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七节

冯云山被抓

洪秀全来了还没有几个月,又发生了一件影响未来太平天国领导层格局的事情:冯云山被抓了。

事情很容易理解:拜上帝会搞得轰轰烈烈的,还排了座次,跟当年的水泊梁山差不多,这是要造反的节奏啊。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就有人站出来告官了。

站出来的人叫王作新,又是个秀才。

为什么要说又呢?

教科书上把阻碍农民斗争的人一律归类为土豪劣绅,如果按照这个标准,王作新肯定是土豪劣绅没跑了。

但是本大叔觉得,能够在当时拜上帝会力量那么大的风口,敢站出来公然反对,并报告官府,王作新是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没有辱没“读书人”三个字,拔高一点说,他算是个有气节的读书人。

自己在搞“反革命”事业,有人告官,一般人的想法那肯定是跑啊。

冯云山并没有跑,他自己大摇大摆去县衙“应诉”去了。

为什么是应诉不是跑呢?

因为当时拜上帝会对外宣称的就是搞信仰自由,并没有说要造反。

这有个背景要介绍一下:

鸦片战争之后,外国传道士是可以进入中国的,有自由传道的权利,虽然清政府重重阻拦设置各种障碍,但是从法理上来说传道并不违法。

县太爷也把拜上帝会的宣传册子都搜上去看了,也没有发现所谓的“违悖字句”,可见冯云山的保密工作做的是相当好。

应诉的冯云山来了,放在今天,那是被告人主动来法院了,要找原告对质。

于是县太爷传原告王作新上来对质,这个时候原告却怂了!

王作新一直不敢露面:个中原因没有人知道,但是我相信他这段时间过得一定不好,不是担心被打闷棍,就是担心自己家里的房子晚上起火。

他不敢来对质肯定有原因。

原告不来,被告也不能走啊,于是冯云山就在县衙给看押起来了。

领袖被关了,小弟自然要出力。

这个时候作为拜上帝会主要组织者的萧朝贵也在不断运作:让会众踊跃捐钱,要去捞冯云山。

很明显,钱的作用很快就显现了,有钱能让鬼推磨,有钱能救冯云山。

1848年的5月30号,在钱的运作下,冯云山的案子总算是断下来了:造反的证据不足,但是县太爷也说了:冯云山你作为个广东人,一直在广西搞七捻三,也不成体统,就判了个“无业游荡,押解回籍”。

于是找了2个牢头,押着冯云山就往广东走,这在现代叫递解出境。

在押解回籍的路上,冯云山充分发挥了自己作为一个宗教领袖的感召力,还没走到广东,两个牢头就被冯云山忽悠成了拜上帝会信徒:一行三人也不往前走了,直接折返,重新回到紫荆山区。

从1848年1月26日被关,到5月30号案子结束,这期间一共4个多月,冯云山在里面关着,外面却发生了影响太平天国未来领导层格局的大事。

最早的一件大事:洪教主又溜号了。

企业实际领导人冯云山被抓进去了,教主洪秀全应该出山帮着管理教务,结果洪先生倒好,一看事情来了,马上就溜了。

跑得比兔子还快。

还能说啥?

冯云山知道这件事情之后肯定是崩溃的:我TM前世造了什么孽,竟然遇到了你这个极品。

当然洪秀全自然不能说自己害怕溜号了,他给大家的解释是:兄弟们不要着急啊,我在广东很NB,认识两广总督(省长),本教主去广东找关系救冯兄弟去了。

说完一溜烟就回了广东。

这就跟平时小混混街头打群架一样,一看自己这边的人少,老大被人揪住了往死里揍,后面跟着的小弟马上扭头就跑,跑的时候不忘说一句:“大哥你顶着先,我去喊人来给你报仇。”

后来的历史学家为了给教主脸上抹金,找借口给洪教主开脱,他们给出的解释是:洪秀全回去搬救兵去了。洪秀全这次回广东是去找总督大人了,他去跟总督要条子放人。

也有说去找罗孝全的,让他帮忙营救冯云山。

这两个说法都极其的不靠谱:

先说去找两广总督批条子:相信这句话的人,都是伪学者或者装糊涂,说这个理由的人就不懂大清国的王法。

按照当时大清国的规定,小老百姓是不能越级打官司的,如果你有冤屈,可以去县衙找县太爷;县太爷搞不定的,才能找知府;知府搞不定的,才能找省府。

凡未经县衙审理的申诉,叫做“越讼”,放在今天就叫做越级上访。今天的越级上访上级政府不受理,大清时期对于“越讼”的行为,州府以上衙门同样不受理。

你一个小小的平头百姓,居然敢直接越过县、府、道、两司,直接上书两广总督,你跟他很熟吗?

