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5.2
复对数概念

现在,如图5.1(b)所示的两个复数的乘法的“相似三角形法则”可重新表述为如下事实:两个复数的相乘,相当于它们的幅角相加,模相乘。 *〔5.4〕 注意,这里就幅角运算规则来说,我们实际上已将 乘法转换为加法 ,其原理是应用了 对数 运算法则(两数之积的对数等于该两数的对数之和:log ab =log a +log b ),这也是计算尺(图5.6)的工作原理,在早年的计算实践中它具有根本的重要性。 [2] 现在我们都改用电子计算器来做乘法运算了,尽管这比计算尺或对数表快了很多,也要精确得多,但如果我们没能直接体验过对数运算的美和深刻的重要性,我们就会在理解上失去一些非常有价值的东西。我们将看到,对数在复数间的关系上具有基础性地位。在非常明确的意义上,复数的幅角实际上就是一个对数。我们试着来了解这是怎么回事儿。

图5.6 计算尺按对数定标关系来显示数,从而使乘法运算变成为尺上距离的加和运算,其依据的公式为log b p × q )=log b p +log b q 。(图中显示的是乘以2的例子。)

从§4.2的命题可知,取复数根实质上就是个如何理解复对数的问题。我们将发现,复对数与三角学之间存在着值得注意的关系。这些我们在此也一并考虑进来。

先回顾一下通常的对数。对数是“数的自乘”或指数运算的一种逆运算。“自乘”是一种将加法转换成乘法的运算,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任取一个(非零)数 b 。于是有公式(将加法转换成乘法)

b m + n = b m × b n

如果 m n 都是正整数,这是很显然的,因为等号两边都表示有 m + n b 相乘。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出一般化的法则,使其不仅适用于 m n 不是正整数的情形,而且可用于任意复数。为此,我们需要找出“使 b 自乘 z 次”的正确定义,这里 z 是复数。我们还需要使上述公式,即 b w + z = b w × b z ,对复指数 w z 成立。

实际上,一定意义上说,这个过程见证了§4.1所述的由毕达哥拉斯始,经由欧多克索斯、婆罗摩笈多,直到卡尔达诺和邦贝利(及此后)各个时期数的概念是如何一步步地从正整数发展到复数的历史。起先,人们将“ b z ”的概念(这里 z 是正整数)理解为 z b 的简单乘积 b × b ×…× b ,特别是 b 1 = b 。随后(在婆罗摩笈多的引领下),我们懂得了 z 可以为0,认识到只需令 b 0 =1就可以保持 b w + z = b w × b z 成立。再后来又将 z 扩展到负数,并基于同样的理由认识到,对于 z =-1的情形,必须将 b -1 定义为 b 的倒数(即1/ b ),这样 b n n 是自然数)就可理解为 b -1 n 次幂。这以后,我们再次将 z 一般化,容许 z 是一个分数,依然由 z =1/ n 开始,这里 n 是个正整数。重复应用 b w + z = b w × b z 我们即可得出结论( b z n = b zn ;由此,令 z =1/ n ,我们即导出 b 1/ n b n 次根的事实。

我们可以在实数域里这么做,只要数 b 始终是正的即可。然后,我们可以将 b 1/ n 看成是 b 的唯一的正 n 次根(这里 n 是正整数),接着我们对任意有理数 z = m / n ,将 b z 定义为 b n 次根的 m 次幂;再(利用取极限过程)将 z 扩展到实数。但是,如果容许 b 是负数,那么我们需要在 z =1/2处停一下,因为这时 需要引入i,由此我们转向了复数。进入复数世界后,让我们喘口气,振作精神,接着走下去。

我们得这样来定义 b p :对所有复数 p q b b ≠0),

b p + q = b p × b q

由此,我们希望将以 b 为底的对数(记为“log b ”)定义为函数 f z )= b z 的逆运算,即

z =log b w ,如果 w = b z

然后我们期望

log b p × q )=log b p +log b q

因此,这种对数概念确实将乘法转换成了加法。 4r9b/hD/cZq6nNmHAWQbJDn2fbSToZD/dznOMBl/zcqKmeEp6qi8qZBf7aCG/i1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