。

曹雪芹在小说的楔子中虚构了此书抄自石上所刻的故事,其原作者便是那块被女娲所弃、幻化为通灵宝玉被神瑛侍者(贾宝玉的前身)“夹带”着它一起下凡、经历过一番梦幻的补天石,而曹雪芹自己只不过是“披阅增删”者。其实,正如脂砚斋所言:“作者之笔狡猾之甚”,真正的“作者”就是曹雪芹自己。

“无才可去补苍天”,是作者借神话故事,说明自己无力挽救濒临崩溃的社会制度,以至于“枉入红尘若许年”。此句表面上是石头自慨白白地来到人世间这么多年,其实是作者感慨自己虚度年华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无力。而所谓“无才”,貌似自惭,实则自负,是作者的愤激之言;以“顽石”为喻,也是作者表明自己不肯随同流俗的傲骨。

接着,作者笔锋一转,“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意思是说:这是石头身前和身后所经历的故事,请谁替我抄了去做奇闻流传呢?从而自然而然地引出全书的故事来。小说中,贾宝玉身前本是顽石,在人世经历了一番以后,被“引登彼岸”,仍化作顽石,所以说是“身前身后事”。

作者为了便于抒发感慨,也为了引起读者的阅读兴味,在全书开头就把读者引入一个迷幻的神话世界之中,借人们耳熟能详的女娲补天的神话,巧妙地虚构了一个顽石“幻形入世”的故事。这块顽石的经历,便是贾宝玉的经历,是贾宝玉的象征,其中也含有作者曹雪芹的影子。

作者自比补天弃石,虚度红尘,为他所要真正描绘的典型的封建大家庭(其实是代表整个封建制度)的衰亡过程笼上了一个神秘的光环。

【链接】

曹雪芹简介

曹雪芹(1715?—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先世为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人。祖籍辽宁辽阳,生于江苏南京。关于生年,一说曹雪芹为曹頫之子,因其生年与其祖父卒年不太远,据张宜泉《伤芹溪居士》原注:“年未五旬而卒”,研究者推定其生年为康熙五十四年(1715);一说为曹顒之子,据曹顺康熙五十四年(1715)奏折,曹顒之遗腹子也生于康熙五十四年。或据敦诚《挽曹雪芹》诗“四十年华付杳冥”,论定其生年为雍正二年(1724)。关于卒年,据脂评甲戌本第一回眉批记曹雪芹卒年为“壬午除夕”,即1763年2月12日;一说为癸未年(1764)除夕;一说为甲申年(1765)。

曹雪芹最伟大的贡献在于文学创作。他创作的《红楼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情节复杂、描写生动,塑造了众多具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巅峰之作,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曹雪芹为中华民族、为世界人民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不仅对后世作家的创作影响深远,而且在绘画、影视、动漫、网游等领域产生了大量优秀衍生作品,学术界、社会上围绕《红楼梦》作者、版本、文本、本事等方面的研究与谈论甚至形成了一种专门的学问——红学。 A+VFP/l23+bdpYWscWvc7+bTmN02SwSFxHDitCA4ReebTVlw+WIZtaqpFyCwCc1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