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老子

道经

一章

[1] 可道 [2] ,非常 [3] 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 [4] ;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5] ,常有欲以观其徼 [6]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7]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题解】

老子在本章开宗明义,提出了最高哲学范畴——“道”,并对其进行了纲领性阐述。在老子看来,“道”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根源,它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却无形可见,玄妙深奥,更无法用言语来说明。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老子第一个提出了“道”这一哲学范畴,它是老子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中国文化思想的基石。

【注释】

[1]道:老子提出的最高哲学范畴,有不可言说的玄妙,有多种意义。作为哲学范畴,意为“事物规律性”、“自然法则”等。

[2]可道:可以言说。道,动词。

[3]常:同“恒”。

[4]无名,天地之始:无名即“道”,它首先产生了天地,故无名是天地之始。河上公注:“无名者谓道,道无形,故不可名也。始者道本也,吐气布化,出于虚无,为天地本始也。”

[5]妙:事物演化之道的极致。

[6]徼:边界。此处指此物与彼物区别的界限。

[7]玄:深黑色,意为深远、看不透。形容“道”之深邃。

【译文】

能说出来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能表述出来的概念,不是永恒的概念。不能称呼的(世界原初状态),是天地的开始;能称呼的(世界状态),是万物的根源。所以经常从无形处观察世界本原的奇妙;经常从有形中观察世界本原的表现。有形与无形两者同源,而叫法不同。两者都很玄妙,是玄妙中的玄妙,众多玄妙的总章。

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1] ,斯恶 [2] [3] ;皆知善之为善 [4] ,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 [5] ,难易相成 [6] ,长短相形 [7] ,高下相倾 [8] ,音声相和 [9] ,前后相随 [10] 。是以圣人 [11] 处无 [12] 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13] ,万物作 [14] 焉而不辞 [15] 。生而不有 [16] ,为而不恃 [17] ,功成而不居 [18]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19]

【题解】

本章讲述了老子的辩证法和自然主义思想,此篇意在阐述事物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也表达了功成不居故功勋永在的自然主义思想。

本篇分两层。第一层集中阐述辩证法,列举美与恶等八事,指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一切事物都以对立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相反相成,相互依存。相反的关系不断地变化运动,因此一切事物及其价值判断也不停地变化着。

第二层讲圣人行事。老子将辩证法运用到社会生活中,指出“有为”和“无为”,“有言之教”和“不言之教”,也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圣人是依照客观规律行事的人,他们顺应自然,有所作为,而不强作妄为,以无为的方式去化解矛盾,促进自然的改造和社会的发展。圣人功成而不居功自傲,所以功勋永不磨灭。老子认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体现了实践和认识的高度和谐与统一。“处无为之事”主要强调法治,“行不言之教”强调的则是德治。只有实现法治和德治的高度结合,不偏废任何一方,才是人类和平及人生幸福的保障。老子的这一思想是对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的活学活用,对圣人修身和治国也至关重要。可以这么说,“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世界上最科学的方法论,也只有真正体悟大道的老子才能揭示出这一哲学方法论。

【注释】

[1]美:一切美好的事物。王弼注:“美者,人心之所进乐也。”

[2]恶:丑陋。王弼注:“恶者,人心之所恶疾也。”

[3]已:通“矣”。

[4]善:善良。王弼注:“善不善犹是非也。”

[5]故有无相生:所以,有和无互相生成。故,有。

[6]难易相成:难和易互相形成。

[7]长短相形:长和短是相对显出的。

[8]倾:同“盈”。

[9]音声相和:音和声相互调和。音,合奏的乐音。声,单一的音响。

[10]前后相随:前与后互相追随。

[11]圣人:就治身而言,圣人指体悟大道、返璞归真的人;就治国而言,圣人指理想的统治者。这是老子理想中“与道同体”的典范。

[12]无为:顺应自然、不加干涉。河上公注:“以道治也。”

[13]不言之教:不使用言语的说教。河上公注:“以身师导之也。”

[14]作:兴起、发生、创造。河上公注:“各自动作。”

[15]不辞:不推辞。河上公注:“不辞谢而逆止。”

[16]生而不有:产生了万物却不自己占有。河上公注:“元气生万物而不有。”

[17]不恃:不自恃对万物有恩。河上公注:“道所施为,不恃望其报也。”

[18]居:居功自傲。

[19]去:磨灭、消逝。

【译文】

天下人知道了美好的事物怎样成为美好,就知道了什么是丑恶;知道了善良的事物怎样成为善良,就明白了什么是不善良。所以,有形与无形互相生成,难与易互相完成,长与短相对显示,尊与卑互相依存,音与声互相调和,前与后互相追随。因此圣人无为而治,不用言辞来施行教化。使万物生长,却不发号施令;孕育了万物,却不自己占有;施恩而不自恃有恩;成就功业,却不居功自傲。正是不居功,因此才不会被遗忘。正因为不居功自傲,功勋才永不磨灭。成就功业,却不居功自傲。正是不居功,因此才不会被遗忘。正因为不居功自傲,功勋才永不磨灭。

三章

不尚贤 [1] ,使民不争 [2] ;不贵难得之货 [3] ,使民不为盗 [4]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5] 。是以圣人之治 [6] ,虚其心 [7] ,实其腹 [8] ,弱其志 [9] ,强其骨 [10] ;常使民无知无欲 [11] ,使夫知者 [12] 不敢为也。为无为 [13] ,则无不治。

【题解】

在本章中,老子提出了一系列看起来非常奇特的施政准则,目的是使人类社会返回到最初的混沌不知、没有名利纷争的状态。老子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治理社会,解决社会上存在的一切不良问题。

在老子生活的春秋末期,统治者为巩固政权纷纷招揽贤才以备治国安邦。但由于选贤不当,一些人打着“尚贤”的旗号,竞相争夺权位,抢夺钱财,造成了恶劣影响。在此情况下,老子提出“不尚贤”的观点来反对“养贤”之风,这样才能避免社会纷争的发生。老子认为应让所有人都懂得顺应自然规律,不论是自然还是人类社会,用“无为”的思想来治理人事,那么天下万物都能得到治理。

“无知无欲”即“知无”和“欲无”,让人们保持纯洁本性。“为无为”指以“无为”作为处理事情之法。“无为”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指人以“无为”的逻辑方法去寻找事物变化前的形态。人们若能运用“无为”的方法,就有可能避开不利的情况,使不利转化成有利,以适应“道”的运动,那么天下就“无不治”了。

【注释】

[1]不尚贤:不崇尚有才能的人。河上公注:“贤,谓世俗之贤,辩口明文,离道行权,去质为文也。不尚者,不贵之以禄,不贵之以官。”王弼注:“贤,犹能也。尚者,嘉之名也。”

[2]使民不争:使人民不争功名。河上公注:“不争功名,返自然也。”

[3]不贵难得之货:贵,重视。难得之货,凭借正常手段从正常渠道难以得到的东西,泛指钱财。河上公注:“言人君不御好珍宝,黄金弃于善,珠玉捐于渊。”

[4]使民不为盗:不会使人民成为盗贼。河上公注:“上化清净,下无贪人。”王弼注:“贵货过用,贪者竞趣。穿窬探箧,没命而盗。”

[5]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不显露那些能引起人贪欲的事物,以使民众的思想不被扰乱。见,通“现”,呈现、炫耀的意思。可欲,指可使欲望膨胀的东西,通常指美色。河上公注:“放郑声,远佞人。不邪淫,不惑乱也。”

[6]圣人之治:即“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河上公注:“圣人治国与治身同也。”

[7]虚其心:去除系统中起主控作用的各种成见。在老子道论中,“绝圣弃智”,以及弱化统治者的主控权能等主张都属于“虛心”之举。河上公注:“除嗜欲,去乱烦。”

[8]实其腹:从事于基本的经济建设,满足人民的温饱需求其腹。腹,人的维生功能。河上公注:“怀道抱一,守五神也。”王弼注:“心怀智而腹怀食,虚有智而实无知也。”

[9]弱其志:软化人的强执性趋求。河上公注:“和柔谦让,不处权也。”

[10]强其骨:提高人的自立自足能力。骨,系统的基本支架。河上公注:“爱精重施,髓满骨坚。”王弼注:“骨无知以干,志生事以乱。心虚则志弱也。”

[11]常使民无知无欲:使人民不持成见,不生贪欲。河上公注:“反朴守淳。”王弼注:“守其真也。”范应元注:“盖民知贵尚,见可欲则有争有贪而为乱,故常宜使之无妄知,无妄欲。”

[12]知者:有才智的人。河上公注:“思虑深,不轻言。”王弼注:“智者谓知为也。”

[13]为无为:在此乃针对社会整体而言。对社会整体来说,“为无为”是指不多做人为的社会塑造,或发挥过多的主观能动性,不促使社会人群的分化,从而使社会长保混沌无名的状态,随遇而安,听天由命。河上公注:“不造作,动因循。”

【译文】

不崇尚贤才异能,使人民不至于炫技逞能而争名逐利。不看重稀贵之物,使人民不做盗贼。不显露足以引起贪欲的事物,使人民的思想不至于被扰乱。因此,圣人治理国家,努力使人民内心纯净朴实,使人民肚腹饱实,使人民意志柔弱,使人民身体强壮。经常让人民无智慧无欲望,让有智慧的人不敢妄为。无为的统治,就不会治理不好。

四章

道冲而用之 [1] ,或不盈 [2] ,渊乎似万物之宗 [3] 。挫其锐 [4] ,解其纷 [5] ,和其光 [6] ,同其尘 [7] 。湛 [8] [9] 似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10]

【题解】

老子在本章中描述了以心法达到的宇宙初始态的情形。“中而用之”的“中庸定律”,即一切都有中点。但宇宙起源时并没有中点之说。老子认为,运用心法抛弃万物,就能找到这种无中点的状态,再从中产生万物。

【注释】

[1]道冲而用之:道体是虚无的,但它的作用永无止境。冲,古字为盅,器皿空虚。河上公注:“冲,中也。道匿名藏誉,其用在中。或,常也,道常谦虚不盈满。”

[2]不盈:“盈”,满、穷尽。“不盈”在此的意思为无穷无尽。

[3]渊乎似万物之宗:道不是鲜明的具体存在物,它似乎退隐于所有存在后面的最深最远处。渊,空冥而幽深,万物之宗,万物的本原。

[4]挫其锐:消磨掉它的锐气。“其”指“道”本身的属性,下文的“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中的“其”也是此意。锐,锐气。

[5]纷:矛盾、结恨。

[6]光:光芒。

[7]尘:尘俗。

[8]湛:沉没,形容“道”隐而无形、又确实存在。

[9]兮:语气词,相当于“啊”。

[10]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我不知道它是谁之子,好像在天帝之前就已经出生了。

【译文】

大道的本体是虚空无形的,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它的能量和作用又是无穷无尽、不可估量的。它那么幽深,仿佛是万物的根源。即使是掩藏了自己的锋芒,化解了万物的纠纷,柔和了自己的光辉,使自己和万物混为一体,而它仍然那么高深莫测,永远存在。我不知道它来自哪里,它好像在天帝出现前就已存在了。

五章

天地不仁 [1] ,以万物为刍狗 [2] ;圣人不仁 [3] ,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 [4] 乎?虚而不屈 [5] ,动而愈出。多言数穷 [6] ,不如守中 [7]

【题解】

本章主要劝导统治者不要滥施仁爱,而应该让万事万物自然发展。老子认为这样才是真正的“无为而治”。圣人以按规律办事为基本原则,而且遵循的是自然规律。规律和规律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老子以风箱为喻:从外部看风箱在不停地运动,可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风箱中间“轴”的位置却始终没有变化。老子以此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中”,而这个“中”都是相对稳定的,所以若能确定事物的“中”,就确定了它相对稳定的状态,也就确定了它的本质。这种确定事物“中”的方法就叫“守中”,即“中而用之”。

【注释】

[1]天地不仁:“仁”是儒家思想核心。仁者立功施化、有恩有为,受惠者却失其本真和独立性。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说不仁。

[2]刍狗:用草扎成的狗。古人祭神用,祭祀时,给它披上绣巾并装入匣中,不是爱它;祭祀毕,把它扔掉或烧掉,也不是恨它。人们对它无所谓亲不亲、仁不仁,天地对万物亦然。

[3]圣人不仁:圣人仿效天地,故说圣人不仁。

[4]橐:即古风箱。橐,牛皮袋,用以鼓风炽火。竹制吹管,连通牛皮袋以吹风。

[5]屈:竭尽。

[6]数穷:加快穷困。

[7]守中:静守心中。

【译文】

天地不仁爱,把万物当做刍草扎束的狗(让它们自生自灭);圣人不仁爱,把人民当做刍草扎束的狗(让他们自生自灭)。天与地中间,不像风箱吗?内部空虚不会枯竭;鼓动起来产生更多的气流。人们说话太多,常常困窘,不如把话藏在心中。

六章

谷神 [1] 不死,是谓玄牝 [2]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3] 。绵绵若存 [4] ,用之不勤。

【题解】

老子在本章继续论述了“道”的特征,以比喻和借代的手法形象地阐述了“道”生养天地万物的功能。“谷神”、“玄牝”都是“道”的别名。以“谷”来象征“道”,说明“道”是虚空博大的,但又是实在的;以“神”来比喻“道”,说明了“道”生万物,绵绵不绝的特点;又以“玄牝之门”喻指“道”是万物产生的根源,等等。老子在此表明,“道”的作用是没有穷尽的,它经久不衰且无处不在,使宇宙万物生生不息。

