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 观音菩萨的谎言
——完全没有必要的取经之旅

《西游记》之所以被称为《西游记》,是因为整本书讲的最主要的内容是唐僧赴西天取经的故事,至于孙悟空拜师学艺,大闹天宫,以及后来被压在五行山下的事情,实际上是可以看作取经前传的。

既然《西游记》的主旨是取经,那么我们的话题就先从取经开始吧。

唐僧去西天取经的原因很简单,完全是因为唐太宗李世民神奇“地府三日游”引起的。

下面,我们就先简单说说唐太宗李世民“地府三日游”的过程:

事情发生在贞观十三年的一天。

唐太宗李世民阳寿已尽,魂归地府。

地府判官崔珏因与魏征有旧谊,便利用手中的权力,擅自更改了李世民的阳寿时间,将其寿命增加了二十岁,如此,李世民的魂魄才得以走出地狱,重返人间。

在地府之中,李世民的魂魄遇到了被自己杀害的亲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两人。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两人对李世民一路追打,直逼得他仓皇而逃。而且,隋末战争中被李世民杀死的六十四处烟尘、七十二处草寇,以及众王子、众头目的鬼魂,也都在半路阻拦,反对其重返阳间。

无奈中,判官崔珏便向这些鬼魂做工作,并向他们保证,李世民还阳后,一定安排一个水陆道场,超度这些鬼魂,帮助他们超生转世。这样,鬼魂们才勉强放行,让李世民重返阳间,死而复生。

李世民回到阳间后,一方面是信守诺言,另一方面也是怕那些冤魂前来打扰自己,因此在长安化生寺里举办了一个为期七七四十九天的水陆大会,超度众家亡灵。

在第七天的水陆大会上,观音菩萨变做一个癞头和尚出现了,观音质问法会主持陈玄奘(也就是唐僧),说:

“那和尚,你只会谈小乘教法,可会谈大乘教法吗?”

“你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浑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做无来无去。”

随后,观音菩萨现出本象,腾空而起,在半空之中抛下一张帖子,上面写着:

礼让大唐君,西方有妙文,程途十万八千里,大乘进殷勤。此经回上国,能超鬼出群,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

唐太宗哪见过这个场面?马上让人停止法会。说:

“待我差人取得大乘经来,再乘丹诚,重修善果。”

原本计划开七七四十九天的盛大法会提前终止了。

接着,唐太宗为得到大乘佛教的福音,便开始物色人选,安排人员赴西天取经。

具体情节是这样的:

李世民问众僧:

“谁肯领朕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经?”

话言未落,玄奘内出,上前施礼道:

“贫僧不才,愿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祈保我王江山永固。”

唐太宗大喜:

“法师果能尽此忠贤,不怕程途遥远,跋涉山川,朕情愿与你拜为兄弟。”

玄奘与唐太宗就此结拜,从此玄奘又被称为“御弟圣僧”,并开始了他的西去取经之旅。

从整个故事看,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但正是因为情节曲折,往往容易使我们过于沉浸于故事的具体情节之中,进而忽视了对整个事件的判断和把握。

事实上,西天之旅可以说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从起因上看,西天取经的目的,不过是为了超度亡灵而已。

前面我们说了,由于李世民早年杀人太多,他为了让这些鬼魂超生,说得再直接点就是把这些鬼魂赶跑,以求得自己安宁,才让陈玄奘去西天求取大乘佛法的。

可事实上,当时在中土广为传播的小乘佛法也同样是可以达到超生鬼魂目的的,而并不像观音菩萨所说的那样,小乘教法不可度人。

我之所以这样说,绝不是胡编乱造,因为我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

我请大家往原著的后面看,在《西游记》第十三回里,有这样一个故事,叫“双叉岭伯钦留僧”。

这个故事讲的是唐僧西出长安后,路过双叉岭,遇到猎户刘伯钦,并得到刘伯钦的护送和盛情款待。唐僧非常感动,想尽其所能报答刘伯钦。

唐僧所能做的也就是些与他本职工作有关的事情——超度亡灵。

当天晚上,唐僧就为刘伯钦的亡父进行了诵经超度。

当时情况是:

三藏方敲响木鱼,先念了净口业的真言,又念了净身心的神咒,然后开《度亡经》一卷。诵毕,伯钦又请写荐亡疏一道,再开念《金刚经》、《观音经》,一一朗音高诵。诵毕,吃了午斋,又念《法华经》、《弥陀经》。各诵几卷,又念一卷《孔雀经》,及谈苾蒭洗业的故事,早又天晚。献过了种种香火,化了众神纸马,烧了荐亡文疏,佛事已毕,又各安寝。

唐僧的法事结束之后,奇迹出现了:

当天夜里,刘伯钦的家人都同做了一个梦。梦见刘父告诉家人,自己在获得唐僧的帮助后,获得超生。

书中对此也有记载:

却说那伯钦的父亲之灵,超荐得脱沉沦,鬼魂儿早来到东家宅内,托一梦与合宅长幼道:“我在阴司里苦难难脱,日久不得超生。今幸得圣僧,念了经卷,消了我的罪业,阎王差人送我上中华富地长者人家托生去了。你们可好生谢送长老,不要怠慢、不要怠慢。我去也。”

我们知道,此时的唐僧尚未取得大乘教法,他的超度手段仍然是小乘佛教。从唐僧为刘伯钦父亲做法事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小乘佛法同样可以渡人。

明明小乘佛法可以度人,为什么观音菩萨却非到法会现身,信口雌黄,说小乘教法无用,把一个好端端的水陆大会给搅了呢?