别说他帮不帮你,他根本都不会理你好不好,并且你还要被拉出去打板子。

这就好比你今天小兄弟打群架被县派出所所长抓了,然后你居然要写信给省委书记要他放人?这想法简直可笑!

所以说洪秀全去广东找两广总督救冯云山,那根本就是在忽悠外行人。

如果你走正常的诉讼程序,去县衙告状呢?

这个看似合理,其实也是在给洪秀全开脱。

这个做法想想也知道不可能:你跑去广东,找的官是广东的县太爷,他哪里有能力管得了广西的事务?

广东的县太爷他也没有权利让广西的县太爷放人啊。

后面我们写到曾国藩办团练审案子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官场的黑暗是你想象不到的,每一个案子对于县太爷来说那就是肉啊,“吃完被告吃原告”吃干抹尽不吐骨头的,老百姓说“冤死不告状”,你体会一下这其中的辛酸? 如果广东的县令胆敢越权去管广西的事情,这个县令也干不长了,越权是小事,“不懂规矩”才是大事。

所以洪秀全找广东的官去解救在广西狱中的冯云山,这说法根本都站不住脚。

然后说找罗孝全:这个就更扯了,清廷对于洋人和洋教,往往都视作歪理学说洪水猛兽,千方百计要阻挠传道,只是忌惮洋人的船坚炮利才不得已在原则上同意传道,就算洪秀全从罗校长这里拿到了条子,广西的官员也会踢皮球再踢回来,谁会听一个洋鬼子的命令呢?

并且当年洪是被罗孝全扫地出门的,现在哪里有脸再去求罗孝全呢?

所以说洪教主是回去搬救兵的,基本是扯淡。

在太平天国的早期,从 1844 年 4 月洪秀全冯云山二人去广西传道开始,到 这次 1848 年年初溜号回广东,差不多 4 年的时间,洪秀全两次从广东到广 西,呆在广西的时间一共是 10 个月。

每次 5 个月。

第一次的 5 个月是来传道,在金田村没传出什么名堂,洪秀全饿着肚子哭着 喊着回广东区了,然后在广东呆了两年多。

第二次的 5 个月,洪秀全基本猫在家里写论文,叫做“避吉”,没干什么正 事。一等到冯云山出事,洪秀全再次拍拍屁股,丢下一句“我在广东有人” 就再次溜号了,这次,洪秀全在广西也呆了 5 个月。

前后加起来在广西一共就呆了 10 个月,啥事也没干。

这就是洪秀全对太平天国早期发展的全部贡献,能排在第八辱没了他?

这样的一个人,后来被神话成太平天国的领袖,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 英雄,大炮还居然要以“洪秀全”第二自居,我也是服了。

认贼作父是什么意思?

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不过根据大炮的表现,他的做法也和洪教主差不多:失败了就跑出国,成功 了就回来摘桃子,深得洪教主真传。

都是套路啊,说多了都是泪。

历史真的挺虚伪的。

不管洪教主究竟是为什么回广东,事实就是他在冯云山入狱的时候,人又溜号看不见了。

当时的情况是:冯云山在狱中,洪教主不在,广西的拜上帝会成员群龙无首,眼看拜上帝会要黄。

这个时候一个人站了出来,揭开了太平天国领导层斗争的序幕。

这个人就是杨秀清。

杨秀清:我才是天国实际领导人。

前面我们已经把太平天国早期的领导人进行了排序,并对照着三国时期的人物,按照其特点、忠奸、功过等进行了对照,如下:

第一位:杨秀清(后来的东王9千岁)(对比三国人物:曹操)

第二位:萧朝贵(后来的西王8千岁)(对比三国人物:张飞)

第三位:冯云山(后来的南王7千岁)(对比三国人物:诸葛亮)

第四位:韦昌辉(后来的北王6千岁)(对比三国人物:董卓)

第五位:石达开(后来的翼王5千岁)(对比三国人物:关羽)

