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十年革命为人民
绝不投机背此心
——纪念张西曼教授诞辰九十周年
(代序)

王昆仑 屈武 朱学范 王炳南 潘菽

1949年7月10日,在新中国即将诞生的前夕,一个毕生为中国之繁荣昌盛而奋斗的老战士,却含笑倒下了。他,就是国民党进步人士、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中国共产党的真诚朋友——张西曼教授。

投身辛亥革命和北伐战争的洪流

张西曼,又名张百禄,1895年6月15日生于湖南长沙。其父张梓林是个医生,曾供职太医院和大理院,热心维新运动。其兄张仲钧是同盟会员,1908年张西曼十三岁时,受其影响,由宋教仁、谭人凤介绍,加入同盟会。1909年,入京师大学堂学习。因清廷对革命党人的活动防范加严,其父为防不测,设法让他离开北京,于1911年到海参崴,进入帝俄国立东方语文专科学校(后改为东方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在那里,西曼同俄国革命党人有所接触,萌生了中俄革命互助的思想。

武昌起义后,南京临时政府委托张西曼在中俄边境招募北伐骑兵,西曼不避艰险,孤身上山,与距海参崴一二百里大山中的著名“马贼”首领刘弹子(刘玉双)取得联系,经过多次协商,说服刘率部南下援助北伐,受编为北伐骑兵团。

1912年,西曼到彼得堡和莫斯科等地考察,接触了正在秘密传播的普列汉诺夫和列宁的著作,更加注意俄国革命的发展。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回到祖国东北。1917年,西曼与友人邓洁民、邓西园、霍占一等在哈尔滨创办东华中学。周恩来同志是年暑假也曾去哈尔滨帮助筹备建立东华学校,以后该校成为革命活动的据点。

在苏联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张西曼于1918年冬又一次来到海参崴,在这里读到了大量有关俄国革命的宣传材料,认识到十月革命有远大前途。1919年7月回到北京,与李大钊、陈独秀等一起创立秘密的社会主义研究会,以“接受十月革命的组织方法和经验。”1922年陈炯明叛变后,孙中山避居上海,西曼也由北京赶到上海,向孙中山建议联合苏俄,效法苏联共产党的经验,以改造中国国民党。

1926年冬,奉军入关,逮捕进步人士,并绞杀了李大钊等革命者。广东革命政府兴师北伐,占领武汉。张西曼南下武汉,任武汉革命政府组织下的武昌中山大学法学院院长兼教务主任,并任国民政府政治顾问。1927年汪精卫发动“七一五”政变,宁汉合流,西曼积极营救被捕的学生出狱。

1929年孙中山奉安大典时,张西曼任奉安专刊编纂处编辑主任。1930年,西曼因与大学院(教育部)院长蒋梦麟政见不合,被免去大学院秘书职务,北上担任国立北平大学法商学院俄文教授和陆军大学政治教官。1932年随陆军大学迁往南京。他因向学员介绍苏联情况,讲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主张向苏联学习,多次受到指责。当局认为陆大的学员均是带职受训的军官,张西曼公然在军人中宣传共产主义,遂将他担任的教职撤除。

为抗日救国而奔走呼号

1931年发生了“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华北危急。1932年日寇进攻上海,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对步步进逼的日本侵略者实行妥协退让,却以全部军力疯狂“围剿”苏区。张西曼力主停止内战,对日本实行绝交、宣战。因建议不被采纳,他拒绝了蒋介石让他担任湖北省主席之约,退而从事边疆民族问题的研究,写过《西域史族新考》等不少有关民族问题的著作,并担任过边疆学术研究会理事长。

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点燃了全国人民救亡图存的烈火。上海、南京各界救国会在年底先后建立。南京是国民党政府的首都,反动势力比较猖獗,救国会的活动只能秘密进行。张西曼教授那时是国民党政府蒙藏委员会委员、立法委员。南京各界救国会从酝酿筹备时起,就得到他的同情和支持,他定期给救国会的同志分析南京政府的政情,帮助联系国民党内倾向进步的中上层人士,这对救国会的工作是个有力的支援,也是难能可贵的爱国行动。

