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告别母亲

王进喜家这时有9口人,除母亲和老伴,还有一对弟妹4个娃。4个孩子中最大的10岁,小的只有3岁。这9口人全家靠王进喜一人工资生活,日子本不宽裕,偏偏又遇上“大跃进”以后的“天灾人祸”,甘肃是重灾区,常年见不到肉,油也很少,就是每天只喝两顿面糊糊,一个月还要差七八天没粮吃。最可怜的是那已63岁身体多病的母亲。王进喜在家时,他每天从食堂里省下半个馒头拿回去给母亲,可他这一走,怎么办呢?

想到此,王进喜是非常难过,鼻子一酸,眼泪涌满了眼眶,他强忍住,没有让泪水流出来。母亲需要儿子,大会战更需要他这个队长。王进喜在心里说:“娘啊,咱们家里再难也没有国家难。我去松辽参加会战,家里还有你儿媳、有弟弟、还有组织。你老是个不怕苦的刚强人,一定能和大家一起闯过这一关!”

这天下午,他回到了母亲床边对老人说:“妈,我又要出差了。”

“去哪?”母亲问。

“到东北松辽平原去参加石油大会战……”

一听这,老人的脸沉了下来。开始诉说家里的情况,说得儿子一阵一阵地心酸。最后母亲说:“你看,这老的老,小的小,又没吃的,你走了一大家人谁管,你不能要求不去吗?”

王进喜理解慈母的心情,他对母亲说:“娘,这次会战是一场大仗,关系到国家命运,各路英雄都要去,我动员全队都去,自己怎么能临阵不上呢?”

“妈,你不是常说吗,一切服从党安排,咱们能说话不算数吗?”

“妈,有党的关照,家里情况会好的。我到那儿一定多寄些粮票和钱回来。”

老母亲明白了儿子的心意深情地说:“我知道拦不住你,我也不该拦,只是咱们家太困难了。你放心去吧,到那儿常来信……”

“去吧,孩子,娘懂!”

这正是:告别亲人不恋家,一腔热血效中华。

告别的时候终于到了。钻井公司党委书记石志刚、大队党总支书窦小群、大队长王嘉善、贝乌5队原党支书记景玉琦和留下来的同志,与到松辽会战的同志一一握手告别。

当贝乌5队35人登上两辆卡车后,王进喜在第一台车上对全队职工说道:“我们是玉门的先进队,这次出门要行动军事化,生活集体化,不能单独行动。上火车以后,我们每个人都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好人好事。”说到这里,王进喜对司机喊了一声“出发”!

两辆卡车载着贝乌5队职工,在依依惜别中向玉门东站驶去。“更高标杆立祁连”的锦旗如同燃烧的火炬,在汽车上空跳动着,飞舞着,奔向戈壁深处。

30多分钟后,卡车到了玉门东站。大家下车排好队,走进站台。

玉门东站。3月15日,局长焦力人带领机关领导前来送行,在欢送的人群中,有王进喜的爱人王兰英领着孩子,周正荣的爱人徐桂英,还有……

王进喜环顾送行的人群,突然看到戴祝文的爱人李淑珍,心里顿时有些不安,戴祝文的孩子发高烧住进了医院,由于大家急着装运火车,也没顾得上安排戴祝文回家照顾照顾,尽一点做丈夫和父亲的责任。王进喜看了一眼身边的戴祝文,又看了一下周围的战友:马继瑞、周正荣、孙崇德、许万明、杨天元、任荣汉等,感到非常自豪,为了松辽会战,他们都没有回家看望自己年迈的父母和娇妻爱子,多好的战友啊!此时他从心底涌起一股石油工人的豪气,石油工人一声吼,为祖国找石油抛家舍业天下走!

公司党委书记石志刚握着王进喜的手,高声对大家说:“你们去松辽会战,一定要做出好成绩来,早日拿下大油田,我们盼望你们的好消息!”说完他又拱手相告“祝你们一路平安!”

王进喜也面对送行的人们高声说:“我们决不辜负领导和同志们的希望,我们一定要打一个大胜仗,早日拿下大油田。请领导放一百个心,我们一定给玉门人争气,做出优异成绩,向玉门六万人民报喜!”

随着王进喜大手在空中有力地挥舞,广场上响起热烈的掌声。

列车进站了,全队包乘一节车厢,大家分别从两个门上了火车。随着火车一声长鸣,列车缓缓地离开车站,载着王进喜和他的战友就这样离开了玉门,踏上了新的征程。

玉门当时流行的顺口溜,生动地描绘了他们的心情:

“火车叫,心在跳,何时离开老君庙?”

“火车叫,心里笑,拉上钻机向东跑,一步跨到黑龙江,会战大庆掀高潮!”

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中国拥有《毛泽东选集》的人并不多。贝乌5队几十号人,只有王进喜有一套三卷本《毛泽东选集》,这是全国群英会奖给他的,更是无比珍爱。他文化不高,但是经过上夜校和自学,他能看报纸和小唱本之类的书。自从有了《毛泽东选集》,他开始自己读,这次出发前,从玉门到大庆,这是他身上带的唯一的书,一是丢不了,二是有空自己可以随时学。 pmWE/yUxB+7sq9Dg5TiHbN7AnEx1OnhDWvgNZJTFamCtyI8UN2EGHNzT/gmE558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