老子在此文中,阐明谦退反进的弯转之理,借天地的无私造化之功来比喻圣人在社会中先公后能私的道理。圣人者,完美有大作为之人也。担大任者,必公而后私,造就社会和人类,才能成就自己。

【注释】

[1]谷神:这里借喻为道。谷,形容“道”像山谷一样虚空博大。王弼注:“谷神,谷中央无者也,无形无影,无逆无违处卑不动,守静不衰,物以之成而不见其形,此至物也。”司马光注:“中虚故曰‘谷’,不测故曰‘神’。”

[2]玄牝:玄牝,象征孕育和生养天地万物的母体。牝,雌性兽类动物。

[3]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老子认为,一切具体存在的本原都是混沌。门,产门。这里用来比喻孕育天地万物的根源。根,根源。苏辙注:“玄牝之门,言万物自是出也;天地根,言天地自是生也。”

[4]绵绵若存:这里是形容“道”的连续性、无限性和不可见性。若存,实际存在却无法看到。若,如此,这样。

【译文】

无形的大道空灵神妙、变幻莫测、永不寂灭,是神秘的母性。这个神秘的母性之门,生育天地万物,乃是天地的本原。它绵延不绝,永远存在却不见其形,使用起来无穷无尽。

七章

天长地久 [1]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2] ,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 [3] ,而身先 [4] ;外其身 [5] ,而身存 [6] 。非以其无私邪 [7] ?故能成其私 [8]

【题解】

老子发现了天地长存的奥秘,即“不自生”,也就是不为自己而存在。从这里,老子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并总结了古往今来许多人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一个辩证的观点:“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长”、“久”、“身先”、“身存”、“无私”属于非常道范畴,“自生”、“后其身”、“外其身”、“私”属于常道范畴。老子认为,人虽处于常道范畴,却要以心法的逻辑思维让自己达到非常道范畴的高度。常道和非常道的顺序是根据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确定的。

【注释】

[1]天长地久:天地长久存在。

[2]以其不自生:因为天地不为自己生存。王弼注:“自生则与物争,不自生则物归也。”释德清注:“以其不自私其生。”

[3]后其身:把自己放在众人后面,意为谦退、礼让。河上公注:“先人而后己也。”

[4]身先:身居前列。河上公注:“天下敬之,先以为官长。”

[5]外其身:把自己的身体置之度外。

[6]身存:能够保全自身。河上公注:“薄己而厚人也,百姓爱之如父母,神明祐若赤子,故身常存。”

[7]邪:同“耶”,表示疑问语气。

[8]故能成其私:“私”,意思为私利,在这里引申为人生价值。王弼注:“无私者无为于身也,身先身存,故曰能成其私也。”

【译文】

天地长久存在。天地能够长久存在的原因,是它们不为自己而生存,所以能永存长生。因此,圣人把自己摆后面,反而位于前面;把身体置之度外,却能保存身体。这难道不是因为他无私心吗?所以才能成就自己。

八章

上善若水 [1]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2] ,故几于道 [3] 。居善地 [4] ,心善渊 [5] ,与善仁,言善信 [6] ,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7]

【题解】

水在自然界中最常见。老子以水无体无形的特性来喻人之心法也应具有这样的特征。人受形体束缚而难以达到“无”的高度。老子认为心法要似水不受形体约束,才能无所不能。“争”的字形是以“手”抓“物”的样子,“不争”即摆脱万物。心法的基本要求即摆脱万物。“不争”和“无忧”都达到了“非常道”的境界,属于和宇宙相对立的范畴。老子认为,只有借助心法摆脱万物才能做到“不争”,才能达到“无忧”境界,也才算找到真正的“忧”。“忧”指宇宙中的各种因素。第一个“忧”可当做是宇宙的第一个因素,它实际上就是宇宙的始点。“上善”即“道德”,意即已具有最崇高的品性“道德”。老子认为宇宙的第一个因素是“道”,第二个因素是“德”,若找到它们就达到了“上善”,也才能呈现出:“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注释】

[1]上善若水:最善。河上公注:上善之人如水之性。

[2]恶:厌恶。《论语·子张》子贡曰:“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儒家人恶卑下、力争上游,老子与之相反。

[3]故几于道:接近。河上公注:水性几于道同。

[4]地:地方。

[5]渊:沉静的深水。

[6]信:诚信、信用。

[7]尤:过失、差错。

【译文】

最有修养的人像水。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与一切争,处在大家所讨厌的地方,所以更接近真理。居住善于选择地方,思想善于保持沉静,相处善于互相仁爱,言谈善于坚守信用,为政善于保持安定,办事善于发挥能力,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正因为不争,所以不招来怨恨。

九章

持而盈之 [1] ,不如其已;揣 [2] 而锐 [3] 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4]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5]

【题解】

此篇是老子的修养与说理篇,着重讲人在修身养性和为学治国诸事上如何由“下德”跻于“上德”。老子在本章中阐述了功成身退,适可而止的观点。他认为,无论是治身还是治国,都不能只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一定要懂得自我克制,做到心中无私欲,并自觉遵循客观发展规律,这样才能有所成就。“功成”、“名遂”属于非常道范畴,“身退”指从非常道范畴回到常道范畴。老子还主张把功成身退、适可而止的观点同样也运用到社会生活中来。在老子的言论中,“功成身退”是“无为”之道的基本行为准则。

【注释】

[1]持而盈之:持,执、拿。盈,满。河上公注:“盈,满也。持满必倾。”

[2]揣:同“捶”,捶击。河上公注:“揣,治也。先揣(治)之,后必弃捐。”孙治让注:“‘揣’当读为‘捶’。《说文》:‘揣’,量也,一曰‘捶之’,盖‘揣’与‘捶’声转字通也。”

[3]锐:锐利。

[4]自遗其咎:遗,留下。咎,凶、灾祸。河上公注:“必被祸患。”王弼注:“不可长保也。”

[5]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大功告成,名声显赫的时候,急流勇退,是遵循自然规律的表现。河上公注:“言人所为,功成事立,名迹称遂,不退身避位,则遇于害,此乃天之常道也。譬如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乐极则哀。”王弼注:“四时更运,功成则移。”王真注:“身退者,非谓必使其避位而去也,但欲其功成而不有之耳。”

【译文】

拿着盈满的杯子,不如放下;锤打铁器让它锐利,不能长期保持。黄金宝玉堆满屋舍,没人能永远保有;有钱有势的人骄傲自满,会自取灾祸。功成名扬则急流勇退,才符合自然规律。

十章

载营魄 [1] ,抱一 [2] ,能无离乎 [3] ?专气致柔 [4] ,能婴儿乎?涤除玄览 [5] ,能无疵 [6] 乎?爱民治国,能无知 [7] 乎?天门开阖 [8] ,能无雌 [9] 乎?明白四达 [10] ,能无知乎?生之畜 [11] 之,生而不有 [12] ,为而不恃 [13] ,长而不宰 [14] ,是谓玄德 [15]

【题解】

此篇是老子的相对主义的说理篇,说明实存体和虚体的辩证关系,并进一步引入其“利”与“用”的关系来说明。例如一间房屋的结构物是实存体,而结构物之外的空间是虚体,那么,究竟用处是实存体大呢,还是空间大呢?老子他这样阐发他的辩证观点:一般人认为,器物做功在于它的实体,而只注重实有的意义,忽略了空虚的意义。实际上,从利用关系看,虚的意义大于实。因而他指出:“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实存体作为利用物,虚体才是真正的用处。事物总是相对而论的。

老子认为要给已产生的事物提供足够的生存空间。为使所有事物都有其存在空间,人们须通过心法先让心变“空”,即达到“无”的境界,再在心中有序地安排各种事物。老子用反问句列举了六种使心达到“无”再予以处理的情形。这些情形还有很多,可方法却只有一种,即让心达到“无”的境界。“无”的境界和宇宙产生前的境界本质相同。“爱民治国”中“爱”的字形是用手把一切抓到心中的形象。“民”是“国”的基本组成成分。“国”指宇宙大方,“治国”即推断演绎宇宙大方。“玄德”指深藏在宇宙深处能生成一切的本质规律。

【注释】

[1]载营魄:魂魄和身体。载,语助词。营魄,魂魄。河上公注:“营魄,魂魄也。人载魂魄之上得以生,当爱养之。喜怒亡魂,卒惊伤魄。魂在肝,魄在肺。美酒甘肴,腐人肝肺,故魂静志道不乱,魄安得寿延年也。”

[2]抱一:合二为一。河上公注:“言人能抱一,使不离于身,则身长存。一者,道始所生,太和之精气也,故曰一。一布名于天下,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为正平。入为心,出为行。布施为德,总名为一。一之为言志一无二也。”

[3]能无离乎:能不分离吗?

[4]专气致柔:收聚精气达到柔弱。专,集中。河上公注:“专守精气使不乱,则形体能应之而柔顺。”王弼注:“专,任也。致,极也,言任自然之气致至柔之和。”

[5]涤除玄览:清除杂念以深入观察人的心灵。涤,清除。除,去尘。览,通“鉴”,镜子。玄览,人的内心。河上公注:“常洗其心使洁净也。心居玄冥之处,览知万事,故谓之玄览也。”许啸天注:“涤除,是说人要明白天道,先要除去自己的私欲私见,保之住天真,便是用客观的态度。”

[6]疵:毛病,此指欲望,以欲望喻镜子上的尘垢。修道之人,求静必须去除欲望。河上公注:“疵,淫邪也。”

[7]知:私欲。老子反对以一己之智加于法,反对以智治国。

[8]天门开阖:指天门变化运动。天门,指耳目口鼻等人的感官。开阖,这里指变化和运动。河上公注:“天门谓北极紫微宫,开阖谓终始五际也。治身,天门谓鼻孔,开谓喘息,阖谓呼吸也。治身当如雌牝,安静柔弱,治国应变,和而不唱也。”王弼注:“天门、谓天下之所由从也。开阖,治乱之际也,或开或阖经通于天下。故曰天门开阖也,雌应而不倡,因而不为。言天门开阖,能为雌乎,则物自宾而处自安矣。”

[9]雌:宁静。

[10]明白四达:指心如明镜的大智。河上公注:“言道明白如日月四达,满于天下八极之外。”

[11]畜:畜,养育、繁殖。对“生之畜之”的解释也不一样。河上公注:“道生万物而畜养之。”王弼注:“不塞其源也。不禁其性也。”

[12]生而不有: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

[13]为而不恃: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

[14]长而不宰:使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

[15]玄德:玄秘而深邃的德性。

【译文】

魂魄同身体合一,能够永不分离吗?收聚精气达到柔弱,能像婴儿一样吗?清除杂念,察看内心,能没有瑕疵吗?珍惜百姓,治理国家,能无为而治吗?呼吸吐纳,能轻柔安静吗?通事明理,能不用智慧吗?生育万物,能生养而不占为己有,施恩而不自恃有恩,主导而不主宰人民,这就是最深的德行。

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 [1] ,当其无,有车之用 [2] 。埏埴以为器 [3] ,当其无 [4] ,有器之用。凿户牖 [5] 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题解】

老子通过天地、刍狗、风箱、容器、车轮、房屋等具体事物去探索抽象的道理。其学说常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冯友兰说:“老子所说的‘道’,是‘有’与‘无’的统一,因此它虽然是以‘无’为主,但是也不轻视‘有’,它实在也很重视‘有’,不过不把它放在第一位就是了。老子第二篇说‘有无相生’,便说明‘有’和‘无’的辩证关系。一个碗或茶盅中间是空的,可正是那个空的部分起了碗或茶盅的作用。房子里面是空的,可正是那个空的部分起了房屋的作用。如果是实的,人怎么住进去呢?老子做出结论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它把‘无’作为主要的对立面。老子认为碗、茶盅、房子等是‘有’和‘无’的辩证的统一,这是对的;但是认为‘无’是主要对立面,这就错了。毕竟是有了碗、茶盅、房子等,其中空的地方才能发挥作用。如果本来没有茶盅、碗、房子等,自然也就没有中空的地方,任何作用都没有了。”

【注释】

[1]三十辐,共一毂:辐,车轮上连接轴心与轮圈的木条。毂,车轮中心圆孔,车轴从中穿过。

[2]当其无,有车之用:因为车毂虚空,车轴在里面转动,车才有了运载作用。无,车毂中的虚空部分。

[3]埏埴以为器:揉捏黏土作成器皿。埏,揉。埴,黏土。

[4]当其无:因为器皿中空,它才有了盛东西的用途。无,器皿中空处。

[5]户牖:门窗。

【译文】

三十根辐条装到一个轴头上,轴头中留有空隙(才能穿进车轴),车才能使用;揉捏黏土以制作器皿,器皿中空,才能装物;凿出门窗修建房屋,房屋中空,才能住人。因此,拥有这些作为财富,只要让它们虚空才可以使用。

十二章

五色 [1] 令人目盲 [2] ,五音 [3] 令人耳聋 [4] ,五味 [5] 令人口爽 [6] ,驰骋田猎 [7] 令人心发狂 [8]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题解】

老子生活的春秋时期,新旧制度交替、社会动乱,奴隶主生活日益奢靡。他认为正常的社会生活应是“为腹不为目”,只求温饱,不求声色。老子反对的是奴隶主的奢靡生活,不是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因为普通民众不会拥有“五色”、“五味”、“五音”、“田猎”和“难得之货”,这是贵族生活的一部分。老子并没有把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对立起来,没有否定文化发展,他倡导人们能丰衣足食,保持内在安定知足的生活,摒弃外界物欲诱惑。人们若过于注重外在享受,就会越陷越深,心灵也会日趋空虚。因此,老子警示人们要拒绝物欲诱惑,保持知足宁静和纯洁天性。有些人只求声色物欲的享受,价值观、道德观变形,做出一些“人心发狂”的事情。可谓屡见不鲜。所以,人类社会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应同步发展,物质文明水平提高了,也要努力地提高精神文明的水平。

