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中国和世界上曾有无数英雄豪杰和明星,但是离我最近、又曾和他接触过、一同工作过的却只有铁人王进喜。在到大庆以前,我没有写过大作品,1960年5月,随部队到大庆以后,被大庆油田的气魄、大庆人的精神,特别是以王进喜为代表的广大石油人的拼命精神,科技人员的严细工作作风感动了。一个业余作者,拿起了笨拙的笔,开始写大庆人、歌颂铁人。1968年4月,我创作的合唱《油龙飞奔》(孙爱忠作词),歌曲联唱《欢庆的锣鼓》等第一次登上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其音乐作品还被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选中,录入大型彩色纪录片《大庆红旗》和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科教片《石油的生成与勘探》两部影片中。交响乐《英雄的大庆人》,组歌《铁人颂》等作品,被长春电影制片厂、山东省京剧团乐团、黑龙江省歌舞团、解放军总政歌舞团等单位演出。歌曲《踏着铁人的脚步走》1972年被收到《革命歌选》中发表。2009年9月11日、12日,CCTV音乐厅三次播放由130多位中外音乐家演奏我作曲的交响乐《英雄的大庆人》,这是此作品首次上电视。

1999年9月,我把自费出版的《乐海涛声》3000册赠送给大庆,在《中国石油报》、《大庆油田报》等发表了《我和铁人在一起的日子》一文后,引起了大庆铁人纪念馆的注意,该馆书记刘仁来到大连,向我征集与王进喜的谈话笔记和记录稿(3本与王进喜的采访本笔记及有关大庆和王进喜的文物8件,已赠送给铁人纪念馆,还有一部分文物,赠送给大庆石油发展历史博物馆)。

他们真正感兴趣的是想要我和王进喜的谈话记录,我知道这份谈话记录的分量,我决定用此谈话记录为素材,写一部歌颂王进喜的文学著作。

《秦人吼》一书的成书起因,是在2006年7月,大庆召开“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研究会成立大会时,时任中共大庆市市委书记盖如垠点名,特邀我为嘉宾到会。在午宴上,大庆石油学院党委孙彦彬书记看了《石油人生》一书后对我说:“想请你在8月份,到我院为大学生作铁人报告”,我当场答应了。

大连市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传统文化部部长、大连国学与现代管理研究学会、周易沙龙负责人高玉荣同志,请我去讲课,当我请他们出题目时,大连国学现代管理研究学会副会长、计算机认知学学者宫延庆老师提议:“你讲一讲铁人王进喜。”这时我把为大庆石油学院作报告的提纲拿出来讲了,听后反响很大,当我讲到1957年,王进喜在玉门提出不要奖金时,引起了争论。因为我当时说,在那个工资不高、奖金也不多的时候,不应该提出不要奖金,而王进喜当时也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说他的头脑不正常,此事也引起了李聚奎部长的重视,他亲自找王进喜谈话。当时听者中有人说,王进喜是有点不正常。就此事,大家开始了争论。这时宫延庆老师说:“我认为,王进喜是正常的,而我们不正常!王进喜在那时有超前思想觉悟,认识问题的能力很强,他是很正常的!”宫老师这一番话,对我震动很大,认为有许多问题,应该重新去认识和解读王进喜。

近代以来,中国那段最为艰难曲折、最为惊心动魄的拼搏,浴血奋斗,流血牺牲的时代过去了。但是,那个时代创造的财富,留下的精神我们没有忘记。我们时刻回忆。面对这笔巨大的财富,因种种原因,有些并没有很好开掘和深入研究。

改革开放30年来,使我们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也使人们有了审视过去和未来的新视角、新认识。现在我们的生活越幸福,物质生活极大地满足时,我们不能忘记过去,更不能忘记先辈们为我们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他们崇高的思想品德。

