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引言“名“——”家”禅

江苏为“社科名家”出版文集,要求附一学术自传。“传”者,诠释也,地道的“自传”无疑不是自彰自见,而是一次读懂自己的机会,“学术自传”的真义是在学术反思中读懂自己,倾听自己学术生命的旋律。不知何时,我开始萌生并固守一种信念:学术与人生是同一的,学术乃是“人”的一种在场方式,是“人”之“生”的呈现和“人”之“命”的轨迹,是“生”之“学”与“命”之“术”,学术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区别只是在于,它是人的生命的理性(或灵性、悟性)的表达方式。所以,如果不能在学术、在学术“自传”中像尼采那样“瞧,这个人”,即“瞧”到“这个人”,也许便不是真正的学术,也不是真正的“学术自传”,因为“这个人”并没有被“学术地”发现并“传”起来,最大的可能是,学术对“这个人”来说只是异在的“谋生”之“术”,而不是“生之术”。当然,“学术自传”应当融合学术与生活,它们是“人”的灵与肉的一体两面,然而既然披着一件“学术”袈裟,也就意味着有自己独特的天命和追求。席勒说过,“在肉体的意义上,我们应该是我们自己时代的公民(在这种事情上我们其实没有选择)。但在精神的意义上,哲学家和有想象力的作家的特权与责任,恰是摆脱特定民族及特定时代的束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切时代的同代人。”“学术自传”,现的是自己,“传”的是精神,灵动于其中的当是学者由“自己时代的公民”向“一切时代的同代人”的超越与奋进的那种文化抱负和文明担当,至少,这种精神追求应于“传”中隐隐约约地显现。

于是,“学术自传”还没着手,便遭遇一道“前学术”难题:运交“名家”这尊“华盖”,“名”和“家”,说到底,“名”和“人”的关系是什么?如果对这个问题没有真正的觉悟,便可能真的如鲁迅所说,“未敢翻身已碰头”,甚至遭遇一个灭顶“厄运”:“名”是有了,“人”之“家”却彻底失落了,最后“名”成为无“家”可归的幽灵。“名‘家’自传”首先必须正“名”,为“名”找到“家”,即为“名”找到“家园”。这不仅是一个哲学问题,更是与我所从事的伦理学或道德哲学专业合而为一的元问题,是我的“学术”之“术”即“伦理伎俩”之所在。此题不破,“自传”的学术“回味”便如同嚼蜡,既无“意思”,更无“意义”,甚至面临“失家园”的危险。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人生本是一个悖论:自呱呱坠地,便以不同的抑扬高亢向世界宣示自己在这个世界的到来,无限神秘但附着无穷魅惑的嘹亮初啼之后,便都获得这个世界给他的第一个也是伴随其终身的最重要的礼物:有了自己的名字。从此,他便在这个世界拥有了永远属于自己的符号,不,是属于自己的那片星空。然而,人生的诡秘和吊诡在于:1)与这个“名”相随的永远有另一个符号,这便是“姓”,虽然“姓”之于“名”在中西方有“first”与“second”的序位殊异,但完全相同的是,“名”只是“姓”的影子或克隆体,甚至可以说,“姓”是套在“名”之上的那个孙悟空的紧箍咒,在“名”的阴极和“姓”的阳极之上,还有一个无极而太极的如来——“名”可以改变,“姓”却永远不可选择!“名”之于“姓”,从来就是伦理上的“悲怆情愫”。2)更不可思议的是,人自诞生之后的第一次哭闹便得到人生的最大的礼物即“名”,然而,从此启步的全部人生,却迷妄般乐此不疲地追求“有名”、“成名”,从幼儿园的桌长,到中小学的组长、班长,再到讲师、副教授、教授……人之一生,不知顶上多少道“名”,直至做“名人”,成“名家”。有名复求名逐名,到底是人因智慧的极限而不觉悟,还是有些人生的文化密码我们至今未解开?也许,因为人的第一次初啼便被以“名”相哄,进而尝到甜头。“名”是世界给予的初礼,如母亲的初乳一般,对人生具有全程哺育的意义,于是“自强不息”的“人”这个“类”,便毫无例外地展开了好名求名的人生。