【注释】

[1]五色:即青、赤、黄、白、黑,此指色彩多样。

[2]目盲:喻眼花缭乱。

[3]五音:古代音乐的五个基本音阶,即宫、商、角、徵、羽。此指各种音乐。

[4]耳聋:喻听觉不灵。

[5]五味:酸、苦、甘、辛、咸。此指各种食物。

[6]口爽:一种口病,喻味觉失灵。爽,伤。

[7]驰骋田猎:驰骋,马奔跑。田猎,打猎,意即纵情玩乐。

[8]令人心发狂:使人内心放荡而不能制止。

【译文】

过多颜色使人眼花缭乱,过多音调让人听不清楚,过多滋味使人难以分辨,放纵狩猎会让人疯狂,珍贵宝物会诱惑人行为不轨。所以,圣人只求人民温饱而不求他们享受声色之乐,因而舍弃物欲,选择朴素淳厚。

十三章

宠辱若惊 [1] ,贵大患若身 [2] 。何谓宠辱?宠为上,辱为下 [3]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4]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5] ?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寄天下 [6] 。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天下 [7]

【题解】

很多人都非常重视宠辱荣患,有些人甚至视身外荣辱重于自身生命。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要经常接触到功名利禄、荣辱毁誉。很多人把荣宠和名利作为人生最高目标,以享荣华富贵、庇荫后代,可以说,他们就是为了名、位、寿、货等身外物而活着。把名利摆在何种地位,对此的态度因人而异。若视之重于生命,就错了。老子“贵身”,认为生命的旅途中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惊扰,这其实用不着惊恐,关键在于你对待大患的态度。只有那些像看重身体一样,慎重治理天下的人,才能把天下托付给他。这实际上是老子心目中理想的统治者的形象。

【注释】

[1]宠辱若惊:受宠或受辱,就感到惊恐。若,副词,于是。

[2]贵大患若身:重视大患像重视自己身体一样。贵,以……为贵,重视。河上公注:“身宠亦惊,身辱亦惊。贵,畏也。若,至也,畏大患至身,故皆惊。”

[3]宠为上,辱为下:得宠为上,受辱为下。河上公注:“宠者尊荣,辱者耻辱。”

[4]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河上公注:“复还自问,何故畏大患至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有身则忧其勤劳,念其饥寒,触情纵欲,则遇患也。”司马光注:“有身斯有患也。然则既有此身,则当贵之爱之,循自然之理,以应事物,不纵情欲,俾之无患可也。”

[5]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如果我没有了身体,我还会有什么祸患呢?河上公注:“使吾无有身体,得道自然,轻举升云,出入无间,与道通神,当有何患?”河上公:使吾无有身体,得道自然,轻举升云,出入无间,与道神通,当有何患?王弼注:归之自然也。魏源:苟字,诸本皆作“及”。此从傅奕本。(按:《老子本义》作“苟吾无身”。)

[6]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寄天下:以贵身的态度对待天下事的人,才能把治理天下的重任寄托在他身上。王弼注:“无以易其身,故曰贵也。如此乃可以托天下也。”(王弼本“托天下”在前,“寄天下”在后。)寄,寄托,交付。

[7]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天下:以爱身的态度对待天下事的人,才可以将天下托付给他。王弼注:“无物可以损其身,故曰爱也。如此乃可以寄天下也。”

【译文】

受到宠爱和遭到侮辱都好像是遇到了惊恐的事,重视荣辱这样的大患像重视自己的身体一样。什么叫受宠和被辱都会感到惊恐呢?受宠就会感觉高人一头,受辱就会自觉低人一等。得到宠辱好像遇到惊恐的事,失去宠辱也好像遇到惊恐的事。这就叫做受宠、被辱都感到惊恐。什么叫重视荣辱就像重视自己的身体一样呢?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等到我没有了身体,那我还会有什么祸患呢?因此,像重视自己的身体一样来慎重治理天下的人,就可以把治理天下的重任寄托在他身上;像珍惜身体一样来治理天下的人,就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 [1] ,听之不闻名曰希 [2] ,抟之不得名曰微 [3]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4] 。其上不 [5] ,其下不昧 [6] ,绳绳不可名 [7] ,复归于无物 [8]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9]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10] ;执古之道 [11] ,以御 [12] 今之有 [13] 。以知古始 [14] ,是谓道纪 [15]

【题解】

此篇是老子的宇宙论,解释“道”这个最高的哲学范畴。道是虚无的,非显现的,无形、无声、无色、无味,不可触摸,但可感知,因为天地万物的产生和消失,我们可感知。此篇中老子自述其词,是为了解释他提出的“道”。

本章的前半部揭示了混沌之道不能被我们面对和彻底认知的事实,后半部则主张体道。“道”脱离具体事物,不同于现实世界的任何事物。它无形无声,超越时空存在,或隐或现,不可命名。“道”不是一般事物,是无形可见的东西。因此老子的逻辑是:既然不能站在具体存在的角度面对“道”,何不换个角度和方式去面对它呢。只要我们转回身靠向“道”、体念“道”和回归“道”,并从“道”的位置去面对具体的世界,就会有新的体会和认识。我们可以从这里得出一个结论:“道”虽虚无,却也有现实的一面。

老子用经验世界的概念予以解释它,后又全盘否定,体现了“道”的深邃玄妙。现实世界的具体事物一直遵循着“道”的普遍规律,要理解和掌握现实事物,就要认识“道”的普遍原理,把握“道”的运动规律。“圣人”领悟出“道”性,所以能够认识物质世界运动发展所遵循的规律,能够支配现实世界。

【注释】

[1]视之不见名曰夷:眼睛看不到的,称为夷。夷,平坦无阻。河上公注:“无色曰夷,言一无色彩,不可得而见之。”

[2]听之不闻名曰希:耳朵听不到的,称为希。希,真实、珍贵。河上公注:“无声曰希,言一无音志,不可得听而闻之。”

[3]抟之不得名曰微:手摸不着的,称为微。微,细微。河上公注:“言一无形体,不可抟持而得之。”

[4]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这三者的形象无法追究,所以道是混沌一体的。三者,指“夷”、“希”和“微”,用以描述“道”。致诘:究诘,追究。由于“道”没有形体,人类感官无从体验,难用准确语言描述,只能以经验世界概念去“证伪”它,通过一一否定,显示出“道”的特性。

[5]其上不皦(jiǎo):它的上端不光明。皦,明亮、清晰。河上公注:“言一在天上,不皦皦光明。”

[6]其下不昧:它的下端不阴暗。昧,阴暗。河上公注:“言一在天下,不昧昧有所暗冥。”

[7]绳绳不可名:绳绳(mín),渺茫、不清楚。名,描绘。河上公注:“绳绳者,动行无穷极也。不可名者,非一色也,不可以青、黄(赤)、白、黑别。非一声也,不可以宫、商、角、徵、羽听。非一形也,不可以长短大小度之也。”

[8]复归于无物:“道”回归于无形无象、混沌不分状。无物,指感官不能知觉、不具形象的“道”。河上公注:“物,质也,复当归之于无质。”

[9]惚恍:即恍恍惚惚。“惚惚恍恍”是“或存”、“若存”等不确定性所给人的观感。河上公注:“言一忽忽恍恍,若存若亡,不可见之也。”

[10]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就是说围绕着道团团转,却搞不清它的模样。河上公注:“一无端末,不可预待也。除情去欲,一自归之也。言一无影迹,不可得而看。”成玄英注:“迎之不见其首,明道非古无始也,随之不见其后,明道非今无终也。”

[11]执古之道:执,依据、根据。古之道,自古存在的“道”。

[12]御:驾驭,此处意为利用、使用。

[13]今之有:眼前的具体事物。有,指现实世界存在物。

[14]古始:宇宙的原始,或道的初始。

[15]道纪:“道”的纲纪、“道”的规律。纪,纲纪、规律。许啸天注:“道纪,是说天道有一定不变的法纪,人只需顺着自然的法纪做去。”

【译文】

眼睛看不到的,称为夷;耳朵听不到的,称为希;手摸不着的,称为微。这三种东西不能具体分别出来,所以混为一体。它的上端不光明,它的下端不阴暗。绵绵不绝,却无法明确表述出来,又归结到无形。这叫做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影像的影像,称为恍惚。迎上去,看不见它的开端;追随着,看不见它的末端。按照以前的制度来处理现在事情,能认识到古老的本始,这就称作道的纲纪。

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 [1] 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2]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3] 。与兮 [4] 若冬涉川 [5] ,犹兮 [6] 若畏四邻 [7] ,俨兮 [8] 其若客 [9] ,涣兮 [10] 若冰之将释 [11] ,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12] ,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 [13] ?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 [14] 。夫唯不盈 [15] ,故能蔽而不新成 [16]

【题解】

本章着重描写了一个行道之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善为“士”者应怎么样?思考问题和行动小心谨慎;仪容和态度恭敬严肃又洒脱不羁;老实质朴虚怀若谷,气量如奔流之河流,又能静能动,生机在守静中。文中描写其实是老子本人的真实写照,他是一个深藏不露、谨慎小心、谦恭有礼、唯唯诺诺的人,看似毫无主见、平凡无奇,实际上却是一个得道高人。这样的人,不是老子自己还能是谁呢?

“道”是深邃玄妙、隐现不定的。普通人觉得“道”难于把握,而得“道”之人却不同于世俗之人,他们样貌独特、品格形态独到。世俗之人比较肤浅,很容易被人看穿;得“道”之人静谧深沉,难以看破。老子在这里“强为之容”,即勉强地为他们描述一下。他们人格高尚,心理素质良好,静定功夫深厚,内心世界平静。他们看上去静心无为,其实极富创造力,即静极而动、动极而静,这是他们的生命活动过程。老子的理想人格是淳朴忠厚、静心安定,内心世界丰富,并能在一定情况下,由静入动。这种人格上的静动变化亦符合“道”的变化规律。

【注释】

[1]士:指得“道”的人。

[2]微妙玄通,深不可识:精微奇妙深奥通达,深邃地不能了解。老子认为“道”是不可捉摸的超验存在,而得“道”的人与世之俗人不同,静谧深沉,难以看透。微妙,因其细小而难以把捉称之为“微”,因其超越于任何规则、难以模拟而称为“妙”,微妙即令人难以模拟把捉之义。玄通,深奥通达。河上公注:“谓得道之君也。玄,天也,言其志节玄妙,精与天通也。道德深远,不可识知,内视若盲,反听若聋,莫知所长。”

[3]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有“道”之人深刻到一般人不能看透,所以勉强描绘一下他。强,勉强。容,描绘。

[4]与兮:与,通“豫”,迟疑慎重的样子。河上公注:“举事辄加重慎。”

[5]若冬涉川:像冬天踩水过河。冬天过河,即在冰上走,如履薄冰,小心慎重。河上公注:“与与兮若冬涉川,心犹难之也。”王弼注:“冬之涉川,豫然若欲度,若不欲度,其情不可得见之貌也。”

[6]犹兮:警惕戒备的样子。

[7]四邻:周围邻国。

[8]俨兮:庄重严肃的样子。俨,庄重之意。河上公注:“如客畏主人,俨然无所造作也。”

[9]客:做客。

[10]涣兮:融和流动的样子。

[11]将释:冰融化。河上公注:“释者,消亡。除情去欲,日以空虚。”

[12]旷兮其若谷:开阔旷达,就像山谷一样。河上公注:“旷者,宽大。谷者,空虚,不有德,功名无所不包也。”

[13]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谁能使浑浊安静下来,慢慢澄清,谁能使静变动,慢慢显出生机。河上公注:“孰,谁也,谁能知水之浊止而静之,徐徐自清也。谁能安静以久,徐徐以长生也。”王弼注:“夫晦以理物则得明,浊以静物则得清,安以动物则得生。此自然之道也。孰能者,言其难也。徐者,详慎也。”

[14]保此道者不欲盈:奉行道的人总不愿意盈满。河上公注:“保此徐生之道,不欲奢泰盈溢。”

[15]夫唯不盈:不求自满。盈,满。王弼注:“盈必溢也。”

[16]蔽而不新成:虽破败但不会穷竭,不必作新补充。蔽,通“敝”。河上公注:“夫唯不盈满之人,能守蔽不为新成,蔽者匿光荣,新成者贵功名。”

【译文】

以前善于遵循道的人,精微奇妙深奥通达,深邃地不能了解。就因为不能了解,所以勉强这样形容他:缓慢的像寒冬过河,迟疑的像防备四邻,端庄的像做客,欲望涣散像冰雪将要融化,淳厚的像璞玉,旷达好像山谷,融洽众人就像浊水。谁能让浑水不再浑浊?只有让它静下来慢慢澄清;谁能使静止长久保持?只有让它动起来慢慢出现生机。遵循道的人总不愿意盈满。正因为不愿意盈满,才能遮蔽光彩而不用想做出新成就。

十六章

至虚极 [1] ,守静笃 [2]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3] 。夫物芸芸 [4] ,各复归其根 [5] 。归根曰静,静曰 [6] 复命 [7] ,复命曰常 [8] ,知常曰明 [9] 。不知常,妄作凶 [10] 。知常容 [11] ,容乃公 [12] ,公乃王 [13] ,王乃天 [14] ,天乃道 [15] ,道乃久,没身不殆 [16]

