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书名:阿Q正传:鲁迅小说全集
作者:鲁迅
排版:何基才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4-01
ISBN:9787511332608
本书由掌阅免费阅读授权掌阅科技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鲁迅故居是典型的江南宅子,共有三进,每一进都宽阔有余,鲁迅的童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故居右侧是鲁迅纪念馆,馆名为郭沫若题写。
浙江绍兴的三味书屋旧址。鲁迅12至17岁时在这里读书。
鲁迅热心支持世界语活动,1922年5月与同在北大任教世界语的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左四)合影。
剪辫后的鲁迅,1903年摄。
1933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摄。
鲁迅的卧室和书房。
1930年3月2日,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中华艺术大学的一间教室里成立。鲁迅在会上发表了著名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成为指导左翼文艺运动的纲领性文件。
1927年10月4日摄于上海。前排左起:周建人、许广平、鲁迅;后排左起:孙福熙、林语堂、孙伏园。
鲁迅全家合影,摄于20世纪30年代。
1932年11月27日,鲁迅应邀在北京师范大学作演讲。
1931年鲁迅(右五)与艺社社员合影。
1936年10月8日,鲁迅赴八仙桥青年会参观“中华全国木刻第二回流动展览”。
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他的文章思想深邃、形象典型、风格独特,充满着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和民族忧患意识,蕴含着一种深情而热切的希望与召唤,深刻地影响着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与文化。他的作品具有超时代的力量,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促进人们为改变旧中国落后状况而努力奋斗,还为现代社会的人们指明了方向,让迷惘转化为自信和力量,引导人们走向光明。其多篇作品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对新中国的语言和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海外,鲁迅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他的作品已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世界语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拥有众多的读者。
鲁迅一生以笔代戈,创造了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在内的大量作品。在他的全部作品中,小说创作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开创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纪元,并以无穷的魅力,风行了近一个世纪,至今不衰。鲁迅的一生共创作了三个小说集,分别是《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在这些小说中,他把目光集中到了社会的最底层,描写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呐喊》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彷徨》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这些小说正是鲁迅于上下求索的彷徨中发出的一声振聋发聩的呐喊,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发人深省。它划破了冷暗的夜空,吹响了向封建社会宣战的号角,祛除了人们精神上的痫疾,审视了人们麻木的思想,带领我们冲破这茫茫黑暗。《故事新编》是鲁迅后期的作品,风格显示出前所未有的从容、充裕、幽默和洒脱,但骨子里依旧藏着鲁迅固有的悲凉。
《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的代表作,也是鲁迅一生中创作的唯一一篇中篇小说。它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农村未庄为背景,塑造了阿Q这个不朽的流浪雇农的典型形象。在小说中,鲁迅以精妙的文笔成功塑造了阿Q病态的精神形象,挖掘了以阿Q“精神胜利法”为代表的民族性格痼疾,描画出了“中国国民的灵魂”和“中国的人生”,对民族劣根性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小说以深刻的思想意义和精湛的艺术技巧,代表了百年来中国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在世界范围内也享有很高的声誉。
除《阿Q正传》外,本书收入了迄今为止发现的鲁迅先生的全部33篇小说。为了更好地表现鲁迅小说的精髓,我们还为部分作品绘制了插图。通过本书,你不仅可以欣赏到鲁迅笔下那些不朽的经典形象,如阿Q、闰土、祥林嫂、吕纬甫、子君、孔乙己、四铭等;还可以通过其精彩的写景、写物、写人描写,最大限度地感受鲁迅作品文字的魅力和高超的文字技巧,领略鲁迅的博大精深和高妙文笔,感受文学大师的智慧和亲切;更可以透彻地了解鲁迅,了解鲁迅的文学思想,领略鲁迅精神的精髓,并从中汲取智慧,启迪思想,获得丰富的人生体验。