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题解】

四气,即春、夏、秋、冬四时气候。调,调摄之意。神,指精神意志。本篇论述了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时气候变化的特点及自然界相应的征象,从“天人合一”的角度,阐述了人与四时阴阳消长变化相适应的养生方法,并强调了顺应四时养生的重要性,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突出了预防为主的“治未病”思想。由于人体脏气活动与外在的四时气候变化协调才能健康,而神是人体内在脏气活动的主宰,因此将本篇的篇名命名为《四气调神大论》。

【原文】

春三月,此谓发陈 【1】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 【2】 ,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 【3】 ,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 【4】 ,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 【5】 ,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 【6】 ,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 【7】 ,水冰地坼 【8】 ,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 【9】 ,奉生者少。

【注释】

【1】发陈:为藏久外达之势,就是利用春阳发泄之机,退除冬蓄之故旧。发,放散,散开;陈,指陈久,与新生相对。

【2】被发缓形:披散头发,舒缓身体。被,同“披”。

【3】蕃秀:万物(主要指草木)繁茂,华美秀丽。蕃,茂盛,繁多。

【4】痎疟(jiē nüè):疟疾的通称。

【5】容平:盛满。形容秋天万物成熟、果实累累的景况。荣,草木的形态;平,成熟。

【6】飧泄:中医病名。指大便泄泻清稀,并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多因肝郁脾虚,清气不升所致。

【7】闭藏:生机潜伏,阳气内藏。

【8】地坼(chè):地裂。

【9】痿厥(wěi):四肢痿弱,软弱无力。

【译文】

春天的三个月,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天地生机一同勃发,万物因此欣欣向荣。适应这种环境,人应当晚睡早起,多到室外散步;散步时散开头发,伸展腰体,以使神志随着生发之气而舒畅。天地使万物和人焕发生机的时候千万不要去扼杀,赋予万物和人焕发生机的权利千万不要去剥夺,勉励万物和人焕发生机的行为千万不要去破坏。这是顺应春气、保养身体的法则。违逆这一法则就会损伤肝气,到了夏天还会因为身体虚寒而出现病变。这是由于春天生机不旺,使得供给身体在夏天茂长时所需的正气缺少的缘故。

夏天的三个月,是万物繁茂秀美的季节。天地之气完全交会,万物开始开花结果。适应这种环境,人应当晚睡早起,不要厌倦天长炎热,应使情绪平和而没有烦怒,使气色焕发而光彩熠熠,使腠理宣通而阳气疏散体外,就好像把愉悦的心情表现在外一样。这是顺应夏气、保养身体的法则。违逆了这法则就会损伤心气,到了秋天还会患上疟疾。这是由于夏天没能得到充分将养,使得供给秋天的收敛的能力差的缘故。到了冬天,还会导致其他严重的疾病。

秋天的三个月,是万物成熟的季节。天气清肃,大地明净。适应这种环境,人应当早睡早起,和鸡同时作息,保持神志安宁,用以缓冲秋天肃杀之气对人的影响;收敛此前宣散的神气,以使人体适应秋气并达到平衡;勿让情志向外泄驰,使得肺气清和均匀。这是顺应秋气、保养身体收敛机能的法则。违逆了这一法则,就会损伤肺气,到了冬天就会患上飧泄病。这是由于身体的收敛机能在秋天没能得到养护,使得供给冬天的闭藏能力弱的缘故。

冬天的三个月,是万物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河水结冰,大地冻裂,这时不能扰动阳气。适应这种环境,人应当早睡晚起,务必等到太阳出来以后再起床;使神志内藏,就像军队埋伏、鸟虫深藏、人有隐私、心有所获一样;避开寒凉,保持温暖,不要让皮肤出汗,而使阳气大量丧失。这是顺应冬气、保养身体闭藏机能的法则。违逆了这一法则,就会损伤肾气,到了春天就会患上四肢痿弱逆冷的病症。这是由于身体的闭藏机能在冬天没能得到养护,使得供给春天焕发生机的能量不足的缘故。