【题解】

这一章并不是专讲人生,而是主要讲认识世界,当然也包括认识人生。但无论是认识人生,还是认识客观世界,其基本态度都是“致虚”、“清静”、“归根”和“复命”。老子在此章中尤其强调了致虚守静。他认为人们应保持虚寂沉静,去应对世界万物的发展变化。老子认为世间万物的运动变化都有其自身规律,从生到死、再生到又死,繁衍生息,周而复始以至无穷,它们都遵守这一规律。老子希望人们能认识这个规律,并把它运用到社会生活中。他提出“归根”、“复命”,提倡回归到事物存在的根源,即虚静的极点状态,这是万物存在的本性。

本章还说明了道之“大”与“常”是和谐统一的。在积德进道的过程中,知常之“明”与能大之“容”相依相伴、形影不离,并且它们还能互相提携、相互促进。它们合二为一后,更有助于人们得道,使人们的生存得以恒常与不断发展壮大。

【注释】

[1]致虚极:尽可能地淡化自己的名位、名职,使得万物可以像行过虚空一样经我而过,像容于虚空一样为我所容,无妨其行于自然。河上公注:“得道之人捐情去欲,五内清净,至于虚极。”

[2]守静笃:尽可能地保持清静无为而听任万物行于自然。致虚守静有助于无干扰地“观复”。“虚”、“静”都是老子认为应保持的心灵状态,即一种没有心机和成见的状态,它是消除了利欲引诱和外界纷扰而得到的空明宁静。河上公注:“守清净,行笃厚。”王弼注:“言致虚物之极,笃守静物之真正也。”

[3]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万物都蓬勃生长,我因此观察到循环往复的规律。河上公注:“作,生也,万物并生也。言吾以观见万物,无不皆归其本也。人当念重本也。”

[4]芸芸:纷繁茂盛的样子,形容草木繁茂。河上公注:“芸芸者,华叶盛。”

[5]各复归其根:回归本原,即返回自然本性。根,根本,指事物的本来性质。河上公注:“言万物无不枯落,各复返其根而更生也。”王弼注:“各返其所始也。”

[6]静曰:王弼本作“是谓”。河上公注:“静谓根也。”

[7]复命:复归本性,此指回到虚静的本性。老子认为,“道”本质是虚静,天地万物由“道”产生,故回归本原即回到虚静。老子的复归思想,一方面说明人性是虚静淡泊的,因后天欲望扰乱心灵;另一方面体现出老子认为世间事物循环往复地运动变化。

[8]常:指事物运动中的规律,即永恒法则。

[9]明:明白,明智。

[10]不知常,妄作凶:不懂法则,妄为就会带来灾难。河上公注:“不知道之所常行,妄作巧诈,则失神明,故凶也。”王弼注:“唯此复乃能包通万物,无所不容,失此以往,则邪入乎分,则物离其分,故曰不知常则亡作凶也。”

[11]知常容:通晓这种法则就能包容一切。容,包容、宽容。河上公注:“能知道之所常行,则去情忘欲,无所不包容也。”王弼注:“无所不包通也。”

[12]容乃公:包容一切就能公正。公,公正。河上公注:“无所不包容,则公正无私,众邪莫当。”王弼注:“无所不包通则乃至于荡然公平也。”

[13]王:天下归顺。

[14]天:即自然。

[15]天乃道:像天一样就可以进而像道一样。

[16]没身不殆:终身没有危险。殆,危险。

【译文】

达到极致的无形,守住深厚的清静,万物都很兴盛,我从中观察它们的循环生长。众多生物,都会回归到它们的本原。回归本原就叫静止。静止就是还原本性。还原本性就是事物发展的法则。通晓这种法则就是明智。不懂得这种法则,随意妄为就会招来灾难。通晓这种法则就能包容一切,包容一切就能公正,公正就能使天下归附,天下归附就能符合自然天性,符合自然天性才算得道。得道才能长久,终身不会有危险。

十七章

太上 [1] 下知有之 [2] ,其次亲而誉之 [3] ,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4] ,犹兮其贵言 [5]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题解】

此篇是老子的政法论,在本章中老子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他评论统治者,纯粹从自己的道家思想出发。他把统治者分为四类:不被人民所知的是最好的统治者,被人民所轻蔑的是最差的统治者,百姓拥戴并赞颂或百姓害怕的是处于中间状况的统治者。老子心中的国家政治是:统治者具备诚实守信的素养,安闲自适,很少下达命令,政府为人民服务,政治权力根本不会给人民施压,人民和政府和平相处,各自生活得悠闲自在。这便是老子理想的政治生活。

【注释】

[1]太上:至上,最好,指最好的统治者。河上公注:“太上,谓太古无名之君也。”

[2]下知有之:人民不知道有统治者的存在。下,一说为“不”。太上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所以下知有之而已,意思是服从太上。河上公注:“下知有之者,下知上有君,而不臣事,质朴也。”

[3]其次亲而誉之:比这差一些的,百姓亲近他并且称赞他。河上公注:“其德可见,恩惠可称,故亲爱而誉之。”王弼注:“不能以无为居事,不言为教,立善行施,使下得亲而誉之也。”

[4]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统治者诚信不足,百姓才不信任他。表现出老子的政治理想,是统治者行“无为而治”使百姓自由满足、没有权威压力、生活安闲自适。河上公注:“君信不足于天下,下则应之以不信,而欺其君也。”

[5]贵言:惜言如金。

【译文】

远古民众不知道有君王;稍后,亲近并称颂君王;再稍后,惧怕君王;再往后,就哄骗君王。君王信用不足,民众不会信任。所以,君王重视言语不随便施令。功业成就,事情顺利,百姓都说我们自然而然就会这样。

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 [1] 。智惠出,有大伪。六亲 [2] 不和 [3] ,有孝慈 [4] 。国家昏乱,有忠臣 [5]

【题解】

老子认为君王失德导致社会上出现了仁义、大伪、孝慈、忠臣。社会政治清明时,人们都有仁义,所以仁义就显现不出来,也就没有必要提倡仁义。等到社会政治废弃了,人们开始崇尚仁义,希望用仁义挽回颓势,而这时的社会已混乱。老子把辩证法运用到社会治理中,指出仁义和大道废、大伪和智慧出、孝慈和六亲不和、忠臣和国家昏乱,相反相成。老子揭示了其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体现了十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注释】

[1]大道废,有仁义:社会公德被废弃,才有“仁义”产生。道,此指一种准则。河上公注:“大道之时,家有孝子,户有忠信,仁义不见也。大道废不用,恶逆生,乃有仁义可传道。”

[2]六亲:指父、子、兄、弟、夫、妻,此指家庭关系。河上公:六亲绝,亲戚不和,乃有孝慈相牧养也。王注:“父子、兄弟、夫妇也。”《吕览·论人篇》曰:“何谓六戚?父母、兄弟、妻子。”

[3]和:罗振玉:此三句“废”下、“出”下、“和”下,广明本均有“焉”字。下“国家昏乱有忠臣”,“乱”下亦必有“焉”字,石泐不可见。朱谦之:室町本有“焉”字,与广明同,“乱”下亦有“焉”字。

[4]孝慈:《大典》作“孝子”。

[5]忠臣:帛书本作“贞臣”。

【译文】

大道废弃后,才出现仁义;智慧出现后,才出现虚伪。父、子、兄、弟、夫、妇不和睦,才出现孝顺和慈爱;国家昏暗动乱,才出现忠臣。

十九章

绝圣弃智 [1] ,民利百倍 [2]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 [3] ,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 [4] ,少私寡欲 [5]

【题解】

老子针对各种社会病态,于本章中提出解决方法。他在上一章中说“智慧出,有大伪”,故提倡杜绝这种智巧行为。他认为“圣”、“智”产生智巧奸诈,用它来治理国家,便成为“有为”之政。废弃这种扰民政策,百姓才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本书把“绝学无忧”放在此章,以与前句“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并列。

【注释】

[1]绝圣弃智:抛弃聪明智巧。绝,断绝。圣、智,聪明。老子认为人本性真纯质朴,但有智慧就会腐蚀人的天性。不如抛弃所谓的“文明”,使人民回归到自然状态。王弼注:“圣智,才之善也。”

[2]民利百倍:人民会得到百倍的好处。河上公注:“修农事,公无私。”

[3]绝巧弃利:舍弃技巧、私利。巧,这里是机巧、欺诈的意思。利,是利己主义。以利己主义的人生观来指导人生,在物质利益的诱惑下,不择手段的强盗、惯偷自然出现。河上公注:“绝巧者,诈伪乱真也,弃利者,塞贪路闭权门也。”

[4]见素抱朴: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推举圣人,实行法治,即用“无为之治”取代“有为之治”。素,未染色的丝。朴,未经雕刻的木材。见,同“现”,显现。抱,保持。河上公注:“见素者当抱素守真,不尚文饰也。抱朴者,当抱其质朴,以示下,故可法则。”

[5]少私寡欲:减少私心和欲望。河上公注:“少私者,正无私也。寡欲者,当知足也。”

【译文】

抛弃圣贤智慧,百姓能得百倍之利;摒弃仁义,百姓才能重新孝顺慈爱;舍弃技巧、私利,盗贼才不会出现。(圣智、仁义、孝慈)三者不足以教化民众,应使民众有所归属,思想纯朴,不求私利,欲望淡薄。

二十章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 [1] ,相去几何 [2] ?善之与恶,相去何若 [3]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4] 。荒兮 [5] 其未央 [6] 哉!众人熙熙 [7] ,如享太牢 [8] ,如春登台 [9] 。我独怕兮其未兆 [10] ,如婴儿之未孩 [11] ,乘乘兮若无所归 [12]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13] 。我愚人之心也哉 [14] !沌沌 [15] 兮。俗人昭昭 [16] ,我独若昏;俗人察察 [17] ,我独闷闷 [18] 。忽兮若海 [19] ,漂兮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题解】

这一章老子将世人的心态与自己的心态作了对比,揭示了得道之人的心理特征——纯朴质厚、淡泊恬静、心胸宽广、自由自在、无贪心、无欲望、无分别的混沌婴儿之心。

本章中,老子认为美丑善恶等价值判断都相对而成,并随时代和环境的不同而变化,体现了辩证法思想。老子对比描述了世俗之人的心态和自己的心态。他展现了社会上层追求物欲享受的奢靡之态,同时以相反的形象夸张地描述了自己。

文中“我”指老子本人,又不单指他个人,而是一群有抱负、有远见的人。“众人”、“俗人”指社会上层。他们的价值判断,没有确切标准,可以说是混淆的。文中说“我”是“愚人之心”,实为反语。世俗之人沉迷于声色享受,而“我”却甘于恬淡宁静,唯求精神升华,而不随波逐浪。在老子的心目中,一切还处于混沌状态的婴儿是最令人羡慕的。他们不需要争权夺利,不需要理会尘俗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但若想回到那种懵懂的生活状态中,做一个“难得糊涂”的人已是不可能的事。即使这样,老子还是一心坚持自己的原则,决心做一个异于常人的人,做一个“难得糊涂”的人。

【注释】

[1]唯之与阿:唯,恭敬地答应、晚辈回答长辈;阿,怠慢地答应、长辈回答晚辈。阿,同“呵”,呵斥。高明校注:《说文》“诃,大言而怒也。”盖“唯”为应声,“诃”为责怒之词,人心之怒,必起于所否,故老子因叶下文“何”韵,以“诃”代“否”。唯与诃,犹言从之与违也。

[2]相去几何:(两种声音)相差有多少?去,离开,指距离。几何,多少。河上公注:“同为应对,而相去几何?疾时,贱质而轻文。”王弼注:“畏誉而进,何异畏刑,唯阿美恶相去何若。”

[3]善之与恶,相去何若:美好与丑恶,相差多少。恶,指丑恶。老子于此提出价值判断的相对性问题。河上公注:“善者和誉,恶者谏争,能相去何如?疾时恶忠直,用邪佞也。”

[4]人之所畏,不可不畏:人们所畏惧的,不能不畏惧。河上公注:“人,谓之道也。人所谓者,畏不绝学之君也。不可不畏,近令色,杀仁贤。”刘殿爵注:“别人所畏惧的,自己也不可不畏惧。”而帛书本的意思是:为人所畏惧的就是人君亦应该畏惧怕他的人。两者意义很不同,前者是一般的道理,后者则是对君人者所说有关治本的道理。

[5]荒兮:指经历了很长时间。河上公注:“荒,荒乱也。”

[6]央:结束、完结。河上公注:“央,止也。”

[7]众人熙熙:大家都兴高采烈。熙熙,兴高采烈的样子,河上公注:“淫放多情欲也。”

[8]如享太牢:好像参加丰盛的筵席。享,通“飨”。太牢,指祭祀用的牛、羊、豕。河上公注:“如饥思太牢之具,意无足时也。”

[9]如春登台:好像在春天登高远望。河上公注:“如饥思太牢之具,意无足时也。春阴阳交通,万物感动,登台观之,意志淫淫然。”

[10]我独怕兮其未兆:当世俗之人都兴高采烈时,我独自淡泊宁静,毫不炫耀。怕,同泊,淡泊。兆,征兆。未兆,没有迹象,引申为不炫耀、无动于衷。在这里,塑造了一个真正得“道”、宁静淡泊的自我形象,和世俗之人形成鲜明对比。河上公注:“我独泊然安静,未有情欲之形兆也。”

[11]如婴儿之未孩:像婴儿时还不会笑。孩,同“咳”,指小孩的笑。河上公注:“如小儿未能答偶人也。”

[12]乘乘兮若无所归:睡在摇篮里摇摆不定,不知归处。河上公注:“我乘乘如穷鄙,无所归就。”

[13]而我独若遗:只有我好像都失去了。若遗,不足、不够。河上公注:“我独如遗弃,似于不足也。”

