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谢娘别后谁能惜,漂泊天涯

孩童懵懂无知,他的目光该锁定于何处,又该往何处奋进,都需要有人在前方引导。

丁腹松,字公木,北京通州人。三十岁考中举人,奈何屡试不第,心灰意冷之下,便弃了做官的念头,赋闲在家,做个教书先生。他学识渊博,却因不懂趋炎附势而耽误了前途,耿直清高的读书人,不屑于攀附权贵。

纳兰明珠极为认可丁腹松的人品和学识,所以当冬郎到了读书识字的年纪时,他专程请丁腹松担任冬郎的私塾教师,将儿子启蒙的重任托付给丁腹松。纳兰明珠对丁腹松信任有加,丁腹松也没有辜负他的一片厚望。

纵然冬郎是贵族公子,但丁腹松依旧对其严格要求,常因其不足之处而严加训斥,丝毫没有顾忌他的身份。与此同时,丁腹松也不忘时刻勉励冬郎发愤图强,有朝一日凭借真才实学考取功名。纳兰明珠对丁腹松的做法十分满意,时常不忘叮咛冬郎要尊敬老师,听从他的教导,早日成才。

在丁腹松的教导下,冬郎开始熟读识记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广泛涉猎,此外,练习写作八股文是重中之重。对于读书人来说,科举考试是通往仕途的必经之路,而八股文则是一道关卡,唯有写好八股文,才有机会金榜题名。

古代,八股文有明确而严格的特定要求,从行文开始到结束,都需要符合规定。八股文由八部分组成,包括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每股对格式和字数亦有限制,不是任由学子随意发挥。

“破题”,是用两句话解释题目的意义;“承题”,是承接破题的意义而做进一步阐述;“起讲”,是进入议论部分,开头有固定的词语,如“意谓”“若曰”“以为”“且夫”以及“尝思”等词;“入手”,是承接“起讲”而对自己的思想加以阐述。直到“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才是文章真正的主体部分,其中又以“中股”为文章的核心及重点。

之所以称为“八股文”,在于“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四股之中,每股都固定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共计八股,名字因此而来。

最初,八股文的字数是三百至五百字,顺治时期,定为五百五十字,到了康熙年间,增加到六百余字,后又一度变为七百字。行文注重章法与格调,议论说理为主,却又要兼顾骈体辞赋,一种新的文体由此而生,在文学史上自成一家。

科举考试的题目来源于四书五经,而考生作答的内容也是如此,至于自己的所思所想,是不允许显露于文章之中的。内容与形式死板僵硬,无形之中禁锢着人们的思想。为求取功名,从潜心研习四书五经,沉迷于八股文的写作,毫无意识自由可言。胸怀“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并以此奋斗终生,或许好,或许坏,大环境便是如此,身处其中,也别无选择。

莘莘学子之中,亦有纳兰性德的身影。他谨记父亲教诲,听从老师执导,勤勉好学,不敢有半点漫不经心。史书记载,他天资聪颖,读书过目不忘,而且有极高的领悟能力。

由于仕途坎坷,郁郁不得志,丁腹松对世间红尘早已看破,他心怀佛道思想,算不得大彻大悟,也多了几分淡泊。在他的影响下,纳兰性德也会涉猎佛学和道家的著作,与几十年后的痴迷不同,如今的纳兰性德正处在昂扬的状态中,不知世故,也未经磨难,对于佛家思想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表面,日后有一天,饱经世事的他识得了佛教的深奥。

英姿勃发的少年郎,刻苦异常,上苍回报给他的便是渊博的学识。

对纳兰性德而言,父母养育他成人,老师教导他成才,国君接受并助其实现理想,父子之情、师生之情、君臣之情,这是不可磨灭的三种情谊。 bkGemlZI5RrYiqa833wS28Y2QEWzJikQB/hndEytA4TK520lK8qRWMOSB/TTr59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