有迷妄就有启蒙,在迷妄的诞生地便有了哲学的开智。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便给世人开蒙:“无名,万物之母;有名,万物之始。”“母”是“一”,是体;“始”是“多”,是用。“无名”是世界的原初状态,“有名”是世界的教化或异化状态。然而,老子这个文明大转型时期的文化贵族讲道讲德,终究过于玄虚,毕竟未经专门训练的常人的聪慧难以达到这种形上境界,于是便有“少也贱”的孔子将道和德从天国落到人间,从天道落到人道。“无名”是“道”,“有名”是“德”。“无名”与“有名”的关系,就是“道”和“德”的关系。“道德”即“得道”,切入我们谈论的主题,就是“名”与“人”的关系。在“人”起步的地方,这个世界本无所谓“名”,人生来就是“无名之辈”。追踪历史,在氏族部落中,所有人都只有一个称呼,就是部落符号,它是部落的血脉,即所谓“姓”,“姓”由“女”和“生”合成,会意自然生命的生生不息。后来有人在部落战争中立了战功,为了激励和表彰,就给予一个区别其他成员的特殊符号,这就是所谓“氏”,“姓氏”由此而生。再后来有人立下更大的功劳,于是便给予一个更为特殊的符号,即所谓“名”。于是,“姓名”本来就是一个表征个体与实体关系的伦理概念,“名”意味着“姓”的实体对个体的承认与表彰,也表征个体在实体中的挺拔与存在,“姓”是“名”的家或家园。于是,“名”本质上就是一种伦理智慧,也是一种道德哲学智慧。也许正因为如此,老子《道德经》开卷的第一章第一句就论“名”,因为它是这个世界的元问题或元智慧。无论是自然生命的“姓名”,社会生活中林林总总的“名”,直至集诸多“名”于一身的所谓“名家”,还是上升到形上层面的“有名——无名”,“名”所对应的都是个体与实体之间的伦理关系,是个体与实体之间的相互承认。

由此便引出中国文化的一个智慧:名副其实。一般说来,“名副其实”被理解为个人在共同体中所获得的名分要与自己对共同体的贡献相匹合。然而,在伦理的层面,这种诠释还不是彻底的觉悟。“名”的终极伦理觉悟是:个体之“名”只是“实”体之“副”。这里的“实”不是贡献和成就的“实际”,而是“人”起于“无名”,最后回归实体之“家”的“真际”。在终极性上,“名”是“实”之“副”,因而必须回归实体的家园,不可迷恋和漂泊于“名”。而且,既然是“副”便注定不可能为“主”,更重要的是可能还会产生“副作用”。这便是所谓“正名”。“正名”的主题和追求是“名”“副”其“实”!“实”即“人”的共同体,在形而上的意义上,就是“人”的实体,就是“人”本身。于是,“名副其实”,便是“名副其人”。

“名”根于“家”!

“名”之于“家”的最大风险,是有了“名”,离了“家”,最后没了“家”!

“名家”的最大不觉悟,是沦为“名”的收藏“家”,为“名”所蔽,为“名”所误!

从这些哲学认知的元点出发,也许能引领我读懂几乎可以作为我的为“学”之“术”的唯一伎俩的“伦理”之“术”。毕竟,因为有了这点伎俩,我不仅有了“家”——自己的人生家园,而且不小心成了“名家”,藉此在这个拥挤不堪的大千世界里攫得更多一缕阳光。“自传”的精髓是“自知”,“自知”之难,以至自古希腊阿波罗神庙镌刻那句千古警言以劝诫世人:“认识你自己!”直至现代中国的哲人鲁迅还感叹:“人贵有自知之明。”无论如何,出发点即元点很重要,这不,以西方为元点,中国是“远东”;以中国为元点,欧美或西方是“泰西”,“泰西”者“太西”,亦即“远西”也。“远”还是“近”,完全取决于脚下的那寸立足之地。人生从这里启程,精神从这里蓬勃,“学术”的小禾从这里“才露尖尖角”并一步步粉墨登场!如果守不好这掰方寸之地,“自传”将使自己越“传”越远,直至失去家园,漂零于世界。 GCW04MP0ZxKCjwMWQFhKeJL/JOIm+P3DOD1nQGKgPSNWp2byYl0xxNneKrdHvsC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