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 开篇

当我们为生计、生存而奔波劳累,

为近在咫尺而不可即的欲望绞尽脑汁,

为触不到的理想而让内心饱受焦灼时,

总有人背着自己的行囊出发,

走向自己的爱与路。

我,忽然想真正去一次那里——香格里拉!

已经忘了第一次看到关于“香格里拉”这个地名的书叫什么名字,只是觉得很奇怪,能有这样一个地方,值得那么吹捧,不仅仅是因为一个西方人写了一本书吧?

第一次到“香格里拉”这个地方的时间也早已抛在脑后。当时没有任何感觉,一条泥泞狭窄的主街道,两边七零八落的几栋砖房,应该是20世纪90年代初的事了——那个时候那里还叫中甸县。我是去出差的,天下着毛毛细雨,我冷得只能吃虫草(那时候便宜)御寒……

也许是摩羯座的古板,我总是比别人慢半拍。很多东西,人家都不玩了,我才如获至宝般趋之若鹜:想当年许巍青春狂野红遍大江南北的时候,我半眼也不瞧这个小眼睛、留着长头发的“愤青”,等到人家从摇滚变成慢歌了,我忽然喜欢上了这个四十岁的平和男人,以至于神叨叨地四处求爷爷告奶奶地买他演唱会的票……

当青春激昂、应该上蹿下跳指点江山的时候,我却安静地在图书馆读了那么多书(以至于厚厚的借书卡断了三张,补卡的老师以为我经常用借书卡撬门);等到大家纷纷挤到校园“读”博士、拿“EMBA”“DMPA”(简称ED)装学者、装深沉的时候,我却开始不识时务地抛出些“信仰”“理想”等,既不能当饭吃、也不能骗小妹妹的古老传说,“愤青”一把(巴特妈妈友情提醒应该叫“愤中”,还好,不是“粪中”)。

冷冷同学推荐了半天“魔兽”“农场”什么的,我“冷”眼相对。呵呵,不是不给面子哈,是咱的确还在慢着那半拍——不信,打个赌,什么时候你们都玩腻了,回头看看,呵呵,没准这个家伙正在“锄禾日当午”、牵着“魔兽”偷菜呢……

哈哈,收住收住,回来回来……

回到正题。

当“香格里拉”都在各种驴友的游记帖子里贴烦了,当“香格里拉”在各种摄影比赛中成为了骨灰级“垃圾”作品,甚至《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编辑都实在懒得粘贴类似于“太阳最早照耀的地方,是东方的建塘,人间最殊胜的地方,是奶子河畔的香格里拉”的陈词滥调的时候——

我,忽然想真正去一次那里:

香格里拉!

一如既往,到了哥们儿的地盘,自有哥们儿精心的安排,省了很多麻烦和消耗。尽管如此,此次出行,我仍一反常态地做了很多准备,看看我的装备吧。

问成亮兄弟借了那个大名鼎鼎佳能1Ds MARK Ⅲ。镜头也是全副武装,广角EF16-35mm f/2.8L USM;标准头EF 24-70mm f/2.8L USM;长焦EF 70-200mm f/2.8L USM;超广角14mm。

千万不要小看任何一件户外功能用品,显示温度的表可以提醒你屋子里的温度,以防冻坏你。

(数字前的那个点代表负值,这是我们临睡前的室温)

机器镜头的收集自是不易,更难得的是我头一次准备了这样的零碎:偏振镜、中灰滤镜、渐变灰镜、渐变红镜、ND8,当然少不了快门线。以上设备使用情况,会随着旅途依次汇报。

临出发的前一天又去五棵松照相器材城转了一圈,买了两张32GB的储存卡,加上自己的EPSON P500移动储存器,应该够用了。

衣服方面,我很明智地带了冲锋衣+防风抓绒,还有羽绒服——后来才知道这个决定多明智!

有人说得好,写文章一定要“凤头豹尾”,所以,我很认真地写了这个游记的开篇。

撩哧你们一下(注:撩哧,东北话,有挑逗、勾引、引人深思、拨弄心弦、挠痒痒肉等意思)。

最后,显摆一下,我们这个突击队的土豪装备和我们的战斗精神吧。 5GJdcEaUf0l67NBLBrQpCJyBZTwK+NIsk9YXpQnODia1MwHEraTSLiRZQlv4dwL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