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大道随行,不忘本心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德经》

SAP

大约17年前,公司要上SAP。当时坐在我身边的是生产部的一位女士,她工作极其认真严谨,拿出了一个小本本,笔记记得密密麻麻。200多个表格,这里是输入地址,那里是输入日期,下拉框是查库存列表,让她整日眉头深锁,觉得这个系统实在是很复杂很复杂,有200多个表格要学呢。对于我的漫不经心,她表示十分不满:“××,SAP系统对你意味着什么?难道就意味着每天工作餐可以吃免费水果吗?而且你每次都抢最大最甜的泰国杧果,知不知道你这样形象很差?”我翻了个白眼,那你认为该是什么呢?

SAP系统其实很简单,说穿了就是一个数据库查询系统。无论你有多少个表格,多少个查询表单,无非就是数据库的输入/输出工作。今天你下一个采购订单,是把货物输入了系统。明天你填一个生产表格,是把货物A转换成了货物B。后天你填一个销售表单,就是把货物B卖了。

SAP就是一个大型的数据库。仅在生产规划环节有一些CPU计算,但也并不脱离传统的MRP系统。扣除生产线、流水线那些MRP算法,整个SAP就是一个超级简单的数据库软件。其库存、运输、账本,乃至后来画蛇添足加出来的HR、行政、总务等系统,无不是简单至极的一个二维数据库。如果你懂得SAP的大框架,整件事就十分清晰,清晰得宛如手掌上的纹路,然后你只要关注一些细节就可以了。

万物理论

以前有一部电影十分火,讲霍金的《万物理论》。科学家们试图寻找出一种理论,可以作为其他理论的“母理论”,从它开始可以推断出世界一切的科学。必须承认,这是一个很诱人的想法。人类永远在寻求更低一层的规则。

规则是一切的力量。更低一层的规则,可以帮助我们发明新的机器,发挥无与伦比的力量。就好比说,中世纪的炼金士们不懂化学,无论他们做了多少实验,最终他们也无法炼出金子。可是等化学学科渐渐丰满,HCl和NaOH的反应渐渐普及,人类才能组合出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材料,才会有塑料、铝器、汽油、柴油。而化学渐渐地也出现“瓶颈”,等门捷列夫排出化学元素周期表,人类才看清楚“更深”一层的规律,于是才有了nucleus,有了核能和原子弹。2007年日本科学家第一次用激光照射纯汞,剥掉了一个中子,获得了金原子。

但是,原子物理仍不是最终极的科学。在原子之下,还有夸克。如果能了解夸克的奥秘,就能像《三体》小说一样,制造出无敌的战舰“水滴”。其外壳的强度,将是现在所有材料的10万倍,完全不可摧毁。这靠的是强相互作用力。而夸克也不是最终的粒子,夸克之下,至少还有弦论。

讲这么多的闲话,和房产投资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我们要说的是基础理论的重要性。很多人止于表面,很肤浅,就像那个画了200个表格的女孩子,抑或深陷题海战术的高考学子。他们看似很努力,可成绩始终上不去,因为他们只是忙碌于很表层的东西,从没有想T-1层潜在的原理。其实老师出题来来回回就那几个套路。

体,用,术

基础理论很重要。从一些更基本的规则,可以推出上一层的规则。这样不仅更好记、更快捷,而且可以算出别人看不见的东西。但是,事情也有其反面。若真如此,今天最富有的人,应该是“粒子物理”科学家,或者数学系研究“数论”的老学究。因为他们研究的才是走在整个人类科学最前沿的学问。

可是事实并非如此。真正的科学家,往往是很穷的。问题出在哪里?

问题在于“体,用,术”。最基础的科学,好比人类文明的大树,根基都在这里。这个方向一定要把准,绝对不能出错。在基础科学之上,“用”指的是应用科学。你精通了化学,这并不能帮你赚钱。化学要转化成应用,研究出一种新型去屑洗发水、牙膏、洗衣液、奶粉配方之类的。在大科学家眼里,这些应用科学自然是小儿科,不值一哂。可正是那些在企业里混的人,其收入往往是科学家的两三倍,若能做到高管,更是幸福滋润。

为什么?因为应用科学离消费者更近,离钱更近。从理论到产品,当中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段路之困难、之复杂,绝对不在基础研究之下。就好比你知道了“万物理论”,你也造不出粒子战斗机。当中还需要工程师几十年的研究。

“体,用,术”,在“用”之外,还有一个术。术指的是完全末端的、不属于理论体系的、分散的、短期的似是而非的知识,好比门口王婆卖的烧饼比较甜、去坐电车要穿过弄堂小路、地铁交通卡可以互换以节省成本,等等。

房产投资的体、用、术

花了这么大的力气来做铺垫,我们要说的是,作为一个合格的房产投资者,你需要怎样的学识修养。

首先,你需要正确的基础知识。房地产投资这一行,虽然对于自然科学、物理、数学知识要求不高,但对社会科学、政治、人文、财经的分析要求很高。人生基于“三观”,“三观”一定要正。

“体”,正确的信仰。首先你的政治经济学要对,方向要对。正确的流派,目前看来是“奥地利经济学派”,可是“体”无须深究。

“用”,指的是水库论坛。我们知道了经济学上的一些大知识,譬如M2增长、货币失常,可是如何让它们变成商机,变成钱,甚至帮我们赚钱,这其中仍大有学问。点点滴滴,细说起来也是鸿篇巨制。一架飞机的说明书,只怕比“空气动力学”研作更厚。

“术”则是最外围的。譬如说,你买房,每次需要谈判下定金之前,不要空手,去银行取几万元现金出来,最好是旧钞,毛茸茸的看上去一大堆。旧钞的厚度比新钞厚,现钞永远比银行转账或者支票更有冲击力。俗话说,“冲动是魔鬼”,房东一冲动,你就成魔鬼了。用这个方式,房价至少可以多砍0.5万元下来。

但是这样的知识,对于系统性的理论研究有用吗?对未来有指引吗?没用的。它是碎片化的、短暂的,散诸各方的点滴。或许过几年现金都不用了。这样的知识,点点滴滴散落在各方面,无法用一根绳子将它们串起来。而它们对赚钱却很有用,甚至一个小技巧就能赚得比大学教授一年的工资还要多。再举个例子,但凡买房,上家总会问到一句:“你们是买来自住还是投资啊?”正确的回答,绝不是说实话或者一半一半,而是要毫不犹豫地坚决说“自住”。

因为如果你回答说是“投资”,凡是投资,必然要有回报,房价就要有涨幅。房东难免心里会犯嘀咕,是不是我卖便宜了,以后交易容易产生纠纷。而你回答“自住”,甚至要说“房价是贵了一点,可是她(女朋友)不知道为什么蒙了心,非得盯着这套买不可”,于是房东沾沾自喜,顿时觉得是卖了一个好价钱,以后的交易更配合,不容易产生纠纷。

“体”,大道理是根本,但它很少帮助我们赚钱。“术”,每一条都精灵古怪,但它们只能碎片化使用。 8Pm62oyLVefzADj/hL8D+25RazQBjfY8/ctS47pcobgFwG1vpwpLr4Sq01UjNhd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