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益损、去就、倍反,皆以阴阳御其事 [1] 。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隐而入。阳还终阴 [2] ,阴极反阳。以阳动者,德相生也;以阴静者,形相成也 [3] 。以阳求阴,苞以德也;以阴结阳,施以力也 [4] ;阴阳相求,由捭阖也。此天地阴阳之道,而说人之法也,为万事之先,是谓圆方之门户 [5]

【1】御:治理,处理,掌控。

【2】还:还返,再生。

【3】德:内在本质,自身规律。形:外在形态。

【4】苞:包容,规范。结:连接,引申为辅助。施以力:施以外力,由外影响内。

【5】先:先导,这里指既定法则。圆方:即天地,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故以“圆方”代指天地。

【译文】

所有的裨益或损害、离去与接近、背叛和复归,都是阴阳之道的行为表现,可用阴阳之道加以掌控和驾驭。阳以动为特征,故主要表现为进取;阴以静止为特征,故主要表现为闭藏。阳动必然显现出来,阴止必然潜藏进去。阳发展到极致就成为阴,阴超过了极限就变为阳。用阳去拨动事物,是为了让它按照自身规律发展;用阴去安定事物,是为了让它巩固自己的形态。用阳去统括阴,就要用内部规律去规范外在形态;用阴去辅佐阳,就要用外在形态去影响内在本质。阴阳相辅相成,互为其用,集中体现在捭阖之术上。这就是世间万物阴阳变化的基本规律,也是游说人主所应遵循的根本原则,是万事万物生成变化的既定法则,也即所谓的天地万物运行的关键。 zaOwqoYYpF2QPlzUmLDVpvgwNJp5VOpqVcLWpD0DuVFPk/0lsMWRXue6RQS34QL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