[14]我愚人之心也哉:我这笨人的心啊,糊糊涂涂的。愚人,指与世俗之人不同的得“道”之人,淳朴、自然,看似木讷,实则洞悉世事,对人生的理解远远高于常人,是老子理想中的人。河上公注:“不与俗人相随,守一不移,如愚人之心也。”

[15]沌沌:混沌,此指纯真朴实到极点。河上公注:“无所分别。”王弼注:“无所别析,不可为明。”高明注:“形容圣人混沌无知也。”

[16]昭昭:清楚、精明。俗人的聪明,为老子所不屑。河上公注:“明且达也。”王弼注:“耀其光也。”释德清注:“谓智巧现于外也。”蒋锡昌注:“‘昭昭’即自见之义。”二十二章“不自见,故明”,七十二章“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都与此文互明,“俗人皆昭昭”,谓普通之人君皆耀光以自见也。

[17]察察:严厉苛刻的样子。河上公注:“察察,急且疾也。”王弼注:“分别,别析也。”释德清注:“察察,即俗谓分星擘两,丝毫不饶人之义。”高明注:“此之谓疾厉严苛,寡恩无情。”

[18]闷闷:诚实淳朴的样子。河上公注:“闷闷,无所割截。”高明注:“形容无智无欲,昏噩淳朴之状。”若五十八章“其政闷闷”若无形、无名、无事、无政可举,既无所欲,亦无所识。

[19]忽兮若海,漂兮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别人都清晰明白,只有我浑浑噩噩,恍惚如大海昏暗,到处漂流而没有地方停歇。以,用。独顽似鄙,形容愚笨、鄙陋。此为得“道”者的特征之一。河上公注:“我独忽忽,如江海之流,莫知其所穷极也。我独漂漂若飞若扬,无所止也,志意在神域也。我独无为,似鄙,若不逮也。”王弼注:“以,用也,皆欲有所施用也。无所欲为,闷闷昏昏,若无所识,故曰顽且鄙也。”

【译文】

杜绝学术知识,就没有忧虑。赞成与否决,差别有多大呢?善与恶,差别有多大呢?人们畏惧的,我不能不畏惧。(人世)那么漫长啊,都没有边际。众人争相夺利,就像享受酒席,就像登上高台春游。我独自淡泊,没有欲望的征兆,就像婴儿还不会发笑,睡在摇篮里摇摆不定,不知归处。大家都富而有余,只有我好像都失去了。我这笨人的心啊,糊糊涂涂的。别人都明白清楚,只有我昏昏沉沉;别人都清晰明白,只有我浑浑噩噩,恍惚的像大海昏暗,到处漂流而没有地方停歇。辽阔深广啊,像无边无际的大海;自由自在啊,像随意飘荡的云彩。众人都有作为,只有我顽固鄙陋。只有我跟别人不一样,重视道这个万物本原。

二十一章

[1] [2] 之容 [3] ,唯道是从 [4] 。道之为物,唯恍唯忽 [5] 。忽兮恍兮,其中有象 [6] ;恍兮忽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 [7] ,其中有精 [8] 。其精甚真 [9] ,其中有信 [10]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11] 。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 [12] ?以此 [13]

【题解】

老子在开篇之作中就指出“道”是宇宙的本原。学术界对“道”的性质却有不同解释,出现“道”是唯心主义的和“道”是唯物主义的两种观点。老子在本章中进一步阐释十四章关于“道”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的观点,明确指出由极其微小的物质组成的“道”,虽无形无体,但的确存在,万物都由它生成。他还指出“道”决定“德”的内容,“道”的属性表现为“德”的观点,集中描述了“道”的一些特性。一章、四章、十四章、本章和二十五章,是研究道的性质问题的重要篇章。

古中国人的“道”法的伟大之处在于发现了宇宙的逻辑定律“箭头‘→’”。宇宙中的种种状态,无论难易,只要从整体上来看,就都可以用一个箭头来表示。也就是说,宇宙里的任何事物都可以用含义不同的箭头来表示。老子这个哲学伟人,从最小的箭头入手,逐步深化,微言大义,更方便人们理解其中的玄妙。在当时来说,老子的观点是超前的,已经超出了“物”的羁绊,其深远意义自是不用言说。

【注释】

[1]孔:大、甚。河上公注:孔,大也。王弼注:“孔,空也。”

[2]德:“道”的显现和作用为“德”。

[3]容:指行为、容貌。孔德之容,即大德的行为、形貌。

[4]唯道是从:唯,独。独从于道。河上公注:“唯,独也,大德之人不随世俗所行,独从于道也。”王弼注:“唯以空为德,然后乃能动作从道。”

[5]道之为物,唯恍唯忽:对于万物来说,“道”恍恍惚惚无所定。河上公注:“道之于万物,独恍忽往来,而无所定也。”王弼注:“恍惚无形不系之叹。”

[6]忽兮恍兮,其中有象:在恍惚不定中,存在着模糊的影像。象:影像。河上公注:“道唯惚无形之中,其中独有万物法象。”王弼注:“以无形始物,不系成物,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然。故曰恍兮惚兮,惚兮恍兮其中有象也。”

[7]窈兮冥兮:窈冥,深远不可见。河上公注:“道唯窈冥无形。”王弼注:“窈冥深远之叹,深远不可得而见。”

[8]其中有精:存在着精华和灵气。精,精气。河上公注:“其中有精实,神明相薄,阴阳交会也。”王弼注:“然而万物由之,其可得见,以定其真,故曰窈兮冥兮其中有精也。”

[9]其精甚真:这种极微小的精气在世界上真切地存在着。河上公注:“言存精气,其妙甚真,非有饰也。”

[10]其中有信:这是可信的。信,可信、可靠。河上公注:“道匿功藏名,其信在中也。”王弼注:“信,信验也,物反窈冥,则真精之极得,万物之性定,故曰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也。”高明注:“此乃进而阐述其中之实不仅存在,而且甚真,并以其自身之运动规律可供信验。后人不知‘精’字当假为‘情’,皆读为本字,则释作‘精神’、‘精力’、‘精灵’、‘精气’或谓‘最微小的原质’等等,诸说虽辩,但皆与老子本义相违,均不可信。”冯达甫注:“信,信验也。‘道’是‘无’和‘有’的统一,恍惚,窈冥是讲‘无’的一面,有象,有物,有情是讲‘有’的一面。”

[11]以阅众甫:用它来观察世间万物。众甫,指世间万物。河上公注:“阅,禀也。甫,始也。言道禀与万物始生,从道受气。”王弼注:“众甫,物之始也,以无名说为万物始也。”

[12]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我怎样才能知道这世间万物的本原的呢?河上公注:“吾何以知从道受气?”

[13]以此:凭借这个大道。以,靠、凭借。此,指道。因为“道”而知道万物的起源。河上公注:“此,今也。以今万物得道精气而生,动作起居,非道不然。”王弼注:“此上之所云也。言吾何以知万物之始于无哉?一次知始也。”

【译文】

甚高的德行的形态,在于遵循“道”的法则。“道”这种东西,看似缥缈不定让人无法捉摸。在恍惚不定中,存在着模糊的影像;在依稀隐约中,存在着具体的物质;在深远幽暗中,存在着精华和灵气。这精气真切地存在着,这一点是可信的。古往今来,它的名字恒久地存在着,并被用来观察世间万物。我怎样才能知道这世间万物的本原的呢?完全依靠遵循“道”啊。

二十二章

曲则全 [1] ,枉则直 [2] ,洼则盈,敝则新 [3] ,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4] ,不自见 [5] 故明 [6] ,不自是 [7] 故彰,不自伐 [8] 故有功,不自矜 [9] 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0]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题解】

老子在本章中从生活经验出发总结出带有智慧的言论,加深了第二章中矛盾转化的辩证法思想。他先用了六句成语,即委曲和保全、弓屈和伸直、不满和盈溢、陈旧和新生、缺少和获得、贪多和迷惑,讲述了事物由正面向反面转化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然后把辩证法思想运用到社会生活中,指明不论是治身,还是治国,都必须以诚为本。大道的本质是真,而做人的根本在于诚。心诚才能成就一切。最后他得出了“不争”的结论。他认为,“曲”中有“全”,“枉”中有“直”,“洼”中有“盈”,“敝”有“新”,只要把握了其中的奥秘,就可以真正做到“不争”。也就是说,要想成功就必须去争取,必须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老子认为,事物常在对立的关系中产生,人们对事物的正反两端都应当观察,从正面去透视负面的状况,对于负面的把握,更能显现出正面的内涵。鉴于自己的经验,老子对这样的现象颇为担忧,于是他告诫人们要“站得高望得远”,要虚怀若谷,坚定不移地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奋斗。另外,老子还告诉了人们“委曲求全”的道理。通常人们只看到事物的表象,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内涵。他认为,现实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要先采取退让的办法,然后再静观其变,等待最佳出击时间,从而实现自己的目标。

【注释】

[1]曲则全:委曲才能保全。全,保全。河上公注:“曲己从众,不自专,则全其身也。”王弼注:“不自见其明则全也。”

[2]枉则直:弯曲才能伸直。枉,屈、弯曲。河上公注:“枉,屈也。屈己而伸人,久久自得直也。”王弼注:“不自是则其是彰也。”

[3]洼则盈,敝则新:地势低洼,水才能盈满,破旧才能更新。敝,凋敝。河上公注:“地洼下,水流之。人谦下,道归之也。自受弊薄,后己先人,天下敬之,久久自新也。”王弼注:“不自伐则其功有也。不自矜则其德长也。”

[4]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因此圣人抱定简单浑圆的“一”作为天下的模式。抱一,守道。抱,守。一,即“道”。式,法式。河上公注:“抱,守也。式,法也。圣人守一,乃知万事,故能为天下法式也。”王弼注:“一,少之极也。式,犹则之也。”

[5]见:同“现”,表扬。“不自见”,忘我,则进入灵明的大道之境界,从而明白人生真谛。圣人治国,不固执己见,处于忘我境界,自然能接纳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以百姓之心为心”,必然政治清明。

[6]明:彰明。

[7]不自是:就是不自以为是,否则,将被大道拒之门外。圣人治国,无执无为,不主观臆断、动辄发号施令,让人们去听从他那句句是真理的表面说教,而是让人们自觉自愿地寓教于自身的练功实践之中。

[8]伐:夸耀。“不自伐”,就是不自我炫耀。圣人治国,有功于人民,但在功劳面前不居功自傲。不居功自傲才能功德圆满。否则,就会导致有害于人民的事情发生。河上公注:“伐,取也。”

[9]矜:自大。“不自矜”,就是不自高自大。自高自大则不思进取,而大道是无止境的。圣人治国,始终保持谦逊的态度,不搞个人崇拜,并深明功成身退的哲理,有上有下才是“曲”,进是为了人民,退也是为了人民。只有让后备力量跟上来,国家才能持久安定,社会才能持续发展。河上公注:“矜,大也。”

[10]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只因为不与人相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争过他。河上公注:“此言下贤与不肖无能与不争者争也。”

【译文】

委曲才能保全,弯曲就能伸直;低洼才能盈满,破旧才能更新;少取才能得到,贪多就会惑乱。因此圣人遵守道而成为天下的典范。不自赏而能明智;不自以为是而能彰显;不自我夸耀而能有功劳;不妄自尊大而能位高。只因不跟人相争,所以天下没人能争过他。古人所说的委曲才能保全,怎能是空话?确实是能保全的啊!

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1] 。飘风 [2] 不终朝,骤雨 [3] 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 [4] ,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5]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6]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7] ;同于失者,失亦乐失之 [8] 。信不足焉 [9] ,有不信焉 [10]

【题解】

本章中,老子说到易变的自然现象,并认为人的活动更易变化,故维持一种现象不变很难,只有事物本质才不会变化。人要从现象中发现本质并不容易办到。发现事物本质的人得到“道”,并可与它处于同一范畴。接近事物本质的人,相当于得到“德”,并可与它处于同一范畴。那些未发现“道”又没接近“德”的,叫做“失”,只得和“失”处于同一范畴。人要达到“道”和“德”的境界,必须不停地去追求“道”。他说,只要相信道,照着做,就自然会得到道。反之,就不可能得到道。凡不这样做的人,就只能永处在事物本质之外的“失”之中。

这一章和十七章是相对应的。十七章揭示出严刑峻法的高压政策,徒然使百姓“畏之侮之”,因而希望统治者加以改变。本章还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有所得必有所失。这句话旨在告诫人们,这个世界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很公平的,你得到了应该得到的东西,必然会失去一些东西。此时,我们就不能“患得患失”,既要乐于得到合于道的成果,又要乐于抛弃不合于道的事物。乐于得必乐于失,有失才能有得。

【注释】

[1]希言自然:少说话而顺应自然之道。希言,少说话,此处指统治者少施加政令、不扰民。河上公注:“希言者,是爱言也。爱言者,自然之道。”王弼注:“听之不闻名曰希。下章言道之出言淡兮其无味也,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然则无味不足听之言,乃是自然之至者也。”蒋锡昌注:“按《老子》‘言’字多指声教法令而言,如二章‘行不言之教’,五章‘多言数穷’,十七章‘悠兮其贵言’均是。‘希言’与‘不言’‘贵言’同意,而与‘多言’相反。‘多言’,多声教法令之治,‘希言’者少声教法令之治。故一即有为,一即无为也。‘自然’即自成之谊。‘希言自然’谓圣人应行无为之治,而任百姓自成也。”

[2]飘风:大风、强风。

[3]骤雨:大雨、暴雨。

[4]从事于道者:按道办事的人,此处指统治者按道施政。河上公注:“从,为也。人为事当如道安静,不当如飘风骤雨也。”王弼注:“从事,谓举动从事于道者也。”

