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灵魂的重量

题记:当美的灵魂与美的外表和谐地融为一体,人们就会看到,这是世上最完善的美。

——柏拉图

笔者是到了10岁左右才开始思考“我是谁”这个问题的。我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正在思考的这个“我”似乎是离开身体的,用一种看小说或者电视剧一样的“上帝视角”来打量着自己,如果想的时间稍微久一点,自己就有可能会陷入一种恍惚的状态——突然不知道自己是谁。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笔者大学时代结束,或许是已经长大成人,也或许是后来俗事缠身,就再也不会用“上帝视角”来打量自己了。

笔者显然不会是历史上第一个让另一个“自己”飘到空中打量自己的人,因为我们的先辈们早就给这另一个“自己”取好了名字:灵魂。

古代先辈们认为在我们的身体里寄居着一种奇妙的东西,它没有颜色和形状,看不见也摸不到。它的喜怒哀乐就是我们的喜怒哀乐,它的思考就是我们的思考,它的记忆就是我们的记忆,它下的决定就是我们的决定。即使我们死了,它也依然会继续存在,直至重新找到新的身体,继续像寄居蟹住在贝壳里面一样,在另一个身体里继续生存。

这种奇妙的东西就是灵魂。“灵魂”是一个和“肉体”相对应的词,在古代先辈们看来,肉体只是一具皮囊,灵魂才是真实的自己。

在距今6000多年前,古埃及人就已经发展出了辉煌灿烂的文明,那也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文明之一。古埃及人的直觉和我们并无二致,他们认为人的身体只是灵魂居住的容器,每天晚上睡觉以后灵魂就会离开身体四处闲逛并经历一些神奇的事情——就像笔者上大学时,寝室里那些翻墙出去通宵在网吧打游戏的同学们一样——到第二天早晨再回到身体里。

基于几乎完全相同的原因,古埃及人认为当人死去以后,灵魂只是暂时离开身体,终有一天,灵魂还会回到身体里,就像做了一场十分漫长的梦。当梦醒来时,自己就会复活。于是对古埃及人来说,死去之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保护好自己的尸体,以便让灵魂回归时不至于无家可归。因此,古埃及人尤其是那些法老(即国王),十分热衷于把尸体掏空之后填满防腐香料,涂满树胶,再用裹尸布包裹起来,装殓入石棺之中,再放进巨大的金字塔里,以等待未来的复活。法老们复活的梦想当然只是镜花水月,但是他们驱使民众建造的金字塔,作为这个古老文明的见证至今仍在埃及的大地上高高耸立着。

古埃及人还把可以令死者复活的咒语和对神灵的赞美写在莎草纸上,藏在幽冥之神俄赛利斯雕像足底的暗格内,然后再放置于墓穴之中。古埃及人相信,通过这些符号写就的“亡灵书”可以帮助死者顺利到达来生世界。正是凭借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们对这些“亡灵书”的研究,我们才得以一窥那个数千年前的神秘世界。

和古埃及人相似,生活在4000~5000年前的古代印度人和古代巴比伦人也都相信人死之后灵魂不灭,人死之后有可能成为神灵四时享祭,有可能随风飘散在世间,也有可能历经轮回再次重返人间。古中国的情形也差不太多,在出土的甲骨文中,记载了商代先民们对先祖的崇拜和隆重祭祀,他们相信先祖的灵魂化为“鬼”后,仍在关心着大地上的一切,为了取悦先祖,不惜以人作为祭祀的“牺牲”。

古埃及亡灵书中的神秘世界

这里说句题外话,中国人至少在春秋战国时代之前,并不把“鬼”当成是害人的东西,而是与“神”并列,作为“祖神”来崇敬和祭拜。在墨家创始人墨子的作品《明鬼》中就明确说“今若使天下之人,偕若信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也,则夫天下岂乱哉!”——他认为只要天下所有的人都能相信祖先和神灵的威力足以奖赏贤能的人,惩罚昏暴的人,那么天下早就不会乱了。比墨子稍早的儒家创始人孔子则说:“敬鬼神而远之”——他老人家并非不相信鬼神之说,而是采用淡化的态度不去谈论和接触它们——即“存而不论”的态度。尽管他们对待鬼神的态度截然不同,但相信鬼神存在的态度是一致的。

至于欧洲,一说起科学文化往往就要溯及古希腊诸位先贤,没办法,我们的现代科学从理论到方法大多数都起源于距今约2000~3000年的古希腊时代,甚至说现代文明是重建在古希腊文明打下的基础上也不为过。心理学也是一样,人类第一次开始系统化地研究心理学中的种种现象,也起源于古希腊,起源于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和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Plato)在其著作《理想国》中,对灵魂有过多方位的阐述。他认为灵魂是“从天而降”的,是一切事物的根源,而且不会破灭。他说:“按照自然的规定,灵魂先于物体。物体是第二位的、后生的;灵魂是统治者,物体是被统治者,这千真万确是最真实最完善的真理。”

