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杂说(其四)

【原文】

世有伯乐 ,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 辱于奴隶人 之手,骈死 于槽枥 之间,不以千里称 也。马之千里者,一食 尽粟一石 。食马者 10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 11 不外见 12 ,且 13 欲与常马等 14 不可得,安 15 求其能千里也?策 16 之不以其道,食 17 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 18 而临 19 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 20 ?其真不知马也!

【注释】

①伯乐:春秋时秦穆公时人,姓孙,名阳,善相马。②祗:同“只”,只是。③奴隶人:古代指仆役等人,这里也指马夫。④骈(pián)死:并列而死。骈,并列。⑤槽枥:马槽,马厩。⑥称:称名,著称。⑦一食:吃一顿。食,吃。⑧或:有时。⑨石(dàn):量词,十斗。10食马者:喂养马的人。食,通“饲”。11才美:出众的才华。12见(xiàn):通“现”,显露。13且:就是,就。14等:等同。15安:哪里。16策:马鞭,这里用作动词,鞭打。17食(sì):通“饲”,喂养。18策:马鞭,这里作名词。19临:到,面对。20邪:同“耶”,语气词,表疑问。

【译文】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是在喂马人的手下受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以千里马著称。日行千里的马,有时吃一顿就要吃尽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按照它能日行千里的标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出众的才华也就表现不出来,就是要求它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又哪里还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照驾驭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不能使它日行千里的才能充分施展出来,听它嘶鸣却不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站在它面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的不识得千里马吧!

【解析】

这篇《杂说》之四,是四篇杂说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通称《马说》。《马说》大约创作于贞元十一年(795)至贞元十六年(800)间。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四举礼部,三选吏部,三次上书宰相都未受到重视。再加上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被重用,常有“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之叹。因此,他以千里马自比,借《马说》一文一吐不平之鸣。但《马说》更加深远的意义在于,它针砭时弊,揭露了中唐时期的社会现实。

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为众人所熟知,而韩愈却巧妙地拿来说明如何识别人才、使用人才。韩愈所在的朝代,善于钻营、阿谀奉承的人往往能够飞黄腾达、官场得意,而那些真正有才华、有思想的人才却被埋没、被压抑。他深感于此,以简洁锋利的笔法写下了这篇短小精悍的论说。直到今天,这篇短文仍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JpIjuVGmKhpVZlJsTxndtf8y74StZP5eV80X/mqe7PKFKviND+T709PJKAnT5qd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