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领导贵在执行

马克思曾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美国学者艾利森曾说过:“在实现政策目标的实际过程当中,90%的功能取决于有效的执行,只有10%的功能取决于方案。”我们通常说“三分战略,七分执行”“一分布置,九分落实”“言必行,行必果”“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为政贵在行”……这些话都是强调执行的重要性。

(一)执行体现领导能力

执行体现凝聚力、战斗力、领导力和竞争力。执行能力是党和政府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领导干部素质高低的试金石,也是衡量党和政府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内容。就我国而言,各级领导干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其执行能力的强弱和高低,体现干部队伍的实力,主要表现在:不仅反映其自身的政治素质和政治品格、精神风貌和领导作风,而且还反映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

一是执行体现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和政治品格。工作贵在落实。抓好落实,不仅是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问题,也是衡量领导干部懂不懂政治、讲不讲政治的一个重要标准。不抓落实,就会影响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影响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影响群众利益的维护和实现。因此,干工作必须把抓落实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抓落实是领导干部党性原则的根本要求。能否抓好工作落实,从根本上说是党性问题,是指导思想问题。抓落实是一个领导干部为政为官的态度,也是对领导干部最基本的作风要求。能不能、会不会抓落实是一把标尺,是衡量领导干部踏实干事、勤政为民的标准。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来看,抓落实,就是人们科学地认识世界、成功地改造世界。能否把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变为具体行动,关键在于抓落实,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抓落实是领导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正确政绩观,狠抓落实、善抓落实,用百折不挠的意志争创一流业绩,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二是执行体现领导干部的精神风貌和领导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系列重要论述中强调:“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既要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也要察认识、察责任、察作风”“聚焦、聚神、聚力抓落实,做到紧之又紧、细之又细、实之又实”……目标是否坚定,决定改革的成败;执行能否到位,决定蓝图的实现。实践证明,改革必须有强大的执行力、沉下心来抓落实才行,否则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天有日月星,人有精气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深化改革,首先要刀刃向内、敢于自我革命,重点要破字当头、迎难而上,根本要激发动力、让人民群众不断有获得感”“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好的蓝图一干到底”……行动的前提则是积极性。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其中积极性又是首要的”,要“更广泛更有效地调动干部队伍积极性”。要把严格管理干部和热情关心干部结合起来,推动广大干部心情舒畅、充满信心,积极作为、敢于担当;要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区分改革的探索性失误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要健全激励保障制度,使庸官不能上岗、懒官难过考核,有力支持和保护那些作风正派又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干部,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积极进取,奋发有为,更好带领群众干事创业,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三是执行体现领导干部的服务水平和执政能力。邓小平同志曾指出:“领导就是服务”,服务人民就是领导干部做事的真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领导干部一定要“抓落实”“实干”才能“兴邦”“干在实处”才能“走在前列”。领导贵在执行,没有执行就不可能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个领导干部的执行能力大小不仅体现领导干部服务群众水平和执政能力及水平,而且直接决定着一个地方乃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快慢、质量的好坏,并且还关系到我们党和政府的公信力,直接影响党和人民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是否稳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关键在党,要确保党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关键在人,要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坚持原则、认真负责,敬畏权力、慎用权力,保持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不断地提高执行能力和水平,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二)领导过程重在执行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坚强有力的领导是提高执行水平的前提。《荀子·修身》篇中有这样一句话:“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意指,道路虽近,但如果不迈出脚步行走,也无法达到目标。事情虽然简单,但如果不动手去做,事情终究不能办成。领导过程其实质就是将理想变成现实、思想转化为行动、计划变为成果的过程。毛泽东同志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文中指出,“什么东西只有抓得很紧,毫不放松,才能抓住。抓而不紧,等于不抓。伸着巴掌,当然什么也抓不住。就是把手握起来,但是不握紧,样子像抓,还是抓不住东西”。

一是领导执行是领导决策实现的重要途径。决策是先导,执行是过程,也是目的。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方案的部署,还只是进行了一半的事情,还有更重要的一半就是要确保决策和部署的贯彻落实。只有决策,没有执行,决策就是空谈。领导决策的价值和意义只有通过政策执行才得以实现。一个好的领导干部不仅应当是科学的决策者,更应当是一个能推动决策不折不扣加以落实的坚定执行者。一个领导干部的理念、思路、目标、决策再好,如果不能通过执行转化为现实、行动、结果,都将是“水中花”“镜中月”“画饼充饥”“纸上谈兵”。很多人认为领导的重要职责就是决策,至于执行,那是下属的事情,作为领导只要进行授权就行,因此执行不值得领导劳心费神和事必躬亲,所以当执行发生问题时,就会完全将其归结为下属的能力和工作态度问题。其实这种看法是非常错误的。马云曾经说过:“我宁愿要三流的战略一流的执行,不要一流的战略三流的执行。”

二是领导执行是检验领导决策的唯一环节。科学的领导决策是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按照一定的程序,充分依靠管理团队的集体智慧,正确运用决策技术和方法来选择行为方案。领导决策正确与否、质量优劣、有无时效、是否可用都必须经过执行才能得到检验。执行是一个重要的领导环节和领导方法,是检验决策是否有成效的有力手段。决策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完整动态过程。通过执行,才会发现决策是否科学、是否全面、是否合理。一个决策是否科学最根本的检验标准是在执行过程中能否解决实际问题。然而,问题的解决也只发生在执行的过程中。

三是领导执行是完善领导决策的基本依据。执行过程中反馈过来的实践经验与政策信息,是政策执行再决策和再制定后继政策的基本依据和重要参考。决策执行过程也就是决策被执行、被淘汰、补充、修订、选取的过程。领导执行的过程就是坚持群众路线的过程。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ZbU0fJguK4HM/Zlo8dTLTOlX/f+le6jNJdsKDnwyQ57Ux4Mu6zKz8cQx7WqvGHA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