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原版编者序
库伯联盟学院的神话专家

1972年,坎贝尔在依据自己过去20年来的演讲内容编撰《指引生命的神话》( Myths to Live by )这本书时,体验到了下面这个“大彻悟”:

我是这么审视我自己的:在过去那段时间内我已经有所成长,我的想法也有所改变,我又往前迈进了。但在整理这些演讲内容的时候,我才发现它们根本讲的是同样的东西——在长达数十年的光阴里,内容从未改变。我确实在那之中找到了让我感动的某个事物。但直到我辨识出了贯穿整本书的那些连续性之后,我才真正了然于心地明白,感动自己的是些什么。24年是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这期间发生过许多事情。而能够让我一直念念不忘、喋喋不休的,却是同样的东西。

在整理1962年至1983年间近20篇坎贝尔的演讲、访谈和研讨会发言,以编辑成这本书的时候,我对坎贝尔上面这段陈述,更加感同身受。

在这些选中的演讲中,处处可见坎贝尔对于“神话的功能”这个概念的探索痕迹。神话是个人了解自我心灵成长并促进个人心灵成长的工具,也就是坎贝尔所说的神话的第四个功能,或说是心理功能。而我最初的编书构想,就是想在本书中呈现坎贝尔在这个主题上的历史性回顾。

然而我后来发现,坎贝尔在库伯联盟学院(Cooper Union) 系列演讲的收尾阶段,以及《神的面具》( Masks of God )这个大型系列中所谆谆训诲的突破性思维,其实和他直到晚年都持续探索着的主题是相当一致的。尽管“爆发”这些突破性思维的,只是些紧凑却“非正式”的“机缘”,如,坎贝尔每年为庆生而亲自到旧金山伊莎兰研究所(Esalen Institute) 所主持的例行工作坊。他的某些思想会持续发展、修正——譬如说,拿LSD 这种迷幻药来开启深埋于集体无意识中的神话意象,究竟是可兑现的承诺?还是在玩火?但是他的整体思想主轴则维持一致,始终如一。他认为神话提供了个人成长和转化的架构,我们若能了解神话和象征影响一个人心智的方式,我们就可以过着一种和自己的本性“调和共生”的生活——也就是找出了那条通往自己内心“直觉”的道路。

坎贝尔对于自己思维的“慢速”阐述方式,使得这本书的编辑工作相较于之前编撰的《坎贝尔作品集》( The Collected Works of Joseph Campbell )书系显得轻松、简单多了,但其中也有困难无比的挑战。《亚洲记行》( Sake&Satori:Asian Journals-Japan )出自单一主题的系列演讲,我的编辑重点就单纯地在于确保最会说故事的坎贝尔在书中能够“精彩重现”。《光之神话》( Myths of Light:Eastern Metaphors of the Eternal )则集结自多场演讲以及一些未出版的作品,内容涵盖坎贝尔长达30年来针对印度宗教以及东亚宗教的思考、阐释。内容看似浩瀚庞杂,但一旦我将各个主题分门别类,理出对于“探索至高无上的神性”这个初衷具有可行性的具体探索路径框架时,书中的每一部分也就自然成型了,一场场演讲迅速在各个部分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简单明了。

本书的第一部分“人与神话”,重在探讨神话作为个人(而非社会)成长工具的发展历史。这一部分来自一组主题类似、场次各异的不同演讲,我的主要任务就在于让这些演讲内容在呈现出来时,已先行去除掉所有不应出现的多余内容,好让读者不至于重复阅读基本内容,如神话的四大功能,等等。

第二部分“现存的神话”则关注神话的基本心理功能,摘录的是一系列单一主题的演讲,“活出你的个人神话”,但这些演讲的时间跨度长达近十年之久,也是坎贝尔自己从未完全感到自在的主题。其中有些只是一小时长的匆促演讲,有些则是长达一星期的研讨会形式的演讲。每场演讲的主题都共享类似的方式,却又通过不同的规则来呈现,所强调的重点也不同,因为坎贝尔会依据听众之别、当时所发生的时事以及他自己对这个主题所发展出来的新想法,而在演讲中额外衍生出新内容来。这也让“针对坎贝尔的观念拼凑出深入浅出内容”的编辑工作,出现非比寻常的挑战性。

第三部分题为“英雄的旅程”,主要探讨坎贝尔通过《千面英雄》( 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 )这本经典著作所确立的基本前提——英雄的旅程可作为检视个人生活的一项工具。这部分在编辑过程中意外地出现了另一项挑战,原因就在于这部分的主要素材来自于1983年一场长达一个月之久的研讨会其中三天的研讨内容。由于该场研讨会从头到尾都在极度自由的讨论形式中进行,涵盖的范围也极其广泛,所以研讨会最后所呈现的样貌,自然也极度发散。因此,编辑只能硬设一个论述主题,或是将整理工作简化到只看语句通顺的程度,否则,理出一条叙述思路是不可能的!而这还只是最低限度的挑战。在我的编辑生涯中,这算得上是最困难、最让我没有成就感的经验了。

阅读和编辑坎贝尔作品的乐趣之一就是,坎贝尔的心智就像一张因陀罗(Indra) 的宝石之网,能够将思想中的闪亮宝石,一个个编织在一起,他总能找到联结这些思想的线索。正如我在《光之神话》的引言中所说的,读者可将书中的非凡概念性惊喜归功于坎贝尔,但是任何逻辑上的疏忽就是我的责任了。

我必须一提的是,除了我之外,尚需许多其他人的力量加入,这本书才能够诞生。我要感谢约瑟夫·坎贝尔基金会(JCF,以下简称坎贝尔基金会)总裁罗伯特·沃尔特(Robert Walter)的无私付出。沃尔特不只让坎贝尔遗留的珍宝在他死后17年仍然能够继续传承下去,他也要管理坎贝尔基金会这个小而美且不断成长的非营利机构,好持续推广坎贝尔的作品。他更协助我将堆积如山的手稿和影音内容分类整理好,并依据他多年来身为坎贝尔的友人、特约编辑的身份以及对坎贝尔的了解,为本书理出最恰当、最适合出版的内容。

我更要感谢新世界图书馆(New World Library)的贾森·加德纳(Jason Gardner)的持续付出,他也是出版这一系列坎贝尔遗作的最佳搭档。还有麦克·阿什比(Mike Ashby),他帮助处理了书中艰涩的梵语、日文以及天书般的《芬尼根的守灵夜》( Finnegans Wake ),这些对他来说简直易如反掌。

我也要感谢西拉·米尔曼(Sierra Millman)和肖娜·谢默斯(Shauna Shames)这两位前途无量、才华横溢的年轻人的贡献,她们为本书多个章节写了草稿。西拉更额外完成了本书第一部分的初次文稿的编辑工作。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太太毛拉·沃恩(Maura Vaughn),她不但和我携手共走我们的人生之路,也让这条道路更值得我们这么努力走一遭。

戴维·库德勒(David Kudler)
2004年7月16日 butSRnYvWkOAXMvNXg+JS6HOmvmM9kykVQ5a9upPzv0m+lrQwXSIoU91ViSun/o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