他还把人的灵魂区分为理性、激情和欲望三部分,认为人的头脑是理性灵魂的居处,它位居全身顶端,以便高瞻远瞩,指挥全身;胸部是激情灵魂所在地,置于理性之下并受其指挥;腹部则是欲望灵魂的居所,受理性和激情制约。当理性支配灵魂时,灵魂就能正常统治着肉体;反之,当欲望支配灵魂时,肉体就会反常地毁灭着灵魂。另外,他还给灵魂划分了数个等级,认为不同等级的灵魂会像佛教所说的“六道轮回”那样互相转化。

可以看出来,柏拉图的灵魂理论实际上是对前人思想的总结和完善,不过他的思想也启发了自己的弟子,历史上第一位系统地对灵魂做出论述的人——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亚里士多德石像

笔者上高中的时候曾经对亚里士多德这个人很是鄙视和瞧不起,因为他在课本上往往扮演着一个反派角色。他的理论往往都是错的,而且常常错得很离谱。例如在他著名的 Degeneratione Animalium (《动物史》)一书中就有许多荒唐到可笑的言论,比如说老鼠如果在夏天喝水就会死亡,鳝鱼是自发产生的,人类只有8根肋骨,女人比男人的牙齿少等。不单单有些言论是错的,他的信徒们还会迫害和打压那些做出开创性贡献的科学家如哥白尼、布鲁诺和伽利略等。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伽利略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实验,在这个故事里,亚里士多德的信徒们像小丑一样惨遭“打脸”,连带着亚里士多德本人都显得既无能又卑劣。

后来读书多了才逐渐认识到其实亚里士多德是一位伟人,是一位科学史上的伟大开创者。他的理论之所以显得错漏百出,只是因为他生活的时代实在是太早了,比伽利略们早了足足两千多年,想象一下我们现在的理论到了两千年后会被嘲笑成什么样子吧!更何况,其实亚里士多德正确的时候比错误的时候要多得多。可以说,现代科学的逻辑基础和分类方式都是亚里士多德提出来的,正是他提出了以“观察—实验—归纳推理—应用”为核心的科学研究方式,同时他也是许多学科的先行者——比如心理学。

在《论灵魂》一书中,亚里士多德给灵魂提供了一套系统的说明:灵魂的定义,灵魂与身体是否可分离,灵魂的分类以及所有生物的分类。他的这些论述佶屈聱牙,不太容易理解,所以笔者并不打算在这本普及向的作品中大段引用,大家只需要知道亚氏的灵魂理论建立在其形而上学思想上就可以了。有趣的是,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和身体是一体的,他把灵魂的思维部分(即主动的心智)单列,认为它是可以独立于身体而存在的一种“形式”。因此,即使在睡梦中,灵魂也不会离开身体而去。这一观点倒是跟现代科学的观点不谋而合。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当中,尽管也有诸如中国南北朝时期的范缜 这样主张“人死如灯灭”,灵魂和人体不可分割的少数唯物主义思想家,但绝大多数时候,人们都相信灵魂的存在,并愿意为它在世间的往复循环编造出一系列理论——这就是世界上几乎所有主流宗教的滥觞。从古埃及的冥界指引“亡灵书”到中国商周时代的人殉,从古印度婆罗门教的灵魂往生论到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天堂地狱二分法;从欧洲中世纪关于鬼魂的恐怖故事,到中国自唐代蔓延至清代的笔记小说,从日本的都市怪谈到美国的好莱坞大片,世界上主要文化当中几乎都有着“灵魂”的一席之地。

我们不禁要问:世界上真的没有灵魂吗?科学家们给出的答案是:是的,确实没有。事实上自从近代解剖学成熟之后,人们对大脑的解剖就已经宣布了灵魂理论的错谬。但是在此后的一两百年里,无数科学家依然醉心于验证灵魂的存在,为此他们设计了不知道多少脑洞大开的实验,可惜所有宣布验证成功的案例都被人发现了致命的漏洞,而更多的实验则以验证失败告终。

这其中最著名是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医师邓肯·麦克杜格尔(Duncan Mac Dougall)在1907年做的一次实验。此君征集到了6名身患重症的志愿者,他采取的测量方法是让濒死之人睡在床上,然后用一个精准的杆秤持续测量其死亡前一段时间及死后的体重变化。“21克灵魂”的结论来自第一例测量,据记录,志愿者在死亡前的3小时40分钟内,体重以平均每小时1盎司(约28克)的速率在下降,麦克杜格尔认为这是呼吸和排汗导致的体液损失。但在被测试者死后的数秒内,体重突然下降了四分之三盎司,这个数字无法用体液的蒸发来解释,在排除了排便等可能后,他便得出了这消失的21克是灵魂的结论。后来这位老兄又用15条狗做了同样的实验,然而他并没测试出狗死后的体重变化,于是他宣布自己发现了人与狗之间的最大区别:人有思想。