1936年11月间,日本帝国主义勾结蒙奸侵略绥远,绥远军民奋起抗击。南京救国会在中共地下组织领导下,决定抓住这个机会,发起一次较大的群众性活动,打破南京白色恐怖下死气沉沉的局面,来一个政治上的突破。但当时的形势,如果要发动公开的援绥运动,必须有国民党上层人士出面才能实现,否则会立刻遭到镇压。西曼对此非常积极,那些天整日和救国会的同志在一起研究,他完全同意这一次援绥运动要力争公开,场面越大越好。他有把握地说,可以动员好多位立法委员、监察委员,特别是华北、西北籍的委员来参加大会。由于西曼和其他几位同志的奔走联系,居然请到了国民党元老张继来主持大会,何香凝、柳亚子、经亨颐等国民党左派元老也都到场签名,表示支持。这次大会开得很成功。西曼在会上慷慨陈词,使听众无不动容。大会还发起募捐运动,西曼奔走募捐,不遗余力。1936年11月28日,南京各界救国会领导人孙晓村、曹孟君被捕,西曼还为营救他们而多方奔走,他的爱国热情和斗争精神实在令人感动。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头的炮声,拉开了全民抗战的序幕。西曼参加了蒋介石召集有著名学者、教授及各党派人士参加的庐山谈话会,公开主张全民团结、联苏抗日。1938年,他在武汉参加发起“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被推为理事。他到处发表讲演,撰写文章,宣传抗战到底,反对妥协投降。

在反共逆流中昂然挺立

武汉失守,国民党政府迁都重庆,西曼和十八集团军办事处有了联系,与周恩来、吴玉章、董必武、林伯渠等同志时相过从。

西曼是中苏文化协会的发起人和负责人之一。早在1935年7月,中苏复交之后不久,为沟通中苏文化和促进两国人民的友谊,他排除了亲日派的重重阻挠,在南京发起创建了“中苏文化协会”并担任该会常务理事。抗战时期在重庆,中苏文协团聚了一批进步的文化人,如侯外庐、曹靖华、戈宝权、葛一虹、郁文哉等。中苏文协的会址,经常成为进步人士举行集会的场所,成为大后方有影响的社会团体之一。西曼对于中苏文协的工作,真是全心全意,爱护备至。他长期住在协会里,但从不支用协会一文钱。1939年苏联十月革命二十二周年时,毛泽东同志撰写了《苏联利益和人类利益的一致》一文,由吴玉章转送西曼发表在中苏文化协会会刊《中苏文化》四卷三期上。后来毛主席到重庆参加国共谈判,中苏文协还举行盛大的鸡尾酒会隆重欢迎。昆仑、屈武与西曼当年在中苏文协共事,西曼为协会而废寝忘食、昼夜操劳的情景,虽然时隔四十余年,至今思之,仍然历历如在目前。

在长夜漫漫的雾重庆,张西曼以国民党老党员的特殊身份,公开反对蒋介石的倒行逆施,斥责他们背叛孙中山的遗教,违背三大政策,使国民党特务们既恨他,又不能贸然下手。张西曼将生死置之度外,到处宣传联俄联共,在《新华日报》、《中苏文化》等报刊上发表了大量诗文,赞颂社会主义的苏联和英勇反击法西斯侵略的苏联红军,他把共产党人当作自己最好的朋友,热情帮助每一个革命者和爱国者。

1941年,西曼的长兄、老同盟会员张仲钧,因同情新四军,反对地方恶势力,被特务暗杀于湖南,这一卑鄙手段并未吓倒张西曼,他从重庆赶回老家料理完兄长的后事,又无所畏惧地投入了新的战斗。

反对内战、反对独裁的民主斗士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企图独占胜利果实,发动全面内战。1945年11月,张西曼主编的《民主与科学》杂志联合重庆二十六家杂志,发出了“不要内战”的共同呼吁,响亮提出:“我们为自身着想,同时为我们的子孙着想,万万不愿再见内战的局面。”12月12日,马歇尔以美国“总统特使”身份来到中国,“调处”国共关系。张西曼在致马歇尔特使函中指出:“中共及一切民主力量不但有功于中华民族独立人格之保全,而且有功于世界民主制度的维护与巩固,以有大功之爱国战斗部队,不得租借法案之分润及分区受降之平等待遇,岂得谓平?!”