[5]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遵循大道的,就能融入大道;修养德行的,就能融入德行;失道失德的,就只能与失败为伍。失,失道或失德。河上公注:“同于道者,所为与道同也。德者谓为德之人也。同于德者,所为与德同也。失,谓任己失人也。同于失者,所为与失同也。”王弼注:“道以无形,无为成济万物,故从事于道者以无为为君,不言为教,緜緜若存,而物得其真,与道同体,故曰同于道。得少也,少则得,故曰得也,行得则与得同体,故曰同于得也。失累多也,累多则失,故曰失也。行失则与失同体,故曰同于失也。”

[6]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融入道的,道也乐意帮助他。河上公注:“与道同者,道亦乐得之也。”

[7]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融入德行的,德行也乐意帮助他。河上公注:“与德同者,道亦乐得之也。”

[8]同于失者,失亦乐失之:与失败为伍的,失败也乐意跟随他。河上公注:“与失同者,失亦乐失之也。”王弼注:“言随行其所,故同而应之。”

[9]信不足焉:诚信不足的人。信,名词,诚信。河上公注:“君信不足于下,下则应君以不足也。”

[10]有不信焉:就会有人不相信他。信,动词,信任。河上公注:“此言物类相归,云从龙,风从虎,水流湿,火就燥,自然之类也。”王弼注:“忠信不足于下焉,有不信焉。”

【译文】

少说话而顺应自然之道。大风不会刮整个早晨,暴雨不会下一天。谁造成这种情况呢?是天地。天地还不能持久,更何况人呢?所以遵循大道的,就能融入大道;修养德行的,就能融入德行;失道失德的,就只能与失败为伍。融入道的,道也乐意帮助他;融入德行的,德行也乐意帮助他;与失败为伍的,失败也乐意跟随他。诚信不足的人,就会有人不信任。

二十四章

跂者不立 [1] ,跨者不行 [2] 。自见者不明 [3] ,自是者不彰 [4] ,自伐者无功 [5] ,自矜者不长 [6] 。其于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也。

【题解】

老子在本章中描述了不懂道的人的几种表现,其实这种表现有很多,因为只要不以“道”来面对和解决问题就会做出不懂道的事情。老子把“物”拟人化,说“物”不喜欢不懂道的行为。因为“物”一直按道的规律行事,所以没有不遵道而行的“物”。硬要“物”不按规律办事是办不到的,此即“物或恶之”之意。凡懂道的人,都不会背道而行。

【注释】

[1]跂者不立:跂,踮起脚跟、脚尖着地。河上公注:“跂,进也,谓贪权慕名,进取功荣,则不可久立身行道也。”

[2]跨者不行:跨越着向前的人不能前进。跨,跃、阔步而行。河上公注:“自以为贵而跨于人,众共蔽之,使不得行。”

[3]自见者不明:自我欣赏的人不明智。河上公注:“人自见其形容以为好,自见其所行以为应道,殊不自知其形容丑而操行之鄙。”

[4]自是者不彰:自以为是的人不会名声显赫。河上公注:“自以为是而非人,众共蔽之,使不得彰明。”

[5]自伐者无功:自我夸耀的人没人承认他的功劳。河上公注:“所谓辄自伐取其功美,即失有功于人也。”

[6]自矜者不长:河上公注:“好自矜大者,不可以长久。”

【译文】

踮着脚跟的人站立不稳,跨越着向前的人不能前进,自我欣赏的人不明智,自以为是的人不会名声显赫;自我夸耀的人没人承认他的功劳;妄自尊大的人不能居高位。这些对道,就像剩饭剩菜和赘疣一样。都令人讨厌,因此有道之人不做。

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 [1] ,先天地生。寂兮寥兮 [2] ,独立而不改 [3] ,周行而不殆 [4] ,可以为天下母 [5]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名曰大 [6] 。大 [7] 曰逝 [8] ,逝曰远,远曰反 [9]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10] 。域中 [11] 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 [12]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3]

【题解】

本章隐含了一个主体“我”,全文都是关于“我”的逻辑思维。此处“天地”指“我”所处的位置,可认为是今天的太阳系。“物”指宇宙初始态,可称之为“道”。“道”日益发展被称为“大”,“大”继续发展被称为“逝”,“逝”再发展被称为“远”,“远”接着发展被称为“反”。“我”的位置反映出“大、逝、远、反”的动态。老子用“大”指代宇宙整体,而道、天、地、人都处在“大”之中,成为不同范畴的现象。低范畴受高范畴控制。因此,人受制于地,地受制于天,天受制于道,道受制于宇宙的逻辑定律“箭头‘→’”。当人明白了“箭头‘→’”时,就真正领悟了宇宙的本原。

老子把“道”看成世界的本原,是为了表现人类与道的重要关系。按照他的理论,既然道是万物之奥,蕴含着真理。那么,如果人类要想把握真理,就必须识道。所以,道既是认识的对象,又是认识的方法,实践的方法。道的概念,并不是虚构的,而是直觉思维和理性思维相结合的产物。道作为最基本物质,是宇宙万物之母;作为最一般规律,是贯穿于宇宙、社会和人生的。老子道的哲学理念就在于为人类指明合乎自然规律的治身之道和治国之道。

【注释】

[1]有物混成:物,指“道”。混成,混然而成,指浑朴的状态。河上公注:“谓道无形,混沌而成万物。”王弼注:“混然不可得而知,而万物由之以成,故曰混成也。”

[2]寂兮寥兮:无声、无形。河上公注:“寂者无音声,寥者空无形。”王弼注:“寂寥无形体也。”

[3]独立而不改:形容“道”的独立性、永恒性、绝对性。河上公注:“独立者无匹双,不改者化有常。”王弼注:“返化终始,不失其常,故曰不改也。”

[4]周行而不殆:周行,循环运行。不殆,不息。河上公注:“道通行天地,无所不入。在阳不焦,托阴不腐。无不贯穿,不危殆。”

[5]可以为天下母:可以说是天下万物的根源。天下母是指,天地万物由“道”产生,故称“母”。母,指“道”。河上公注:“道养育万物精气,如母之养子。”

[6]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名曰大: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就代称为道,勉强给它起名叫大。河上公注:“我不见道形容,不知当何以名之,见万物皆从道生,故字之曰道也。不知其名,强名曰大。大者高而无上,罗而无外,无所不包,故曰大也。”

[7]大:形容“道”无边无际、力量无穷。

[8]逝:指“道”的运行周流不息、永不停止。王弼注:“逝,行也,不守一大体而已。周行无所不至,故曰逝。”

[9]逝曰远,远曰反:流逝就是遥远,遥远就会返还。反,返回到原点、原状。河上公注:“言远者,穷乎无穷,布气天地,无所不通也。言其远不越绝,乃复(反)在人身也。”王弼注:“远,极也。周无所不穷极,不偏于一逝,故曰远也。不随于所适,其体独立,故曰反也。”

[10]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所以道大,天大,地大,君王也大。河上公注:“道大者,包罗天地,无所不容也,天大者,无所不益也,地大者,无所不载也,王大者,无所不制也。”王弼注:“天地之性,人为贵,而王是人之主也。虽不职大,亦复为大与三匹,故曰王亦大也。”

[11]域中:即空间之中、宇宙之间。河上公注:“无称,不可得而名,曰域也。”

[12]人法地:人仿效地。法,效法、遵循。河上公注:“人当法地安静和柔,种之得五谷,掘之得甘泉,劳而不怨,有功而不制也。”

[13]道法自然:“道”仿效自然。河上公注:“道性自然,无所法也。”

【译文】

有种物质浑然一体,在天地形成前就已存在了。它无声无形,独立存在而不改变,反复循环而不衰败,可以说是天下万物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就代称为道,勉强给它起名叫大。大就是流逝,流逝就是遥远,遥远就会返还。所以道大,天大,地大,君王也大。宇宙间有四大,君王就是其中之一。人仿效地,地仿效天,天仿效道,道仿效自然。

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1] 。是以圣人 [2] 终日行,不离辎重 [3] 。虽有荣观 [4] ,燕处 [5] 超然。奈何万乘之主 [6] ,而以身轻天下 [7] ?轻则失臣,躁则失君。

【题解】

此章中,老子举出两对矛盾的现象:轻与重、动与静,而且进一步认为,矛盾中一方是根本的。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若把事物表示为一个箭头,就一定有两个端点。人做事要遵循“中庸之道”,即不走极端,而尽力去找中间平衡点。人在看到“荣”的同时要能超越它而看到“辱”。人在处境好时,要能超越它并预料到处境差时的情形,并避免处境变差。所有人都应认真地遵循“中庸之道”,帝王将相也应如此。在老子看来,一国的统治者,应当静、重,而不应轻、躁,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地治理自己的国家。他认为,统治者如果骄奢淫逸,妄动干戈,轻率地治理天下,就必定会灭亡。

【注释】

[1]静为躁君:清静是躁动的主宰。躁,动。君,主宰。河上公注:“人君不静则失威,治身不静则身危。龙静,故能变化;虎躁,故夭亏也。”

[2]圣人:君王。

[3]辎重:载运器械、粮食的车辆。

[4]荣观:贵族游玩处,指奢华的生活。

[5]燕处:安居之地、安然处之。

[6]奈何万乘之主:为什么拥有兵车万辆的大国的君主。乘,车的数量单位。河上公注:“奈何者,疾时主伤痛之辞。万乘之主,谓王。”

[7]以身轻天下:用轻率的举动治理天下。河上公注:“王者至尊,而以其身行轻淫乎?疾时王奢恣轻淫也。”

【译文】

厚重是轻浮的根本,清静是躁动的主宰。因此圣人整天行路,都不离供应衣食、载重的车辆。虽然有繁华景象,仍然安静而超然物外。为什么大国的君主,处理天下事时要轻率行动呢?轻淫就会失去贤臣的辅佐,躁动就会丢掉君王的地位。

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 [1] ,善言 [2] 无瑕谪 [3] ,善计 [4] 不用筹策 [5] ,善闭无关楗 [6] 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 [7] 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8]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9]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 [10] ,是谓要妙。

【题解】

老子在本章中阐述了做事的方法问题,方法对了,做任何事都能做到最好。解决宇宙起源问题的方法就是去理解“道德”,因为它是宇宙的本质特征。“道德”是宇宙永恒不变的本质规律,支配着宇宙发展的整个过程,因此理解了宇宙的“道德”本质,人们就能置身于不变之地以看清各种变化。它又可分成“道”和“德”,代表了宇宙本原的两个方面。

本章重在要求人们要恪守“无为而治”的原则,说明有道者要以自然的态度来待人接物,更希望有道者要有不放弃任何人和任何物的心怀。老子认为,“人无弃人”。善者为师,恶者为资,都要加以善待。特别是对于不善的人,并不因其不善而鄙弃他,一方面要劝勉他,诱导他改过自新,另一方面也要为他提供一个可以借鉴的标准。这里同样体现了老子的辩证主义思想,即在看待任何事物时都要用全面的眼光,既要看到它的这一面,也要看到他的另一面,切不可偏废任何一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自以为是,恃才傲物,都是错误的。

【注释】

[1]善行无辙迹:善于行走的人,不会留下痕迹。这是比喻那些懂得客观规律的人,办事不拖泥带水给别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辙迹,车轮留下的痕迹。河上公注:“善行道者求之于身,不下堂,不出门,故无辙迹。”王弼注:“顺自然而行,不造不始,故物得至,而无辙迹也。”

[2]善言:擅长言谈。

[3]瑕谪:过失、缺点。“善言无瑕谪”的意思是,善于说话的人,没有破绽,别人无以指责。这是指那些有文学修养,善于语言表达的人。河上公注:“善言谓择言而出之,则无瑕谪过于天下。”王弼注:“顺物之性,不别不析,故无瑕谪可得其门也。”

[4]计:计算。

[5]筹策:古人用作计算的器具。“善计不用筹策”的意思是,善于计算的人,不必使用计数工具。这是指那些在数学方面有造诣的人。河上公注:“善以道计事者,守一不移,所计不多,则不用筹策,而可知也。”王弼注:“因物之数不假形也。”

[6]关楗:栓梢。古代的门有关,即栓;有楗,即梢,木制。“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的意思是,善于闭守的人,不上门闩别人也不能打开。这是比喻那些有高尚的道德修养而不自我炫耀的人。河上公注:“善以道闭情欲,守精神者,不如门户有关楗可得开。”

[7]绳约:绳索。约,用绳捆物。“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的意思是,善于结绳的人,不结绳扣,别人也无法解开。这是比喻那些有组织才能,善于团结别人的人。河上公注:“善以道结事者,乃可结其心,不如绳索可得解也。”

[8]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总是善于挽救物,因而没有被抛弃的物,这叫做暗藏的光明。袭明,内藏聪明智慧。袭,覆盖。河上公注:“圣人所教民顺四时,以救万物之残伤,不贱石而贵玉,视之如一,善救人物,是谓袭明大道也。”

[9]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因此善人是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是善人的借鉴。资,借鉴。河上公注:“人之行善者,圣人即以为人师。资,用也。人行不善者,圣人犹教导使为善,得以给用也。”王弼注:“举善以师不善故谓之师矣。资,取也。善人以善齐不善,以善弃不善也,故不善人,善人之所取也。”

[10]虽智大迷:即使聪明,也会受迷惑。河上公注:“虽自以为智,言此人乃大迷惑。”王弼注:“虽有其智,自任其智,不因物,于其道必失,故曰虽智大迷。”