第六位:秦日纲(燕王)(对比三国人物:何进)

第七位:胡以晄(豫王)(对比三国人物:黄忠)

第八位:洪秀全(天王,万岁)(对比三国人物:刘禅)

第九位:蒙得恩(赞王)(对比三国人物:刘禅身边的宦官黄皓)

这其中:6,7,9三位,在前期的地位相对较低,作用没有那么明显,所以我们把这三个人排除在外。

另外的6个人组合在一起,用3国时候的人物类比,这个组合就变成:

曹操,张飞、诸葛亮、董卓、关羽,刘婵。

这几个人要组成一个有战斗力的、团结的、向上的团队,怎么组合?

大家都会说:很简单啊,刘关张3人,加上诸葛亮,武将文臣都有了,天下可定啊。

本大叔想说的是: 刘关张里的“刘”可是刘备,不是刘禅。

刘备虽然能力弱了一点,但是也比刘禅高不知道哪里去了。

所以当年“刘关张+诸葛亮”的组合没毛病。

但是如果没有刘备,你把“刘关张+诸葛亮”里的“刘”换成刘禅试试?打江山那会关羽张飞能跟着刘禅混?

自比管仲乐毅的诸葛亮眼高于顶,成天没事都是两眼看着天的,刘表他尚且看不上,会被草包刘禅“三顾茅庐”请出山?

妄想。

并且,还有曹操和董卓这两个“猛人 + 脑后有反骨”的人站在一边,刘禅能镇得住?

很明显,以刘禅做领袖是走不长的。

后期洪秀全杀掉杨秀清之后,就是走的以刘禅为领导人的路子,结果走成了那个模样。

洪秀全就是“刘关张+诸葛亮”里的“刘禅”,这个领导人集团是有大毛病的。

有人会出第二个主意:以曹操(杨秀清)为领袖吧,把刘禅(洪秀全)踢到 一边去。

这个思路是正确的,但是关张(萧朝贵石达开)二人还有诸葛亮(冯云山)肯定不能同意,毕竟刘禅(洪秀全)是教主,他们名义上的主子,虽然是个虚君,但是一旦把他撸了,名不正言不顺,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最好的解决办法其实早在一千多年前曹操就已经找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

刘禅无能,但是他必须还要做领袖,那就让他做“名誉主席”:并且只做“名誉”上的主席,其他的事情一概不能让他管:他一管大家全完蛋。

曹操能干,就让他做“实际领袖”,他能带着大家把公司经营好,大家都有饭吃,有出路。并且曹操还要宣誓“誓死效忠刘禅”。

关张+诸葛亮:名义上辅佐的是刘禅,但是具体业务上的事情向曹操汇报。

至于董卓这个人,反正他是墙头草,谁强他就跟着谁,无伤大雅。

想想看三国时期,如果有关张+诸葛亮这样的人才,再加上曹操这样有雄才大略的领导,估计三国早就一统了。

太平天国早期就是这么做的,假曹操杨秀清做实际领导人,下面有关张两位猛将兄(萧朝贵石达开),还有个不太添乱的元老冯云山做参谋(其实冯云山后期戏份很少),这个组合相当靠谱,所以前期太平天国所向披靡。

但这只是个妥协的结果,这个政权结构极其的不稳固,一不小心就要出问题。

在早期创业的时候,大家都苦哈哈的,公司赚不到钱,也就没有什么利益纠纷,大家都埋头苦干艰苦奋斗。

一旦到了业绩出来了,公司挣着钱了,关系到利益分配了,这个结构必然迅速解体,不是刘禅(洪秀全)杀掉曹操(杨秀清),就是曹操(杨秀清)杀掉刘禅(洪秀全),绝无第三种解法。

后来果然出问题了,出现了窝里斗,出现了太平天国历史上最大的转折点:天京事变。

通过上面的分析你就会发现:雄才大略的假曹操杨秀清能成为前期太平天国的领导人,其实是一种必然。

那么杨秀清是如何取得太平天国领导人地位的呢?

