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题解】

生气,即构成和维持体内生命活动的阴阳二气。通,有相应、统一、贯通之意。天,即自然界。由于本篇阐释了人体的阴阳二气与自然界息息相通之理,因此将本篇的篇名命名为《生气通天论》。

【原文】

黄帝曰:夫自古通天 【1】 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 【2】 之内,其气九州 【3】 、九窍 【4】 、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

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 【5】 ,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解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长,緛短为拘,弛长为痿。因于气,为肿,四维 【6】 相代,阳气乃竭。

【注释】

【1】通天:谓人与天地自然息息相通并保持和谐统一。天,指自然界。

【2】六合:指上下和四方,泛指天地或宇宙。

【3】九州:中国的别称之一。古代中国人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

【4】九窍:指耳、目、口、鼻及尿道、肛门的九个孔道。

【5】治:这里指正常安定。与“乱”相对而言。

【6】四维:指四肢。

【译文】

黄帝指出:自古以来,事实证明人与天地自然是否息息相通是生命的根本,而这一根本的根本就是阴阳。天地之间,四方上下之内,无论是世上的万物,还是人的九窍、五脏、十二关节,都与天地自然之气相通。天之阴阳化生出地之五行之气,地之五行又上应天之三阴三阳。人如果经常违反这些阴阳变化的规律,就会被邪气所伤。这就是所谓阴阳是寿命的根本的原因。

既然人与天地自然息息相通,那么天气如果清净,人的心志就会平和安宁。人如果能够顺应这种天气,阳气就会稳实,即使贼风邪气,也不能侵害人体。这就是顺应四季变化规律来保养身体的做法了。所以圣人能够聚集精神,顺应自然四季之气,从而与神秘而高超的阴阳之道相统一。人如果背离了这些道理,就在内使九窍闭塞不通,在外使肌肉壅塞不开,使得卫阳之气耗散而失去卫护。这属于自己造成的伤害,其结果必然会使阳气受到削弱。

人体和阳气,如同上天与太阳的关系一样。要是丧失了阳气的本来作用,就会减损人的寿命而且没有明显的表现。上天的正常运行,是借着太阳来昭示它的强大作用的;同样,人体健康无病,是依赖向上运行且发挥卫护身体作用的阳气的。

人体如果受到寒邪的侵袭,阳气就会像门户的开阖一样受到束缚而无法宣发卫护,生活作息就会因此烦乱不宁,神气也会因而浮躁外泄。如果受到暑气的侵袭,就会多汗,那么烦躁时就可见发声喘促,平静时就可见言语繁多,身体如同燃烧的炭火一样灼热,只有汗出之后才能消除。如果受到湿气的侵袭,头部就犹如被物体裹着一般沉闷,要是湿热不能及时排除,那么大筋就会萎缩变短,小筋松弛变长;萎缩变短就会造成拘急牵引的病症,松弛变长就会造成痿弱无力的病症。如果受到风邪的侵袭,从而导致气虚,发为气肿,四肢交替肿痛不休,这是阳气已经衰竭了。

【原文】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 【1】 于夏,使人煎厥 【2】 。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 【3】 ,汩汩乎不可止。

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4】 。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

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5】 。汗出见湿,乃生痤痱。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劳汗当风,寒薄为皶 【6】 ,郁乃痤。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 【7】 。陷脉为瘘,留连肉腠。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 【8】 。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

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 【9】 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

故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故阳畜积 【10】 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泻,不亟正治,粗乃败之。

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注释】

【1】辟积:衣服上的褶裥,引申为重复、累积。辟,通“襞”。

【2】煎厥:古病名。指内热消烁阴液而出现昏厥的病症。多因平素阴精亏损,阳气亢盛,复感暑热病邪的煎迫而致。临床表现:耳鸣、耳聋,目盲,甚则突然昏厥。

【3】都:水泽所聚之处,此指河堤。

【4】薄厥:古病名。指由于精神刺激,可使阳气急亢,血随气逆,致使血液郁积于头部,发生卒然昏厥的病症。薄,通“暴”,突然。

【5】偏枯:半身不遂,偏瘫。

【6】皶(zhā):粉刺。

【7】大偻:曲背俯身之证。一名背偻、背伛偻,俗称驼背。

【8】痈肿:痈疽脓肿。

【9】苛:繁重,厉害。

【10】畜积:积聚。畜,同“蓄”。

【译文】

人体的阳气,在过度烦劳的情况下,就会变得异常亢盛,从而导致阴精损耗。这种情况如果重复发生,那么到了夏天,就容易使人患上煎厥病。主要症状是眼睛昏蒙而无法视物,耳朵闭塞而不能听音,阳气丧失就会像江河溃决一样而无法固护,像湍流奔泻一样而不能遏止。

人体的阳气,在大怒的时候,就会造成血气隔绝,进而使得血气郁积在头部,出现突然昏厥的症状。筋脉如果因而受到损伤,就会弛缓痿废,肢体则会出现不受意志控制的情况。

阳气虚衰之后,如果身体出汗时只有半边有汗,就会使人患上偏瘫之病;如果出汗时受到湿邪的侵袭,就会长出小疖和痱子。此外,过多食用肥甘厚味,也会造成病变,足以使人生出大的疔疮,人体从而招致其他疾病,就像手持空器皿盛东西一样容易。身体劳作之后出汗如果受到风寒的侵袭,邪气就会进入皮肤,使人长出粉刺;邪气郁积不解,就会生出痤疮。