细心的读者可能第一研究发现了这个实验结果的荒谬之处:在全部6例志愿者的测量结果中,只有第一例获得了让麦克杜格尔满意的结果,其他5例全部不符合他的结论——有的志愿者在濒死时完全没有所谓“灵魂离体”造成的体重骤然下降,有的志愿者甚至体重还增加了。我们回头再看麦克杜格尔的实验更是错漏百出:没有对濒死者的体液变化做出准确测量,也没有准确的死亡时间,甚至就连他那杆“精准的杆秤”恐怕也不是特别精准。现在你还敢相信在几乎所有伪科学书籍中大行其道的“灵魂的重量是21克”的说法吗?

那么我们能不能假设灵魂是没有重量的?它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由我们现代科学尚未发现的某种神奇粒子——比如“引力子”组成,既没有质量也没有动能,不能和已知的任何物质发生物理碰撞和化学反应,也就是说,我们人类无法用任何方式发现灵魂的存在,但它就是存在?

很遗憾,在现代科学中这种假设是犯规的。这样假设出来的灵魂就和“车库里的喷火巨龙” 一样,是不可证伪的,所以我们可以用“奥卡姆剃刀原理”把它剃掉。

怎么判断一种理论是不是科学呢?奥地利现代哲学家卡尔·波普在其著作《猜想与反驳》中有一个经典的论述:“所有科学命题都要有可证伪性,不可证伪的理论不能成为科学理论。”所谓可证伪性,就是要有可以驳倒这种理论的可能性,即使是现在的科学手段无法判断真伪,也要告诉我们到底怎么才能判断出来。如果一个理论永远都找不到办法来反驳或者挑错,那它就不能叫科学理论。显然,上述的“灵魂学说”就是这类“耍流氓”的不可证伪学说。

既然说到了这里,我们不妨花一点点时间来了解一下什么叫“奥卡姆剃刀原理”。它的表述其实很简单:如无必要,勿增实体——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可以用较少的假设就能解释一样事物,就不要再多增加假设了。这个原理是14世纪逻辑学家、圣方济各会修士奥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cam)提出来的,但不久就被科学家们运用到了对科学理论的审查和验证上。

“奥卡姆剃刀原则”示意图

在现代科学的语境下,我们说到奥卡姆剃刀原则时,一般是这样的:“当两个假说具有完全相同的解释力和预测力时,我们以那个较为简单的假说作为讨论依据。”这样的剃刀对于那些伪科学理论可以说是“小李飞刀,例无虚发”。无论是“以太理论” 的终结,还是“车库里的喷火巨龙”的寿终正寝,都显示出这一剃刀的威力无穷。

下面笔者就用奥卡姆剃刀来剃一下这个灵魂理论。我们人类为什么会思考、会学习?一种解释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可以进行复杂的神经活动,通过这些神经活动我们会获得“意识”。另一种解释就是上面那个无比复杂又无法观测到的灵魂理论。根据“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的原则我们要选哪个呢?当然是选前一个。

不过我们也没必要去苛责人类对于灵魂的想象,美国阿肯色大学的心理学家杰西·贝林(Jesse Bering)用对儿童的心理学实验表明,把生理和心理分开的身心二元论(mind-body dualism),似乎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直觉性本能,是我们大脑默认的认知系统。意识到人并没有灵魂和死后就不再具有心理功能,反而是我们长大之后学习的结果。也就是说,我们人类统管身体的部分和心理的部分在大脑中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司令部”,这就使得管理身体的司令部常常觉得管理心理的司令部并不处于身体之中。

当然,或许对我们人类来说,“人死之后灵魂继续存在,并且有可能通过转世投胎的方式再次复活,甚至有可能上天堂享受快乐的永生”的理论,实际上是对自己心灵深处的一种防御机制,毕竟古往今来无论圣贤巨恶还是奸雄俗客,最后谁都难逃一死。如果我们得知自己死后,承载着自己思想和记忆的意识仍然可以继续存在,对自己可能也是一种难得的慰藉吧!

尽管作为实体的“灵魂”并不存在,但是这个词语和它相关联的“精神”“英灵”等早就进入了世界各大民族的常用词列表,并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也不妨用它来代替“意识”“人格”“气质”之类难懂的心理学专用术语,拿来串联起古代和近现代心理学发展史,可以吗? Pw4Kr5sX982gnKjoSIehoJm2NjnMgIXDBelb5h2FRQ9WaVYv62XhhbQ/R2oFUlG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