要想当“革命领导人”,摆在杨秀清面前的有两个困难:

杨秀清的第一个难题:如何取得军事领导权。

军事领导权对杨秀清来说还比较容易。

当时拜上帝会主要有以下几股军事力量:

第一股:领导人: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此为中央所在地。

紫金山--金田一带,大概1000-2000人。

第二股:贵县(今天广西贵港)。

领导人:石达开,千人规模。

秦日纲:人数数百。

第三股:胡以晄,蒙得恩。

平南县城,人数数百。

第四股:凌十八。

广东信宜,人数数百。

第五股:赖九,黄文金。

博白陆川一带,千人规模。

在紫金山--金田总部,毫无疑问杨秀清是军队的老大,虽然他的影响力主要存在于他所带领的千把人的矿工兄弟当中,对于其他地区,他的影响力不大。 此时的杨秀清,如果不抓紧运作,他的地位很可能就变成了一个方面军的司令,和“中央领导”或者“领导人”这个资格越走越远。

杨秀清做了一个事情,解决了自己军事领导权的问题。

拉拢萧朝贵!

原本萧朝贵就是自己烧炭工队伍里的二当家,是自己的二弟,没出道前就跟着杨秀清混。萧朝贵是个猛将兄,他能心甘情愿的跟着病秧子杨秀清,其实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杨秀清这个人不一般。

杨秀清还不放心:于是他又认了萧朝贵的老婆杨宣娇做妹妹,这样就又变成了亲戚,两个人关系更进一步。(关于杨宣娇这个梗有争议:有人说萧朝贵的老婆叫洪宣娇,是洪秀全的妹妹,有人说叫杨宣娇,是杨秀清的妹妹,电视剧里都叫天国一姐洪宣娇,根据本大叔考察,应该是杨宣娇的可能性更大,具体可以参考《天父天兄圣旨》,这是第一手资料最可信,电视机都是胡诌) 拉拢了萧朝贵这个猛将+早期天国实际领导人,杨秀清在军事上的地位就稳如泰山了。

在紫金山--金田这个太平天国的“中央根据地”,杨的地位比较稳固,算是实权派的“中央”领导人,他抓住了军权。

但是只抓住军权还远远不够,杨秀清需要做的,是要取得另外一个权力:神权。

杨秀清的第二个难题:如何取得神权。

中国有句老话叫君权神授,要想做最高领导人(皇帝),自己的权力必须来得正统,这个正统千百年来就只有一个:神!要不怎么叫君权神授呢?

要想取得君权,先得取得神权。

神权对于太平天国这样一个宗教政权来说就更重要了:大家就信这个,并且是无条件的相信。

拥有神权,就意味着拥有最高解释权,拥有了最高权力。

在后来民国包括我党的革命时期,谁能取得理论的最高解释权,谁就是领袖,道理一样:要不怎么那么多人去钻研马列呢,那就是现代版的神权(这段要删除,阅完即焚)。

可是拜上帝会又只有一个“领袖”,那就是被无限吹捧的洪秀全,并且基督教推崇的是“唯一真神”,既然他是唯一的,剩下的人就只能干瞪眼。

这个问题比军事领导权更棘手:军事领导权是和人斗,至少还有希望;神权那是和上帝斗,看不见摸不着,你怎么赢?

杨秀清苦苦思索,不得要领。

这个时候二弟兼妹夫的萧朝贵提供了解决办法,这个办法就是:装神弄鬼——跳大神。

这个是有缘由的!

萧朝贵夫妇二人,都是跳大神的高手,萧朝贵会跳大神,杨宣娇也会,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这也不奇怪,在广西偏远地区,老百姓信这个。

当然跳大神不是谁都能跳的,是个技术活,至于其中的原理,不好意思大叔也说不清楚。

纵观太平天国历史,跳大神这件事情一直贯彻始终,从早期的萧朝贵,到后来的杨秀清,再到洪秀全,“跳大神”这个主题经久不衰,跳了一波又一波。甚至到最终天京城被打破之前,洪秀全都还在跟大家跳大神:“我要显灵了,上天去搬救兵了,你们等着”——和他15年前在冯云山被抓的时候说的一样,以搬救兵的名义再一次溜号,不过那是他最后一次溜号,溜去见了天父,天父把他留下了,就再也没回来。至此,跳大神才告结束,这段事情很有意思,我们后面在天京城破的时候会写。

