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的校训“刚毅坚卓”和两首校歌,时至今日,仍像当年一样给人以激励和启迪。
一首是7月7日抗日战争二周年旧《云南日报》第四版“抗战二周年纪念特刊”登载的冯友兰教授所作“拟《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歌》”,歌词如下:
“碧鸡苍苍,滇池茫茫。这不是渤海太行;这不是衡岳潇湘。同学们,莫忘记失掉底家乡;莫辜负伟大底时代;莫耽误宝贵底景光。赶紧学习,赶紧准备,抗战建国,都要我们担当,都要我们担当。同学们,要利用宝贵底景光,要创造伟大底时代;要恢复失掉底家乡。”
冯先生的这首新诗体歌词,道出了联大所在的春城美景,同时也结合抗战两年祖国大半壁河山沦入日寇手中;教育学生不要忘记失掉的家乡,要赶紧学习,赶紧准备;告诫学生要抓紧时间,不要耽误宝贵的景光;要珍惜和利用千百万前线军民浴血奋战换来的宝贵的景光;要担当起抗战建国的重任,要创建伟大的时代,要打败日本侵略者,要恢复失掉的家乡。冯先生这首校歌虽然没有被正式采用,但与采用的罗先生作词的那首校歌比较,两首都具有教育意义、都具有历史价值、都充满爱国主义精神。
另外由罗庸先生作词,由张清常先生根据《满江红》作曲的那首《西南联大校歌》,其歌词如下:“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洒遍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倭寇,复神京,还燕碣。”
这是罗先生采用《满江红》词式作的歌词,有些古朴深奥,不能为一般文化水平低的人所能理解。但加以解释后,还是容易知晓的。
总的来说,罗先生的歌词与冯先生的歌词中心思想都是一致的,为教育和鼓舞学生驱逐倭寇,好好学习,为中国人民雪耻报仇、为抗战建国激越壮志和坚定决心。这两首歌词都可以作为向大、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精神文明教育的好教材。
《关于西南联大的两首校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