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题解】

上古,指人类生活的远古时代。真,即真气,李东垣说:“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天,天年、天寿、天数的简称。本篇认为远古时代的人,通过养生,以保养真气,就能达到预防疾病,延年益寿,尽终其天年之目的,因此将本篇的篇名命名为《上古天真论》。

【原文】

昔在黄帝 【1】 ,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 【2】 ,长而敦敏 【3】 ,成而登天。乃问于天师 【4】 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 【5】 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6】 ,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 【7】 ,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注释】

【1】黄帝:古帝名。传说是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少典之子,复姓公孙,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又居姬水,因改姓姬。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以土德王,土色黄,故曰黄帝。

【2】徇齐:疾速。引申指敏慧。徇,通“睿”,迅疾。齐,敏捷。裴駰集解:“徇,疾;齐,速也。言圣德幼而疾速也。”

【3】敦敏:笃实,勤勉。

【4】天师:指岐伯。黄帝之臣,主管医事,兼为黄帝的医学师傅。因功高爵重,通达天人玄机,被尊称为天师。

【5】春秋:这里指年龄。

【6】术数:古时多谓以种种方术,观察自然界可注意的现象,来推测人的气数和命运。此指时令的变化规律。

【7】虚邪贼风:泛指一切乘虚伤人致病的外来邪气。

【译文】

古代的轩辕黄帝,生来就异常聪灵,还在襁褓之中便能说话;幼年时期思维十分敏捷,理解事物相当迅速;长大以后为人笃实敦厚,做事勤勉英明。在功德成就之际,得到百姓推奉,登上了天子之位。在公务之余,便向天师岐伯询问道:我听说上古时期的人,年龄都能超过百岁,而且行动不显衰老;现在的人,年龄刚到半百,而行动却已都显出衰老的迹象了。这是由于时代不同了呢?还是由于人们违背了养生之道呢?

岐伯回答说:上古时期的人,他们大都懂得养生之道,能够遵守天地阴阳的自然规律,适应四季时令的天气变化,饮食有节制,起居有法度,不过度劳作,因此能够使身体与精神和谐统一,从而尽享自然的寿命,活到百岁才离开人世。现在的人却不是这样的,把浓酒当作浆汤来饮用,把放纵的行为当作生活的常态,醉酒之后还去妄行房事;在追求嗜欲中使他们的精气衰竭,在纵情声色中使他们的真元耗尽;不懂得保持体内精气的盈满,不能够节制体内精神的运用,一味地追求感官的快乐,违背了生命真正快乐的大道,作息毫无节制,因此活到半百就都出现了衰老的迹象了。

上古时期的圣人教导民众的时候,都曾经强调过,一切乘虚而入使人致病的外来邪气,都要注意适时避开;思想上要清净淡泊,无所欲求,真气深藏体内而和顺不乱,精神持守于内而不耗散,那么病邪从哪里侵害人的身体呢!正因为如此,他们神志悠闲,无欲无求,心性平和,无忧无虑;身体虽然劳苦,但感觉不到倦怠;人气和谐平顺,各个随心所欲,都能实现愿望。因而人们能够以他们的饮食为甜美,以他们的服饰为舒适,以他们的习俗为快乐,彼此之间并不羡慕地位的高低,所以那时候的民众都很淳朴。因此过度的嗜好和欲求不会干扰他们的视听,淫乱邪说也不能惑乱他们的心志。无论是愚笨还是聪明的人,也无论是贤能还是不肖的人,都不去追求酒色的享乐,因而合乎养生之道。他们都能活过百岁而动作毫无衰老迹象的原因,就是由于他们道德完备而无没有偏颇。

【原文】

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 【1】 尽邪?将天数 【2】 然也?

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 【3】 ,任脉 【4】 通,太冲脉 【5】 盛,月事 【6】 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 【7】 ,故真牙 【8】 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 【9】 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 【10】 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 【11】 ,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 【12】 ,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 【13】 。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 【14】 ,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注释】

【1】材力:决定于肾气的精力或肾精。

【2】天数:这里指身体生长变化规律中的定数。

【3】天癸至:天癸,指促进人体生长发育与维持生殖机能的一种物质。源于人与生俱来的肾精,受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而逐渐充盈。“天癸至”的标志,在男为精液泄出,在女为月经来潮。

【4】任脉:任脉是奇经八脉之一,与督、冲二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称为“一源三岐”。任脉行于胸腹正中,上抵颏部。任脉与六阴经有联系,称为“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作用。本经腧穴主治腹、胸、颈、头面的局部病症及相应的内脏器官疾病,少数腧穴有强壮作用,可治疗神志病。

【5】太冲脉:人体奇经八脉之一,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为十二经脉之海。与生殖机能关系密切,冲、任脉盛,月经才能正常排泄,故又称血海。

【6】月事:即月经。

【7】平均:指充满,充盛。

【8】真牙:即智齿。生长最迟的第三磨牙。

【9】阳明脉:指十二经脉中的手阳明、足阳明经脉。

【10】三阳脉:指十二经脉中的手足太阳、手足阳明、手足少阳这六条经脉。

【11】地道不通:指月经停闭,不再来潮。

【12】精气溢泻:指肾中精气盈满,生殖之精可以外泄。泻,通“泄”。溢泻,满而外泄。

【13】颁白:颁,通“斑”,即头发花白。

【14】解堕:脱落。指因功能衰退而懒散无力。

【译文】

黄帝问道:人年老以后而不能生育子女的原因,是由于肾精衰竭了呢?还是由于身体生理变化规律就是这样的呢?