太平天国之所以有有如此光辉灿烂的“跳大神”文化,始于萧朝贵的老婆:杨宣娇。

很多关于太平天国的电视剧一般都喜欢杜撰出来一个叫“洪宣娇”的女性,说是洪秀全的妹妹,萧朝贵的老婆,文武双全,还有各种感情戏。

本大叔就为这个子虚乌有的人辟下谣:根本就没有“洪宣娇”这号人,如果你要杜撰,请导演们多看看书,至少你要按照“杨宣娇”去杜撰,杨宣娇是真的有其人:根据太平天国流传下来的最重要的文献《天父天兄圣旨》,杨宣娇的名字出现了4次,洪宣娇一次也没有出现过,并且在任何以往的历史材料中也都没有看到过“洪宣娇”三字出现,以此判断萧朝贵的老婆应该是“杨宣娇”。

至于为什么争议这么多,因为洪秀全和杨秀清都想争取萧朝贵,因此都想认萧朝贵的老婆当妹妹,拉拢萧朝贵给自己当妹夫,想想萧朝贵也挺幸福的——幸福的烦恼。

杨宣娇是第一个把跳大神——降僮术应用到太平天国里的人,时间是1847年洪秀全第二次到广西的时候。

这个时候其实洪宣娇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拍洪秀全马屁。

杨宣娇是这样说的:“哎呀,我在1837年做过一个梦,梦里有一个老人跟我说10年后有人来传道,让我相信这个人。”

说实话这个马屁拍的一点都不高明,属于张嘴就来的水平:10年前的梦你还记得?这么露骨又没内涵的段子你敢拿出来现?

其实主要就是要拍洪秀全的马屁,给洪秀全是“天子”这件事背书。

但是这次“试试看”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洪秀全很受用,会众也都很相信。

从此之后杨宣娇一发不可收拾,不断的通过跳大神提高自己的地位,通过“跳大神”,杨宣娇愣是把自己跳到了“天妹”的地位:后来她成了耶稣的妹妹,洪秀全是天父爷火华的儿子,杨宣娇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居然成了天父的女儿,和天王一个规格了,不得不感叹“神权”的能量很大。

杨秀清和萧朝贵看到杨宣娇这么搞,自己也开始动心思,但是又怕智障洪秀全看不明白兜不住,万一两边说的不一致演砸了就不好了,于是决定先来个预演,杨秀清乘着其叔叔去世,让叔叔的灵魂上身到一个小孩子的身上,念了一段话:“三八二一,禾乃玉食,人坐一土,作尔民极”。

按说小孩是不会说谎的,杨秀清是如何让一个去世的人的灵魂上到小孩身上,说实话本大叔也不得而知,但当时杨秀清确实做到了。

上面的话很明显就是个拆字游戏:

三八二一是个“洪”字。

禾乃玉食是个“秀”字。

人坐一土是个“全”字。

作尔民极就是当皇帝嘛。

串起来就是:洪秀全要当皇帝啦。

说白了,这还是在往洪秀全脸上贴金,给洪秀全背书,拍他的马屁。

洪秀全听到从小孩嘴里说出这几个字,但是的反应用罗振宇的话说那就是“高兴的鼻涕泡都出来了”。

马上对身边的会众说:“你们看你们看,显灵了显灵了,我要当皇帝了,你看小孩都这么说”。

因为对自己有利,所以洪秀全就认可了这个“上身”的合法性。

洪秀全洋洋得意,但是他不知道这是杨秀清的一个圈套。

一个精心设计的要夺取洪秀全“神权”唯一性的圈套。

傻了吧唧的洪秀全还以为是杨秀清在树立自己,没想到很快就被暗算。

通过小孩上身,吆喝几句不明不白的话,杨秀清从洪秀全这里,论证了“跳大神”的合法性,既然小孩“跳大神”是合法的,那为什么我不搞一下呢? 杨秀清在等待机会。

等到冯云山被抓,洪秀全又溜号的时候,杨秀清的机会来了,他出手了。

为什么这个时候出手呢?

一是因为洪秀全不在,自己想怎么演就怎么演,不需要洪秀全认可,没有演砸的顾虑。另一个原因是群龙无首,再不把“神”请出来聚拢会众,拜上帝会怕是要黄了。

于是1848年的3月,就在洪秀全离开没几天,杨秀清第一次上演“天父下凡”。

从此之后,“天父下凡”这几个字登上了中国近代史的舞台。 lRsJnqmE6PHP3Awe2rTfiZUhOpdTle1s7lIPWmpefNeplDDxC42+aR/tJmNQZ/m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