这里面其实是有着深层次的原因的。

原因在于,观音菩萨来东土的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打击异己,扩大自己门派!

这里需要声明的一点是,我们在这本书里所探讨的内容全都是《西游记》小说里的故事,和真正的宗教是没有半点关系的,也就是说,我们只是在分析推理《西游记》中的故事,仅此而已。

我们说的如来佛祖绝不是真正佛教界的如来佛祖,观音菩萨也不是佛教界的观音菩萨,仅仅是《西游记》小说中的人物。

如果我们把《西游记》当成宗教就大错特错了,举个反例就可以证明:唐僧师徒四人最后都因为取经有功成佛、成菩萨,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分别被封为旜坛功德佛、斗战胜佛、净坛使者和金身罗汉,如果《西游记》是真正的佛教,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应该在佛家寺庙里看到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的名字和形象呢?但事实上,我们谁也没有看到过。

有点扯远了,我们回来接着说观音菩萨是如何扩大门派和打击异己的。

从《西游记》上看,包括观音菩萨在内的如来佛祖系统在当时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势力和实力。

在教义上看,如来所在教派在西天并非主流,仅仅是佛教之中的一个普通派别而已。大乘佛教与小乘教派,还有乌巢禅师的派别一样,只不过是西天众多教派的一个分支罢了。

当年,乌巢禅师就在猪八戒吃人的福陵山云栈洞附近修行,还曾经劝说猪八戒跟随他修行。但是猪八戒发现乌巢禅师“光杆司令”一个,没什么势力,觉得跟他学艺没什么前途,所以就断然回绝了乌巢禅师的盛情邀请。当然这是后话,但是可以说明西天的派别比比皆是。

从实力上看,如来佛祖虽然手下有八菩萨、四金刚、五百阿罗,但是基本都盘踞于西方一隅,控制的范围不过是区区一座灵山。当唐僧等人后来西天取经来到灵山附近时,竟然还遇到了那么多妖魔鬼怪,比如开钉耙会的狮子精,吃灯油的犀牛怪,还有试图摄走唐僧元阳的玉兔精。

可以说,如来派所处的环境相当险恶。

面对四面强敌临立的环境,如来为了生存和发展,决定开拓东方市场。

具体的办法是:

由观音出面,借唐太宗李世民最关心的超度亡灵事件,积极向中土人士推介大乘教义,甚至用不惜诋毁其他门派的作法,宣传如来大法,试图在东土打开局面。

中国有句老话,叫远来的和尚会念经。

观音先是通过高价出卖袈裟和锡杖(袈裟五千两,锡杖二千两)这样的荒诞手段吸引大家眼球,然后,又在法会上施展法术,用驾云腾飞的方式来展示自己教派的高明。

其目的无非是告诉大家:我如来派才是至高无上的不二法门,你们东土要想得到真传就必须放弃小乘佛教,皈依如来。

同时,观音告诉李世民,只有大乘佛教才能保证他不受冤魂打扰,而且告诉参加法会的僧人,取经的人可以长生不死,修得金身正果。

观音菩萨巧妙地将取经的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紧密结合起来,这样的好事只有傻瓜才会放弃!

所以,陈玄奘挺身而出了,主动要求上西天求法。

我们大家千万不要以为玄奘有多么高的境界和多么毅然决然的决心。他其实不过像所有的凡夫俗子一样在追求长生不死、修得金身正果这样的世俗利益罢了。

当然,这儿所说的玄奘是《西游记》中的玄奘,和历史上真正赴古印度取经的玄奘没有任何关系。

小说中的玄奘根正苗红,从出娘胎起就持斋受戒。并且,家里还很有背景,外祖父是当朝宰相殷开山,父亲陈光蕊官拜文渊殿大学士。

不选这样的官二代还能选谁呢?

所以,李世民当即应允,由唐僧牵头,组成取经班子,前往西天求取真经。

目标确定了,干部明确了,观音菩萨的初步计划成功了,于是返回普陀山。

而对于东土人民来说,一场完全没有必要的取经行动却就此拉开了序幕…… ILhdzyLo1QCuL+1QoUXkQwjwBKgoUzqzvEb3a8LG55bNtMamo8B3BV3prkIzhP8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