岐伯回答说:女子长到七岁的时候,肾气开始充实,牙齿开始替换,头发开始旺长;到了十四岁的时候,天癸发育成熟,任脉贯通,冲脉旺盛,月经按时来潮,所以能够生育子女;到了二十一岁的时候,肾气充盈,所以智齿开始生长,身体发育也到了极点;到了二十八岁的时候,筋骨坚实,头发的生长速度达到极点,身体最为健壮;到了三十五岁的时候,阳明经脉开始衰微,面部开始焦枯,头发开始脱落;到了四十二岁的时候,三阳经脉从头部开始转衰,面部完全焦枯,头发开始变白;到了四十九岁的时候,任脉空虚,太冲脉衰微,天癸枯竭,月经停闭,所以身体完全衰老而不能生育子女了。

男子长到八岁的时候,肾气开始充实,头发开始旺长,牙齿开始替换;到了十六岁的时候,肾气已经盛满,天癸发育成熟,精气充盈而开始排精,体内阴阳之气充盈调和,因而具备了生育能力;到了二十四岁的时候,肾气充盈,筋骨强健有力,所以智齿开始生长,身体发育也到了极点;到了三十二岁的时候,筋骨最为强健,肌肉丰满而壮实;到了四十岁的时候,肾气开始衰微,头发开始脱落,牙齿开始干枯;到了四十八岁的时候,阳气从头部开始衰竭,面部开始焦枯,鬓发也变得斑白;到了五十六岁的时候,肝气开始衰微,筋脉迟滞。到了六十四岁的时候,天癸枯竭,精气减少,肾脏的功能开始转衰,所以这时男子的精神和身体状况全面地由盛转衰;牙齿和头发就全都脱落了。人的肾脏,是主管藏精的器官,它受纳并贮藏五脏六腑的精气,所以五脏旺盛,肾脏才有精气排泄。如果五脏的机能全都衰退,筋骨日趋无力,天癸就会枯竭;也因此就会鬓发斑白,身体沉重,走路不稳,不能再生育子女了。

【原文】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

岐伯曰:此其天寿 【1】 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 【2】 之精气皆竭矣。

帝曰:夫道者 【3】 年皆百数,能有子乎?

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 【4】 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 【5】 ,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中古之时,有至人 【6】 者,淳德全道 【7】 ,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其次有圣人 【8】 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 【9】 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 【10】 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注释】

【1】天寿:天赋的精力,先天的禀赋。

【2】天地:指男女。

【3】道者:得道的人。此指懂得养生之道的人,能够按照养生之道去做并有所成的人。

【4】真人:即修真得道的人。养生家谓懂得并按照养生之道去做而长生不老的人。

【5】寿敝天地:意为与天地同寿。敝,当为“敌”字,意为“比、等”同。

【6】至人:指修养高,次于真人的人,但也能够长生不死的人。

【7】淳德全道:指品德敦厚淳朴,道行高深完美。

【8】圣人:在养生的道行又仅次于“至人”而能活到百岁的人。

【9】恚嗔:怨怒,愤恨。

【10】逆从:偏义复词。偏“从”,指顺从,适应。

【译文】

黄帝问道:有些人已经年老却还能生育子女,是什么原因呢?

岐伯回答说:这是因为他们的先天禀赋超过了常人的限度,血气经脉还很畅通,并且肾气还能充盈。这些人虽然仍能生育子女,但在一般情况下,男子不超过六十四岁、女子不超过四十九岁,身体的精气就都会枯竭了。

黄帝问道:养生有成的人,都能活到百岁的时候,还能生育子女吗?

岐伯回答说:善于养生的人,能够推迟衰老而保全身体,所以即使年纪很大,仍然能够生育子女。

黄帝问道:我听说上古时期有一种被称作真人的人,他们能够同天地阴阳自然消长变化的规律同步,自由地呼吸天地之间的精气,超然独处来养护自身精神,肌肤始终保持如一而不衰老,因而能够与天地同寿,没有终结之时。这是由于他们的行为完全合乎养生之道,才使他们获得了永恒的生命。

中古时期,有一种被称作至人的人,他们的品德敦厚淳朴,道行高深完美,符合天地阴阳的消长,适应四时气候的变化。他们抛弃世俗的欲求,积聚并保全精神,身体悠游于天地之间,见闻远通于八荒之外。这些都是能够延长寿命并强健体魄的方法,他们的寿命也可以达到真人的境域。

其次有一种被称作圣人的人,他们能够安处天地之气当中,适应八风的变化规律,恰当调整自己的嗜好和欲求以适应世俗习惯,心中没有怨愤。行为并不脱离世俗,条件允许也穿华美的衣服,举止却不比照世人的习惯。在外不使身体被世事搞得劳苦不堪,在内不让无思想有过重的负担,只是以恬淡愉悦为本务,以自感适意为目的。他们身体毫不衰老,精神毫不涣散,因而他们年寿也可达到百岁。

再次有一种被称作贤人的人,他们取法天地阴阳的变化,效仿日月盈亏的规律,随同星辰运行顺序而转移,顺从阴阳盛衰消长而变化,区分四时的变换规律,遵从上古时期真人之法,以求合于养生之道。这样他们也能使自己寿命延长而享尽天年。 W7oM1gJA8YlwFz3P73CQn5+BShsQdW4KrDgdeb2BHQm9XDJ6bnc/skjLY6gK+Zg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