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二
生活,创新最好的孵化器

卢刚博士
动点科技(TechNode)创始人

当我收到为《创新者》作序的邀请时,我正在美国硅谷拜访一些创新公司。这差不多是我每年固定的一段旅程,我从骨子里热爱科技,所以渴望能在第一时间近距离地把握硅谷——这个全球创新中心的脉搏。这一次行程中,从Airbnb(空中食宿,旅行房屋租赁社区)到优步,从特斯拉到超高速列车Hyperloop One,让我感受最深的不是某一家独角兽或者黑科技公司,而是一个异常安静的地方,名为“Computer History Museum”(计算机历史博物馆)。在博物馆正门口左边的墙上,写着一个单词“R | Evolution”,博物馆特意把这个单词的R、E两个字母用竖线分开,Evolution代表发展演变,而Revolution则代表变革:变革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没有发展演变的过程就没有变革的基础。

在高速发展的科技时代,我们崇拜英雄主义,所以面对科技发展的历史,我们对其中的人物往往只聚焦在少数的“天才”身上,微软的比尔·盖茨、苹果的史蒂夫·乔布斯、谷歌的拉里·佩奇等。他们是时代的颠覆者,改变了人类生活和工作的方式,但是我们千万不能忽略他们的前辈,还有他们周围和他们一起工作的那群人。计算机历史博物馆陈列着各个时代的“科技产品”,就像《创新者》所记载的一样。互联网不是突然出现的,从超大体积的计算机到可编程计算机,从晶体管到微芯片,从电子游戏到个人电脑,从单机软件到互联网,每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之间彼此紧密关联,每一个阶段都有杰出的代表者,但是就像这本书所描述的:颠覆世界的,不是一位两位,而是一群技术狂人和鬼才程序员。

而每个时代的驱动力仿佛又来自一些“怪人”。他们或出身名门,或固执独行,或追求极致,或不善言谈,或精于商道,或追求开放共享,或坚持以自我为核心,这些甚至有些“离经叛道”的人们联手改变了世界。踏进计算机历史博物馆,在大厅的展区里正对大门可以看到一位女士的肖像,她也是这本书开篇的主人公:埃达·洛夫莱斯伯爵夫人。她的时代或许离我们很远,而她对巴贝奇分析机的注解却奠定了现代计算机发展的基础;真正让我深思的,却又超出了她的专业本身,是她的人生对诗意科学的完美阐释。创新的源泉不应该,也不可能来自拔苗助长式的动员,它更源于创新者的个性及其所处的生活氛围。当你读完全书的时候,你会发现,创新者们创造的科技创新,从来都没有孤立于生活而存在,而是或多或少都刻上了他们个人生活的烙印。

生活,是创新最好的孵化器。在过去的几年,作为科技媒体人,我去了很多国家和地区,去感受创新。印度,也许你没有多少概念将这个国度和科技创新联系在一起,但是创新在那里不仅仅是指所谓的黑科技。印度的空气质量不好,我们看到有一家创业公司的产品看似粗糙,就是一台可以处理空气中有害颗粒的简陋仪器,但这台机器可以将有害颗粒处理为碳粉类的产品,人们直接加水就可以写字和打印。当你到了以色列,在耶路撒冷你可以感受到神圣得让你窒息的宗教氛围,而在特拉维夫你也能看到非常多的科技创业公司。我的一位以色列朋友索尔·辛格(Saul Singer)写了一本书描述他的国家,书名是《创业的国度》。他告诉我差不多每8个以色列人就有1个人在创业,而创业的原因是以色列没有市场只有贫瘠的本地资源,还有和邻国常年的战火纷飞,所以以色列唯一的出路就是科技创新。生活的危机感,造就了以色列的创新意识。当你飞到地球的另一个地方夏威夷,这个风和日丽天堂般的地方也许看似和苦闷的创业环境没有一点关系,但是在那里也有一些创业孵化器,它们组成的联盟就叫Startup Paradise(创业天堂)。其中一家名为Blue Startups,其孵化的项目大都与能源有关系,因为夏威夷有独有的自然资源。创新需要因地制宜。因为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的飞速发展,日本不再是移动领域的领头羊,但它在许多方面仍然保持着其高科技的含量,比如日本知名科学家石黑浩教授的仿真机器人的外貌和神态与真人相比已经难辨真假。美国Boston Dynamics公司的机器狗的行动方式和真狗已经非常相似,它们可以组队前进,摔倒了可以站起来,公司的机器人甚至可以模仿人类保持平衡行走在障碍物上。当你看到这一切,你一定会猛然意识到星球大战的场景实际离我们已经不远。这是美国的黑科技,更是美国海阔天空的自由文化的一种反映,创新就是应该无拘无束敢于打破一切传统。芬兰,全球风靡的手机游戏《愤怒的小鸟》《部落战争》的诞生地,这个北欧的设计之都,正是它的设计理念和文化驱动了其手游行业,使之在诺基亚日落西山后仍可以在国际科技业界占有一席之地。提到俄罗斯,你可能会想到电视里的俄罗斯村庄,当我们走进俄罗斯,那里最大的创业活动就取名为“Startup Village”(创业村庄),而那里的创业大赛有一个特别的创业领域——航空空间技术,这是俄罗斯的民族文化和骄傲。中国台湾,我们首先一定会想到夜市和美食,那里的生活很安逸,也许这种安逸让台湾的年轻人更希望精品店式的创业文化一:几十家连锁店不重要,家精品店就好。所谓一方水土孕育一方人。生活在每个人眼中一,不定都是诗意的,但是如果更多地感悟生活,我们的创新,无论产品的形态是什么一,定会刻有生活的印记。

这也许就是我所理解的诗意科学。科技不能仅限于代码本身,它应该更多地与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融合在一起。这也许正是我们中国的创业者所欠缺的:我们常常忘记了生活的需求和意义。我们常常争论我们与硅谷的差距,其实不是我们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能力差距大了,而是我们中国的创新者离生活远了。我们在一味地追求科技革命,这没有错,但是我们忘了,科技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的生活环境、我们的设计能力、我们对时尚的理解,和我们的创新力密不可分。我们可以模仿出GoPro相机这类在极限运动爱好者中很受欢迎的产品,但是我们中有多少人是真正极限运动的爱好者?我们可以复制Airbnb的短租模式,但是我们又有多少人体验过背包族的自由生活?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像《创新者》中记录的那些大师们一样去改变世界,但是创新本就没有被定义等同于高大上的黑科技,能够改变生活的点点滴滴的点子也可以是创新。

在2016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的报告中,中国排在第25位,仍然处在第二集团中。《创新者》更像是一本记载现代计算机科技发展的编年史。我相信每个人从这本书里都能尝试去发现创新的规律,但或许每个人的发现点又各不相同。我们也许做不了创新者,但是最重要的是通过这本书,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创新能够成功的轨迹:这是不同背景的一群人执着努力的点点滴滴的汇聚。 LcVjsP0XDg5QXw6l6k000pAadrbdHQW+L+A8uueNBvl7b0Pmd7ai1gKKGv7qwTJ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