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我的一生就是一段潜意识自我发挥的过程。潜意识中的一切竭力表现出种种外在表征,而人格也强烈要求从潜意识状态中成长起来,并形成一个整体。我无法用科学的语言来追溯自己的这一成长过程,因为我无法把自己作为一个科学问题来加以研究。

对于我们内在的想象力,我们从永恒方面看来又是什么样子,只能通过神话的方式来加以表达。神话是富于个人性的,并且比科学还能精确地表现生活。科学以一般概念来描述大多数人的情况,因而无法给个体的多样性做出公正的决断。

这样,在我八十三岁高龄之时,我便承担起了讲述我个人神话的责任了。不过,我只能做一些客观描述,只能“讲讲故事”。这些故事肯定是真实的。问题是我所讲的这些是童话还是神话?

自传的写作实在难得很,原因是我们并没有标准、没有基础,可以据之做出判断。确实没有什么可供进行比较的适当基础。我知道,在许多事情上我是与其他人有所不同的,但是我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何等样人。人是无法拿自身来与任何其他生物相较的;他并不是猴子,不是牛,不是树木。我是一个人。但是人又是怎么回事呢?像每一种有生命的存在那样,我也是全能神灵庇护下的一个,但是我不能把自己与任何动物、植物或是石头进行对比。这点只有神灵才能做到。那么,人对自己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一个人的心理过程是不可控的,或最多有一部分是可控的。因此,对自己或他人的生命,我们无法做出完整的判断。否则我们就会无所不知了——但这最多不过是一种自以为是的借口而已。我们是绝不会知道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的。一个人的生命故事始于何处,时始于某个我们恰巧记得的某一点吗?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我们并不知道生命的结果是什么。因此,这个故事既没有开头的,其结局也只能含含糊糊地加以暗示而已。

人生是一种令人怀疑的实验。它只有在数字上才是一种极大的现象,从个人来说,生命是如此地稍纵即逝,如此地不充裕,因此,它竟然能够存在和发展,这实在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这一事实在很早以前,即在我作为医科大学的学生时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竟然没有夭折,这在我看来实在是一个奇迹。

我向来觉得,生命就像以根茎来维持住生命的植物。它真正的生命是看不见的,是深藏于根茎处的。露出地面的那部分生命只能延续一个夏季。然后,它便凋谢了——真是一个短命鬼。当我们想到生命和文明那永无休止的生长和衰败时,我们实在无法不心生人生短暂之感。如果有人想让生命永远延续,这无疑毫无意义;然而,我从来都知道一种生命会不断地改变形式以延续其生命。我们所见的是花,它会凋谢;但根茎,却仍然存在。

在我一生之中,惟一值得讲述的是如何在这改变永恒存在的世界中去认识这个永恒的世界。这就是我在书中主要谈内心体验的原因,这其中便包括了我的梦及幻觉。这些东西构成了我科学研究的主要材料。它们是火红的岩浆,要加工的石头便在其中被赋予了形状。

除了内心体验,所有其他的回忆如旅行、遇见过的人及我的环境便显得相对失色。许多人参加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故事并书写过它;读者诸君如想知道这方面的事情,可以读读这些人的著述或请他们讲述一下。我这一生的很多记忆大都模糊了或且干脆就踪影全无了。但是我所遇到的“另一种”现实,即我与潜意识的较量,却无法消除地刻在了我的记忆里。在这个王国里,总是存在着丰富的宝藏,与之一比,其他的一切便失去其重要性了。

与此相似,其他人只有在其名字从一开始便写进我的卷轴的,才会不陌生地留在了我的记忆里,因此,遇见他们的同时便也就等于一种回忆。

也有一些我在青年期或成年期所遇到的外在性事件给我的内心体验打上了印记。我很早就已有这样的顿悟:对于生活的各种问题及复杂性,要是从内心里得不到答案,那么它们最终只具有很小的意义。外在性的事根本无法代替内心体验。因此,我的一生在外在性事件方面是无独有偶地贫乏的。对于它们我没有多少话可以说,因为它们会使我觉得空洞和不具体。我只能据内心发生的事来理解自己。正是这些事件,才形成了我独一无二的一生,而我这本自传所写的,也正是它们。 4ZIAliy74jatQ2NChJqhZ7f0Vx2MULvLWo9RilqFBu9EX2gdrb314T8ya/FnI84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