以上这些综合因素,时刻触动着我,这是我要写《秦人吼》——解读铁人的原因之一。

石油发展史一向是杰出成就的概论和一系列灾难性的综合体。人们对它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它一直是人类崇高和卑劣品质表演的剧场。创造力、献身以及不断的技术革新,始终跟贪婪共存,和盲目的政治野心、暴力同台共存!铁人王进喜同志在“文革”中遭到的残暴打击,受到的迫害太残酷、太残忍了,很多的血以它的名义而流,这也许是王进喜在47岁时就早逝的原因之一。只可惜,有些事情人们并不知道,这正是大连人宫延庆老师让我写此书的因素之二。

三是大庆人对我的支持,他们说:你是参加会战的老同志(目前,参加会战的老同志在大庆还有2万人)。大庆铁人纪念馆书记刘仁,著名作家《大庆家庭生活报》总编、《铁人传》作者孙宝范同志对我说,为了宣传大庆、宣传石油人、宣传铁人王进喜,大庆的资料,包括照片等,你可以随便用,有人问起,就说是我们赠送给你的。

大庆中学教师周则淼、陈连芳同志在赠送给我的《民族英雄——王进喜》一书的赠言中写到:讴歌石油人,学习王铁人,赠给曾为大庆油田做出过大贡献的大连人——薛涛(2004年7月10日)。

新时期铁人王启民同志在接待我时,为我赠词“苍龙日暮犹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

原大庆油田领导,曾经与我在前线一起组织指挥会战的副指挥,80多岁的崔海天同志,于2006年7月8日在他送我的《石油师人》一书的赠言中写道:“送给会战时期的老战友薛涛同志。”

2009年8月6日,我与大庆原1205钻井队的老同志,《铁人钻井队》一书作者战顺永同志的通话中,他说:大庆的许多老领导都认识您,他们说:你是为大庆作出过大贡献的人。为了宣传王进喜,只要您需要,我们书中的资料您尽可以选用。

为此,我还拜访过原《大庆战报》老摄影陈朝家老师、大庆画家徐英杰老师,1202钻井队第五任书记刘正魁等老会战,他们有的送照片,有的送底片。

铁人王进喜生前单位,大庆石油管理局钻井二公司党委书记梅祥华同志还专门为我提词:“感谢您对铁人的宣传!感谢您对石油人的深情!大庆钻井工人永远祝福您!”(2004年7月10日)

2006年7月,大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研究会成立大会开会时,原市委书记盖如垠、副书记忽培元专门邀请我前去参加大会。会后,他们还请我和石油部老领导、黑龙江省领导、大庆石油管理局主要领导共同进餐。

正是以上这些因素,使我在大肠被切除,不能正常生活;而且是在腹部左侧装有排液管袋,右侧装有排便袋,离不开医院,离不开护理人员的情况下,一个73岁的危重病人,在病痛中,在不断住院的抢救中,用保存了四十年的珍贵资料,又写成了近30万字纪实文学《秦人吼——解读铁人王进喜》,为的是将此书献给在新中国建设中献出鲜血和生命的先烈,献给那些为发展中国石油工业而献出青春和生命的石油人。

《秦人吼——解读铁人王进喜》,是以着重写王进喜为主,对于同一时期工作的其他领导和同志们,未能做过多表述,再加上由于年代较久,回忆可能不够准确或者有误,由于作者水平所限,虽竭尽全力,也难满足所有人的要求,缺憾在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

《秦人吼》书稿写成后,原辽宁省大连海洋渔业公司经理、出版过多部著作的作家杨宝忠同志看了后说:此书与《石油人生》是两码事,文笔与《石油人生》似两个人,非常好;《大连日报》主任编辑赫震老师读了书稿后说:《秦人吼》太感人了,我有七八次被感动得流泪;大连市第一互感器集团ELP项目监理、认知学学者宫延庆老师等人为此书审稿并作序,——在此我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虽然作者下了些功夫,但是由于水平所限,错误难免,望读者提出。

书中的图片、照片,均由大庆铁人展览馆提供,在此表示谢意。

薛涛
2008年12月25日于大连 f/yUIdDyZmBKJdVtc6e0rl+UiwA1GX7VPlAHhT0JGBtxx6MpV/Cx9Hd03g2gHqU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