【译文】

善于赶路的人,不会留下辙印;善于说话的人,不会失言;善于计算的人,不用筹码;善于关门的人,不用门闩也能让人打不开;善于打结的人,不用绳索也能让人解不开。所以圣人总是善于挽救人,因而没有被抛弃的人;总是善于挽救物,因而没有被抛弃的物。这叫做暗藏的光明。因此善人是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是善人的借鉴。不重视他的老师,不珍惜他的借鉴,即使聪明也会受迷惑。这就是奥妙所在。

二十八章

知其雄 [1] ,守其雌 [2] ,为天下 [3] ;为天下,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4]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5]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 [6] ,复归于无极 [7] 。知其荣 [8] ,守其辱 [9] ,为天下谷 [10]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11] 。朴散则为器 [12] 。圣人用之,则为官长 [13] ,故大制不割 [14]

【题解】

老子提出这样的一个原则:知雄、守雌,用这个原则去从事政治活动,参与社会生活。这种原则在老子所处的时代,可以作为一种生活态度的选择。当时正处在春秋末年,政治动荡、社会混乱、你争我夺,纷纭扰攘,面对这样一种社会状况,老子提出了“守雌”的处世原则。他认为,只要人们这样做了,就可以返璞归真,达到天下大治。

本章主要体现了老子的法治思想。法律的意义在于保护弱者,战胜邪恶,驱逐黑暗,人人享有平等自由的权利,这是确保国泰民安的强大武器。老子认为宇宙中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且能用不同词语来指称,如本章中的雄、雌;白、黑;荣、辱。类似的事物有很多,用词也因人而异,可所描述的都是宇宙的起源及其初始态。“天下、天下式、天下谷”指宇宙逻辑定律“箭头‘→’”的各种表现形式,“常德”指在不同情况下利用“箭头‘→’”,“德”指各种状态,“常”指不变的规则。“婴儿、无极、朴”指宇宙初始时从无形到有形的成形经过。“器”指宇宙总体形状已形成。“大制”指以整体观去认识宇宙。

老子明确反对用仁、义、礼、智、信这些儒家的规范约束人,塑造人,反对用这些说教扭曲人的本性。说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提出“复归”的概念。所谓“复归”就是不按照圣贤所制定的清规戒律去束缚人们,而应当让人们返回到自然素朴状态,即所谓“返璞归真”。在老子心目中,婴儿状态的人性才是最纯真、最无知无欲的,希望人们能不争名夺利,重温婴儿时代的天真烂漫。此外,老子还主张用柔弱、退守的原则来保身处世,并要求“圣人”也应以此作为治国安民的原则。

【注释】

[1]知其雄:知道刚强。雄,喻刚劲、强大。河上公注:“雄以喻尊。”王弼注:“雄,先之属也。”

[2]守其雌:却保持柔弱。雌,喻柔静、软弱。

[3]为天下谿:做天下的溪涧。谿,沟溪。河上公注:“如是则天下归之,如水流入深谿也。”王弼注:“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也,谿不求物,而物自归之。”

[4]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能保持永恒美德而不背弃,回归婴儿一样的纯朴。婴儿,象征纯真、稚气。河上公注:“常复归志于婴儿,蠢然而无所知也。”

[5]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道自己清楚,却保持糊涂,能成为天下的楷模。式,楷模、范式。河上公注:“白以喻昭昭,黑以喻默默。人虽自知昭昭明白,当复守之以默默,如暗昧无所见。如是则可为天下法式,其德常在。”

[6]忒:过失、差错。

[7]复归于无极:能回归到无终极的原初状态。无极,最终的真理。河上公注:“德不差忒,则长生久寿,归身于无穷极也。”

[8]荣:荣耀。

[9]辱:卑辱。

[10]为天下谷:能做天下的深谷。谷指深谷,喻胸怀广阔。河上公注:“如是则天下归之,如水流入深谷也。”

[11]朴:朴素,指纯朴的原始状态。

[12]器:器物,指万事万物。

[13]官长:百官首长、领导者。

[14]故大制不割:所以,完整的政治是不可分割的。制,制作器物,引申为政治。割,割裂。河上公注:“器,用也。圣人用之则以大道制御天下,无所伤割。治身则以天道制情欲,不害精神也。”

【译文】

知道刚强,却保持柔弱,做天下的溪涧;做天下的溪涧,能保持永恒美德而不背弃,回归婴儿一样的纯朴。知道自己清楚,却保持糊涂,能成为天下的模式;做了天下的模式,就能保有永恒美德而没有差错,能回归到无终极的原初状态。知道自身荣耀,却安守卑贱,能做天下的深谷;做天下的深谷,能永恒德行就会完美,返璞归真。质朴的世界本初被剖开分散,而成为器物。圣人用它们,而成为官长。因此,高明的制作是不会割裂原物的。

二十九章

将欲取 [1] 天下,而为 [2] 之,吾见其不得已 [3] 。天下神器 [4] 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 [5] 者失之。故物 [6] 或行或随 [7] ,或嘘或吹 [8] ,或强或羸 [9] ,或载或隳 [10] 。是以圣人去甚 [11] 去奢 [12] 去泰 [13]

【题解】

老子极力宣传“无为”的政治思想,主张一切都要顺应自然,希望那些得“道”的统治者治国安民,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走极端,不要存奢望,不要好大喜功。

【注释】

[1]取:治理。

[2]为:靠强力去做。

[3]不得已:达不到。

[4]天下神器:天下,天下人。神器,神圣的物。

[5]执:掌握。

[6]物:指人,也指一切事物。

[7]随:跟随,顺从。

[8]或嘘或吹:有的呵气,有的猛吹。嘘,轻声和缓地吐气。吹,急吐气。

[9]羸:羸弱、虚弱。

[10]或载或隳:有的成,有的败。载,安稳。隳,危险。

[11]甚:过分、极端。河上公注:“甚,谓贪淫声色。”

[12]奢:奢侈。河上公注:“奢,谓服饰饮食。”

[13]泰:极、太。河上公注:“泰,谓宫室台榭。”

【译文】

打算夺取天下来治理,我看他不会达成目的。天下是上天意志决定的。要改变定会失败,把持不放定会失去。因此,天下万物有的在前行走,有的在后跟随;有的呵气,有的猛吹;有的强,有的弱;有的成,有的败。因此,圣人去除极端、奢侈、过分的东西。

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1]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2] 。善者,果而已 [3] ,不敢 [4] 以取强 [5] 。果而勿矜 [6] ,果而勿伐 [7] ,果而勿骄 [8] ,果而不得已 [9] ,果而勿强 [10] 。物壮 [11] 则老,是谓不道 [12] ,不道早已 [13]

【题解】

老子认为战争是违反“道”的行为,属于“不道”的范畴。逻辑定律“箭头‘→’”的“道德”规则支配宇宙自然的运行。人类是这个整体箭头的一部分,但人类进程又可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箭头而存在,即人类整体过程就是一个箭头,而且有其自己的“道德”。“无思无虑”是宇宙自然的“道德”特征。人类“道德”却是“思虑”的产物。人能认识并利用宇宙的逻辑规律,使自身逐步向良性发展。人类“道德”保证了自身的良性发展方向,并尽可能延长它的时间。为此,人类“道德”应使当前的人和今后的人都处于平衡的生存状态,并让它保持下去。战争却破坏了这种良性状态,而且物质的过度使用和环境的破坏使后人没有了好的生存状态,还可能造成毁灭性的灾难。因此说,战争是违反“道”的行为。

【注释】

[1]其事好还:用兵这件事一定会得到报应。还,还报、报应。河上公注:“其事好还自责,不怨于人也。”王弼注:“为始者务欲立功生事,而有道者务欲还反无为,故云其事好还也。”李嘉谟注:“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是谓好还。”林希逸注:“我以害人,人亦将以害我,故曰其事好还。”

[2]凶年:荒年、灾年。

[3]善者,果而已:善用兵的人,取胜后立即停止。果,成功、获胜。河上公注:“善用兵者,当果敢而已,不美之。”王弼注:“果犹济也,言善用师者,趣以济难而已矣。”

[4]不敢:帛书本为“毋以取强”。此段河上公本和王弼本都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伐”“骄”“矜”三字次序各版本不一致。帛书甲本、乙本相同都为:“果而勿骄,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得已居,是谓果而不强。”且帛书乙本最后一句抄漏“不”字,为“是谓果而强”。竹简本为:“果而弗伐,果而弗骄,果而弗矜,是谓果而不强。”

[5]取强:逞强好胜。

[6]果而勿矜:取胜后不能自矜。矜,自恃。河上公注:“当果敢谦卑,勿自矜大也。”

[7]果而勿伐:取胜后不要自夸。伐,自夸。河上公注:“当果敢退让,勿自伐取其美。”

[8]果而勿骄:取胜后不要骄傲。骄,骄傲。河上公注:“骄,欺也。果敢勿以骄欺人。”王弼注:“吾以师道为尚,不得已而用,何矜骄之有也?”

[9]不得已:迫不得已。

[10]强:逞强。

[11]物壮:强盛。

[12]是谓不道:就是不合于“道”。河上公注:“枯老者,坐不行道也。”

[13]不道早已:违反道,就会很快死亡。河上公注:“不行道者早死。”王弼注:“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故暴兴必不道早已也。”

【译文】

用道辅佐君主,不用武力逞强于天下,用兵往往会有报应。军队驻扎的地方,会生出荆棘;战争过后,一定会出现荒年。因此,善用兵的人,取胜后立即停止,不敢称霸。取胜后不能自矜,取胜后不要自夸,取胜后不要骄傲。靠武力取胜,是不得已的。取胜后不要逞强。事物强盛就要衰老,这是违反了道。违反道就会很早结束存在。

三十一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 [1] ,物或恶之 [2] ,故有道者不处 [3] 。君子居则贵左 [4] ,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5] 。恬淡为上 [6] ,胜而不美 [7] 。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8] 。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 [9]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10] 。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 [11] ,言以丧礼处之 [12] 。杀人之众 [13] ,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14]

【题解】

这一章仍是讲战争之道,是上一章的继续和发挥。上一章着重从后果讲,这一章以古代的礼仪来比喻。按中国古代的礼仪看,主居右,客居左,所以居左有谦让的意思,“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老子在本章中接着痛斥战争,指出发动战争是迫不得已的,意即不这样做就会对人类进程整体“箭头‘→’”构成灭顶之灾。人类能完全消除战争吗?人类若都能懂道,战争就可避免,可世界上仍有少数不懂道的人。全人类共同努力才有可能使人类进程整体“箭头‘→’”达到丰富而完美的状态;可要破坏它,却只要少数人就可以了。因此我们要大力传播“道”之理,让所有人都能懂“道”,并循“道”而行。这样人类就有可能过上良性发展的生活,使人类进程整体“箭头‘→’”能不断地丰富内涵和延长时间。

本章谈到的用兵之道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说明兵器是凶器,有道者不使用它们。第二部分说明修道之君子,用兵若无仁德,不可得志于天下。第三部分则强调了用兵的策略和心态,体现了仁慈之德,这是得志于天下的必要条件。

【注释】

[1]夫兵者,不祥之器:武器很不吉祥。夫,发语词。兵者,指兵器。河上公注:“祥,善也。兵者惊精神,浊和气,不善之器。”

[2]物或恶之:人所厌恶的东西。物,指人。河上公注:“兵动则有所害,故万物无有不恶之。”

[3]故有道者不处:所以有道的人不使用它。处,使用。河上公注:“有道之人不处其国。”

[4]君子居则贵左:君子平时以左为贵。贵左,古人以左为阳以右为阴,阳生而阴杀。尚左和尚右,都是古人礼仪。

[5]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不是君子该使用的,只是迫不得已才用它。河上公注:“非君子所贵重之器也,兵革者,不善之器也。谓遭衰逆乱祸,欲加万民,乃用之以自守。”

[6]恬淡为上:内心淡泊宁静才高尚。恬淡,安静、沉着。河上公注:“不贪土地,利人财宝。”

[7]胜而不美:战胜也不认为好。河上公注:“虽得胜而不以为利己也。”

[8]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如果以武力取胜为美,是喜欢杀人。河上公注:“美得胜者,是为喜乐杀人者也。”

[9]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喜欢杀人,不可能在天下实现他的野心。夫,凡是。众,众多。河上公注:“为人君而乐杀人者,此不可使得志于天下。为人主必专制人命,妄行刑诛。”

[10]吉事尚左,凶事尚右:祥和的事情崇尚左方;凶暴的事情崇尚右方。

[11]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偏将军站在左边,上将军站在右边。河上公注:“偏将军卑而居阳者,以其不专杀也。上将军尊而居右者,其言主杀也。”

[12]言以丧礼处之:这是以丧礼的样子行事啊。河上公注:“上将军居右,丧礼尚右,死人贵阴也。”

[13]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如果杀人太多,就要哀伤哭泣。悲哀,一本作“哀悲”。河上公注:“伤已德薄,不能以道化人,而害无辜之民。”

[14]战胜以丧礼处之:获胜了要用丧礼的仪式。处,处理。河上公注:“古者战胜,将军居丧主礼之位,素服而哭之,明君子贵德而残兵,不得已诛不祥,心不乐之,比于丧也。知后世用兵不已,故悲痛之。”吕惠卿注:“夫以丧礼忧之,则是不祥之器,而不美之可知已。以悲哀泣之,则是不乐杀人也可知已。孔子之察于礼乐者如此,而谓老子绝灭礼学,岂知其所以绝灭之意乎?”

