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营养,很多人觉得它就是一个简单的吃的问题,比如我们经常会说:“鸡蛋有营养,每天都要吃;油条那些油炸食物没营养,不健康,要少吃。”如果这样理解的话,那就把“营养”和“营养素”混为一谈了。我们平常说的“营养”其实指的是营养素,也就是这种食物中包含了哪些营养成分。
那营养到底是什么呢?从字义上讲,“营”有谋求、经营的意思,可以引申为管理;“养”则涵盖了滋养、调养、养生、颐养生命等多层意思,因此,“营养”就可以理解为谋求养生、管理健康之道。如果用现代科学的语言具体地描述“营养”,就可以说:“营养是机体通过摄取食物,经过体内消化、吸收、代谢,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素和其他对身体有益的成分构建机体组织器官、满足各种生理功能和身体活动需要的过程。”简单地说,营养就是指机体对营养素吸收、利用的过程。
注意啦!营养是一种全面的、动态的生理过程,而不是专指某一种营养成分。
这是因为,很多必需的营养物质在体内并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中摄取,才能维持生命活动;更重要的是,机体在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营养需求,如婴幼儿、青少年时期的营养关系到其成年的健康水平;孕妇营养对胎儿发育和母体健康均会产生重要影响;哺乳期母亲的营养不仅要能促进乳汁分泌,还要有利于自身器官及身体各项机能的恢复;老年时期的营养则关系到防病保健、延年益寿。
另外,不同的身体活动状况对营养素的需求种类和数量也不尽相同,比如体力活动比较轻的人比体力活动重的人所需要摄入的营养数量要少,拿运动员来说,他们每天运动的强度很大,身体消耗很多,对营养需求的种类和数量与普通人都会有很大的差别,这就需要我们根据自身的身体活动状况来灵活调整营养的摄入。
总之,营养对于人体并非可有可无——这一点必须给予极大重视。在人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合理营养是健康的物质基础,营养摄入不足、过多或不平衡,都可能引起营养性相关疾病,甚至导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