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具备领导人的勇气,对自己的组织施加影响力,那么可以说,这位领导人的判断造就了现在这个组织。对他个人的人生而言,他的判断造就了现在这个人。如果是这样的话,在我们判断的时候,判断的基准就非常重要。我想,这一点大家也能意识到吧。
在接受行革审“世界中的日本”部会的部会长职务时,我对行革审的铃木永二会长(三菱化学原社长)提出下述意见。
“在报章杂志上,人们批评日本外交没有脸面。这就是指日本外交的基本姿态不明确,或者说它所依据的坐标轴不明了,抑或说它的理念不鲜明。因此,我认为,要从构建日本的外交理念开始。”所以,在部会的第一次会议上,我向委员先生们提出“首先应该讨论日本外交需要遵循的理念”。如果理念这个词有问题的话,说外交的基本姿态、外交的坐标轴也行。正因为这个东西不鲜明,所以人们指责日本外交差劲。所以,对这一点我们必须鲜明地刻画。
我向27位意见领袖提出这一观点后,他们中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人表示反对。他们认为:“讨论决定‘理念’这类空洞的词句有什么用呢?制定理念,像念佛一样吟诵,日本的外交就会好转吗?”他们不赞成我的意见。然而,我坚决主张必须从构筑理念开始。
此后,作为审议会活动的环节之一,外务省的听证会搞了三四次,通产省和其他省厅也搞了。邮政省预定今年下半年进行。在听证会上,一开始我们会向各省厅提出:“你们这个省,对有关外交工作也采取过许多措施,但是,在外交政策方面,你们有理念吗?”在各个省厅中,通产省消息最灵通。他们这么说:“我们通产省的外交理念是自由、民主主义和市场经济。”但是,当我们追问“驱动领导人心灵的更基本、更原点的东西有吗”时,他们的回答是“我们省是把普遍性的原理作为理念的”。
“普遍性的原理具体有哪些呢?”我们这么问。“普遍性的原理就是以原理原则为宗旨。”他们这么回答。再问:“你们所说的原理原则是什么呢?”回答仍然是:“那就是原理原则。”再谈下去,就白费口舌了。
我认为,判断的时候使用的基准决定了领导人的价值。今天我就想讲一讲这个问题。我希望你们也考虑一下。当部下有什么事情同你商量时,你是依据什么基准进行思考,做出判断的呢?我认为,思考这个问题是很有趣味、很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