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计利以听乃为势

【原典】

计利以听 (1) ,乃为之势 (2) ,以佐其外 (3)

【注释】

(1)计利以听:计利,计谋有利;听,听从,采纳。(2)乃为之势:乃,于是、就的意思;为,创造、造就;之,虚词;势,态势。此句意思是造成一种积极的军事态势。(3)以佐其外:用来辅佐对外的军事活动。佐,辅佐,辅助。

【译文】

我的军事思想您认为好并且能够接受,我将为您营造军事上的势,在对外的军事活动上辅佐您。

解读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

在分析了决定战争胜负的客观条件之后,孙子进而论述了主观因素对于战争成败的重要性,提出了“因利而制权”的战略原则,强调必须因势利导、灵活用兵才能够克敌制胜。

在《孟子·公孙丑下》里面说道:“虽有智慧,不如乘势。”“势”是敌对双方竞争的根本,也是任何一方获胜的关键。于是,谋势也就成了一门高深且不可不知的学问。

公元前684年,齐桓公在巩固了君位之后,自恃实力强大,不顾管仲的谏阻,决定兴师伐鲁,以报复鲁国一年以前支持公子纠复国的宿怨,企图一举征服鲁国,向外扩张齐国的势力。

当时鲁国执政的是鲁庄公,他闻报齐军大举来攻,决定动员全国的力量,同齐军一决胜负。就在鲁庄公准备发兵应战之时,鲁国有一位名叫曹刿的人认为当政者庸碌无能,未能远谋。他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国家遭受齐国军队的蹂躏,因而入见庄公,要求参与战事。曹刿询问庄公依靠什么同齐国作战。鲁庄公说,对于衣物食品之类的东西,总是要分赐给臣下,不敢独自享用。曹刿指出,这样做不过是小恩小惠,不能施及全国,民众是不会出力作战的。

鲁庄公又说,自己对神明是很虔敬的,祭祀天地神明的祭品从不敢虚报,很守信用。但曹刿认为,对神守点小信,未必能感动神明,神也是不会降福的。鲁庄公想了一下又补充道,自己对待民间的大小狱讼,虽然不能做到明察秋毫,但必定揆情度理地予以处理。曹刿这时才说,这倒是尽到了君主的责任,为老百姓办了好事,具备了同齐国决一胜负的基本条件。为此,他请求随同鲁庄公奔赴战场,鲁庄公允诺了他的这一请求,让他和自己同乘一车前往长勺。

此时,齐军仗着兵强马壮,侵入鲁境。鲁庄公命令大军暂时避开齐军锋芒,撤退到有利于反攻的地方长勺(今山东曲阜北郊)。齐国由于之前乾时战争中的胜利,鲍叔牙以下将士都轻视鲁军,认为他们不堪一击,于是发起声势浩大的攻击。鲁庄公见齐军攻击鲁军阵地,就要擂鼓下达应战的命令。曹刿劝阻说:齐兵势锐,我军出击正合敌人心愿,胜利没有把握,“宜静以待”,不能出击。庄公遂令鲁军固守阵地,只令弓箭兵射击,以稳住阵势。齐军没有厮杀的对手,又冲不进鲁军阵地,反而受到鲁军弓弩猛射而无法前进,只得向后撤退。经过稍事休整,鲍叔牙又下令展开第二次攻击,曹刿劝庄公仍然不要出击,继续固守阵地。齐军攻势虽猛,但仍攻不进阵内,士气不免下降,再退回到原阵地。

曹刿根据当时齐强鲁弱的客观情况,以逸待劳,待齐军疲劳后再伺机攻击,后发制人。齐军两次进攻,鲁军都没有应战,鲍叔牙和齐军将领都认为鲁军怯于应战,决定再次发动进攻。曹刿看到这次齐军来势虽猛,但势头没有前两次大,认为出击时机已到,立即向庄公提出反击齐军的建议。庄公亲自擂起战鼓,发出攻击命令。鲁军将士闻令,士气高昂,奋勇出击,争先恐后,锐不可当,把齐军打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纷纷败退,鲁军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鲁军战胜,庄公传令追击。曹刿认为齐乃大国,兵力素强,不容易判定是否真正失败,很可能另有埋伏,阻止庄公下达追击的命令。他登轼而望,见齐军旗鼓杂乱,兵器倒戈,又下车观察到齐军战车的车辙十分混乱,判定齐军是真正溃败时,才向庄公提出大胆追击的建议。庄公令下,鲁军猛打猛追,给齐军以沉重打击,俘获大量甲兵和辎重,把齐军赶出国境,洗雪了乾时之战所蒙受的耻辱,国势为之一振。

我们可以通过势的改变,让自己的力量得到完美的协调、平衡和最有效的发挥;同时也可以通过势的改变,打破对手的协调和平衡,制约其行动自由,限制其力量的发挥。我们做工作、办事情,正确把握势就能事半功倍,达到预期的目的;与势不符,轻则事倍功半,重则贻误时机,一事无成。 KU3iqMywNjU5d2d/yhYAq7US4KqBMY2GQnlpOXgSItg5rFx6jOmdqU91E7PaqoM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