【译文】

武器很不吉祥,动物有的也厌恶它,所以有道的人不使用它。君子平时以左为贵,指挥战事时,以右为贵。武器很不吉祥,不是君子该使用的,只是迫不得已才用它。内心淡泊宁静才高尚。战胜也不认为好。如果以武力取胜为美,是喜欢杀人。喜欢杀人,不可能在天下实现他的野心。所以,祥和的事情崇尚左方;凶暴的事情崇尚右方。因此,偏将军站在左边,上将军站在右边,这是以丧礼的样子行事啊。如果杀人太多,就要哀伤哭泣,获胜了要用丧礼的仪式。

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 [1] 。朴虽小 [2] ,天下不敢臣 [3]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4]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 [5] 。人莫之令而自均 [6] 。始制有名 [7] ,名亦既有 [8] ,天亦将知之 [9] ,知之所以不殆 [10]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与江海 [11]

【题解】

本章表达了老子“无为”的政治思想,认为统治者如果能依照“道”的法则治天下,顺应自然,那样,百姓们将会自动地服从于他。老子用“朴”来形容“道”的原始“无名”的状态,这种原始质朴的“道”,向下落实使万物兴作,于是各种名称就产生了。立制度、定名分、设官职,不可过分,要适可而止,这样就不会纷扰多事。老子认为自然之“道”是一种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只有“守道”,遵循“道”的规律行事,才能获得更多好处。此外,老子还提出了“名”是导致人类社会争端不断的重要根源的思想。他认为,只有抱着朴素的思想,不争名夺利,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团结。

张松如说,老子的所谓“道”,只是由思维形式表述的一些东西,并不直接适用于对待客观现实的事物和现象。但从另一方面看,“道”又是具有最大共性的“无名、朴”,并且还适用于新旧转化的客观规律。

【注释】

[1]道常无名:道是常存多变的,能阴能阳,能张能弛,故没有常名。王弼注:“道无形不系,常不可名,以无名为常,故曰道常无名也。”

[2]朴虽小:它的本质虽然弱小。小,形容“道”隐而不可见。河上公注:“道朴虽小,微妙无形。”王弼注:“朴之为物,以无为心也,亦无名,故将得道,莫若守朴。”

[3]天下不敢臣:没有人能臣服它。臣,使之服从。河上公注:“天下不敢有臣使道者也。”王弼注:“夫智者可以能臣也,勇者可以武使也,巧者可以事役也,力量可以重任也。朴之为物,溃然不偏,近于无有,故曰莫能臣也。”

[4]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诸侯国王如果能保有它,天下万物就会自动归附。自宾,自然归服于“道”。宾,服从。河上公注:“侯王若能守道无为,万物将自宾服从于德也。”王弼注:“抱朴无为,不以物累其真,不以欲害其神,则物自宾而道自得也。”王弼注:“抱朴无为,不以物累其真,不以欲害其神,则物自宾而道自得也。”

[5]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天地相交才降下雨露。河上公注:“侯王动作能与天相应,天即(降)下甘露善瑞也。”王弼注:“言天地相合则甘露不求而自降。”

[6]人莫之令而自均:没人命令它也会遍洒大地。自均,自然均匀。河上公注:“天降甘露善瑞,则万物莫有教令之者,皆自均调若一也。”王弼注:“我守其真性无为则民不令而自均也。”

[7]始制有名:万物兴作,于是产生各种名称。名,名分,即官职名称。河上公注:“始,道也。有名,万物也。道无名,能制于有名,无形,能制于有形也。”

[8]名亦既有:有了名字之后。河上公注:“既,尽也。有名之物,尽有情欲,叛道离德,故身毁辱也。”

[9]天亦将知之:天道也将会被人知道。河上公注:“人能去道行德,天亦将自知之。”

[10]知之所以不殆:知道后就没有危险了。不殆,没有危险。河上公注:“天知之,则神灵佑助,不复危殆。”王弼注:“‘始制’,谓朴散始为官长之时也。始制官长,不可不立名分以定尊卑,故‘始制有名’也。过此以往将争锥刀之末,故曰‘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也。遂任名以号物,则失治之母也,故‘知止所以不殆’也。”

[11]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与江海:道与天下,就像河流与江海之间本末相连。之于,流入。河上公注:“譬言道之在天下,与人相应和,如川谷与江海相流通也。”王弼注:“川谷之求江与海,非江海召之,不召不求而自归者,世行道于天下者,不令而自均,不求而自得,故曰犹川谷之与江海也。”高明注:“言道泽被于万物,则万物莫不德化,譬犹江海善下川谷,则川谷无不归宗也。”

【译文】

道通常没有固定的名字。它的最初本质虽然弱小,但天下没有不臣服的。诸侯国王如果能保有它,天下万物就会自动归附。天地相交才降下雨露,没人命令它也会遍洒大地。分散道原来的本质而成为能命名的东西。有了名字之后,天道也将会被人知道,知道了就不会有危险。道与天下,就像河流与江海之间本末相连。

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 [1] ,自知者明 [2] ;胜人者有力 [3] ,自胜者强 [4]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5] 。不失其所者久 [6] ,死而不亡者寿 [7]

【题解】

本章中,老子根据人们从不同角度理解“道”的不同结果,将人予以分类。不管从整体上说还是从具体上说,“道”广泛存在。“道”根据人所处的具体环境而表现出不同现象。人们看事物的角度不同,再加之理解力的差异,对“道”理解的深度也不一样,所以也就产生各种不同的“道”。

【注释】

[1]知人者智:能识人的人是有智慧的。河上公注:“能知人好恶,是为智。”

[2]自知者明:能认识自己的人是明智的。明,明智。河上公注:“人能自知贤与不肖,是为反听无声,内视无形,故为明也。”

[3]胜人者有力:能战胜别人的人是强而有力的。力,力量。河上公注:“能胜人者,不过以威力也。”

[4]自胜者强:能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强,强大。河上公注:“人能自胜己情欲,则天下无有能与己争者,故为强也。”

[5]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容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的,奋力做事的人是有志气的。强行:坚持不懈。河上公注:“人能知足,则长保福禄,故为富也。人能强力行善,则为有意于道,道亦有意于人。”

[6]不失其所者久:不失去适合自己的地方,能长久。河上公注:“人能自节养,不失其所受天之精气,是可以久。”

[7]死而不亡者寿:身虽死而名声犹在的人才是一种长寿的表现。河上公注:“目不妄视,耳不妄听,口不妄言,则无怨恶于天下,故长寿。”

【译文】

了解他人,是聪明;了解自己,是明智。打赢他人,是强壮;战胜自己,是强大。能满足,是富有;奋力去做,是有志气。不失去适合自己的地方,能长久;死后名声不会消亡,是长寿。

三十四章

大道 [1] 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 [2] 。功成而不有 [3] ,爱养 [4] 万物而不为主 [5] 。常无欲 [6] ,可名于小 [7]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8]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题解】

“大道”指宇宙的初始态。它有两种情形,一是宇宙的源起态,一是人利用心法去模拟宇宙的源起态,它们在逻辑上一致。处在宇宙中的人,感受到宇宙的庞大,并思考如何去理解它。若按从“物”的个体到宇宙整体的顺序来认识,则是一个无限的过程,而且宇宙还有看不见的部分无法认识。圣人以“常无欲”的方式去寻找宇宙的“小”,得到宇宙的逻辑定律“箭头‘→’”,以此重建宇宙,了解到宇宙从始点发展而来的整体情况“大道”,得以认清“大”。“大”的问题也要通过“小”来解决,且在起源时无所谓“小”和“大”,因为起源时只是一个始点。世间万物都一定有其始点,所以说具有“始点”即是世间万物的本质。“常无欲”是专门用来寻找事物始点的“非常”方法,且可以广泛运用,即使是宇宙整体也适用此法。

从另一角度看,本章实际上又是在谈作为“圣”、“侯王”所应该具备的素质。

【注释】

[1]汜:同“泛”,广泛。河上公注:“言道泛泛,若浮若沉。”

[2]不辞:不推辞。河上公注:“道不辞谢而逆止也。”

[3]不有:不居功。河上公注:“有道不明其有功也。”

[4]爱养:珍爱养育之意。

[5]不为主:不自以为主宰。

[6]常无欲:一本无此三字,衍文。

[7]小:渺小。

[8]大:伟大。

【译文】

大道广泛,即使相对立的两面中都有它。天下万物依赖它得以生长,它却不发布命令。功业完成,它也不占有;珍惜养育天下万物,它却不做万物的主人。总是毫无欲望,可以说它渺小;万物归附却不管辖,也可以说它强大。所以圣人始终不强大,才能成就自己的强大。

三十五章

执大象 [1] ,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 [2] 。乐与饵 [3] ,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4]

【题解】

老子在本章中描述了宇宙整体的形象,“大象”指宇宙整体。宇宙的整体形象从逻辑上讲就是一个“箭头‘→’”。“大象”即指宇宙的逻辑定律“箭头‘→’”。可把宇宙从其始点到“我”所在的位置看成是一条轨道,人能利用其“心法”走完这条轨道。老子认为,人要经过“安、平、太、乐、饵”五个阶段,才能使“心法”产生作用,从而达到轨道终点“过客止”。可这个终点也是宇宙的始点。宇宙的轨迹即从这个始点到“心法”的出发点,虽然这是一条重建的宇宙轨道。自然的和重建的在逻辑上一致,故自然的宇宙轨道也可由重构的宇宙轨道来代表。

春秋末年,社会上普遍存在一种现象:统治集团纵情声色,不理政事。加上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使人民群众的生活痛苦不堪。而在日常生活中,那些执政的官员们整天只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不关心人民群众的死活。看到这些现象,老子感到揪心的疼痛,所以警诫执政者们要勤于朝纲,要使人民安居乐业,这才是保证社会稳定的根本之策。从本章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子为老百姓的安危生存而忧虑的历史责任感。

【注释】

[1]大象:大道之象。王弼注:“大象,天象之母也。”

[2]安平太:安,于是。太,同“泰”,平和。

[3]乐与饵:音乐和美食。

[4]既:尽。

【译文】

遵循道的规定,四方人都过来。过来而不伤害他们,就会安乐和平。有音乐和美食,过路人就会停下来。道从口中说出,平淡无味。用眼睛观看,不能看见;用耳朵去听,不会听到;使用它却不会完竭。

三十六章

将欲歙 [1] 之,必固 [2] 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 [3] 之,必固与 [4] 之。是谓微明 [5] 。柔弱胜刚强 [6]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7]

【题解】

老子在本章阐述了“微明”之法,即探寻并弄清楚最微小的因素。要做到此点,必须先找事物始点,从始点出发,才能找到事物的最小因素。老子认为,处理任何事情都可用此法。所以在寻找宇宙始点时也可用此法,一直溯源并达到“无”的高度,再返回去寻找造成宇宙诞生的最小因素——宇宙始点。

这一章主要讲事物的两重性和矛盾转化辩证关系。老子认为事物的发展走到某一个极限后,就必然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在对人与物进行了深入而普遍的观察后,老子意识到,外表柔弱的东西实际上并不一定柔弱,它里面常常蕴含着强大的力量,甚至还比那些外表强大的东西更能屈能伸,生命力旺盛,往往更能长久;同样地,那些看似刚强的东西未必强硬无比,或许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我们通常说的“以柔克刚”就是这个道理。

【注释】

[1]歙:敛、合。

[2]固:暂且。

[3]夺:一说作“取”。

[4]与:给,同“予”。

[5]微明:微妙的先兆。

[6]柔弱胜刚强:王弼注,“柔弱者久长,刚强者先亡也”。

[7]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利器,指国家的刑法政教等制度。示人,给人看、向人炫耀。

【译文】

想要它收缩,一定先让它张开;想要它削弱,一定先让它强大;想要废除它,一定先让它兴盛;想要夺取它,一定先给予它。这就是隐藏智慧。柔软战胜刚强。鱼不能离开深水,国家的锋利宝器不能拿给外人看。

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1] 。侯王若能守 [2] ,万物将自化 [3] 。化而欲 [4] 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5] 。无名之朴,亦将不欲 [6]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7]

【题解】

老子认为,“道常”指“道”的规律,人只有“无为”才能得“道”,因为“无”由“道”产生。“无为”,就是使事物延续其产生前的“无”的形态,人们可回溯出这种状态,并以此为鉴,就可避免不利的情况产生。“名”指事物已开始出现发展趋势,若舍弃它,趋势也随之消失,此情形可称为“朴”,也可称为“无欲”,是事物产生前还没有发展趋势的“静”的状态。老子认为,“无为”可杜绝战乱,进而达到“无不为”,即可从“无”开始行事,并将它保持在对人有利的方面。老子用两者表明,人只有“无为”才能得“道”。“无为”之法也被称为“心法”,即逻辑思维的方法。人必须通过逻辑思维才能对事物加以抽象,从而用抽象来照应和揭示事物本质。当人能看清事物本质并能从逻辑上重建宇宙起源过程才算真正得“道”。“自定”即任何事物都在逻辑上有其自身的形态和地位。

【注释】

[1]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指顺其自然,不妄为。无不为,指没有一件事是它所不能为的。河上公注:“道以无为为常也。”

[2]守:守道。

[3]自化:自我化育、自生自长。

[4]欲:贪欲。

[5]无名之朴:无名,指“道”。朴,形容“道”的质朴。

[6]不欲:一本作“无欲”。

[7]自定:一本作“自正”。

【译文】

“道”永远是顺应自然的,但是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作为。诸侯君王如能坚持它,万物就会自动驯化。万物驯化后又想重生欲望,我将用道的原初本质去镇压安抚。在道的原初本质中,就会没有欲念。没有欲念万物就清静淡泊,天下将会自己安定。 5ghtSBUijBd5rt996+QlBomhAL9wug2+zlTd7FEQQkqU5N6oUIKtlnZCpaTeOWw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