人体的阳气,内在的强健之性具有滋养神气的作用,外在的柔和之性具有滋养筋脉的作用。如果腠理开闭失调,那么寒气就会乘机侵入人体,就会造成曲背俯身的病症。寒气如果深入经脉,就会导致瘘疮;如果阻滞在肌肉之中,就会从腧穴侵入人体并袭伤脏腑;如果进一步转变,就会出现善畏和惊骇之症;如果导致营气不能依循常道运行而陷阻肌肉,就会患上痈疽脓肿。如果汗出未透,虚弱的身体又感风邪,正气受到严重损伤,腧穴就会闭塞不通,从而引发风疟。

因此,风是引发各种疾病的首要因素。如果人能心志淡泊虚无,行为顺其自然,那么腠理就会闭密并能抵御外邪,即使有大风大毒,也不能对人体造成伤害。这就是顺应四时气候阴阳变化的规律以保养身体的做法。

病邪在人体内滞留时间太久就会向内发展变化,进而产生更严重的病变。如果人体的阴阳之气发生壅阻而不能相互交通,就是良医也不能治疗了。所以说,人的阳气过分蓄积,也会使人患病以至死亡。因为阳气蓄积,会造成气机隔塞不通,而气机隔塞不通自然就应当疏散使之通畅;如果不及时用正确方法治疗,反而粗心大意行事,就会使阳气衰败而致人死亡。

人体的阳气,在白天主要发挥卫护肌表的作用。日出时,人体的阳气开始生发;日中时,人体的阳气最旺盛;日落时,人体的阳气随之衰弱,汗孔也随之闭合起来。因此,天黑以后应当休息,以养护阳气、防御外邪,也不要扰动筋骨,不要接触雾露。如果违反了平旦、日中、日西这三个时段阳气的活动规律,身体就会为邪气所困而日趋衰弱。

【原文】

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亟 【1】 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风客 【2】 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 【3】 为痔。因而大饮,则气逆。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 【4】 。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四时之气,更伤五脏。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 【5】 ,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

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6】 。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7】 。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注释】

【1】起亟:阴精不断升起而与阳气相应,应阳气所需,说明阴为阳之基。张景岳:“亟即气也。”

【2】客:自外侵入。用作动词。

【3】肠澼(pì):古病证名,大便脓血之病证,可见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痔漏等肠道疾病。

【4】洞泄:病名。指因阴盛内寒引起的重度腹泻。

【5】味过于甘:其中“甘”,据唐·杨上善《太素》当作“苦”;而下文“味过于苦”中的“苦”,当作“甘”。

【6】厚:指胀满。一说,反训为“薄”,指胃气不足。

【7】央:通“殃”,指损伤,受伤。

【译文】

岐伯说:阴气的作用是把精气蓄藏在体内,并且不断充养阳气;阳气的作用是卫护人体,并且使肌腠得到固密。如果阴虚不能平制阳气,那么脉流就会急迫,进而造成狂病。如果阳虚不能平制阴气,那么五脏之气就会交争不调,以致九窍丧失作用。因此圣人注重调适阴阳,以使筋脉舒和、骨髓坚固、气血畅通。如果都能这样,那么就可以使身体内外协调,邪气无法侵害,耳聪目明,元气运行正常。

风邪侵入人体,渐渐伤害元气,精血就会耗亡,这是由于风邪伤害了肝脏。这时,如果吃食过饱,筋脉就会由于肠胃横满而受到损伤,从而发生便下脓血的病症,进而引发痔疮;如果饮酒过度,就会造成气逆;如果用力过猛或勉强入房,肾气就会受到损伤,脊椎骨也会随之损坏。

大凡人体阴阳的关键问题,是阳气能够致密于外而阴气能够藏守于内。如果阴阳失去平衡而不协调,人体就会出现像四时只有春天而没有秋天、只有冬天而没有夏天一样的病变。因此协调阴阳,是圣人保养身体的方法。所以,要是阳气过盛而使得阴气不能藏守在内,阴气就会因亏耗而衰竭;只有阴阳平衡而周密,人的精神才能旺盛;如果阴阳之间彼此分隔,那人的精气也就随之衰竭了。

如果人体受到了风霜雨露的侵袭,就会发生或寒或热的病变。因此,如果在春天被风邪所伤,邪气留滞不去,往往就会患上洞泄病;如果在夏天被暑气所伤,到了秋天,往往就会患上痎疟病;如果在秋天被湿邪所伤,就会使肺气上逆而导致咳嗽,患上痿厥病;如果在冬天被寒气所伤,到了春天,就必会发生温热之病。风寒暑湿这些四时邪气,会交替着伤害五脏的。

人体阴精化生的来源,主要是饮食五味的营养;而贮藏精血的五脏,又往往被过食五味所伤。因此,过食酸味,肝气就会积聚太盛,脾气就会随之衰竭。过食咸味,大骨就会受到损伤,进而使肌肉萎缩,使心气抑郁。过食苦味,就会使心气喘闷,面色发黑,肾气不调。过食甜味,脾气就会湿滞,胃气就会随之虚弱而出现胀满。过食辛味,筋脉就会衰弱废弛,精神也会随之受到损伤。所以,要谨慎而合理调配饮食五味,从而使骨骼坚固、筋脉柔韧、气血通畅、腠理固密,这样,就会气精骨强了。总之,只要能够谨遵养生之道,按照养生方法去做,就能健康长寿,享受自然的寿命。 AQtaCwW+7+uQq/opcizD4Qv6trywyOf2kC8k8DiBTNT+PDpzuH/Znti+4QwCOll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