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小册子,《把信送给加西亚》,是我在晚饭后花一个小时写成的。那天是1899年2月22日,华盛顿的诞辰:我们只是用这篇文章来应付3月份《菲利士人》杂志的出版。
那天我正绞尽脑汁构思一篇文章,希望教育那些异常拖沓的市民从浑浑噩噩的状态中醒过来,变得雷厉风行,这篇文章从我心里油然而生。
然而,直接的建议却是来自我和家人喝茶时的一个小小辩论,当时我的儿子伯特认为,罗文才是古巴战争真正的英雄,因为罗文孤身一人去完成了这件事情—把信送给加西亚。
儿子的话像一道闪电在我的脑海划过!没错,孩子是对的,英雄是把信送给加西亚的那个人。我从餐桌旁起身,写下了《把信送给加西亚》。我根本没有把它放在心上,在杂志上发表时,甚至没有标题。这一期杂志销售一空,很快就有要求增订3月份《菲利士人》的订单,12份,50份,100份……当美国新闻公司要求订1000份的时候,我问了我的一位助理,到底是哪一篇文章引起了这么大的轰动。他说:“是加西亚那篇。”
第二天,我们收到一封来自纽约中央铁路局乔治·丹尼尔斯发来的电报:“关于罗文的文章,用小册子的形式印刷10万份—在封底印上帝国快递的广告—请发来报价,并通知我们多久以后能装船。”
我回复了报价,告之我们需要两年的时间才能印完这些小册子。我们的印刷设备是小型的,10万册这个数量对我们来说难以胜任。
最后,我只好授权丹尼尔斯先生,让他按照自己的方式重印这篇文章。他把这篇文章以小册子的形式发行了50万份。这50万册子有两到三成是丹尼尔斯先生发送出去的,另外有200多种杂志和报纸转载了这篇文章。它现在已经被译成各种各样的文字流传于世。
就在丹尼尔斯先生印发《把信送给加西亚》时,希拉柯夫王子—这位当时的俄国铁路局总长正好也在美国。他是纽约中央铁路局邀请来的客人,在丹尼尔斯先生的陪同下游览美国。这位王子看到这本小册子,对它很感兴趣,可能更多的是因为丹尼尔斯先生正在大量发行,而非其它原因。王子回到俄国后,他安排人把这本小册子译成了俄语,俄国当时在铁路上的工作人员人手一册。
其他国家纷纷引进,从俄国传到德国、法国、西班牙、土耳其、印度和中国。日俄战争期间,每一个奔赴前线的俄国士兵都会领到一本《把信送给加西亚》。日本人在俄国战俘的身上搜到这本书,并认为这一定是好东西,因此把它译成了日文。天皇下令,给每一个日本政府的雇员、士兵和平民分发一册《把信送给加西亚》。
迄今为止,《把信送给加西亚》已经印刷了四千多万册 。据说这是有史以来,一个作者的文学作品在其有生之年所能达到的最大发行量—皆因众多巧合促成。
阿尔伯特·哈伯德
1913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