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煤气包压得他流泪

一天下午,王进喜和几位代表上广场上去看天安门,参观故宫,他从故宫的神武门出来,想再去王府井,就顺着景山前街来到五四大街。很快就来到北大红楼附近的沙滩。首都的一切对王进喜都是新鲜的,他就瞅这看那,慢慢地把注意力集中到来来往往的汽车上。

他看到公共汽车上背着一个大包袱,又笨又难看,走得也很慢,有些不解,就问身边的一个同志:“汽车上背的是个啥?”

“煤气包!”那位同志回答。

“背那家伙干啥?”王进喜又问。

“里边装的是煤气,用来代替汽油烧的嘛!”

“为啥不烧油呢?”

“没有油嘛!”

啊!连首都北京都没有油用啊!王进喜大吃一惊。他的头“嗡”的一下大了起来。

他无力地走到路边蹲了下来,他什么也不想看了,他猛然醒悟到几天来群英会上的发言:

——因为油少,影响了本地区经济的发展,代表们大声疾呼,要求石油部门多产油;

——用油定量,像粮食、棉布一样凭票供应;

——山东一些地方汽车已停了一半;

——辽宁、沈阳、大连地区,因为缺油,有的汽车只好烧木材、没有劲,跑得很慢;

——解放军某部的飞机很多停飞,因为没有油,整天锁在库房里……

自己真混啊!连首都——毛主席住的地方,党中央所在地,全国的指挥中心——都没有油用。国家这么难,我们搞油的人,自己身为钻井队长,还是什么先进,有什么脸见人,真是有愧啊!

此时,两行泪水流了下来。他用扶过刹把的手去擦,擦也止不住……

首都汽车背上煤气包,别人见了也许并没当成大事,因为中国贫油,这本是历史的原因。解放军从国民党手里接下来的是一个烂摊子,玉门油矿自1939年到1949年11年间,总共打井48口,进尺二万六千米,只有四部钻机,六个钻井队。

自1938年我国沿海地区相继沦陷,半壁河山被日寇侵占。已经迁都重庆的国民党政府被断了“洋油”的来路后,油荒就漫及全国。自那时起,我国就出现了“一滴汽油一滴血”的严重局面。我国的汽车、轮船有的不得不烧酒精、天然气、木材和木炭。

自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到1955年,钻井队已发展到37个。但是由于基础太差,底子太薄,石油工业的发展速度仍然不快,直到1959年,在首都北京大街上,仍然有背着煤气包的汽车在行进。

尽管这是多种因素产生的,可是王进喜却把这种现象看成是自己的耻辱,一个西北大漠造就的硬汉子,他一生不知流过多少汗,吃过多少苦,遇到过多大的难,可他从没有流泪啊。可是,今天,他在北京的大街上,却感到这是自己的耻辱,没脸见人,为此而蹲在路边上哭。

这是一个知耻者流下的一掬英雄泪。

这是一个祖国的儿子,为贫穷而落后的母亲,流下的伤心泪。

1840年,英国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随之而来的各国侵略势力把我国变成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他们不仅管我们叫“东亚病夫”,还给我们戴上一顶“贫油”的帽子,造成了中国百年耻辱中的耻辱。一个在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石油的大国,到解放时年产量只有7万吨,每人平均不足半两,几乎等于零。这是何等的落后啊!

1912年丘吉尔就任英国海军大臣,他看准了20世纪“石油是主宰”,不顾所有人的反对,把海军舰艇上烧煤的蒸汽机一律改为烧油的内燃机。这一改使英国的“坚船利炮”更加坚利,从而赢得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而我们呢?作为世界上最早发现石油的一个大国,经过半个世纪的奋斗,到新中国10年大庆时,首都北京的汽车上还背着煤气包,却由烧油改成了烧煤、烧木炭、烧木柴,这是多么有震撼力的事实啊!这又是个多么大的“反差”啊!王进喜为此而动情,而内疚……

1959年,我国已经进入了“三年自然灾害”的前期,国际国内都面临着极其严峻的形势。可作为一个基层钻井队队长,王进喜对此并不十分了解。但是,他却从实际中感觉到了国民经济存在着困难。他是从大会代表发言要油的呼声中,是从那苫布下停放的飞机、坦克、汽车上体察到国家“贫油落后”的现实。

从此以后“煤气包”成了他的一块心病,负疚终生。

回到宾馆以后,他沉默了,变得心事重重。有些活动也不去参加,见了熟人再也不开玩笑了。同伴问他怎么了,他沉痛地说:“国家有难,我们有愧呀!”

1959年11月8日,群英会胜利闭幕。玉门代表们应约分赴山东、河南等地传经送宝,于12月2日回到玉门。下午5时多,有数百名职工群众自发地在市区内夹道欢迎载誉归来的英雄们。可在代表的行列中,却看不到王进喜。他直接从火车站回到贝乌5队井场去了。来到井场,王进喜就冲上钻台参加劳动。工人们见他穿了崭新的礼服直喊:王队长,可别弄脏了……

当晚市里召开隆重的联欢文艺晚会,王进喜也没有去,他召集全队,拿出群英会发给5队的奖状,向大家传达了国庆观礼时,见到毛主席的幸福情景和大会精神,他特别讲述了首都汽车背煤气包和祖国各地缺油的状况及要油的呼声。他说:“不出门不知道外边有多大,也不知道全国石油有多缺。咱们以前蹲在老君庙的山沟里,以为石油多得不得了。这一出去才知道,祖国建设大发展,到处都喊油不够用,就连首都也缺油,首都那是毛主席、党中央住的地方,油都不够用,咱们这打井采油的,还有啥脸去参加群英会,可真是臊死人……”

说到这儿,队长有点说不下去了,眼里含满了泪花。

“怎么办呀?”队长停了一会接着说,“地种不上找农民,火车开不动找铁路,国家缺油问谁去?”队长停了一会大声说,“问我们,是咱们的责任。从今往后咱们要借群英会东风,再加一把劲,多打几口井,多采一些油,以新的成绩向毛主席报喜。” +UYL5qCK/FvUXbNw8Gk1FG2gi/QqPMcLqzXzMWVPRFYyF17PYLnKfR3DUouL2Q2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