【原文】

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 【1】 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 【2】 ,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 【3】 ,云雾不精 【4】 ,则上应白露不下。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 【5】 ,不施则名 【6】 木多死。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稿 【7】 不荣。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 【8】 绝灭。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 【9】 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背之。

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是故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己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注释】

【1】天明:这里指天上阴霾笼罩,晦暗不清。明,通“蒙”。

【2】空窍:孔穴;窟窿。多指耳、目、鼻、口、肛门、尿道之类。

【3】冒明:不能萌发上升。冒,不,无。明,通“萌”

【4】精:通“晴”。

【5】施:生长,延续。

【6】名木:名贵的材木;名贵的树木。

【7】菀(yù)稿:枯槁,枯萎。菀,枯萎,枯病。稿,通“槁”。

【8】未央:不到一半。即“万物生命的半数”之意。央,中。

【9】真:当为“身”。

【译文】

天气能够总是清净光明,是由于上天潜藏的化生万物之道运行不息的缘故,因而万物生长生存而永不衰减。如果天上阴霾笼罩、晦暗不清,那么日月就没有了光辉。在这种情况下,邪气就会侵入人的孔窍而导致疾病。如果天上的阳气闭塞不能流通,地上的阴气停滞不能上升,云雾弥漫不散而无法使得天空放晴,那么天上下应地气的甘露就不会降下,天地阴阳之气就无法交流,因而万物的生机也就不能延续下去了。万物的生机不能延续,则名贵树木就会大量枯亡。恶劣气候不能停止,风雨无法按时到来,甘露不能降下,那么草木就会枯萎而不能繁盛。邪风时时侵袭,暴雨频频突降,天地四季之气不能相互保持协调平衡,与正常的自然规律相背离,那么万物在他们生长的中途便夭折了。只有懂得养生之道的圣人能够适应四季自然变化,所以他们的身体没有大病。如果万物都能像圣人一样不失保养之道,那么它们的生命之气是不会衰竭的。

如果违背了春天的时令规律,那么人体内的少阳之气就不会焕发生气,肝气就会因此内郁而引起病变;如果违背了夏天的时令规律,那么人体内的太阳之气就不能旺盛生长,心气就会因此内空而出现虚寒;如果违背了秋天的时令规律,那么人体内的太阴之气就不能发挥收敛的作用,肺气就会因此热焦而导致肺部胀满;如果违背了冬天的时令规律,那么人体内的少阴之气就不会发挥闭藏的作用,肾气就会因此失常而出现泄泻。

四季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发、滋长、收敛、闭藏的根本。所以懂得养生之道的圣人在春夏摄养阳气,秋冬保养阴精,就是为了顺应养生的根本规律,因而他们能同万物的生发、滋长、收敛、闭藏这些方面保持一致。假使违背了养生的根本规律,那么就会摧残人体的本元、损坏人的身体了。所以四季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的终始,死生的根本。违背它,就会产生灾祸;适应它,就不会患上重病。懂得了这些,才可以说是掌握了养生之道。不过这个养生之道,圣人能够奉行它,愚昧的人却会违背它。

顺应四季的阴阳变化规律人就能生存,违背它人就会死亡;顺应四季的阴阳变化规律人体功能就能正常,违背它人体功能就会紊乱。把顺应四季的阴阳变化规律颠倒过来变成违背它而产生的病变,称为“内格”。因此圣人不是在生病之后才去治疗,而是在还没有生病的时候就进行预防;不是在身体功能紊乱之后才去调理,而是在身体功能正常的时候就开始进行保养。假如疾病形成以后再去用药治疗,身体功能紊乱以后再去调理,就好像口渴之后才去挖井、战斗发生之后才去铸造兵器一样,那不是太晚了吗? lA2sK3rFEKXCUBMFC2IFMKbHYbOPfv/JffKguEyJ8PbteZdhcSgUkyc4yFk442I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