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为什么有些人要从事文艺活动,著书立说?刘勰《文心雕龙·序志》有云:“岁月飘忽,性灵不居,腾声飞实,制作而已”;又云:“形同草木之脆,名逾金石之坚,是以君子处世,树德建言,岂好辩哉,不得已也。”这几句话可以说是一般人进行文艺创作活动著书立说的志趣和态度的概括。约而言之,就是:高尚的志趣和严肃的态度。就这一点而论,古人今人是一样的。当然,由于时代变迁,古人和今人的声、实、德、言本质是不尽相同的。

可以举鲁迅为例。鲁迅如何走上文学艺术之路,他在《呐喊·自序》里说过。鲁迅说:他早年在日本留学的时候,本来要学医,目的在于替人看病,战争的时候可以当军医,并借此促进国人对维新的信仰。那是日俄战争的时候,他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里常常看见一些有关战争情况的电影画片。有一回看见这样一个片子:一个人绑在中间,许多人站在周围,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那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被杀头的和看杀头的都是中国人。这个画片给他的思想冲击是很大的,他从此改变了主意。他说:“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鲁迅在当时当地如此考虑,是很自然的。他这个想法是正确的。自那以后,他的思想随着人民革命事业的深入而深入,他的文学著作终于在人民群众中起了很好的情感影响和很好的思想教育作用,成为我们现在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遗产。

鲁迅是这样,半个世纪以来我们文艺界很多作家、艺术家也是一样。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高尚的志趣和严肃的态度这一点,普遍地表现在他们的文艺活动和著述中。指出这一点是很有意义的。这就是我们出版这一套《走向文艺之路》丛书的主要原因。我们约请了文艺界各方面的一些同志分别叙述他们走上文学艺术之路的具体情况,着重点在于早年从事这项活动的思想感情。

读者从这些文章中还可以体会出另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很多作者,除了高尚的志趣和严肃的态度而外,一般都辛勤劳动,往往还经历过一个艰苦的奋斗过程。文艺之路并非一贯风和日丽的康庄大道,有时不但坑坑洼洼,而且风风雨雨。但是,很多作家认定目标以后,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置毁誉若罔闻,弃安危而不顾,数十年如一日,这才有所收获。因此,我们可以说,高尚的志趣和严肃的态度加上辛勤劳动和艰苦奋斗,是一切文艺家有所成就的主要原因。这些情况,他们的文章里有详细的说明和生动的描述,读者可以从文章中去领会,不需我在这里多说。

这一套丛书是由吴作人同志、马彦祥同志、钟敬文同志、孔罗荪同志、黄苗子同志和我共同计划的,吕长赋同志和方正、纪红民、丁小梅同志负责编辑工作。我们的见闻有限,取舍不当在所难免,还会有其他的缺点和错误。希望读者指教,也希望文艺家多多赐稿。

张毕来
一九八五年七月十四日 k8OjTVpXta7Ba1XxGfJv/kXLerdCJWSdwpwzUY1nZ32WjnKUc9Mb8uitHrdPhQC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