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面前放宽,身后泽长

【原典】

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宽,使人无不平之叹;身后的惠泽要流得长,使人有不匮之思。

【译释】

一个人待人处世的心胸要宽厚,只有这样别人对你才不致有不平的牢骚;死后留给子孙与后人的恩泽要源远流长,才会使别人永远怀念。

不斤斤计较就是一种豁达

生活中,心胸狭窄的人遇事好斤斤计较,如此必然会招致他人不满。人在世时宽以待人,善以待人,多做好事,遗爱人间,必为后人怀念。而恩泽要遗惠长远,则应该多做在人心和社会上能长久留存的善举。只有为别人多想,心底无私,眼界才会广阔,胸怀才能宽厚。

不斤斤计较是一种明智,一辈子不吃亏的人是没有的。人们之间你来我往,无法做到绝对公平,总是要有人承受不公平,要吃亏。倘若人们强求世上任何事物都公平合理,那么,所有生物链一天都无法生存——鸟儿就不能吃虫子,虫子就不能吃树叶……

既然吃亏有时是无法避免的,那又何必去计较不休、自我折磨呢?事实上,人与人之间总是有所不同的。别人的境遇如果比你好,你无论怎样抱怨也无济于事。最明智的态度就是避免提及别人,避免与人比这比那。而你应该将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他能做,我也可以做”,以这种宽容的姿态去看待所谓的“不公平”,你就会有一种好的心境。好心境也是生产力,是创造未来的一个重要保证。

东汉时,班超一行在西域联络了很多国家与汉朝和好,唯龟兹恃强不从。班超便去结交乌孙国。乌孙国王派使者到长安来访问,受到汉朝的友好接待。使者告别返回,汉章帝派卫侯李邑携带不少礼品同行护送。

李邑等人经天山南麓来到于阗,传来龟兹攻打疏勒的消息。李邑害怕,不敢前进,于是上书朝廷,中伤班超只顾在外享福,拥妻抱子,不思中原,还说班超联络乌孙,牵制龟兹的计划根本行不通。

班超知道了李邑从中作梗,叹息说:“我不是曾参,被人家说了坏话,恐怕难免见疑。”他便给朝廷上书申明情由。

汉章帝相信班超的忠诚,下诏责备李邑说:“即使班超拥妻抱子,不思中原,难道跟随他的一千多人都不想回家吗?”诏书命令李邑与班超会合,并受班超的节制。汉章帝又诏令班超收留李邑,与他共事。

李邑接到诏书,无可奈何地去疏勒见了班超。

班超不计前嫌,很好地接待了李邑。他改派别人护送乌孙的使者回国,还劝乌孙王派王子去洛阳朝见汉章帝。乌孙国王子启程时,班超打算派李邑陪同前往。

有人对班超说:“过去李邑诽谤将军,破坏将军的名誉,这时正可以奉诏把他留下,另派别人执行护送任务,您怎么反倒放他回去呢?”

班超说:“如果把李邑扣下的话,那就气量太小了。正因为他曾经说过我的坏话,所以让他回去。只要一心为朝廷出力,就不怕人说坏话。如果为了自己一时痛快,公报私仇,把他扣留,那就不是忠臣的行为。”

李邑知道后,对班超十分感激,从此再也不诽谤他人。

人生在世究竟该怎样做人?从古至今都是人们争论的话题。是“争一世而不争一时”,还是“争一时也要争千秋”?是只顾个人私利不管他人“瓦上霜”,还是为人类多做些有益的事?这实际上是两种世界观的较量。

有时候,退一步海阔天空,换种思维方式,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所以,凡事总能找到解决的途径,只要你肯动脑筋。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你真的不必太过计较。人生苦短,多留些快乐的日子给自己吧! 6uG0J5iT47+9Pz34tS0xI/z7JBNhF7Skbw7hW6bKILXHKUq2ewx5EZ5eIshJpug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