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择一事,终一生

大历史,小工匠。择一事,终一生。

五年前,我们开始有一个心愿,希望这些一直深藏在故宫幽深角落、不为人知的修复师,有机会被大众知晓。他们是传统中国四大阶层“士农工商”中唯一传承有序的“工”的阶层,他们也有着中国人朴素的称呼——“匠人”。于是从那时开始,我的合作伙伴,也是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制片人雷建军老师,带领他的学生们多次深入故宫调研,陆续五年有余,编写了近十万字的田野调查报告。

一切都是机缘,似乎这件事情总是会兜兜转转让我与它同行。一边准备、一边等待,甚至眼看一些师傅退休又返聘,我们的镜头也迟迟未能靠近他们。以致在故宫博物院90周年院庆前夕,徐欢老师告诉我们可以拍了,我都有些觉得突然。作为献礼,我们的申请得到批准,镜头终于架在了师傅们的工作台前。

拍摄和后期制作历时一年。在今年年初,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于央视九套首播,随后爆红网络,获得近亿次的点击量,豆瓣评分更是高达9.4。数万条鼓励和赞许的评论让我们又惊又喜,自然也有一点点惶恐。

究竟是什么打动了人们?让大家为一部纪录片“燃”了起来。

答案也许就是木心先生的那首诗:《从前慢》。从前的日子过得慢,一辈子只够爱一个人,一生只能做一件事。正是我们被惯性和无明推得快速甚至踉跄的脚步突然让我们意识到,认真地慢下来是如此可贵。或许我们也都曾想成为那种“择一事、终一生”的人,但走着走着,现实却总想把我们变成自己曾经讨厌的样子。

对于故宫这个题材来讲,它是值得被呈现在大银幕上的。人们应该在巨大的电影银幕上安安静静地观看一部纪录片,而不是急匆匆地去看一部说着“慢”的电影。这一美好愿景的实现有赖于一群被片子打动的朋友:

在家里煮面时偶然看到电视上播放《我在故宫修文物》,立马被题材所吸引的姚谦老师,虽然那碗面糊了,但他最终成为了我们电影的音乐制作人;

当看到老师傅王有亮感叹岁月的飞逝、王津看着他修复过的钟表就像看自己孩子般喜悦的场景,廖庆松老师被深深打动,一拍即合成为了这部电影的剪辑指导;

还有剪辑师冯章顺、主题曲演唱者陈粒、钢琴伴奏黄裕翔、音乐创作刘胡轶……

在那些冷冰冰的古董、几百上千岁的文物背后,其实有着非常生动的故事——像去邻居家串门一样,随口来一句“我去寿康宫打个水”;在院子里懒洋洋地逗逗“御猫”的后代;又或者在午休的时候骑电动车穿过层层宫门去外面抽根烟……正是这些逗趣的日常生活,才让这群身怀绝技的人鲜活起来。

但是在拍摄过程中,还有很多非常精彩的故事没有被记录到镜头里。错过了,你会觉得很遗憾,但这对于纪录片本身,是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

又是那样的刚好发生,在大电影的制作过程中,这本书的编辑杨晓燕老师找到我们,希望能用文字来呈现更多关于纪录片本身和那些拍摄的背后故事,于是她又促成了这本书绿妖的文字和严明的图片。

快和慢、张和弛本来是相对的,愿这本书能够建构一种“快、慢”的和谐,“张、弛”的有道。没有人告诉过我们,生活到底应该过成什么样。但希望每一个打开这本书的人,都能在这里寻找到心底的一点点平静。在被庸碌现实俘虏之前,在被琐碎生活招安之后,还有能力为那个用烂的词——“情怀”而稍稍动容。

一辈子很短,也许只够做一件事。

再次感恩所有爱这部电影的朋友们!

萧寒
2016年11月7日于杭州 P8GyD8GlY0iFg1ns06tQ7I6+oi7ytTBJu+PIlnI0c4F3IiZAguRBhBEmZq6KTJn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