在九三学社筹组过程中,张西曼积极参加建社的工作,必要时并为九三学社开展活动提供便利条件。他和九三学社的同志为坚持团结抗战和争取民主奔走呼吁,积极努力。九三学社成立后,张西曼被推选为第一届理事会理事。

为了推动国民党蒋介石遵守政治协商会议的决议,促进民主宪政的真正实施,文化教育界的进步人士于1946年2月24日在重庆成立了“中国民主宪政促进会”,这是一个统一战线性质的组织,理事会包括中共代表团的邓发、何思敬、潘梓年、华岗以及许德珩、朱学范等同志,张西曼被推为理事长,以后还在成都、上海建立分会,开展活动。

国民党政府还都南京后,西曼受聘国立中央大学教授,11月他发表谈话,反对蒋介石集团排除各党派,单独召开伪国大的专横行为,并和青年学生一起,参加了如火如荼的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运动。1947年1月,在全国人民抗议美军暴行的运动中,他参加南京学生的集会,针对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媚外政策,大声疾呼:“中国绝不容许任何党派出卖!”

1947年5月4日,在南京各院校纪念五四运动二十八周年大集会上,西曼虽因血压太高,医生不让他多说话,但他看到这么多可爱的青年人的面孔,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激昂陈词。他说:“北伐时国共合作多么好,国共好像两只手,两只手共同建设是正常的;互相碰击,甚至捶殴自己的身躯,那是‘疯狂’。”他恳切地向同学们表示:“拼了老命我还是反对内战!”

同年,当国民党政府疯狂镇压学生运动,制造了南京“五二〇”惨案,西曼亲去慰问受迫害的学生,并慷慨解囊,鼓舞斗争情绪。

1948年,西曼参加南京大中学生“五四”座谈会,痛斥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指出“中间路线”是行不通的。6月24日,在对记者谈话时大声疾呼:“不怕共产,就怕破产!”西曼的这些活动,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嫉恨,他被开除了国民党籍,免去立法委员职务。同年夏,他的住所被特务搜查,行动受到监视,被列上了黑名单。

为新中国的诞生而鞠躬尽瘁

1948年底,在解放大军节节胜利的捷报声中,在中共地下组织的帮助下,西曼化装离开南京,进入中原解放区,受到李先念、邓子恢等军区领导人的热烈欢迎,并派人护送他北上,于1949年3月到达北平。他满怀着喜悦的心情,欢庆中国人民的翻身解放,参加了频繁的政治与社会活动。3月14日,他参加了北京饭店的座谈会,和其他二十多位到平的民主人士,就北平解放后大学教育管理问题交换意见。4月,他参加了民主东北参观团去东北解放区。在煤都抚顺参观后,他说:“不把地下的好东西全采出来给人民享受,这土地还不能真算咱们的。”他的目光已经转移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建设问题。6月从东北参观归来,参加了社会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委会。7月2日,他又出席了全国第一次文代会。7月10日,西曼因肺癌不治在北平逝世。

在他逝世后,备极哀荣,由周恩来、董必武、林伯渠、李维汉、沈钧儒等十九人组成治丧委员会;朱德、聂荣臻、谢觉哉等到医院向遗体告别;周恩来同志亲笔为他题写了墓碑。郭沫若撰写了碑文,田汉撰文、李济深书写了墓志。他真可以含笑于九泉了。

西曼同志在一首述怀诗中写道:“四十年革命为人民,绝不投机背此心!”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数十年中,对于敌人,他敢言敢怒,威武不屈。对于人民,他披肝沥胆,忠贞不渝。他光明磊落,爱憎分明。他的一生,是追求真理、不断进步的一生。斯人虽逝,风范永存。他的优秀品质和崇高节操,是值得我们纪念的。

原载1985年6月30日《人民日报》第五版 MzJviFaCwmXnzX4iijvOo3KaHGexwBxV9JP4mvLt+JxESQ9JOlA9Rm/ElEIsFmi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