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李沆为相

原文

李沆 【1】 为相,王旦参知政事,以西北用兵,或至旰食 【2】 。旦叹曰:“我辈安能坐致太平,得优游无事耶?”沆曰:“少有忧勤 【3】 ,足为警戒。他日四方宁谧,朝廷未必无事。语曰:‘外宁必有内忧。’譬人有疾,常在目前,则知忧而治之,沆死,子必为相,遵与虏和亲,一朝疆场无事,恐人主渐生侈心耳!”旦未以为然。沆又日取四方水旱、盗贼及不孝恶逆之事奏闻,上为之变色,惨然不悦。旦以为“细事不足烦上听,且丞相每奏不美之事,拂上意。”沆曰:“人主少年,当使知四方艰难,常怀忧惧。不然,血气方刚,不留意声色狗马,则土木、甲兵、祷祠之事作矣,吾老不及见,此参政他日之忧也!”沆没后,真宗以契丹既和,西夏纳款,遂封岱 【4】 、祠汾,大营宫殿,搜讲坠典,靡有暇日。旦亲见王钦若、丁谓等所为,欲谏,则业已同之,欲去,则上遇之厚,乃知沆先识之远,叹曰:“李文靖真圣人也!”

译文

宋朝年间,李沆担任宰相,王旦任参知政事。这时因西北边疆战事不断,有时到很晚才吃饭。王旦感叹地对李沆说:“我们什么时候能使天下太平,悠闲无事地活着呢?”李沆说:“多少有些忧虑、劳苦,可使人引为警戒。如果哪天四方太平,朝廷也未必安然无事,有句话说‘外宁必有内忧’。就好像人有了病,常常能看得见,就知道担心从而给予治疗。我死了以后,你必担任宰相,朝廷很快会与戎狄和亲。一旦边疆无事,君主恐怕就会有奢侈之心。”王旦对此话不以为然。后来,李沆又把四方灾民水旱、盗贼和一些世俗不孝恶逆之事上奏皇上,皇上因为此事大变脸色,非常不高兴。王旦认为不必以这些零碎小事烦扰皇上,而且丞相每次上奏的事,都有违皇上心意。李沆说:“如今皇上年轻,应当让他知道天下的艰难,常心怀忧虑、恐惧。如果不这样的话,皇上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即使不留意声色狗马,那么,大兴土木、兴兵打仗、立庙祈祷等事也就会出现了。我年纪大了,来不及看见这些,这可是你以后所忧虑的事啊。”李沆去世后,宋真宗因契丹讲和、西夏纳贡称臣,便封禅泰山,往汾水祈祷,大肆营建宫殿,搜讨前代已废止的典籍,没有空闲的日子。王旦亲眼见王钦若、丁谓等人的所作所为,想去劝谏他们,想不到自己也和他们与之同流。他想离开皇上,可皇上对他又很宽厚,他这才知道李沆很有先见之明,深有感触地说:“李沆先生真是圣人啊。”

注释

【1】李沆:字太初,宋朝洺州肥乡人。真宗时官拜参知政事,死后谥号文靖。

【2】旰(gàn)食:晩食。指事务繁忙不能按时吃饭。旰,晚,天色晚。

【3】忧勤:此指令人忧愁而劳苦的事。

【4】封岱:景德四年,真宗用王钦若言,造作天书,准备封禅。次年以“天书”下降,改元大中祥符,真宗封禅泰山,耗资八百余万贯。岱,泰山又称岱岳。

梦龙评

《左传》:晋、楚遇于鄢陵,范文子不欲战,曰:“唯圣人能内外无患。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盍释楚以为外惧乎?”厉公不听,战楚胜之。归益骄,任嬖臣胥童,诛戮三谷,遂见弑于匠丽。文靖语本此。

解评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们往往只是看到了眼前的美好,却不顾以后的结果会怎样。原因在于人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人的生活好了,太平无事了,就会生出许多乱七八糟的想法,做一些求近利、图一时之快的事情,忽视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最终会面对因无远虑、无远见而带来的后“果”。 mjStkDwS2WBXxl7cMviH2VaAY26m1HGbAWWFDbG16jq7+lzWCBD5W6kyf+sd84K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